疫情中的社工④|中外學者談面對突發公衛事件,社工該怎麼做

2020-12-21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20年中國社工周,澎湃研究所與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聯合推出「陪伴:相信人類關係的重要」專題,邀請國內外11位學者談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社工。

今天刊發專題最後一篇,上海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碩士教育中心主任沈黎連線六位國內外社工界專家,分享他們在全球疫情下對社會工作的思考,以及對中國社會工作發展的建議。

六位受訪人分別是中國社會工作學會會長王思斌、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鳳芝、香港理工大學前副校長阮曾媛琪、前臺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理事長曾華源、英國斯特靈大學教授Lena Dominelli和義大利米蘭比科卡大學教授Annamaria Campanini。Campanini為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協會主席,Dominelli與阮曾媛琪均為該機構前主席。

3月10日,北京市東城區海運倉社區社工任海燕為一位社區老人理髮。

公共衛生事件中社會工作者的多元角色

馬鳳芝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每個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但是,不同的社會群體因其社會階層和地位的不同,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就醫、信息掌握、資源獲取、能夠獲得的社會支持網絡的性質和數量,以及與社會的聯結形態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不同社會成員受影響的程度不同。而媒體報導的個別案例,比如腦癱兒童因父母隔離意外餓死,留守兒童獨自吃餅乾熬過數日,以及獨居老人因懷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上吊自殺均說明疫情對社會中的脆弱群體更具衝擊性。

社會工作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對突發疫情下所發生的公共危機、特別是對殘疾人、獨居老人、留守兒童、流動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等脆弱群體的不利社會處境進行危機幹預,給予救助和支持,發揮了社會福利制度傳遞系統的功能。

Lena Dominelli

:社會工作的開展必須秉持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觀,以確保社會大眾在獲取醫療保健和醫務服務時能夠符合社會正義與公平的原則。

對於新冠肺炎,社會工作者應當扮演的角色包括:

1、教育者的角色——比如,教導人們如何正確選擇、佩戴和丟棄口罩,如何正確洗手,如何保持社交距離,在打噴嚏、咳嗽時如何保護他人,如何合理飲食、保持健康等;

2、信息傳遞者的角色——告訴人們當他們有需要時該去找哪些機構,將他們轉介給其他專業人員以獲取服務;

3、實際協助者的角色——為人們提供食物、水、衣服、藥品和其他必需品;為醫護人員提供支持;

4、心理諮詢的角色——為深受疫情影響的個人、家庭、團體和社區提供心理諮詢與心理支持,社會心理層面鼓勵人們保持樂觀和希望;

5、社區發展者的角色——動員社區在可能的情況下互相支持,確保有效利用稀缺資源,並制定復原和向前發展的戰略;組織社區應對疫情過後的局勢,並透過社區合作來跨越疫情所帶來的挑戰;

6、研究者的角色——透過研究民眾對於公共衛生危機事件的反應,從過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訓,以便為未來制定有效的政策。

應對新冠肺炎,全球社工這麼做

阮曾媛琪

:應對新冠肺炎事件,香港地區的社會工作者從疫情伊始便積極投入工作,為面對危機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務,包括:

1、對有需要而不能離開居室的基層弱勢群體,包括獨居長者、長期病患者、殘疾人士等提供電話或在線情緒輔導、個人及家居衛生教育、口罩及物資支持、食物支持等;

2、社工與志願者在街頭提供外展服務,為弱勢社群(包括露宿者、拾荒者及清潔工人等)提供公共衛生教育、求助途徑及資源,並派發口罩及物資,以減低恐慌;

3、為因疫情而不能上學、長期困在家中的青少年提供在線功課輔導及情緒支持平臺,以助青少年人更有效地運用居家時間及與家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4、即使有一些社區服務單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需要暫時關閉,但社工仍然堅持為服務對象提供電話或在線服務,儘量降低疫情對日常服務的影響。

曾華源

:此次疫情發生後,臺灣地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工主要是醫務社工和隸屬於行政部門的社工。

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務社工除了繼續執行非緊急狀態下的工作外,還需參加醫療照護團隊等工作。在面對重大災害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期間,醫務社工應變及增加工作應對項目還有:

1、加強門急診因疑似或確診染疫病人入院之應變,針對該病人及其家屬進行就醫保護、積極性社會心理介入和照護,以協助其疾病適應;

2、針對住院病人及家屬之社會心理反應進行評估,以掌握其住院過程是否因疫情而影響其情緒或治療,發現異常及早介入;

3、確保醫院與社區之連續性系統順暢,以減少病人入出院之障礙,協助醫院做好社區醫療公共衛生倡導;

4、由於疫情導致志願服務人力縮減或限制,需協助醫院管理及編派志願服務項目及人力,以維持有效運作;

5、透過醫務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連結各院系統,除確保各院社工服務質量外,亦反應基層醫務社工權益需求。

與醫務社工相比,隸屬於行政部門的社工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1、協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對因疫情而導致生活困難者或集中隔離者,提供福利補助或受害補償。

2、設置關懷中心專線,主動關懷被隔離者(含居家檢疫),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與需求。

3、運用志願者人力,協助檢疫行政工作以及關懷中心電話訪問工作。

4、社區防疫倡導,指導各地區結合在地民間組織設置關懷中心和實施到宅訪問獨居者、被隔離者等,以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

2月15日,上海市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瞿南居民區青年社工高雅(中)和張軼晨將買好的蔬菜送到社區老人張淑芳(左)家中。

Lena Dominelli

:在英國,根據2004年頒布的《國內緊急事件應變法案》,社會工作者是二級響應者,他們必須做好準備,為可能發生的健康災害情況提供所需要的任何服務。與此同時,社會工作者也需要為一級響應者(警察、消防員、軍人等)提供協助。每個地方當局都會負責制定自己的應急計劃,並協調所涉及的不同政府部門。

Annamaria Campanini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確認新冠肺炎成為大流行病,全球社會工作者在疫情持續升溫的情況下積極進行社區防疫工作,一方面特別監督社區高危感染及傳播群體;另一方面為貧窮或是缺乏衛生意識的社區進行防疫思想教育,並設定一系列的相關教育工作。

當然,國際社工之間互相扶持和交流在疫情下也非常重要,協助抗疫要不忘自我保護。國際社會工作教育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IASSW)專門設有一個社會工作災害協作的委員會,致力收集和分享相關社會工作應對災害的經驗和研究,並為社會工作教育者及社工組織災害協作研討會及工作坊,幫助他們在各種災害情況發揮社會工作的作用。

反應迅速 有責任與擔當的中國社工

馬鳳芝

:伴隨著疫情的快速發展,我意識到,社會工作專業必須儘快行動起來,以預防和解決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可能產生的社會問題。

具體來說,疫情防控戰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醫療服務救治病人,二是社區居家阻斷傳染鏈,因而圍繞這兩個場域的方艙醫院社會工作和社區工作成為協會重點服務的領域。主動作為,服務國家和社會發展,社會工作專業才能確立自己的專業合法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政府相關部門對社會工作重要性的

「認可」

是整個社會工作專業共同體共同努力的結果。

Lena Dominelli

:我很榮幸在第一時間便被中國邀請,一同在線支持社會工作者應對新冠肺炎病毒。我從中國社會工作者身上看到了他們的使命、擔當與責任,當他們無法滿足民眾們的需要時,會感到特別沮喪,因為覺得自己讓老百姓失望了。不過,我也想說,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環境下,對於這些如此努力的社會工作者們,我們必須給予更多的支持和督導。

未來一定會再次發生這種大的流行病疫情,而此次中國的歷史應當被記錄下來,並繼續傳播。由於目前世界其他地區正在遭受不斷蔓延的疫情,中國的經驗教訓可以挽救許多生命。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要靠人才、合作與機制

阮曾媛琪

:這次內地社會工作者在疫情中的參與令人印象深刻,政府多個疫情防控文件都給予社會工作重要的位置。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社會工作的社會認可度,我有幾方面的建議:

1、加強社會工作界與其他專業及界別的合作,包括醫護界、心理諮詢師,企業家、慈善組織等,建立跨專業的合作關係,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建立更有效的危機應變系統。

2、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在社會工作教育課程中加強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知識及實踐方面都能夠有充分的裝備,尤其在面對災難及危機時的專業能力方面,以增強社會工作者在社會中的認授性及不可替代性。

3、加強中國社會工作界與國際社會工作群體的合作及交流,尤其在應對災難及危機介入方面,促進國際間的經驗及數據分享,建立長久及恆常的國際支持合作平臺。

Annamaria Campanini

:整體而言,中國社會工作亟需建立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認可社會工作的專業資格,並利用現有的社區單位和資源結成一個強大的社會工作網絡,以應對日後可能突發的災害事件。這有助於中國社會工作在危機處理方面發展出一套清晰的指引。同時,建立這樣一個完善的危機處理社會服務體系,必須通過積極的國際交流和學習,中國的社會工作要在實踐和理論中設計符合中國的危機協作社會工作。

Lena Dominelli

:我認為,當中國面臨災害情況的時候,如地震、颶風、洪水、極端天氣,以及流行病等,社會工作都應該被擺在一個更為重要的位置。

災害事件的應對是一項必須有跨學科團隊共同完成的事情,這個團隊可能由社會工作者來領導,包含了多方的利益相關者(政府官員、醫務人員等),他們與居民一同努力,秉持綠色社會工作的理念,設計出能獲得社區高度認同的協作性解決方案。

此外,中國需要為社會工作學生提供更多的專業實習機會,以評估他們的專業表現,確保他們具備最高水平的實務能力。同時,我們應當對社會工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裝備,讓他們能給予面對巨大壓力的社會工作者更有效的支持。

曾華源

:過往三十年,大陸的社會工作教育飛速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社會工作者。但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實際的社會工作者並未接受過專業教育。因此我建議,首先,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組織應積極提供在職學習管道,以及在社會制度上建構轉換機制。融合現有的非專業的社會工作人力,才有助於社工專業發展。其次,建構暢通與快速響應社會需求的網絡連結是社會工作專業響應社會需要不可忽視的渠道。此外,為更快響應各類突發危機事件,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與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應成立研究與對應小組。

王思斌

:就制度建設而言,中國的社會工作實際上還沒有得到某些地方政府和社會的承認,所以,這一次防控疫情,許多看來是社會工作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卻有勁兒使不上。比如被隔離人群的心理、情緒、社會支持等方面的問題,社會工作還沒有被當作專業力量來看待;另一方面,社會工作者化解社會危機事件的能力不足,許多社會工作者缺乏比如醫療等相關方面的基本知識,插不上手。

所以,中國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要通專結合,要發展精專的社會工作;同時,就具體推動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來說,中國的「三社聯動」(編者註:三社指的是社區、社會組織、社工)需要提質升級,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本土化需要進一步推進;大力發揮社會工作的政策倡導功能,要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有建設性的政策建議,這會更有效地應對和化解社會危機事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綿陽春天社工在行動
    2月1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數據持續升高的嚴峻形式下,為進一步做好街面流浪乞討人員這一群體的疫情防控工作,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及重視,綿陽市涪城區民政局劉海東副局長帶領社會救助股和春天社工工作人員,來到綿陽市區流浪乞討人員經常出現的地段進行疫情防控巡查。
  • 當禁毒社工遇到學過社工知識的吸毒人員
    他向戒毒社工機構求助,之後成功戒除毒癮。負責跟進的社工覺得球哥有能力作為禁毒社工幫助其他人,就推薦他就讀非全日制的社會工作大專課程。可惜在差不多要完成第一年課程時,球哥因為車子被偷受不住打擊而重墜毒淵。球哥意志消沉,覺得顏面無光,主動退學並且斷絕了與跟進社工的聯繫。9年後,球哥以富有感情的表達和戲劇性的背景成功取得我這位社矯社工和法官的信任。
  • 北京東城社工「翻譯官」亮了
    人民網北京3月8日電(池夢蕊)疫情防控的關鍵,在於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面對外籍人士返京,如何準確傳遞信息並傳遞溫暖,語言的障礙成了首要問題,東城社工當中有出國留學8年的英語達人、也有重拾英語的自學者、還有熱心東城工作的外籍志願者,他們為外籍人士返京工作構築起溝通的橋梁和服務的保障。
  • 禁毒社工服務防疫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月9日以來,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禁毒辦組織禁毒社工協助社區工作站開展防疫工作。在防疫監測點,禁毒社工對進出車輛和隨車人員進行排查登記,引導返深人員申報居住登記;為來往居民進行體溫檢測,幫助居民了解疫情最新動態,引導居民科學應對疫情,做好防控措施,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並向居民宣傳禁毒知識,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時,提高禁毒意識,自覺遠離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 03年她是護士,直面抗擊「非典」;17年後她是社工
    只是這一次,她的戰場換到了社區,與千千萬萬的社區防疫工作人員一起,進行社區消毒、居民體溫排查、隔離觀察人員物資採購、心理輔導……這就是華林街社工站家庭領域主管社工吳春鳳。雖然陣地換了,可吳春鳳要做的事更多了,看著中山三院曾經的戰友們整裝待發,奔赴武漢,她覺得自己依然和他們一起,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奮鬥。
  • 【禁毒攻堅】山西省禁毒社工能力提升工程第四期培訓班成功舉辦
    【禁毒攻堅】山西省禁毒社工能力提升工程第四期培訓班成功舉辦 2020-10-2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頭條 | 人在情境中,家庭社工很「給力」!
    從陰雨走到豔陽,家庭社工用真誠的服務一路相伴。他們的關愛就像一道微光,幫助問題家庭找回了幸福。人在情境中,家庭社工很給力在上海浦東新區,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不是社區工作人員,卻敲遍每一個獨居、孤寡老人的家門;他們不是志願者,但同樣擁有一份樂於奉獻,甘於付出的愛心;他們不是調解員,卻能用專業方法化解一個個家庭矛盾。
  • 東城社工「翻譯官」亮了
    當前,防範「輸入性」風險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面對外籍人士返京,如何準確傳達信息並傳遞溫暖?克服語言障礙成了首要問題。在北京市東城區社工群裡,有出國留學8年的英語達人、有重拾英語的自學者、還有熱心東城防疫工作的外籍志願者……他們為外籍人士返京構築起溝通的橋梁和服務的保障。
  • 江西贛州未檢引入社工服務
    圖為社工在工作室內與涉案未成年人談心。據悉,這是贛州市檢察機關首次在未檢工作中引入社工服務。今年以來,章貢區檢察院探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社會專業服務+」模式,以「晨風工作室」為基礎,通過整合團區委、司法局、專家學者、社會機構力量,構建起「未檢工作實體陣地」「社工、心理諮詢師、醫療隊伍」以及章貢區各相關職能部門組合而成的「1+3+N」社會支持體系。
  • 探尋"第三種力量"④ 如微風拂過,6個社工讓78家企業放了心
    從黨建指導到日常走訪,從安全生產月制定計劃到各種政策梳理,從相親活動策劃到企業精品線路打造……這些,都出現在北侖大碶靈峰工業社區6月工作計劃安排中,並且,都定了完成時間節點。滿檔的工作,並未讓社工姚寧寧焦慮。忙碌充實,一直是靈峰工業社區工作的常態。
  • 110周年•康乃馨關愛 | 疫情下,「康乃馨媽媽加油站」 天宜社工...
    110周年•康乃馨關愛 | 疫情下,「康乃馨媽媽加油站」 天宜社工定製服務送上門!2020年的三月,因為疫情,women的節日變得與眾不同。用於我們康乃馨媽媽服務中。柚小美課堂「康乃馨媽媽加油站」困境母親關愛行動項目是省婦女兒童服務中心,鼓勵支持具有專業特長的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運用社會化、項目化、專業化的工作方式,為全省廣大婦女兒童和家庭提供有效、多樣、精準服務而向社會公開招標的項目。
  • 焦點丨人在情境中,家庭社工很「給力」!
    從陰雨走到豔陽,家庭社工用真誠的服務一路相伴。他們的關愛就像一道微光,幫助問題家庭找回了幸福。人在情境中,家庭社工很給力在上海浦東新區,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不是社區工作人員,卻敲遍每一個獨居、孤寡老人的家門;他們不是志願者,但同樣擁有一份樂於奉獻,甘於付出的愛心;他們不是調解員,卻能用專業方法化解一個個家庭矛盾。
  • 「一人一故事」演繹布吉社工故事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黃楠 通訊員 王玉佳) 「一人一故事」劇場是一種即興演繹觀眾故事的應用戲劇形式,演員運用形體動作、語言、音樂演繹觀眾所分享的故事,當「劇場與社工」相遇,又會有怎樣不同而有趣的故事呢?
  • 曾經的「社矯對象「」化身司法社工——用自身經歷感召更多歧路人
    當服務對象消除情緒後,社工開展慢慢跟她講述社區矯正的相關管理措施,鼓勵她勇敢面對,無論怎樣,社工都會作為一個陪伴著她,協助她順利渡過矯正期。隨後針對其服務對象是女性、法律意識薄弱、心理壓力大、就業困難的需求制定了矯正方案,同時建立包括司法所工作人員、派出所民警、社區工作人員、社工、家屬、志願者等的「六幫一」矯正幫教小組,聯動起政府和社會資源,提升服務對象的支持、幫扶力度。
  • 武大博士後出站後應聘在社區做社工引熱議,內卷還是人各有志?
    在轉黨組織關係時,他碰到西湖區在招社工,「科研這條路,該嘗試的我都嘗試了,高校、科研機構都呆過,感興趣的課題也盡全力探索過。我想是不是可以換條跑道,就去應聘了。」 「筆試面試沒想像的簡單,很多題有專業技巧在裡面。」童文平說,錄取4個人,應聘的有10多個,他的總分排第七,並沒被錄取。
  • 水滴啟動醫務社工支持計劃 與醫療機構達成合作
    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曾指出:「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持廣大社工、義工和志願者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由此可見,醫務社會工作不但已經成為構建我國現代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這次疫情防控中體現出了卓越的專業影響力。
  • 十年之行 前路有光 ——北京「大學生社工計劃」走過十年
    「我們調研發現,社區工作者中相當一部分是下崗再就業人員,老化問題嚴重,他們敬業精神可嘉,但專業化職業化不夠,文化水平不太高。」宋貴倫說。  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全球性經濟衰退,這對中國的衝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2009屆611萬名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突然收窄。
  • 常州北港街道:全科社工,全能服務
    中國江蘇網3月18日常州訊(杜珊珊 趙家瑋) 自2019年11月,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推行「全科社工」以來,不僅打破了以往各自為政的條線壁壘,更讓人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社工業務能力、社區治理能力雙提升,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點讚與認可。
  • 售賣蜂箱蜂蜜 社工主動出力
    日前,永盛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工就接到轄區內兩戶居民稱家人被蜜蜂蜇傷的投訴。 被投訴後,養蜂老人表示願意將蜜蜂轉賣,清理蜂箱。為了讓老人儘快清理,連日來,社工們主動發起為其愛心售賣蜂蜜的活動,並積極為其聯繫蜜蜂買家。 老人撿了一箱蜂養了10年已達70箱 這個養蜂小山地位於峰景灣小區後面。
  • 社工感悟 l 羅生門
    社工推崇相信人有改變的潛能,而辜負一詞也多用來搭配信任。初進這一行業便被打過預防針說要做好被騙的準備,被騙多了,自然能識別哪些為謊言。但真的實踐起來發現,信任真的是用來被消耗的,看著服務對象一次又一次打破操守,看著他們一次又一次尋找行為合理化的藉口,內心已然一片修羅場。當在信任與懷疑之間搖擺不定的時候,當堅守信念與隨波逐流的時候,內心不斷在進行爭辯,以助長自我防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