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2020-12-16 品詩賞詞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詩人,他與杜牧齊名,卻一生命運坎坷。李商隱的詩歌既有杜甫沉鬱頓挫的風格,有時又極具浪漫和想像。

也許正因為詩人經常四處漂泊,所以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的疾苦,以及世道的艱難,所以他的詩歌也就更能打動讀者。下面介紹的是李商隱模仿長吉體,寫下一首詩,意境新奇,含義隱約。

海上謠

唐代:李商隱

桂水寒於江,玉兔秋冷咽。

海底覓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鸞不肯舞,滿翅蓬山雪。

借得 龍堂寬,曉出揲雲發。

劉郎舊香炷,立見茂陵樹。

雲孫帖帖臥秋煙,上元細字如蠶眠。

本詩作於大中元年秋,作者在詩中揭露求仙的虛妄。唐武宗服仙丹死後,宣宗即位,重蹈武宗之轍,受三洞法籙于衡山道士劉玄靜,詩人對此自然感到失望和憤懣。

前四句大意是,桂海的水比江水還要寒冷,玉兔也在秋寒中無聲幽咽。我來到海底神山尋覓仙人,只見凋落的香桃有如瘦骨。作者以此說明,很多人費盡心機尋求仙藥,終無所得。

桂水,即桂海,是南海的別稱。玉兔,指神話傳說月中有玉兔搞藥,又有桂樹。這句是作者由桂而聯想到月,抒發詩人對秋意蕭瑟的惆悵之情。

「海底」句化用典故,據《漢書》記載,燕昭王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諸仙境之仙人的不死之藥。未到時,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中。香桃,即蟠桃,指不死之藥。

《拾遺記》載,西王母曾將萬歲冰送給周穆王,東方朔也曾三次偷取西王母的蟠桃。作者用這些典故表示求仙可望而不可即,也為下文伏筆。

中間四句寫海中仙境的荒寒,並非樂土。紫鸞被凍得不肯起舞,翅膀上積滿了蓬山的冰雪。只好暫借寬闊的龍宮居住,晨起時梳弄如雲般的頭髮。

紫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喜則鳴舞。蓬山,仙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龍堂,指海龍王的殿堂。作者於詩中用此,當暗指宮延。

末四句大意是,還剩有劉郎求仙的舊香炷,不多久便見茂陵長滿墓樹。哎,他的龍子龍孫,早已靜臥於荒野秋煙;上元真經的小字,如同粒粒蠶子在僵眠。義山態度鮮明地指出,求仙的漢武帝及其子孫後裔都不免一死,仙籍純屬廢物。

揲(shé),古人用數點蓍草莖的佔卜方法來卜卦。雲發,指年輕時如雲般濃密的頭髮,古人常以發的疏密來表示年紀的老少。揲發 是唯恐發疏老去。劉郎,這裡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漢武帝的墓。在今陝西西安西。帖帖,安靜帖服的樣子。

世事滄桑,多少年以後,人們看到上元夫人投給武帝的真經秘訣,只不過是一些像蠶書一樣的遺蹟,空留於人間,而那些對於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則全無用處。

這首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意學習中唐詩人李賀的樂府詩,是一首典型的「長吉體」。新奇瑰異的語言,幽渺神秘的意境,託寓隱約,恍惚迷離,勝似李賀。

李義山不僅詩歌自成一體,而且善於學習和借鑑前人的優秀傳統,所以他的才華並非天生,也是後天的不斷堅持和努力!

相關焦點

  • 蘇軾模仿李商隱寫下一首小詩,盡顯豁達本色
    此詩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曾經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千家詩》也選錄了這首七絕,因為這首詩語言意境優美,且通俗易懂,含義深刻。 詩的首句是寫海棠花春天的場景,嫋嫋的東風拂過海棠,像是一張柔軟的玉手,拂過了花朵,在月光的照耀下,花瓣泛著點點華美的光澤,令人沉醉。霧氣氤氳,迷濛繚繞之下,明月悄悄的移動,逐漸到了長廊的那一頭,沒有了月光的照耀,海棠花頓時失去的光澤和色彩。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的是唐詩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標誌性地位。而唐詩中難以逾越的高峰,非李白、杜甫莫屬。其實即便是在唐代,已有很多文人不斷模仿他們的作品,其中不乏才華卓著的大詩人,比如李商隱。
  • 李商隱很有名的一首詩,整篇都是名句,堪比浪漫的秋雨,美得心醉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是中國古代詩人中最特別的一個了,他作出來的詩句,有一首叫做《無題》,讓後人絞盡腦汁,也沒有辦法確定這首詩的含義是什麼。在新婚之夜的時候,李商隱寫下了這首《無題》,二人婚後的生活很融洽,也很幸福,後來李商隱擔任了很多的職位,像是幕僚、太平軍幕,判官等等。李商隱在官場生活中,其實是很困頓的,他的妻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即便是李商隱後來外地任職,二人的感情依舊很好。
  • 李商隱在外面無依無靠,思念家中的妻兒,寫下一首詩充滿濃濃愛意
    李義山的深情在他的作品中體現淋漓盡致,特別是他與妻子王氏成婚之後,時常一個人獨自漂泊異鄉,在這段時間裡,他不僅思念家中的妻子兒,同時又對前途感到迷茫,為此寫下了很多傷感的詩作。事業上的失敗對於詩人來說,算不得什麼,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與妻子兩地分居,那種思念之苦,才最是令詩人痛苦,例如這首《端居》,那就是一首很傷感的作品,由於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而妻兒又不在身邊,這使得他很是憂愁,於是信手拈來成就了這麼一首經典之作。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借古喻今充滿了諷刺,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特別是晚唐時期的李商隱和杜牧,兩個人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詩人,寫過了無數充滿了諷刺的詩作,譬如杜牧的《江南春》、《泊秦淮》等等,那都是充滿了諷刺,另外靚麗手法也是極為高明,讀來當真是令人讚嘆不已。那麼李商隱同樣如此,尤其是他的一首《賈生》,同樣也是諷刺了當時的皇帝,可見他的膽子還是比較大,如果換成另外的詩人,那是絕對不敢這麼寫,但是他不一樣,只要看到了不滿的事情,那就是要站出來反對。
  • 歌行體,少年綺懷詩言志,繼承李商隱,傳薪黃景仁
    江湖流傳「為詩不知梅雪宜,就算會詩也枉然」。大家好我就是那個梅雪宜。前兩回我們講了「梅雪宜」的來歷,談到離騷一脈中美好理想的追尋與寄託,當時我們提到了黃景仁,認為他也是一個「梅雪」詩人。而我梅雪宜的《情詩三百首》特別是「梅花詩」其意境得黃景仁者頗多。今天我們來看一下黃景仁的一首名篇。
  • 李商隱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纏綿悱惻,細膩動人!
    李商隱,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詞感情濃烈纏綿,在意境塑造上追求至美,大多構思新奇,時而含蓄細膩,時而隱晦迷離。讓後世人百讀不厭。夜晚讀詩,整理出十首經典作品,一首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句。每次讀之,沁入心腸。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李商隱任職的地方實際上是綿陽三臺縣,從西安出發火車時間和到成都差不多,駕車更快一些,但沒有直達的飛機。)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弦的能力。
  • 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商隱最有詩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這首詩如果僅僅從表面理解的話,那就是一般的描寫風景的詩,其實再結合背景的話,則是能夠讀出不一樣的感受來
  • 「閬苑瑤臺歲月長,一歸華表好增傷」|徐夤這首詩是否屬於西崑體
    李商隱的詩歌影響久遠,在他去世一百多年後,宋初的楊億、劉筠、錢惟演等人一眾詩人師法李商隱,創《西崑酬唱集》,被稱「西崑派」,所以後世才有人稱李商隱為西崑。西崑派詩作大抵音律諧美,詞採精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然而諸多西崑體作者多是上流社會之人,詩作鮮有反映現實內容的作品,再加上他們一味模仿李商隱,有其形無其神,有一定的片面性。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可是,這些都不如李商隱的《錦瑟》寫的更令人絕望。李商隱最有名的一首詩,全篇都是名句李商隱,字義山,他是一個「謎一般的男子」,是晚唐的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李商隱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滎陽(今河南鄭州)人。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李商隱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
  • 李賀的「長吉體」,奇崛幽峭、穠麗悽豔,連杜牧都讚嘆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長吉體」是中唐詩人李賀的詩歌風格。李賀,字長吉。李賀屬於韓孟詩派但與同派其他詩人相比,李賀又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長吉體具有一種奇崛幽峭、穠麗悽豔的浪漫主義特點。
  • 李商隱最負盛名的一首詩,無人解其真意,卻依然流傳千古
    我們今天要說的便是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從這個典故我們就可以看出,「錦瑟」兩個字是包含了很深的含義和複雜的感情在裡面的,因此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就讓人引發很多聯想,也奠定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錦瑟為什麼無緣無故是五十弦呢?「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錦瑟的聲音如此悲哀,它的每一根弦的撥動都會引起人們對美好年華的追思。
  • 李商隱中悲傷的一首詩是心碎的,不忍心被掃,我還是想回頭看看
    他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被稱為「小李杜」和杜牧,李白,「三李」與李白,李賀,他的詩是感傷的,感傷的,尤其是他的愛情詩,非常感人,充滿了深深的愛,也正是因為他對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的真摯愛都應該深沉,所以作品創作自然與眾不同,飽含悲情。
  • 李商隱《無題》詩的感傷情調,體現了他怎麼樣的胸懷?
    無題詩為李商隱首創, 李商隱因無題詩奠定了他 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李義山的無題詩大多寫得 朦朧哀婉, 若即若離, 因為詩歌的無題, 再聯繫詩人 不幸的人生際遇, 給了讀者更多想像的天地。那麼, 詩人為什麼要創作這樣一種別致的無題 詩呢?這一點上, 我想他可能得到了「鬼才」李賀的真 傳: 當自己的詩歌不可能超越李白、杜甫等前人水平 時, 當用一般的藝術創造不足以抒發內心的複雜情 緒時, 只能選擇另闢蹊徑! 應該說是這樣一種想法成 就了李商隱的無題詩, 同時也成就了李商隱。所謂無題, 並不是詩的題目, 意思是說這首詩沒有題目。
  • 16歲李商隱為初戀寫下一首情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滿滿的都是愛意
    李商隱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詩人,並且很多作品也都經典,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尤其是他筆下的愛情最是令人感動,每一首都充滿了一種真摯的情感。16歲李商隱為初戀寫下一首情詩,句句以數字開頭,滿滿的都是愛意這首詩是李商隱16歲的時候,追憶青梅竹馬的初戀對象所寫的一首愛情詩。在這首詩中,李商隱從她八歲開始「偷照鏡」寫起,到她十五歲待字閨中,通篇50字都是大白話,句句以數字開頭,滿滿都是愛意。
  • 李商隱寫孤獨的一首詩,道出了嫦娥千年的孤獨
    而傳承古今相同的,歷朝歷代文人詠嫦娥詠月的詩歌層出不窮,「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霜兔毳寒冰繭淨,嫦娥笑指織星橋」等等,但其中最有名的還是李商隱的這首《嫦娥》。《嫦娥》唐 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與杜牧有「小李杜」的美稱。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詩,於平淡中見真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此詩亦名《夜雨寄內》,是詩人懷念妻子的一首小詩。有人說《夜雨寄北》可能是李商隱寫給時在北方的友人的詩,但目前此結論尚無確鑿的證據,故本文仍從眾說。全詩看似簡明、通俗,卻依舊延續了作者本人一貫的朦朧風格。
  • 李商隱一首含蓄的愛情詩,全詩28個字翻譯過來就是:我想你了
    ——李商隱 這首詩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這便是李商隱寫下的七言絕句《夜雨寄北》,全詩朗朗上口語言樸實,令人不得不佩服詩人李商隱的文學功底紮實。 而由於中學老師對這篇課文的講解,我們更是早已知道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李商隱為了給遠在長安的妻子而寫下了這首詩,在巴山夜雨的背景以及提筆寫出的文字之間,滿含著李商隱對自己妻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