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英美有何資格置喙香港事務

2021-01-07 環球網

「今日俄羅斯」網站5月26日文章,原題,英國統治香港時沒有絲毫民主和人權,但如今它卻對中國的安全提議「深表關切」英美政府都不會容忍各自國內的暴力抗議,但一提到香港(發生的動亂),它們就開始鼓吹「民主」和「人權」。

這片英國前殖民地曾被大不列顛統治150年,其間看不到任何有關民主或人權一絲一毫的蹤跡。但如今,成為美國忠誠隨從的英國卻對香港的「民主」和「人權」深表關切。而美國說這種話的腔調,更像是新澤西的黑幫老大。疫情期間,暴徒重返香港街頭無情攻擊民眾和警察。這種情況下,不會容忍本國發生此類襲擊的英美政府卻大肆鼓吹「民主」「人權」。在我看來,它們越是指責中國為打擊暴力和破壞而起草的「涉港國安立法」,就越是表明這些法律不但不可或缺而且缺位已久。

針對香港的越來越大聲、厚顏無恥的喧囂,旨在將中國引入陷阱;貿易戰對抗的弦外之意是把中國捆綁在關稅和針鋒相對中,有關疫情的(對華)荒謬指責越發刺耳——此時,華盛頓的「女高音胖婦人」正在清嗓子,可能準備開唱了。(作者喬治·加洛韋曾擔任英國國會議員近30年)

美國《巴倫周刊》5月26日文章,原題:香港正在改變,是時候接受了 對20年來密切關注有關發展的任何人來說,都不應對正被提交審議的「涉港國安立法」草案感到意外。此舉主要目的是防止香港街頭暴亂。這與中共將香港融入國家主流的目標相一致。儘管香港取得巨大商業成功並在幫助中國內地向國際貿易和投資開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香港融入祖國勢在必行。

香港從1995年至2019年一直保持世界最自由經濟體的頭銜。與此同時,香港自身的重要性已發生改變。1997年香港曾是中國的門戶。一些投資機構曾通過香港證交所購買內地公司股票,而如今能直接購買。過去幾十年來,中國香港對內地貿易的重要性也日益降低。1997年香港對全球出口總額約1880億美元,當時整個中國內地的出口總額與之相近,僅約1830億美元。到2018年,這兩個數字分別變為5690億美元和2.494萬億美元,後者飆升至前者的4倍。如今美國威脅取消香港特殊貿易地位,對中國內地貿易產生的影響會較小,但將令香港承受不利影響。

去年我參觀香港對面的深圳企業,對當地不可思議的基礎設施印象深刻,包括僅用15分鐘就把我送到香港的高鐵,以前該旅程耗時一小時或更長。「變化」是關鍵詞,既適用於香港也適用於中國內地——正在許多方面不斷變化和進步。我們和香港民眾都需要接受這種變化並適應新現實。(作者馬克·莫比厄斯,王會聰譯)

相關焦點

  • 美國有何資格置喙南海問題?!
    實際上,最沒資格置喙南海問題的就是美國。對於這一點,蓬佩奧之流難道心裡沒點數嗎?第一,美國自己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又有何資格拿該公約說事?蓬佩奧在聲明中多次提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企圖為自己的主張披上「合法」的外衣。然而,蓬佩奧莫非忘了美國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批准加入該公約的國家。
  •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中方:新疆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置喙 2019-06-24 20:30: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俄媒文章:香港人逛街不再擔驚受怕
    原標題:俄媒文章:香港人逛街不再擔驚受怕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俄新社網站12月16日發表該社評論員德米特裡·科瑟列夫的題為《少一些破壞、多一些自由,香港告別恐懼》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中國給世界帶來了非凡的思想創新。
  • 俄軍前腳北極圈秀完肌肉,英美戰艦就闖入俄後院,美對俄反擊打響
    ,其中美國海軍出動了2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和1艘快速作戰支援艦,而英軍則派出了一艘肯特號護衛艦,美軍還派出了1艘攻擊核潛艇和1架P-8A 「波塞冬」反潛機,美方稱,演習地點位於北極「極具挑戰性的環境」,顯示了英美兩國良好的合作傳統和聯合作戰能力。
  • 俄媒:沒有政治野心的技術官員
    新華社 圖據俄新社等多家俄媒15日消息,在與俄總統會晤後,米舒斯京接受了普京的提名。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表示,將於1月16日9時(北京時間14時)評估總理候選人資格。在此之前,米舒斯京的名字在俄羅斯內外鮮為人知。據「今日俄羅斯」(RT)15日的一則報導,米舒斯京甚至沒有英文維基百科主頁,在俄羅斯國內,他在官員圈子之外的名聲也很小。
  • 波克隆斯卡婭宣布:將加入俄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
    【觀察者網訊】前克裡米亞檢察長、現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娜塔莉亞·波克隆斯卡婭終於要調去她心心念念的國際事務委員會了。 當地時間7月24日,在俄杜馬議員發布會上,波克隆斯卡婭宣布,或將於秋季會期調任至國際事務委員會。她表示,此次調職是她積極向杜馬和統俄黨的領導們申請的,一直以來她都想從事國際事務方面的工作。
  • 日媒稱37%香港人想移民?外交部:不知你想表達啥但中國來去自由
    日媒記者提問稱37%香港人想移民,趙立堅回應。在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提問稱,6月2日公布的一項香港民調顯示,有超過37%受訪者對前景感到悲觀,有意願離開香港,移民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比3月份調查驟增13%。
  • 不要低估中央處理香港問題的決心,英美威脅幹涉就放馬過來吧!
    可能都有吧,對於這種嚴重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也是需要得到嚴厲的處罰,他們所觸碰到的,正是國家不容觸碰的主權原則。之前,對於這些亂港的暴徒們,我們是沒有任何的辦法的,因為香港方面沒有任何的對付舉措,即使把這些人抓起來,過兩天就放出來,對於這點,也成為他們無所顧忌的一點原因,但是在近期,一項法案的出臺,也讓這些暴徒無處可躲,但也意味著西方部分國家要開始過來幹涉。
  • 取消黃之鋒等12人參選立法會資格,是在重拾香港法治精神!
    既然不把自己當中國人,又有什麼資格參加中國一個地區的選舉?文 | 海上客「港獨」分子黃之鋒等12人參選立法會資格遭到取消!今天(7月31日),是香港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截止時間,此前一天,選舉主任裁定12人提名無效。在香港,黃之鋒等12人被取消參選立法會資格 圖 | 港媒「點新聞」取消資格,英語作Disqualify,在香港通常稱為「DQ」。黃之鋒等12人遭DQ,在海叔看來,是在重拾香港的法治精神!
  • 俄媒:疑似中毒的俄反對派人士體內檢出酒精和咖啡因
    俄反對派人士體內檢出酒精和咖啡因。(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20日早上在飛往莫斯科的飛機上疑似中毒後昏迷,22日被空運至德國查利特醫院接受救治。俄媒23日消息稱,納瓦爾尼的主治醫生稱,並未在其體內檢測出有毒物質,但在其尿液中發現了酒精和咖啡因。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納瓦爾尼的新聞秘書基拉·亞米什暗示,他是因被投毒才昏迷的。不過,納瓦爾尼此前就診的俄羅斯鄂木斯克第一急救醫院的醫護人員稱,納瓦爾尼是因為代謝紊亂、血液中血糖水平急劇下降才失去意識的。
  • 美報告指摘香港政制 香港各界對外國幹預說不
    前些日子,末代港督彭定康攻擊香港普選,遭到香港社會上下譴責,日前美國國會下轄機構「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步其後塵,發表年報稱香港普選「前景黯淡」,甚至建議國會進行幹預,引發香港各界強烈不滿。  據香港媒體報導,該年報有14頁內容涉及香港,結論部分稱,中央和行政長官雖然支持香港落實普選,但是推動「真民主」缺乏「有意義」的行動。
  • 美增兵波蘭計劃引俄高度戒備 俄專家警告將「以眼還眼」
    參考消息網6月27日報導 俄媒稱,美國增兵波蘭的計劃引起俄羅斯的高度戒備。俄專家警告,如果美軍當真部署到靠近俄國界的地區,俄將「以眼還眼」。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6月25日報導,二戰結束75年後,部分駐德美軍要撤離了,但這些軍人和裝備將被部署到波蘭,也就是俄羅斯國界附近。
  • 俄總統新聞秘書開會,俄媒注意到他西裝口袋夾的這個特殊「胸牌」……
    俄羅斯總統普京7日就俄疫情形勢與多名政府高官及病毒學專家舉行視頻連線會議,俄塔社、俄羅斯Life新聞網等多家俄媒都注意到了一個細節:當天一同參加該會議的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其西裝口袋上夾了一個特殊的「胸牌」。
  • 俄媒:中國明年會有令人驚訝的成績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俄媒:中國明年會有令人驚訝的成績俄羅斯《報紙報》12月24日文章,原題:中國的藥方 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作為創造中國經濟奇蹟的基礎,中國採用的最常見方法是促進投資和消費。Sinoruss俄中聯合公司創始人蘇拉娜·羅德納耶娃說,中國吸引投資的一個好例子就是海南建自貿港。可以說它比新加坡更具吸引力。盛寶銀行客戶經理埃德加·庫普拉斯說,目前中國是全球經濟復甦的推動力,儘管也存在制約因素。但在任何情況下,2021年中國都會有令人驚訝的成績。投資公司分析師瓦列裡·葉梅利亞諾夫則認為,中俄經濟結構大不相同,俄很難應用中國的先進經驗。
  • 澳大利亞栽跟頭後滿世界訴苦,俄媒:澳大利亞註定是唯一的輸家!
    對此,有俄媒表示,這是澳大利亞充當美國「小跟班」的代價。中方反制據俄媒報導,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具有絕對的主動權。今年由於受到中澳關係的影響,中國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再加上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的經濟陷入了衰退。如今中國的反制讓本來就岌岌可危的澳大利亞經濟雪上加霜。
  • 俄媒剛曝出重磅消息,立馬讓國內炸開鍋
    7月30日,希臘 Pentapostagma網報導稱,土耳其國防部宣布,要將俄S-400飛彈防禦系統技術信息轉移給美國。有俄羅斯媒體發布重磅消息,其援引土耳其國防部長阿卡爾·胡盧西最近發布的一份聲明,其中特意指出: 「土耳其已正式宣布,將打算向美國轉讓與俄羅斯收購的S-400陣列有關的所有必要技術。」
  • 中美俄月球取壤不同之處 俄媒:中國前所未有
    早在返回器成功降落前俄專家就表示,美國和蘇聯均曾與其他國家分享月壤樣品,中國若繼續弘揚該傳統將有助於建立各國之間的良好關係,美國國家航天局方面也曾表達過類似言論。早在嫦娥五號返回前,相關研究機構和人員就已經開始考慮能不能從中國分得部分月壤了。
  • 俄媒指印軍前線凍死人原因?還在回收冬靴,對比我軍新款冬裝完敗
    由於印軍此前不斷增兵前線,現在印軍還有有二十多萬大軍被風雪和嚴寒困在山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據印度方面的消息,前線已經有大批士兵遭到凍傷,甚至還有印軍士兵被活活凍死,但是各種禦寒衣物和物資依舊缺乏,已經讓印軍叫苦不迭。那麼作為對比,我軍前線將士又是如何準備過冬的呢?
  • 外交部:敦促個別國家摘掉有色眼鏡 不以任何方式插手幹預香港事務
    會上,有記者問:中國全國人大推進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舉措在一些西方國家引發了質疑。但我們也注意到有不少國家公開表態支持中方有關舉措,認為這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正義之舉,有助於香港保持繁榮穩定,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幹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