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掛號APP給號販子「拉活」 7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2020-12-21 人民網

原標題:開發掛號APP給號販子「拉活」 7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一些知名大醫院專家號一號難求的現狀,在男子田某、金某等人眼中成了賺錢的商機。他們注冊運營公司,找人開發預約掛號的APP在手機應用平臺推廣,並組織客服人員將APP獲取到的就醫患者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以此賺取服務費。記者獲悉,金某、田某等7人被西城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3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徒刑,並處罰金。

兩年前,男子田某和金某相識。金某提議注冊一家公司,將北京大醫院周邊的號販子組織起來,開發網絡平臺收集想要掛號的患者資料給號販子派單,從中賺取提成。兩人一拍即合,注冊了公司掛在金某名下,田某負責實際運營。接著,田某僱傭軟體技術人員張某、祝某、孫某三人,開發設計「北京預約掛號」等APP軟體,並在各大手機應用平臺予以推廣。平時,APP軟體的日常技術工作由公司職員任某負責,「95後」女員工石某則負責十餘名客服人員的培訓和管理。一名從北京預約掛號APP接單的號販子說,僅他一人在兩年時間裡,就搶了3000多個號,共收取服務費30餘萬元。

西城法院審理後認為,田某等人未經醫院許可及官方的授權擅自設立預約掛號收費網站,非法收集患者的個人信息,且在未徵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將患者的個人信息提供給號販子,從中謀利。7名被告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特別嚴重的行為,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均已構成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法院根據7名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認罪情況等情節,判處主犯田某有期徒刑3年6個月,罰金35000元。金某等其他6名從犯分別被判2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孫瑩)

(責編:徐前、朱紅霞)

推薦閱讀

80個國家7000餘家企業將參展「雲上南博會」  人民網昆明12月8日電 (符皓)12月7日,從雲南省商務廳了解到,目前已有超過8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餘家企業報名參展「雲上南博會」, 南博會的「朋友圈」越擴越大,無論是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還是參展企業數量均已超過前5屆南博會。 雲…【詳細】

要聞

雲南省發布一批任免職通知 涉及7名幹部  人民網昆明12月8日電 (木勝玉)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消息,近日,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一批任免職通知,涉及7名幹部。 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政任〔2020〕66號 關於吳喬峰同志任職的通知 省自然資源廳: 省人民政府決定:…【詳細】

要聞

相關焦點

  • 開發預約掛號APP賺錢 7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獲刑
    他們找人開發預約掛號APP,將收集到的患者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賺取服務費。記者昨日獲悉,金某、田某等7人被西城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3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刑期,並處罰金。在一次飯局中,金某從田某口中得知北京大醫院掛號難、號販子幹倒號生意後,提議可以註冊一家公司,將北京大醫院周邊的號販子組織起來,開發網絡平臺收集患者資料,通過給號販子派單賺取提成。
  • 開發北京預約掛號軟體收集患者信息賣號販子 多人獲刑
    田某等人開發設計北京預約掛號等軟體,獲取北京兒童醫院等醫院的患者信息後非法提供給號販子,由號販子為患者掛號賺取200至700元不等的服務費。田某僱傭張某、祝某開發設計北京預約掛號等軟體,並由孫某在各大手機應用平臺予以推廣。隨後,田某組織王某等多名客服人員在濰坊,利用北京預約掛號等軟體獲取北京兒童醫院等醫院的患者信息後非法提供給號販子,由號販子為患者掛號賺取服務費。經鑑定,涉案5部行動電話通過騰訊QQ和微信單向發送含有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等數據信息共136262條。
  • 收集患者信息賣給號販子 為賺錢他們竟做了一個預約掛號軟體
    不要隨意註冊來路不明的預約掛號系統,因為這樣做之後你的個人信息很可能被賣給了號販子。田某僱傭張某、祝某開發設計北京預約掛號等軟體,並由孫某在各大手機應用平臺予以推廣。隨後,田某組織王某等多名客服人員在濰坊,利用北京預約掛號等軟體獲取北京兒童醫院等醫院的患者信息後非法提供給號販子,由號販子為患者掛號賺取服務費。經鑑定,涉案5部行動電話通過騰訊QQ和微信單向發送含有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等數據信息共136262條。
  • 【網安貼士】當心掉進掛號APP精準販號陷阱
    隨著搶票、搶號等軟體逐漸普及,一些患者在正規掛號平臺掛不到號時,難免會想到通過掛號應用程式(APP)來搶號,也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掛號APP背後可能暗藏的諸多陷阱。這種新型的搶號軟體極具欺騙性,尤其當該類軟體打著與醫院合作的幌子、甚至號稱「拒絕號販子」時,即使警惕性很高的人,也可能因事無先例而上當受騙。公眾對這類新型騙術要提高警惕性,避免上當受騙。據媒體報導,近日,田某、金某等人看到一些知名大醫院專家號稀缺,就註冊運營公司,找人開發預約掛號的APP,並組織客服人員將APP獲取到的就醫患者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以此賺取服務費。
  • 【斷案】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小夥獲刑10個月
    【斷案】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小夥獲刑10個月 2020-12-20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徐說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判!
    甚至只要付費,公眾的隱私信息,包括開房記錄、四大銀行存款記錄、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信息,在黑產圈都可以輕易被買到。個人信息一旦洩露,將威脅公民的財產甚至生命安全,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成為詐騙、盜竊、敲詐勒索、綁架等嚴重犯罪的幫兇。也是因為如此,我國刑法修正案七、修正案九,幾經整合修訂,將公民的個人信息納入到受刑法保護的範圍內,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有了質的飛躍。
  • 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
    來源:央視原標題: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 雲南一男子獲刑10個月買賣公民個人信息21000餘條,非法牟利24000餘元!近日,雲南大理賓川縣人民法院對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進行宣判,判處被告人張某航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0元。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某航通過一個偶然的機會知道了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可以從中獲利,利慾薰心的他打起了歪主意。
  • 人臉識別如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不法分子製作3D人臉模型騙過支付寶
    界面新聞檢索裁判文書網發現,通過人臉識別方式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相關裁判文書有36起,最早的判例出現在2017年,當年有2起。近年來,相關判例呈遞增趨勢,2020年截至目前,這類判例已達18起。
  • 買賣微信號 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
    買賣微信號年「賺」20餘萬男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 聽說過高價收購舊手機、二手車,現在竟然還有人高價收購微信號,驚訝之餘是不是很心動?今天,記者從衡陽市石鼓區檢察院獲悉,嫌疑人陽某某販賣微信號,獲利20餘萬元,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批捕。2019年6月,高中畢業的陽某某偶然在網上發現,收購的微信號轉賣出去可以獲取高額收益,便開始用盡心思仔細琢磨如何通過網絡實施買賣微信號交易獲利。「我通過加微信群、或是發廣告等多種途徑從上線手中購入微信帳號。」
  • 開發網貸App非法收集個人信息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輝 通訊員 楊波 鄭明明近日,江西首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在安義縣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2年6個月,判處被告人呂某有期徒刑2年,對被告人徐某甲
  • 還有多少「山寨APP」入駐應用商店
    他們找人開發預約掛號APP,將收集到的患者信息非法提供給號販子賺取服務費。金某、田某等7人日前被北京西城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3年6個月至1年3個月不等的刑期,並處罰金。(12月8日《北京晚報》)在上述案件中,主犯註冊成立科技公司,未經醫院許可及官方授權,僱人擅自開發設計預約掛號軟體,再僱人在各大手機應用平臺推廣;還組織所謂的「客服人員」利用預約掛號軟體,獲取醫院的患者信息後非法提供給號販子,由號販子為患者掛號,賺取200元至700元不等的服務費,高額掛號費還要額外支付;其間還有「客服」和掛號患者聯繫,核實姓名、身份證號、聯繫電話
  • 打擊醫院號販子,海澱公安在行動!
    臨近年底,海澱分局緊盯冬季治安規律特點,持續維護轄區內治安秩序,嚴厲打擊醫院號販子等違法犯罪活動,兩個月以來共查處醫院號販子類相關案件16起,行政拘留16人。12月2日,萬壽路派出所民警與轄區醫院工作人員共同開展工作時發現,有兩名男子在醫院大廳內頻繁攔截行人,聲稱可以幫忙掛號。隨後民警立即展開工作,將兩名男子傳喚至派出所。經查,違法行為人董某輝、賈某罡,二人以攔截行人的方式,聲稱自己可以掛號。目前,違法行為人董某輝、賈某罡二人因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已被海澱警方行政拘留。
  • 李某欣、周某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判決
    因涉嫌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於2018年9月26日被抓獲,同日被取保候審,2019年9月25日被取保候審。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檢察院以渝津檢刑訴[2020]15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李某欣、周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於2020年3月26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 一民警販賣公民信息獲刑4年半,罰金182萬
    為逃避查處,肖某還使用自己外公(已於2018年亡故)的身份開戶接收違法所得,自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肖某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數萬條,違法所得共計人民幣1021900.32元。違法所得180餘萬用於購買奢侈品2018年7月,肖某此前聯繫的買家失聯了。
  • 2019年以來公安機關偵破的十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典型案件
    2016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
  • 6名輔警利用工作便利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獲刑最長四年
    銅山警方供圖中新網徐州1月6日電(朱志庚) 1月6日上午,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公安局對外通報,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銅山警方打掉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專案組民警多線出擊、跨省抓捕,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5名,其中輔警6名。據悉,該案現已審結,犯罪嫌疑人均獲六個月至四年不等刑期。
  • 2019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全國公安機關在打擊整治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犯罪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淨網2018」「淨網2019」「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持續重拳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活動,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7萬餘起,抓獲各行業內部人員3000餘名,發現並通報一大批涉及金融、教育、電信、交通、物流等重點行業信息系統及安全監管漏洞,打掉了一批非法採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公司
  • 大連西崗警方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央廣網大連12月7日消息(記者賈鐵生)近期,大連西崗警方結合公安部「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相關部署,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全力優化轄區營商環境。今年8月,大連市公安局西崗分局網安民警在網絡巡查中發現,一社交帳號存在頻繁顯示他人公民信息的情況。
  • 萌妞普法|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可以買賣嗎?
    案情回顧被告人餘某甲利用自己的QQ添加好友,聯繫購買含身份證號碼、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卡等公民個人信息。為牟取私利,餘某甲與餘某乙在各大網絡平臺從事淘寶網「拉新」、「綁卡」任務的網絡兼職。餘某甲通過QQ聯繫,以5至6元不等的價格購買未實名手機號1000餘條,以10至13元不等的價格購買含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信息資料200餘條,繼而利用購買的公民個人信息對新註冊的淘寶號實名認證並綁定銀行卡,每完成一單可以獲取人民幣31元至40元不等的佣金。
  • 【以案釋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巨大 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終獲緩刑
    【以案釋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數量巨大 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終獲緩刑 2020-12-15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