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腸鏡很可怕?在這9種情況下,再怎麼硬著頭皮也要做

2020-12-14 醫聯媒體

「脫褲子,側身躺下!」

「嗯?」

「對,快點,內褲脫到膝蓋下。」

「……」

別想歪了,這只是腸鏡檢查中普普通通的對話而已,人生在世,誰還沒去過幾次醫院呢?要說醫院中千奇百怪的檢查,腸鏡一定榜上有名。

一、什麼是腸鏡?

腸鏡是消化內科的一種檢查,它是一種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主要是通過安裝在腸鏡前端的電子攝像頭,在推送深入檢查的過程中,將腸道黏膜的圖像,傳輸回計算機處理中心,處理後實時顯示在屏幕上,來實現檢查功能。檢查時,由肛門進入,經過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直至闌尾口。

這樣侵入式的檢查方式,多多少少會給人帶來不適感。而且在做腸鏡前,患者需要服用一些腹瀉的藥物,將糞便充分排出,不然腸道內的糞便,可能會遮擋住攝像頭,讓醫生無法清楚地觀察到腸道黏膜的狀況,這個過程也會帶來不適感。所以腸鏡檢查,在很多人眼裡看起來非常可怕。

二、腸鏡能查什麼病?

正如前文所說,腸鏡檢查範圍很大,它在幫助醫生指導診斷或者治療腸道黏膜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幫助發現腸道息肉、腸道腫瘤、腸道炎症等等病變,尤其是腸癌。

腸鏡對早期腸癌的診斷率比較高,柳葉刀曾經發表過一項關於腸癌篩查的研究,跟蹤隨訪17萬人,隨訪的時間長達17年,結論認為,一次柔性乙狀結腸鏡檢查,可以讓受試者群體在隨後17年的時間裡,腸癌發病率大幅度下降,降低近30% 。

由此可見腸鏡檢查的重要性,如果出現以下這些情況時,建議及時做腸鏡:

1、存在不明原因的腹瀉、大便性狀異常、便秘。

2、下腹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

3、腹部有不明原因的包塊。

4、出現便血、黑便,大便潛血陽性,患者存在不明原因的消瘦。

5、鋇劑灌腸懷疑腸道有病變,進一步檢查可用腸鏡,明確病變的性質和範圍。

6、X線無法確診,懷疑存在結腸腫瘤。

7、結腸癌手術前,可藉助腸鏡確定病變範圍。

8、結腸癌、息肉患者術後複查、隨訪。

9、篩查大腸腫瘤,一些家族中有嚴重結腸病變者的人,或者其他高危人群,需格外關注。

腸鏡的適應症非常廣,不局限於以上這些,總的來說,如果懷疑結腸有病變,應該優先考慮做腸鏡。腸鏡是一種體檢項目,其實沒有症狀,也可以做腸鏡。40歲以上的人群,即使沒有明顯的下消化道症狀,也建議定期做腸鏡達到體檢目的,有腸道腫瘤家族史的人,建議在35歲就開展腸鏡的定期體檢。

三、普通人做一次腸鏡可保幾年平安?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科於長輝副主任醫師表示,按照大腸病變發展的速度,從理論上來說,做一次腸鏡能保10年平安。因為在多數情況下,從正常黏膜到息肉等高級別瘤變,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息肉發展到腫瘤,可能又需要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所以,在高質量腸鏡檢查的前提下,如果在檢查中沒有發現異常,普通人做一次腸鏡檢查可以安心10年。

不過,一般來說,推薦3年到5年的時間進行腸鏡複查,因為存在著個體的差異,也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現在腸鏡技術並不能100%地探查到腸道所有位置,一些在結腸皺褶處的病變,或者一些微小的息肉,有可能會被漏掉。如果患者存在相關的不適,有病變的存在,則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地進行複查,可能是更短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哪些情況下需要做腸鏡檢查?
    腸鏡是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直徑大約1釐米,結腸鏡通過肛門進入直腸,直到大腸,可讓醫生觀察到結腸和大腸的內部情況。結腸鏡檢查是醫生用來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 原始腸鏡多用於檢疫,較現代腸鏡相比簡陋。現代腸鏡多帶攝像頭,且尺寸長,從而可以至更深處檢查病變等。
  • 腸鏡再難受,別拒絕,做腸鏡前要準備什麼
    腸鏡是消化科最常使用的檢查方式,通過做腸鏡檢查可以查看腸腔內的病變,並作出相應的診斷和治療。那麼在做腸鏡之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呢?此外在做腸鏡的時候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希望大家可以了解 ,以便更好的進行腸鏡檢查。
  • 做腸鏡難受嗎 做腸鏡一般過程是怎樣的?
    專家表示:腸鏡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會給人造成一定不適感,但是現在有無痛腸鏡就可以減少大家對這點的顧慮了。  做腸鏡難受嗎 做腸鏡一般過程是怎樣的?專家表示:腸鏡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會給人造成一定不適感,但是現在有無痛腸鏡就可以減少大家對這點的顧慮了。  那麼做腸鏡一般過程是怎樣的?溫馨提醒:做腸鏡一般過程如下。
  • 做腸鏡疼不疼?應該注意什麼?
    2019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為38.8萬,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確診結直腸癌。腸鏡對於早期發現、診斷結直腸癌的意義重大。伴隨著腸癌高發和人們預防意識的提升,腸鏡檢查的需求也在逐步攀升。
  • 做腸鏡是種什麼樣的感覺?有多痛?到底哪些人要做?
    要想做一個相對滿意的腸鏡檢查,了解以下的內容會對您有幫助。人們牴觸或畏懼腸鏡檢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早期纖維結腸鏡由於硬度大,病人痛苦大,併發症高,因此給腸鏡留下了不好的名聲。現在的電子腸鏡鏡身柔軟,舒適度高,醫生掌握技術也很快,因此,很多做過腸鏡的患者感覺是可以接受的。
  • 馬上就要做腸鏡了,怎麼清腸才能做個高質量的腸鏡?
    清腸的三大步驟是低渣飲食、喝光瀉劑以及補充水分;筆者認為這三個動作裡面最重要的是服用瀉劑,只要沒喝完幾乎就不可能幹淨;但其他兩個動作不確實,還是很容易讓清腸狀況打折扣。● 低渣飲食:低渣飲食指的是「細緻軟嫩」的食物,包括清粥、麵條、吐司、去皮的魚肉等;要避免的則有大魚大肉、纖維較粗的青菜水果、牛奶與奶製品等等。
  • 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
    不少人誤以為只有懷疑患有大腸癌才需要照腸鏡,其實腸鏡能診斷的病症非常多,包括肛門癌、息肉、腸炎、腸潰瘍等等。那麼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有什麼注意事項呢?腸鏡檢查前的準備工作Ⅰ.檢查前會診1.仔細聆聽醫生講解檢查原因、程序及有可能發生的併發症2.告知醫生自己對藥物或其他物質的過敏史3.女性朋友應告知醫生自己最後月經日期,並且確保未有懷孕4.告知醫生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肺病等5.告知醫生自己近期正在服用的藥物
  • 寧波做腸鏡之後要休息幾天
    寧波鄞州博仕胃腸病專科門診部 擅長治療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糜爛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 腸鏡檢查是診斷和治療腸道疾病常用的一種方法
  • 人生第一次做腸鏡,最痛苦的居然是…
    作為科普小編,我是再害怕也絕不退縮,堅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原則滴~懷抱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醫院,果不其然,醫生建議我做腸鏡。做腸鏡!藉口都被扼殺在萌芽之中,小編只好老老實實地去預約腸鏡,無痛腸鏡因為要麻醉,必須有成年人陪同,且做好了不能自己開車。於是小編約了下午做腸鏡,付款之後,醫院給了我4大盒瀉藥。
  • 作為消化科醫生我最怕你做這件事!做腸鏡的患者千萬要注意!
    點擊查看 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醫生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也許你聽到這樣的答案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有點丟人,也許你會說,我最怕喝清腸藥了,不僅會喝了吐、而且拉得腿軟、肚子不舒服。
  • 無論男女,過了40歲一定要做次腸鏡檢查!關鍵時刻能救命
    說起腸鏡檢查,很多人是抗拒的,覺得尷尬又痛苦。然而,這項人人都恐懼的檢查項目,卻是醫生眼中的「保命檢查」!為什麼要做腸鏡?什麼時候要做……本篇,跟隨小薇管家,仔細了解這項能「救命」的檢查吧~好好做一次腸鏡有多重要?
  • 做胃鏡和腸鏡檢查哪一個更痛苦!醫生:這兩類人群,再痛苦也得做
    這「痛苦」就來源於很多患者做腸鏡之前清腸不徹底,結果就是很難看清楚,確診難度加大,檢查時間變長,有時候需要重新做,而且味道實在刺鼻,甚至還會噴湧而出,畫面不敢想像,但臨床確有發生。而做胃鏡就沒有那麼多的尷尬,一般只需要患者做之前禁食8小時,就能順利進行,時間相對較短,而且很少有重做的情況發生。
  • 做腸鏡檢查前,了解這3點,能減輕疼痛感
    做腸鏡能檢查出多種疾病,比如大腸息肉、慢性結腸炎、早期結腸癌和潰瘍性結腸炎等。一提到做腸鏡,很多人甚是驚慌。做腸鏡是把帶有微型電子攝像機的纖維軟管,從肛門部位插入進入大腸中來檢查大腸部位病變。做檢查前一定要了解其相關事項,能減輕疼痛感。
  • 害怕做腸鏡?那是因為你還不了解這些……
    但許多人聽到做腸鏡都心懷忐忑,不願接受,「傳說中」的腸鏡檢查真有這麼可怕? 今天健識君就介紹一下腸鏡檢查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希望能幫大家消除對腸鏡檢查的恐懼。 01 哪些人需要做腸鏡檢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便血。
  • 無論有無症狀,一定要做一次腸鏡,尤其是這5類高危人群!
    另一個是中晚期患者偏多,很多人沒有早篩習慣,不知什麼時候要做腸癌篩查,做什麼檢查能查出早期癌,再加上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等出現腹瀉、腹痛、便血再來就診,病情多已進展到中晚期。腸鏡沒症狀也要做,尤其是5類高危人群結直腸癌是為數不多可以預防和早期篩查的腫瘤,篩查的方式有大便潛血檢查、腸鏡檢查、膠囊內鏡、糞便DNA檢查等。
  • 急診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怎麼做?
    消化道出血的診斷依賴於胃腸鏡,其中腸鏡對患者的生命體徵及腸道準備情況有一定要求。那麼,問題來了,急診遇到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患者,腸鏡檢查什麼時候做最合適?腸道準備怎麼做?這是目前消化內科醫師非常關注的問題。什麼時候做急診腸鏡最合適?
  • 腸道有沒有癌,排便後,回頭瞧一眼,若發現異常,抓緊做腸鏡
    更可怕的是,這種癌症的出現,不注意觀察的話,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普通的腸胃疾病,即使早期出現症狀,也很容易被大家忽視,導致癌症逐漸發展到中晚期,那麼患者的壽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腸道有沒有癌,排便之後,別忙著衝掉,不妨回頭瞧一眼,如果發現異常,抓緊去做腸鏡!
  • 做腸鏡,大家最怕什麼?除了喝藥我們還要做什麼?
    原創 吉米大夫 吉米大夫做腸鏡,大家最怕什麼?我是一名消化科醫生,每次做腸鏡,都會問自己這樣一個無釐頭的問題:做腸鏡,我們最怕什麼?不知道你們覺得會是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最怕你沒拉乾淨!
  • 腸鏡能發現早期腸腫瘤,奉勸4類高危人群,無論如何要做一次
    專家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腸鏡未劃入常規體檢項目,要做腸鏡只能去大醫院,比較繁瑣,再加上一部分人對腸鏡了解不多,根本沒有做腸鏡的意識。 二是大部分人對腸鏡有恐懼心理,認為腸鏡檢查有風險,會帶來疼痛感和後遺症,所以不願意做腸鏡檢查。
  • 於光教授-給自己做腸鏡
    我在去年四月份做過腸鏡下息肉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