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男子腹痛、嘔吐1天,急診科醫生按急性胃腸炎治療,次日離奇死亡!

2021-01-07 健康界

急診科始終是最兇險的地方。

24歲男子來到急診。

哪裡不舒服,醫生抬起頭來,望著眼前這個年輕的病人問。

胃痛,而且早上還吐了一次。病人皺著眉頭,表情有點痛苦。

哪裡痛,指給我看。醫生邊書寫病例,邊問。

病人撩起衣服,指著肚臍周圍一圈,說這裡痛,這裡也痛,都痛,隱隱痛。不是太厲害。

痛了多久了,醫生問。

昨晚開始就不舒服了,今天早上疼痛有所加劇,而且還吐了一次,所以我才來急診看。

都吐了什麼?醫生問。

都是沒有消化的早餐,早餐吃了兩個包子,全吐出來了。病人悻悻地說,乾脆請了一天假,過來醫院看看。

嗯,醫生點點頭,問還有哪裡不舒服,有沒有肚子脹、腹瀉,頭暈、頭痛、胸悶、氣促等等不舒服。

肚子不是很脹,就是胃痛。病人指著自己的肚子又說。其他沒什麼,也沒拉肚子。

好的,醫生放下筆,指著患者的肚子,說那裡是腹痛,不是胃痛,要分清楚。不是所有的肚子痛都是胃痛,知道麼。

病人似懂非懂,緩緩點頭,說反正就是肚子不舒服,然後咧嘴笑了笑。

既往有沒有慢性胃炎、胃潰瘍、膽囊結石等等病史,醫生開始問既往情況。

沒有。病人回答地很肯定。

平時有沒有經常肚子痛的?醫生又問。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有胃潰瘍,所以一定要問具體的症狀,如果平時沒有經常肚子痛,那麼估計就不會有胃潰瘍等慢性疾病。

也沒有,平時挺健康的,經常鍛鍊,打球,踢球都有。病人回答。

嗯,醫生又開始埋頭書寫眼前病人的病例,頭也不抬,吩咐病人躺上旁邊的檢查床上。

準備好後,醫生給病人稍微壓了壓腹部,沒有明顯腹部壓痛,也沒有反跳痛。沒有急性腹膜炎體徵。一個年輕人的腹痛,加上嘔吐,多數都是急性胃腸炎,但也要排除有沒有闌尾炎、膽囊炎、胰腺炎、腸梗阻、胃腸穿孔、腎結石等等情況。

右下腹麥氏點沒有壓痛,加上既往沒有腹痛病史,估計闌尾炎診斷依據不足。如果有闌尾炎,一般麥氏點都會有壓痛,而且闌尾炎典型的表現是先上腹痛,然後肚臍周圍痛,最後轉移到右下腹疼痛。

這都是跟闌尾發炎嚴重程度相關的。剛開始是牽扯痛,後來是實實在在的炎症波及了闌尾局部組織導致的疼痛,所以最後的疼痛會固定在右下腹麥氏點。

肝膽區叩痛陰性,估計肝膽問題也不大,膽囊墨菲徵也是陰性的,患者也沒有黃疸表現。

翻過來,醫生囑咐患者。趴在床上。簡單叩擊了兩下腎臟區域,沒有疼痛,估計也不像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等引起的腎絞痛。

醫生自己內心快速排除了常見的急腹症原因,比如急性闌尾炎、膽囊炎、膽管炎、腸梗阻、胃潰瘍、胃穿孔等等,患者沒有膽囊結石病史,本次發病沒有暴飲暴食病史,不像胰腺炎。

當然,所有的診斷,都必須有客觀證據支持才能下結論。

急性胰腺炎,需要抽血化驗澱粉酶、脂肪酶,還要做腹部B超或者CT看胰腺有沒有滲出;急性膽囊炎、膽管炎,也必須做肝功能檢查,看看轉氨酶、膽紅素是否升高,還要看腹部B超或者CT,看有無膽結石、膽囊膽管是否有增大擴張等等。

即便是腸梗阻,也要完善腹部X光片看看有沒有氣液平面才能排除,但患者是有腸鳴音的,而且問他早上還有過一次大便,所以不支持腸梗阻,好端端的也不會有腸梗阻啊,一般如果有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就要考慮腸梗阻可能,因為術後可能有腸子黏連,引起梗阻。但他不像。

我雖然片裡吧唧寫了這麼多,但是醫生是邊看邊過的,一瞬間的事情,內心基本不考慮上述原因引起的腹痛。

像是一個普通的腸胃炎,醫生邊寫處方邊跟病人說。用點解痙藥吧。

什麼叫解痙藥,病人問,有點詫異。還說,腸胃炎不應該消炎麼。

解痙藥就是解除腸道痙攣的,可以止痛,還有消炎藥,用點左氧氟沙星,殺殺菌,好得快。醫生頭也沒抬,繼續寫。

醫生,這兩天我比較累,要不你寫一個病假單給我,我跟公司請多幾天假。病人說。

可以,我開三天的假期給你,再多不行了,胃腸炎又不是什麼大病。醫生大手一揮,答應了病人的要求。

最後開了抽血,查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病人繳費抽血去了,差不多搞了1個小時,才開始用上藥。

藥還沒滴完,病人腹痛逐漸有改善。

第二天醫生上班,看到搶救室裡面鬧哄哄的,不用說,肯定是在搶救。搶救室門口還站著幾個人,來回踱步,其中有一個50歲左右的女性家屬哭的雙眼通紅。

作為一名急診科醫生,這些場景太熟悉了。

馬醫生,你來了。一個護士急匆匆路過,跟馬醫生打了聲招呼。剛走過頭,又折了回來,悄悄跟馬醫生說,搶救室裡面那個,聽說是昨天來過的,昨天吊完針,今天一大早家人發現他不行了,趕緊送來醫院搶救.....

護士那話還沒說完,馬醫生的內心瞬間繃緊了,昨天來過了?什麼病人?

好像是個20多歲的年輕人。護士小聲說。

那一霎那,馬醫生怔住了。護士叫了他幾聲,都沒反應過來。逕自忙去了。

馬醫生內心極為忐忑,幹了急診這麼多年了,什麼波浪都見過,但從來沒有今天這麼惶恐不安。

他撥開人群,擠進搶救室。

一個年輕的病人躺在搶救床上,面無血色,幾個同事輪流給他胸外按壓,已經插了氣管插管,接上呼吸機,旁邊還放著凌亂的除顫儀.....

這就是昨天那個腸胃炎的年輕人!

馬醫生瞬間大腦一片空白。

再推一支腎上腺素.....急診科主任在現場指揮搶救,那是一名老將,是科室帶頭人,此時他的眉頭緊鎖,嘴唇乾燥。

心電監護依然是一條直線,如果停止按壓。

沒了,估計沒了。馬醫生一個踉蹌,差點沒站穩。

經過幾輪搶救後,科主任跟病人家屬交代了,說搶救無效,病人已經死亡了。

死亡通知一出,家屬嚎啕大哭,整個急診科都被這幾個人的哭聲籠罩。

最後馬醫生才了解清楚,病人當晚回到家,情況還行,下半夜說胸口悶不舒服,起床喝水,父母還問要不要去醫院看,病人說不用。

一大早父母喊兒子起床,才發現他已經沒反應了。

那時候可能已經死亡了。

驚慌失措的父母,趕緊報了警叫了120,送來醫院。值班醫生急忙搶救,但已經晚了。

這件事鬧得很大。

家屬說肯定是昨天的醫生誤診了,用錯了藥,才導致他兒子死亡,要求給個說法。最後做了屍體解剖。

屍體解剖結果出來了:病毒性心肌炎。

這是意料內的結果。

病毒性心肌炎我們見多了,但致死的,還是頭一次。媒體上偶爾有報導,但親身經歷的也就這一例,而僅此一例,已經足以讓人焦頭爛額。當然,最慘的還是病人,和家屬。

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取決於病變的程度和部位,輕微的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而重症患者可以出現心源性休克,還可能發生猝死。

這個年輕人,就是猝死。

多數患者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驅症狀,比如發熱、全身疲憊感和肌肉酸痛,或者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隨後可以有胸痛、心悸、呼吸困難、水腫,甚至有暈厥、猝死。

多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都會有心律失常,都會有訴說胸悶、心悸等不適,少數以消化道症狀為主,或者乾脆沒有症狀,直至最後突然致命一擊,猝死。

馬醫生有錯,他沒有給病人聽診心肺,而且沒有給做心電圖。因為他壓根就沒考慮過心肺的原因,沒有考慮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消化道症狀,因為病人說沒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他大意了。

但如果他聽診了心肺無異常的話,還要不要做心電圖?這是個問題。

做了心電圖如果沒有發現問題,要不要進一步做其他的檢查,比如心臟彩超?這些都是問題。

疾病總是千變萬化的,我們努力找出每一個幕後兇手,但現實有時很殘酷。

但現實再艱難,都要迎難而上。揪出兇手,拯救人質,不就是我們的使命麼。

最後告訴大家,多數病毒性心肌炎都會有胸悶、心悸症狀的,普通感冒不應該有胸悶、心悸,如果你有,一定要警惕。如果你告訴醫生,醫生會比你更加警惕。

祝福,祝福大家。

祝福馬醫生。

相關焦點

  • 急性胃腸炎輸液後死亡,這些病例為所有人敲響警鐘
    第二個病例,我們收錄了心梗,大家接著看張敏, 曹洪梅 -《中國誤診學雜誌》-2008年21期女,50歲,以上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發熱2d半就診。發病前有進食涼麵、烤肉史。入院前在社區門診診斷急性胃腸炎,給予靜脈點滴氧氟沙星,頭孢唑啉等對症治療。2d內症狀無好轉。原有症狀加重,伴有胸悶、煩躁不安。急診科以急性胃腸炎收入消化科。
  • 急性胃腸炎,你不可不知的發病原因
    這些因素導致的急性胃炎與細菌性食物中毒有相似之處。 4.心理、神經因素、精神神經功能紊亂,各種急、危重狀態,以及機體的變態(過敏性)反應,都可能導致胃黏膜急性炎症損傷。 在家庭生活中,急性胃腸炎的臨床表現一般是暴飲暴食或吃了汙染食物,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後數小時至24小時發病。經常是集體發病或家族多發。
  • 10個急性胃腸炎用藥雷區,90%的醫生都不知道
    原創 葛金華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醫生「藥」事23個消化科醫生防踩雷指南!!!急性胃腸炎通常定義為糞便稠度下降(呈鬆散狀或液態)和/或排便次數增加(一般24小時內排便次數≥3次),伴有或不伴有發熱或嘔吐症狀。
  • 患者腰痛,第二天猝死,醫生:本可救人一命
    比如下列一些真實到嚇人的案例:病例1:男性患者,70歲,因為上腹痛、噁心、嘔吐3小時入院,來到急診科,患者家屬說既往有慢性膽囊炎,查體發現患者上腹部有輕微壓痛,考慮膽囊炎急性發作,完善B超,同意膽囊炎診斷。
  • 24歲女孩突然腹痛難忍,血脂是常人的20倍!換血3100毫升!醫生:這種...
    在浙江省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住了十餘天后,24歲的小美(化名)終於有力氣說話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用醫患交流板寫下了「外賣奶茶」四個字,並對著板搖了搖頭。這一次,她終於認識到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生命造成了多大的威脅,決心悔改。
  • 半夜看急診的急性腸胃者,教你幾招!
    晨會的時候,急診二線班的內科醫生,在交接夜班接診的情景,她說她夜裡其他的急診病人沒有,就是凌晨以後,陸續來了兩個吃東西吃壞肚子的病人,留觀輸液後自行離院。這樣的急性胃腸炎患者,通常情況下,是這樣的:白天腹瀉多次,自己買點諾氟沙星不頂事,倒了夜晚實在撐不住,硬著頭皮看急診,值班醫生給開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能量、氯化鉀之類的連上抗生素,外加補液,不然,不僅是腹瀉的問題了,發熱、電解質紊亂等一系列連帶問題,都出來了。與值班醫生搭班的夜班護士,一臉疲倦,苦不堪言。就是這樣的急性胃腸炎病人,胡亂吃東西,不講後果。
  • 私立醫療助力破解「急診難」推出「24小時全科醫療急診」
    近日,成立於1994年,北京最早的國際診所之一的北京萊佛士醫療推出「24小時全科急診」服務,試圖為周邊社區帶來更加及時便捷的就診體驗。這家坐落於交通便利的朝陽區琨莎中心的國際診所,急診團隊成員都是由經過高級專業培訓的專家醫師組成,具備十多年的急診臨床經驗。
  • 劇烈腹痛當心急性胰腺炎!
    43歲的朱先生,平素喜歡飲酒,某日與朋友聚會大量飲酒後,突然出現上腹部持續性劇烈疼痛,並伴有腰痛,嘔吐,黃疸等症狀,體溫38.2℃,遂來我院急診。接診醫生經過詳細的問診、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化驗後,最終診斷為急性胰腺炎,收入消化內科病房。經積極治療後,朱先生轉危為安。
  • 破解「急診難」, 北京萊佛士醫療推出「24 小時全科急診」
    最難的無疑是急診,許多醫院往往只開設專科急診,患者經常難以及時得到全面的檢查和救治。當你痛苦難忍、十萬火急地趕往醫院,卻被告知要等上好久才能接受檢查,有的醫院甚至直接拒絕接診、讓你去其他醫院就診……許多急診患者都有過這樣的遭遇。近日,成立於1994年,北京最早的國際診所之一的北京萊佛士醫療推出「24小時全科急診」服務,試圖為周邊社區帶來更加及時便捷的就診體驗。
  • 男子從入急診到死亡僅1天,妻子說,他死不瞑目……
    畢竟我自己也是醫生,從道義上講我想幫她,從內心來講,我不希望醫院惹官司。最後,我決定實事求是地給她分析,有一說一。她把患者住院期間的所有文書記錄都發給我看了,其實只有一個24小時出入院記錄,裡面涵蓋了搶救記錄,還有死亡記錄。
  • 杭州中年男子吃了根棒冰後胸口劇痛,突發心梗!這幾種人夏天莫貪冰飲
    點擊播放 GIF 0.2M邵逸夫醫院心內科胸痛中心最近碰到了兩位這樣的急診病人病例1:50歲男子張先生(化名),吃了一根棒冰後到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急診室就診,心電圖檢查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小時內急診緊急手術開通血管,手術中發現前降支近段起完全閉塞,於是進行前降支血栓抽吸,並植入支架。在手術中,患者胸痛症狀就明顯緩解。張先生說,自己並沒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三高」的病史,僅有的危險因素是每天1包煙,而誘發心梗的東西他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是小小的一根夏天美食——棒冰。
  • 胃腸炎、抗生素、益生菌
    抗生素與胃腸炎:抗生素並不是治療急性細菌性胃腸炎的常規用藥,只有在特定病原感染或臨床確診的情況下才應用。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都不常規使用抗生素。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的經驗性抗生素治療:散發性急性胃腸炎的病因並不清楚,這類病例可分成侵襲性(炎症性)和非侵襲性(水樣性)。侵襲性胃腸炎以急性血便或黏液便伴發熱為特徵。
  • 醫生:都是外賣惹的禍
    「護士,我老婆她下午開始渾身不適、怕冷、噁心,還拉肚子.」這名男子一看到護士急切地說道。「好的,測量好體溫後,我們會立即安排醫生進行檢查!」急診科入口預檢分診臺的護士立即上前觀察患者情況,並進行體溫測量、詢問流行病學史等入院前的必要流程。
  • 去醫院看病,什麼症狀掛什麼科?
    1.發熱伴有寒戰:去急診,可能是肺炎、敗血症、肝膽系統感染、急性腎盂腎炎、瘧疾等等,反正去急診準沒錯,由急診科醫生判斷病情,再分診給不同科室。2.發熱伴有關節腫痛:可能是痛風,一般也應該去急診處理,如果不著急,那就去風溼科就診。還可能是敗血症、猩紅熱、風溼熱等等,都可以在急診處理。
  • 寧波24歲女孩因為「吃」,換血3100毫升!醫生:這病一旦發作會要命!
    在餘姚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病房住了十餘天后,24歲的小美(化名)終於有力氣說話了,躺在病床上的她用醫患交流板寫下了「外賣奶茶」四個字,並對著板搖了搖頭。 這一次,她終於認識到過去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自己的生命造成了多大的威脅,決心悔改。
  • 女子痔瘡手術9天後身亡,去世前多日腹痛嘔吐,醫生:正常
    甘肅隴南的吳曼、吳可姐妹倆怎麼也沒想到,50歲的母親陳小花因為身患痔瘡,慕名來到四川綿陽市肛腸病醫院就診,但手術9天後竟在醫院不幸去世。姐妹倆稱,手術後醫生說很成功,但母親卻出現了腹痛、嘔吐等多個症狀,而醫生一直稱是正常現象,直到去世前一天的上午,經會診被診斷為腸梗阻。
  • 腹痛就醫看胃病,查出心梗送進ICU
    大洋網訊 60多歲的「老胃病」王叔,又一次腹痛噁心嘔吐,來到醫院複診,卻意外被直接送進了ICU。原來,這一次腹痛的始作俑者並不是胃病,而是兇險的急性心肌梗死。在植入了心臟支架並接受了對症治療之後,王叔終於平安出院了。
  • 男子額頭流汗2天,居然因病猝死!家屬和醫生大驚失色
    一大叔,40歲,只因他額頭冒汗2天,便因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於我們醫院。 事發那天,我和教授在急診內科值班,醫院的護士帶著一個高大的男子來到診室說道「教授啊,我老公最近2天額頭常冒汗,其他都還好,幫他看看吧」。
  • 吃了盤牡蠣,男子突然沒了生命體徵,醫生緊急提醒
    牡蠣 新華社/法新資料圖記者從哈爾濱市第四醫院了解到近一周消化內科門診量出現增多趨勢消化不良、腹瀉等急性胃腸炎患者居多男子吃沒熟的牡蠣哈市四院消化一科主任楊效瑩回憶,當晚22時左右,男子被家屬送到醫院的急診,家屬介紹稱,患者先是腹痛、上吐下瀉的,下午懷疑是吃東西吃壞了,就吃點藥在家觀察。沒想到,晚上出現了昏迷的症狀, 趕緊送往醫院。經了解,患者是因食用了沒熟的牡蠣,感染了副溶血性弧菌。
  • 門診來了個腹痛患兒,如何鑑別診斷?
    腹痛,兒科門急診常見病。但因為孩子表達能力差,常不能準確說明腹痛的確切位置、特點,加上他們對於疼痛的耐受性也差,查體不配合,臨床診斷並不容易。「小兒腹痛常被比喻為一個未打開的『聖誕禮包』。近日,在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上,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耿嵐嵐教授圍繞兒童急性腹痛的診斷與鑑別診斷,從查體到實驗室檢查,再到臨床病例分析進行了精彩分享。一、不同年齡段,腹痛特點不同!有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門診腹痛中,2%是急腹症;而在急診20%~30%的腹痛,為急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