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歡迎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重要信號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柏林9月25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中國日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5日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歡迎中方宣布碳中和目標,將其視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信號。發言人強調,願繼續同中國就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議題展開緊密合作。

北京時間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對此,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5日應詢向記者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歡迎中國宣布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是全球範圍內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信號。發言人表示,實現碳中和對於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確定的目標具有必要性,歐盟和德國希望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我們希望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議題上繼續同中國展開緊密合作,以在兩國和全球範圍內實現碳中和。」發言人同時表示,氣候和環境問題是9月14日舉行的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上一項重點議題,歐盟已決定同中國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

德國聯邦環境部發言人齊默爾曼日前亦對中方宣布碳中和目標表示歡迎。他表示,德方期待中國宣布碳中和目標將帶動更多國家明確自身實現碳中和的具體路徑。(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德國大使: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德、中歐之間最具增長潛力的合作...
    中新社柏林10月7日電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當地時間6日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德、中歐之間最具增長潛力的合作領域之一。他表示,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決定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機制,打造中歐綠色合作夥伴關係。相信這將為中歐和中德氣候變化合作增添新的強勁動力。
  • 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全球GDP佔比75%的國家宣布碳中和目標,將...
    12月19日,在中新社主辦的以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主題的「國是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介紹,今年歐盟、中國、日本、韓國相繼宣布了碳中和目標,美國重回巴黎協定也將提出碳中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老外有話說」習近平宣布中國碳中和目標,中國為「綠色地球」做好...
    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哈佛大學研究員傑裡米·夏肯說:「必須要重視二氧化碳對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中國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加快全球經濟發展的努力以及中國政府在國際舞臺上採取的一系列舉措,明確表達了其承擔更多全球責任的意願。中國的這一承諾受到了廣泛而積極的歡迎。
  • 「國際銳評」中國重信守諾 推動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晚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就未來全球氣候治理提出3點倡議,並宣布中國到2030年減少碳排放的一系列新舉措,為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指明方向、注入新的中國力量。5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但是美國政府基於一己之私退出該協定,給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製造了阻力。這場世紀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各國應對氣候變化,亟需更大行動力。作為《巴黎協定》的促成者與踐行者,中國一直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積極行動。
  • 碳中和,全球在行動:法國爭當國際舞臺「生態先鋒」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文/陳晨)編者按 2020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確定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中國做出艱苦努力,能夠實現自身的目標。」綠色復甦的倡議體現了智慧與勇氣中國強化氣候行動與目標也得到了非政府組織的讚賞和支持,認為中國作為全球主要排放大國中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將對全球各國提升目標、強化行動起到引領性的作用。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森林草原溼地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最近一段時間,有兩個涉及碳中和的公式引發人們關注。據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介紹,這兩個公式,即碳排放等於能源消耗乘以化石能源的佔比,再乘以單位化石能源排放;其次是碳匯,等於碳吸收加上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碳移除。
  • 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紐約時報》表示,無論(中國)做出何種舉措,都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氣候變化是全球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5年前,多國領導人共同籤署《巴黎協定》,承諾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然而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徹底游離於全球碳排放體系和安排之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嚴重受挫。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潘基文秘書長在多個場合發表講話,表示沒有中國的努力,就沒有《巴黎協定》。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的突出貢獻。國際社會有關各方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讚賞習近平主席和中國政府為推動《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和卡託維茲大會取得成功所發揮的重要領導作用。
  • 中國日報網評:中國承諾「碳中和」 數字經濟領銜綠色經濟
    9月22日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全球「碳中和」之戰勝負,關鍵在城市
    作者:時代財經 王文 編輯:梁勵全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0年12月召開的氣候雄心峰會上如上呼籲。他敦促各國採取更有效的措施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的全球氣候治理三點倡議,承諾了四項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2030減排新目標,中國的全面減排行動被提上日程。在此前9月,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2060碳中和」目標,與2030年碳排放達峰共同組成「30·60目標」,標誌著中國將全面進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階段,開啟生態文明新徵程。
  • 海外網評: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法新社指出,中國在達成氣候目標方面「更進一步」。《紐約時報》表示,無論(中國)做出何種舉措,都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氣候變化是全球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5年前,多國領導人共同籤署《巴黎協定》,承諾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然而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徹底游離於全球碳排放體系和安排之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嚴重受挫。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新華社評論員: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 《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能實現嗎?按下「綠色開關」需要你!
    德國氣候學家 霍恩:(接近核心目標的)趨勢非常明顯,我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家,嚴肅認真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並設定了十分具有影響力的目標。  2020年9月,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承諾:到2030年前,力爭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到2060年前力爭實現碳中和。
  • 「專訪」普立茲獎得主丹尼爾·耶金: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後巴黎...
    記者 | 侯瑞寧1繼碳中和目標之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階段性量化指標也全部更新。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碳中和」雄心下,全球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中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列為明年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繼兩個多月前明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一周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許下量化的承諾,中國的「碳中和」路徑正逐漸清晰。針對中國的「碳中和」抱負,國際社會一片讚揚聲。但也有人開玩笑,中國「碳中和」一出,澳大利亞先慌了。
  • 遴選時政熱點: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中國力量
    「讓我們繼往開來、並肩前行,助力《巴黎協定》行穩致遠,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習近平主席12日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氣候變化是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合力應對氣候變化,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關係人類未來命運。
  • 世界周刊丨《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能實現嗎?按下「綠色開關」需要...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亞洲總監 費楠茉:中國的(碳中和)承諾為國際氣候談判提供了強大動力,也令中國國內的政策有所改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每個部門、每個公司、每個國有企業、每個研究機構現在必須將氣候變化,與碳中和承諾考慮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