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2020-12-23 中國網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光伏電站。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法新社指出,中國在達成氣候目標方面「更進一步」。《紐約時報》表示,無論(中國)做出何種舉措,都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

氣候變化是全球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5年前,多國領導人共同籤署《巴黎協定》,承諾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然而受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影響,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徹底游離於全球碳排放體系和安排之外,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嚴重受挫。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1—2020年是工業革命以來最熱的10年,而這其中最熱的一年是2020年。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全球各地將不斷出現極端天氣,造成巨大經濟損失。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面臨巨大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也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應在本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

中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一直說到做到。從率先籤署《巴黎協定》到今年9月宣布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當前全球氣候治理面臨重重挑戰之際,中國宣布的一系列承諾,採取的一系列行動有力推動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專門提到,歡迎歐盟和中國過去幾年為推進《巴黎協定》所做的努力。如今,習近平主席宣布減排新舉措,明確了碳中和路線圖,展現了中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決心。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表示,中國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既為全球落實《巴黎協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展現了中國對多邊主義的一貫支持。

一方面,中國進一步明確減排路線圖是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需要。經濟發展不是掠奪自然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緣木求魚」。要徹底摒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決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正是對這一問題的深刻認識,中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即使面對疫情衝擊,也積極推動經濟綠色復甦,提前和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

生態環境部等五部委10月出臺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氣候友好型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和再融資,強化金融在推動碳中和目標實現路徑中的重要作用。如今,十九屆五中全會制定的「十四五」發展藍圖專門提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明確減排路線圖有助於中國加快全面綠色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造福本國百姓。而這和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內在一致。正如《沙特公報》在12月13日刊發的報導中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正在努力協調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並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應對氣候變化。」

另一方面,中國進一步明確減排路線圖將有力推動國際多邊合作。《聯合早報》認為,這有助縮小中國與西方在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分歧,也有利於中美未來就此開展合作,培育新的合作亮點。美國加州前州長傑裡·布朗在《洛杉磯時報》發文指出,儘管中美之間存在著實質性和深刻分歧,但美中仍然可以共同走上全球轉型之路,逆轉現在威脅人類文明的氣候變暖趨勢。他表示,「拜登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與中國合作應對氣候變化。」

在當前全球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加的情況下,中國與美國、歐盟等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多邊主義合作,將有助於推動《巴黎協定》相關目標任務儘快進入正軌,更好地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國與全球實現更加深入的多邊合作,不僅為本國發展更多機遇,也將為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紅利。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面對刻不容緩的氣候變化形勢,世界各國一步一個腳印向前推動氣候多邊進程,人類才能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孟慶川)

相關焦點

  • 海外網評: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 實現碳中和 我們對2060年的承諾-認識碳中和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今年9月召開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向外界承諾於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什麼?畢馬威近期將發布碳中和系列文章,介紹碳中和的意義及影響。本系列文章共三期,本次為第一期,主要介紹碳中和的基本認識。
  • 習近平再談碳中和目標:「我們將說到做到!」
    習近平再談碳中和目標:「我們將說到做到!」中國企業正在同俄羅斯、巴西夥伴合作開展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我們也願同南非、印度開展有關合作。中方已經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在這個平臺上同各國特別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疫苗。我們願積極考慮向有需要的金磚國家提供疫苗。為推動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中方已經設立疫苗研發中國中心,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推進五國疫苗聯合研發和試驗、合作建廠、授權生產、標準互認等工作。
  • 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將如何邁向「碳中和」?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清晰描繪了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
  • 中國日報網評:中國承諾「碳中和」 數字經濟領銜綠色經濟
    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0輪締約方會議(COP20)上表示,2016-2020年中國將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億噸以下,官方通報,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目標。
  • 中國承諾減少碳排放 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九月初中國生態環境部宣布開始發展炭市場。據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今年,中國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抓緊啟動上線交易,生態環境部將在確保碳市場平穩有效運行基礎上,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擴大碳市場參與行業和主體範圍,逐步增加交易品種。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綜合消息:12日,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當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以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多邊主義合作進程
  • 蘋果透露重大計劃 欲在2030年完全實現碳中和
    【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陽】7月21日,蘋果公司公布了新的環保目標,蘋果計劃在2030年前,整個業務、生產供應鏈、產品生命周期實現完全碳中和的計劃。這一新承諾意味著到2030年,每一臺售出的蘋果設備不會帶來任何氣候影響。
  • 「碳中和」雄心下,全球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碳中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被列為明年八大重點工作之一。繼兩個多月前明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節點,一周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許下量化的承諾,中國的「碳中和」路徑正逐漸清晰。針對中國的「碳中和」抱負,國際社會一片讚揚聲。但也有人開玩笑,中國「碳中和」一出,澳大利亞先慌了。
  • .| 「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中國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沈東方  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蘋果公司承諾到2030年實現100%碳中和足跡
    蘋果公司正在為其所有業務環節的完全碳中和而努力,這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目標早了20年。如今蘋果已經在全球企業運營方面已經實現了碳中和,但在周二,該公司公布了到2030年在整個業務、製造供應鏈和產品生命周期中實現碳中和的計劃。
  • 獨家丨開雲集團承諾致力於全面實現「碳中和」
    開雲集團承諾將在整個供應鏈全面實現「碳中和」,在它看來,對於可持續問題而言,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 Dole利用太陽能實現碳中和承諾目標
    Dole Asia Holdings執行長UNYutaka Yamamura表示與可再生能源領域公認的領先企業Symbior Solar合作,是朝著Dole在2030實現運營碳中和的承諾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承諾是今年六月在Dole Promise中立下的重要目標。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2060年中國將「碳中和」和基本上替代火力發電、工業能源消費、燃油汽車,並且基本完成建築零排放。但是仍有部分能源消費及碳排放是無法替代的,因此,可以預測2060年中國的「碳中和」目標下的碳排放來源與碳匯項目。碳排放包含無法用其他能源替代的能源消費,例如航空和航海過程中的碳排放、作為工業原料的能源導致的碳排放、少量畜牧業帶來的碳排放。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題: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新華社記者高敬「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了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將這樣實現 這本白皮書安排得明明白白...
    12月21日,國新辦發布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我國能源發展成就如何?  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將如何實現?  戳視頻!看本期《重點來了》  「開卷有益」,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
  • 全球「碳中和」之戰勝負,關鍵在城市
    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團結一心、提振雄心、增強信心」的全球氣候治理三點倡議,承諾了四項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2030減排新目標,中國的全面減排行動被提上日程。在此前9月,習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2060碳中和」目標,與2030年碳排放達峰共同組成「30·60目標」,標誌著中國將全面進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階段,開啟生態文明新徵程。
  • 各類能源融合發展推動實現碳中和
    12月1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第九屆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碳中和前景下的未來能源:選擇與路徑」為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