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和狼的傳奇故事|重返遠古時代人與狼的共生場景,超越種族界限的原生態情緣

2021-02-10 湘村情緣

聽歌看文更帶感


從草原到城市

又從城市回歸草原

這是一個讓獨狼格林

從「活下去」到「自由地活著」的故事

李微漪像母狼一樣養活了格林

縱容著狼子身上的野性

而格林在她面臨疾病與飢餓時

一次又一次回報給她人性

「我一直以為是我們改變了格林,

其實它從未改變,變了的是我們。」

格林終究成為了真正的狼王,

李微漪和亦風再也放不下

那片草原和那之上的一切生靈

.

我叫李薇漪,是一名野生動物畫家。

2010年,我去若爾蓋草原寫生,牧民給我講了個事:一頭公狼被人打死了,母狼養不活一窩幼崽,就到處去找公狼,發現公狼的皮被剝了下來,母狼聞到了死亡的氣息。後來,母狼就吃下了牧民用來毒狐狸的毒肉,這種毒肉的氣味很大,連狗都不會上當,狼更不用說了。然而,母狼還是吃下去,自殺了——狼是能夠殉情的動物。

 

我當時就動了念頭,我要找到那些幼崽。當我找到狼窩的時候,六隻小狼只剩一隻,我就模仿母狼喊小狼的聲音,呼喚它,它一下子就站起來了,趴到我懷裡,好像找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後來,牧民就說:「你把它帶走吧。它的父母是被人打死的,如果你能救它一命,算是人向它贖罪。」

我便把它帶回了成都。

朋友亦風覺得我瘋了,說:「它是一匹狼,你就這樣把它帶回城市,你想清楚了嗎?」

我說:「人生就是有很多事情是想不明白的。」

我給小狼取名叫格林,那是象徵草原的Green,更希望小狼可以一生平安,擁有獨屬於它自己的《格林童話》。

格林來到我的家中,和一隻叫做「狐狸」的博美犬朝夕相處。因為格林小,我對它偏愛有加,格林吃肉,「狐狸」吃狗糧,引得「狐狸」常常爭風吃醋。

亦風一開始是不同意我收養格林的,後來我發現,格林在慢慢感化亦風,不光是它小時候的萌,還有就是它給你的一種依戀和親情,真的會讓人的心都變軟。

格林喜歡看電視,特別是紀錄片《狼山傳奇》。片中有一個狼抓魚的場景,狼先把水池攪渾,然後製造出巨大的混亂,總有一條魚會遊錯方向,被狼捉住。這招被格林學到了,它也跑到小區的水池裡,依葫蘆畫瓢抓回一條金魚。我明白,這屬於狼的天性,它想去捕獵。

紀錄片中有兩隻相依為命的狼,一隻狼死了,另一隻狼嗅著它的身體,然後背過去仰天長嘯。格林看到這一幕,也跟著電視中的狼悲鳴。每次看完之後,格林晚上就會做噩夢,爪子胡亂地撓。夢醒之後,它就靜靜地看著外面,留給我一個孤獨的背影,而它排遣心中孤獨的唯一方式就是嚎叫。

格林3個月大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格林已經融不進這座城市了,每天都會趴在落地窗邊看著樓下的水池,天上的飛鳥。按理說,小狼20天就該出窩了,但格林都3個月大了還被困在公寓裡,這讓我很苦惱。

我想過租一塊大的農家院或莊園,讓格林在裡面生活;也想過將它送到動物園,安全又可靠;但最終選擇了一條最危險的路,回草原。

沒有別的理由,因為我知道,比活著更重要的,是自由。

草原的生活並非想像中簡單,那裡有嚴寒、有風沙,還有隨處可見的猛獸和獵人。如果回到大自然,尊崇的就只有自然法則,那就是優勝劣汰或者是狼群的法則: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

而在城市裡生活的格林早已失去了野性,甚至分不清自己是狼還是狗。

《狼圖騰》的作者姜戎說過,由人養大的狼放歸荒野後能夠存活下來的概率幾乎為零。我對於能否成功放歸格林也沒有把握。很多專家都表示應該在夏季放歸,因為夏季食物多,存活率高,冬季食物少,但我堅持要在嚴冬群狼集結之時將格林放逐,這樣它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狼群。

我帶著格林回到了若爾蓋草原,但我不打算一放了之,我想陪著格林重新成為一匹野狼。

格林會捕魚,但草原上拱土打洞的鼠兔才是食物鏈上的美食。

開始的時候,格林不知道怎麼抓,我就教它。

我趴在獒場邊草叢裡:「格林,看,鼠兔,抓,抓住它!」我追著鼠兔跑,像一隻母狼一樣,將獵物趕到格林的嘴下。

朋友在草原上開的獒場是我們進入草原最早的安身之所,格林也在我的眼前第一次經歷了藏獒的圍攻。一頭藏獒撲上去掀翻了格林,將它壓在身下,眼瞅著要咬住格林的脖子,好在另一頭公獒撞翻了它的同類,解救了格林。

在與藏獒的一次次戰鬥中,格林從未贏過,但我看到,傷痛和天天被撲咬的經驗,使格林的奔跑速度一天比一天快。

第一次真正見識格林的兇悍,是在它與一群草原野狗的戰鬥中。格林瞪著藍眼睛衝破圍攻,撕咬掉一隻狗的頭皮。

那時,我才發現:「養了它這麼久,我第一次意識到,它是有能力殺掉我的。」

但格林回報的不是兇殘。我被一場大雨淋出了肺水腫,格林趴在窗口,衝著我低聲「嗷嗷」地哀吟,我就安慰它說:「媽媽不會離開你的。」

它轉身離開,沒多久,窗口被塞進一團東西,我下地一看,是死兔子。

是的,格林把它的食物給了我。

 

但凡分離與相見,格林的眼裡總是飽含熱淚。

以前我總以為,猛獸之所以為猛獸,皆由其獸性所定,野生的狼群或豹群,人都難以將其真正地馴服。直到看見格林,我才真正相信,「萬物皆有靈」。

我覺得,它除了不會說話,什麼都會為你做。

草原的一個夏天讓格林學會捕獵、禦敵。入冬前,我和亦風的終極目標到來了。我們帶著格林深入若爾蓋的核心區,尋找狼群,送格林回歸。

能躲過藏獒、野狗的圍攻,這不算危險,格林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

從小在城市長大的格林,對人從不畏懼,有時還會表現出親暱。我的擔心也真的應驗了,一次,牧民手裡的狗棒上拴著的金屬錘朝格林砸來,它還以為這是個遊戲,不躲,反倒迎上去。

「跑!格林,快跑!」我衝著它大喊。

受驚的格林扭頭跑一會兒又停下來。

「它眼睛裡全是不解,可狼不怕人,那就死定了啊。」

我甚至帶著它闖入盜獵者布的陷阱裡,挑出一個「咔啪」咬住相機支架的狼夾,我拎著狼夾在格林眼前使勁搖晃:「記住這東西,這會要了你的命!」

入冬後,大雪覆蓋的若爾蓋草原荒無人煙,我們兩人一狼,相依為命。

食物只剩下壓縮餅乾時,我第一次偷了格林藏的鼠兔。本以為格林發現後再也不會在原地匿藏,結果,第二天它還是把兔子埋在了同樣的地方,凝望著遠處的我們,好像在說:「沒事,你們吃。」

要知道在狼的概念當中,只要能吃得下東西,就能活。狼不會像狗那樣,把什麼東西都叼到你面前,狼是把你當成一家人的。

小狼雖然很小,但是它已經懂得養育之恩。也許我們算養父養母,它覺得養父養母也在挨餓時,它就該把自己最珍惜的東西(鼠兔)拿出來。但是我們很多人類的孩子往往做不到這一點。                           

也許人比狼高等,但是狼比人高貴。我們失去的一些東西,在動物身上仍然保留得非常完整。

深冬逼近時,我們連狼毛都沒找到一根,寒冷和飢餓曾讓亦風動搖。「這到底有沒有意義?」他和我吵了一架,從駐地摔門而去。

走了一公裡,亦風累得躺倒在雪地裡,大雪快覆蓋全身時,一個溫熱的嘴巴湊在他臉上不停地舔,睜眼看見了格林的臉。亦風爬起來抱著格林就哭:「不管多難,我肯定陪你到底。」

2011年2月,我和亦風的望遠鏡裡總算出現了狼群,七八隻草原狼正在穿越山谷。我們一邊追趕,一邊鼓動格林嚎叫,好喊住同類。

格林一急,竟「花花」地叫起來,我乾脆先「嗷嗚」了一聲,格林這才跟著嚎起來。

當時我緊張死了,就像我的孩子在高考,生怕他落選。

格林一步三回頭地跟上了狼群,這次,他真的回歸了。


當你要把孩子放到一個更大的世界時,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無奈。我當時的心情就是這樣的。

其實,格林想回去草原那邊,它的同伴在嚎叫的時候,它的爪子就很激動,但是它又捨不得你,所以最後在山梁上它三去三回,最後還是選擇了那邊。

2013~2014年期間,我們想去草原,再看看格林是不是生存下來了。

我們在那個山裡面呆了很久,看著這些小狼長大,看著它們換食,看著它們學習捕獵,然後,再看著它們長到基本上挺壯的樣子,一隻一隻被人弄死……

曾經有一隻小狼,我們給它起名字叫福仔。在2013年時,這隻小狼應該有5個多月大了。

有個死牛販子給我們講述,他看到三隻小狼,其中有一隻小狼,腿是瘸的,它跑不快,眼看人要追上它了,另一隻小狼,就是福仔,立馬就掉頭回來了,然後就衝著人齜牙,攔在面前,保護它最小的那個弟弟。

結果這些人一看,福仔跑上來找死,拿起狗棒子就把它打死了。

當時,那個死牛販子提著一個冰坨子,拿到我的面前說:「這,就是那個小狼!」我接過小狼的屍體時,它都已經化凍了,身上軟軟的,就搭在我的兩手之間,狼的眼睛裡面,有兩行血淚。

就在它們長大的那個山谷裡的小溪邊,我挖開一個土炕,把小狼的屍體放進去,讓它的頭對著狼洞。我記得我沒有哭,就把一捧一捧的土蓋在它身上.

我們一直沒有找到格林,但是2014年底,格林找到了我們。

狼群對它們領地當中所出現的陌生人以及異常情況,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當我們2013年剛來到那片草原時,格林應該就知道我們來了。但是它一直避而不見,因為那個時候,它在撫育幼崽。

我那天起得特別早,我就撞上了它們。它帶著它的老婆和僅剩的孩子,正把小羊羔和小兔子往草垛子上放。

而那個草垛子上,我曾經發現過好幾隻兔子。我那個時候才明白,可能這些東西都是它送來的。格林還是用它的方式報答著我們。

當時我一看到格林,激動壞了,我就想跑過去,我就喊。它一看到我,它也特別激動,向前趕緊走了幾步,然後毛就立起來的。但是,很快,我就看到它的毛就順下去了,尾巴也搭下去,頭也低了下來。

然後,我向它走近,它就退後。

相見,但不相親了。

格林來看我們,給我們送食物,但我們出現在它面前時,它又躲開了。

我心裡很難過,但我理解它。

我知道,回歸狼群的格林成為了狼王,它有了自己的妻子,生了四隻小崽。但它僅有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其餘三個「兒子」都直接、間接地死在了人類的手上。

格林的一個兒子被人用狗棒子暴了頭,另一隻掙脫了鐵絲網,但一根鐵絲圈套在脖子上,終究沒有擺脫圈套的勒絞,死在了幾十公裡外的草地上.

從我們跟格林相處的10個月,再到後來,在狼山裡停留了那麼多年,跟狼群接觸那麼久,我們發現,對狼了解得越深,我們對於人類就越感到害怕。

有時候我們都不明白,是狼野化了我們,還是我們幫助格林野化了。

人可以害人,但是狼獵食都只是為了生存,不會為了利益而去害其他的生命。狼是特別怕人的。

我們覺得身上有一種使命感,因為有格林的維繫,我們跟這片草原已經分不開了。

我們就想為格林、為那裡的野生動物生存再做一點什麼事,所以我們後來就把書,還有影片全部呈現出來。

一個女人與狼,七年傳奇故事

在WIFI下點擊播放視頻


導演自述:

《重返·狼群》就是我們自拍自述的一個影片。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力量來完成這個片子,總共是1700個小時的素材,一剪就剪了6年。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代替一個母親,去講述她自己與孩子的故事。

在電影《重返·狼群》的結尾的字幕上,寫下了我和亦風的初衷——「建立中國第一個野生狼保護區」。。。

相關焦點

  • 《重返狼群》:女孩和狼,演繹愛與自由的傳奇
    卻因為《重返狼群》這本書,對動物有了另外的一種看法。在閱讀的過程中,幾度哭的不能自己。看著作者和狼的相處,感覺就像看到了最純真的人性。她做了一個決定,要陪著格林,重新成為一匹野狼,這樣,才能讓格林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我想,作者是真的把格林當作自己的兒子了,她知道自然法則,那就是優勝劣汰或者是狼群的法則: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在城市裡生活了三個月的格林,早已失去了這些野性,他和狗為伴,溫順不怕人。
  • 紀實小說《重返狼群》:一隻狼,一個女人,演繹一場「母子情深」
    文/學乃身之寶2017年6月,紀錄片《重返狼群》上映,一隻狼,一個女人,給觀眾們上演了一個「人狼奇情,前所未有」的感動故事。故事講述的是,2010年4月,八零後野生動物畫家李微漪在一次草原採風中意外收養了狼王遺孤,為取名為格林,並帶回成都餵養。
  • 《重返狼群》:愛與自由的傳奇故事,人與自然的共存法則
    那一瞬間,他的嘴張得可以塞下一個饅頭,眼睛裡寫滿了幻滅,從此他再也不喜歡我了。不喜歡算了,我還是我,一個自由自在、膽大妄為、好強執著、堅決不喜歡受約束的人。」當時覺得這段故事的主人公愛情觀好贊!很少有女孩子像這則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樣,面對愛情保持清醒,認清自己想要什麼,正如她所說「不喜歡算了,我還是我,一個自由自在的我,一個不因別人的喜好而隨波逐流的我。」出於對她的喜愛而了解到她名叫李微漪,80後野生動物畫家、作家,因其與一匹狼共同生活、成功野化放歸的傳奇經歷而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 關於狼的電影:狼永遠是狼,不會是我們的獵犬,我們成不了朋友?
    狼,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動物,關於它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同樣人盡皆知。它已經成為了影視作品中的「寵兒」,這一期我們來聊聊關於「狼」的幾部電影作品。電影《狼圖騰》上映於2015年,影片根據大名鼎鼎的同名小說改編,主要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和狼的關係劍拔弩張,馮紹峰飾演的北京知青「陳陣」本想改善這樣的關係,只不過勢單力薄……對於改編名著的影片面臨的挑戰確實很大,稍不用心就會落得一個毀原著的標籤,這部電影從評分來看改編是成功的。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當時的一個80後小姑娘李微漪在聽到這個故事後,因為對狼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親近感,所以她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5隻小狼崽。然而,在她出現時,只剩下了「裝死」的格林這一隻狼還活著。
  • 「打狼英雄」俞昌二三事:擒禿尾巴狼捉白尾梢狼,人稱「狼神」
    自此,他入深山訪名師,打制了撓鉤和狼夾子開始打狼,30多年來,他和他的兒子、徒弟們轉戰於華北和東北的山山水水打狼除害,共消滅惡狼809隻,被譽為能剷除形形色色惡狼的「狼神」。他還光榮地出席了全國勞模大會,被授予「全國打狼英雄」的光榮稱號。在民間,關於他打狼的故事很多,今天咱們說說他在山西左雲縣追鋪禿尾巴狼和在張家口捕捉白尾巴狼的故事。
  • 只狼裡的日本佛教【平安時代】
    源義經五條橋對決弁慶       對於遊戲中的對決場景也是取自五條橋的場景,對於弁慶雖然參雜著很多日本神話,但唯獨可以堅信的是他的僧兵的身份,在日本  的僧兵是一種胃腸奇特的存在,大概的起源應該是在日本的平安時代興起的,尤其是到了日本的平安時代晚期,由於日本天皇對各地的約束越來越小,就形成了一種日本天皇成為了擺設的存在,可以說那個時代日本是非常的混亂不堪的,完全就成為了一種誰夠狠誰的人多誰就有權的動蕩時代
  • 突厥人為什麼以狼為圖騰
    第一種說法突厥以前是在匈奴的北面,突厥部落首領有十七個弟兄,有一個叫伊質泥師都的人,他是狼生的孩子。阿史那比所有的小孩都跳得高,身手敏捷,反應極快,有狼一般的特質,他立即就被稱為首領。從這一個說法來看,突厥族是狼所傳下來的。
  • 《狼和七隻小羊》:利用
    包含《狼和七隻小羊》在內的格林童話集,首版於1812年,距今200多年前。為了能讓繪本牢牢地抓住孩子的眼睛,菲利克斯霍夫曼在插圖的構圖和細節上花了很多工夫。插圖用色古樸典雅。書中大量使用木黃色、灰綠色和紅棕色,營造出古樸的質感,仿佛能把人一下子拉入200多年前的鄉野之中,讓讀者立刻感受到這是一個有年代的故事。
  • 「與狼共舞的女人」,她救下狼崽並撫養長大,歷經無數人性的黑暗後,終於成功助它重返狼群!
    趕緊在後面又加了一個「狗」就這樣格林成為了李微漪和亦風家庭的一員這並不是一個好兆頭一次李微漪就看到格林一步步往幾個藏民聚集的河邊想要去喝水一般的狼見到人立馬跑得老遠但它卻任憑李微漪怎麼叫都沒有離開帶著一車子裝備李微漪和亦風離開了住了近半年的平原被東西塞得滿滿的車上唯獨少了格林臨走前李微漪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人」格林是草原上唯一一隻不怕人的狼
  • 女畫家與高原狼的傳奇
    當她聽說一隻母狼在公狼被獵之後,不願獨活的悲慘故事,她在草原裡行走3天,終於找到母狼丟下的一頭倖存狼崽,並用紙箱裝起帶回了成都。引狼入室,李微漪絕非一時衝動,「人破壞了狼的棲息地,狼侵犯了人的安寧。殺戮、報復、遺孤,這樣的故事,我不想它再重複。」李微漪把狼崽藏在她的畫室,取名格林。
  • 2019年最期待的5部古裝劇,《狼殿下》上榜,總有一個是你的款
    2019年最期待的5部古裝劇,《狼殿下》上榜,總有一個是你的款2019年已經過去一半,許多優秀的影視劇已經陸續開播,比如《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陳情令》等等,其中《長安十二時辰》有望成為今年口碑最高的國產劇,不過接下來還有很多電視劇要播出,所以也說不準,現在就來盤點5部下半年最期待的古裝劇
  • 《重返狼群》:李微漪養大一匹狼,並成功將它送回狼群,這就是愛
    人養大一匹狼,並將它成功送回了狼群這是一件多麼神奇且不敢相信的事情。因為過去人們總是認為「狼」是一種很兇猛的動物,總是覺得它會傷害人,但這都是一種誤解,因為養大的狼的李微漪說「她的小狼格林,打破了這個定律,而是它除了不會說話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能幫她做」。他們的故事講述了人與狼最真摯的感情。很多人都好奇她為何敢養一隻狼?
  • 一隻狼要吃一個小女孩,「紅帽」是一個讓人不安的童話故事
    「紅帽」對我來說永遠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童話故事。整個事情是關於一隻狼想要吃一個女孩,故事可以從無數的主題到複雜的主題解釋開放。實際上,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對他們來說都具有明顯的成人品質,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偶爾給我們一個「成熟」的複述。
  • 女人做夢夢到狼追自己 女人做夢夢到狼追自己是什麼意思
    夢見被狼追咬什麼預兆女人夢見狼,意味著會生病。女人夢見狼,意味著會疾病纏身。夢見狼,象徵著夢者力量的一面,堅定性和兇狠性,在競爭活動中不顧一切性,並且表示著不怕挫折的決心。
  • 雙狼——一個簡短有力的故事,孩子們都應該聽一下這個故事
    我們都知道說故事的魅力。現在成名的企業都有自己品牌故事來幫助開發新客戶和提高用戶粘性。做銷售會講故事的也能提高成交率。而小朋友們對故事內容的吸收效率比我們成人還高,因為他們還比較單純,沒那麼多心理障礙去阻止自己相信故事和故事表達的哲理。所以今天七哥跟大家分享一個和情商有關的小故事,希望讀者朋友們也能和家裡的小朋友說說這個故事。
  • 國際最新研究:遠古人類剩肉餵狼或促進早期犬類馴化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期刊《科學報告》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論文顯示,在末次冰期快要結束時(1.4萬年至2.9萬年前),遠古人類在寒冬中把剩餘瘦肉餵狼可能在犬類的早期馴化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 娟老師380元10周公益讀書會丨與狼共奔的女人丨女性聖經
    如果說《狼圖騰》以男性的視角激起了男人對狼性的崇拜那麼《與狼共奔的女人》則以女性的視角喚醒女人靈魂深處的野性本能這是一張充滿陷阱的地圖,女性所熟悉的、不熟悉的方向和路標,都將歸於本能的自我。狼性是一種天賦。」——《洛杉磯時報》「《與狼共奔的女人》以古老的故事和原型心理學理論為基礎,讓讀者認識到,我們的靈魂其實並沒有丟失,而是被催眠和壓抑。我們的野性依然存在,而喚醒這種野性力量,會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 《東郭先生和狼》講了什麼故事與哲理呢?
    《東郭先生和狼》是一篇經典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濫施同情心的東郭先生和忘恩負義的中山狼是我們的反面教材,告訴我們要學會分辨善惡,不要濫施同情心。《東郭先生和狼》的主要內容晉國大夫趙簡子在中山狩獵時,射中一隻狼,狼中箭後逃走了,趙簡子驅車追趕;這時,有位叫東郭先生的人碰到了那隻逃命的中山狼,狼請求躲在東郭先生的書袋裡,東郭先生答應了;等趙簡子追上打聽狼的下落時,東郭先生說不知道;等趙簡子離開後,狼準備吃掉東郭先生;一個農夫恰巧路過,把狼騙回書袋
  • 斯拉瓦,一隻金色眼睛的狼,它跨越3000公裡的傳奇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主角是一隻金色眼睛的狼,人們叫它斯拉瓦。它從羅馬尼亞啟程,一路抵達西班牙,全程3000多公裡,這段不可思議的旅程,講述了斯拉瓦的傳奇故事。一隻金色眼睛的狼,剛滿兩歲,它在狼群裡出生並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