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龍安寺,神奇枯山水,靜坐悟禪意

2020-12-16 廖秀麗說影視

旅遊是什麼?遊山玩水也。

孔夫子為我等貪玩好耍之人找了個文雅的藉口:仁者樂山,知者樂水。

日本旅遊書兜售,京都龍安寺,有片好山水,只是多出一個「枯」字,讓我大惑不解。

尋路而去。

從金閣寺出門,不搭車不地鐵,徒步公路小巷,尋山問水。

走過了立命館大學,可是安身處?走過龍安寺御陵道,不見御陵,卻是密布民居別墅庭院。

走過臨濟宗多福院,不聞禪音不見人影,只聞輕輕的鳥鳴。

媽的,全是一番大忽悠!

龍安寺的山水看啥呢?難道它能裝下富士山、容納日本海?

正解「枯山水」——枯山水,以石頭、白沙為主的日式景觀,主要集中在日本京都的庭院當中。

「枯山水」一詞,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

公元6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公元12世紀,禪宗傳入日本,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結合北宋的山水畫意境,融入到庭院景觀當中,創造了這種無水的枯山水風格。

媽的,枯山水真的是無水哈!

步入龍安寺,確不見山,卻見有水。

一潭清流鏡容池,荷蓮覆綠毯,遊魚蕩碧波。

最經典的枯山水,藏在深院中。

脫鞋,存包,悄悄的,淨淨地,進入木閣庭院,如入秘境。

源於中國,當然挺有中國味——中國書法,中國雕刻,中國意境。

轉角一個大沙盤,簡單的幾塊石,一盤沙,就成了無數人讀不窮盡的山水畫。

庭院中不見池不見塘連水龍頭也看不到,完全就沒有水元素。

沙盤沒有樹沒有花連寸草也不長,除了石頭、白沙,剩下就有點點的苔蘚而已。

展現的,卻是完全屬於日本的景觀,一個要有高超園林技藝、深厚禪宗修行功夫、獨特審美品味才能看得懂的「莫名其妙」境。

白沙耙制的各式紋理,是水的漣漪,是雨的腳印,是蕩漾的水花,是水的各種形態。

石頭組成一組一組的,是起伏的山峰,是海中的島嶼,是……想什麼就是什麼。

禪宗,禪意,禪境。

在日本,叫做禪宗的「侘寂」和日本民族的「憂患意識」。

15世紀,日本禪庭的發展高峰,從最初的無水的石庭,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枯山水風格,龍安寺就是當時完成的枯山水傑作。

方丈庭院的這個枯山水,由15塊石頭、白沙以及少量的苔蘚組成。

15塊石頭分為5組,數量從左到右分別是5塊、2塊、3塊、2塊、3塊。

有意思的是,15塊石頭,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最多都只能看到14塊,各有各的方向性,動態中展現出了絕妙的平衡。

一進門看到第一組,是最大的石組,擔任著庭園石景的主角。

5塊石頭,有2塊在白沙中,有3塊被苔蘚圍繞著。

石頭圍繞著苔蘚,好似一個個的小島,白沙畫出的水紋,圍繞著小島,而直線的紋理,則好似平緩的水流。

山水畫的旁邊圍繞著2米多高的土牆,牆外的大樹伸枝展葉,成為了枯山水的背景、屏障。

綠色的苔蘚,深青色的石頭,白色的沙礫,深黃的土牆,庭院的色彩在淡雅之中相互調諧,營造出了安靜氛圍。

方形景觀形狀,不規則的石組,直線形的圍牆,種種元素的結合,組成了庭院的整體之美。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我這外行,卻是連熱鬧也看不到。

玄幻奇妙的枯山水,最強烈的震撼是無聲。

山水面前,圍滿了觀賞者。

來來去去,起起落落,都悄無聲息。

赤腳行走,輕輕悄悄。

我的身邊,靜悄悄的坐著一個日本小孩。

他用左手畫著山水的繪畫,畫得很好,我差點驚嘆的叫出聲來。

但這其中,確有無窮的絕妙與門道。

有一種說法,它蘊含著中國故事。

這個故事來源於南宋《癸辛雜識》,原文是:「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這幅枯山水講了這樣的故事:一隻母虎帶著三隻小老虎要過河。

三隻小虎中有一隻性情兇狠,若母虎不在時,兇猛的小虎會吃掉另兩隻小虎。

所以母虎只好先把兇猛的小虎帶過河,再回來帶一隻小虎過河。

返回時把兇猛的小虎帶回原地,替換另一隻過河,最後再帶兇猛的小虎過河。

聽了故事,看著山水,我還是如雲如夢。

龍安寺是由室町時代應仁之亂東軍大將細川勝元於寶德二年公元1450年創建的禪宗古寺。

龍安寺庭園是日本庭園抽象美的代表,建寺時是日本視覺藝術發生重大革新的時期,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枯坐山水前,禪悟枯山水。

我的淺薄,雖難悟出山水之禪意禪境。

但聽說了山水間老虎的故事,卻感慨於老虎的智慧。

其實,智慧並非在於讀的書多少還是腦力開發程度高低,之所以老虎都能解決的母子難題,憑的是母虎的責任心。

有種徹悟,也不再糾結於是否解讀了枯山水的意境。

悄悄地,觀察中院中的情形。

方丈室空空如也,庭院裡枝繁葉綠,偌大的寺院靜寂無聲。

人在靜坐,樹在沉思。

寂然之境,是我越來越喜歡的狀態。

到了閉門的時間了,被工作人員小聲的提醒。

出了方丈室,繞行鴛鴦池。

一叢紅豔出牆來,早紅的楓葉是品種的不同還是誤入了季節?不問究竟,掀簾而入木柵欄,悠悠院落,藏著湯池。

楓樹疏影,通向木閣。

過馬路,要先按鈴,這也是日本見識。

走到馬路邊,不是撿到一分錢,卻遇到一個「洗手缽」。

日本人叫它「蹲踞」,流淌著清清水,形狀如古錢幣。

趣味的是,中的「口」與四邊分別形成「吾」「唯」「知」「足」。

似有字中警示,告誡著人要知足的道理。

我常以知足為懶惰的藉口。

包括今日之遊,雖天色尚早,也覺遊興已足。

早早收兵,回歸酒店。

相關焦點

  • 京都龍安寺,枯山水的極致禪意
    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龍安寺,就是日本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龍安寺屬座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由細川勝元恭請義天玄承於寶德2年(1450年)創建,用於供奉釋迦牟尼佛。創建之時,龍安寺的佔地面積遠遠超過現在的規模,直到京福鐵道都是龍安寺的地盤。但可惜的是,如此規模的寺院卻在應仁之亂時被燒毀。
  • 京都龍安寺——枯山水的神秘美
    龍安寺庭園是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代表,位於日本京都,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京都龍安寺,據說英國女王訪問日本和賈伯斯去日本拜訪都點名要參觀的日本景點。而這裡更是被稱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
  • 日本京都龍安寺枯山水
    此行京都龍安寺實際上是計劃之外的,一是嵐山的船因為颱風天氣尚未通航,再者聽聞小夥伴喜歡枯山水,而龍安寺方丈庭院的枯山水特別著名,便去了
  • 日式枯山水的代表——京都龍安寺
    京都龍安寺,據說英國女王訪問日本和賈伯斯去日本拜訪都點名要參觀的日本景點。而這裡更是被稱為日本枯山水庭院的代表作。
  • 「建築界」日本最美枯山水庭院,龍安寺石庭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枯山水庭園,有著很高的美學研究價值,即便不是參禪者,眺望枯山水庭園,也能獲得片刻的平靜。在日本境內的枯山水庭園很多,各有其不同的個性。我們一起來感受安寺石庭美景帶給我們的龍安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創建於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龍安寺的石庭是以油土矮牆圍成的長方形庭院,長25m,寬10m。地面鋪著一層細白砂石,表面梳著極整齊的波紋。
  • 禪意·枯山水
    枯山水 ▼ (金剛峰寺 石庭 ) 顧名思義,枯山水並沒有水,是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內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點,是用山石和白砂為主體,用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
  • 禪意· 中式枯山水造景
    枯山水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顧名思義,枯山水並沒有水,是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內甚至排除了草木。
  • 枯山水,茶室中的第一道門
    什麼是枯山水? 日本枯山水最初受北宋山水畫的影響,將宏觀的山水用極簡方式呈現在庭園的半開放式空間內,形成一處景觀。
  • 日本十大最美「枯山水」庭園指南!
    ,被認為是現存的最早的枯山水範例。夢窗主張「草木國土,悉皆成佛」,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皆是神靈的寄託,尤其是石組,更是表達石頭靈性之精髓,因此,洪隱山枯山水無論從石組的命名還是石頭的布局,每一處都深深地表達著禪意。如果你想在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來用心感悟深奧的禪宗道義,這裡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 京都龍安寺
    龍安寺內有礦石寺院、石庭、枯山水的代表性作品。寺院種有很多睡蓮,從初夏一直會開到仲夏。                    1975年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訪問日本時,點名要參觀龍安寺內的庭園,龍安寺庭園也因此在歐美名聲大噪。  說到京都龍安寺,大家都會第一時間聯想到該寺的枯山水庭園。
  • 枯山水詳解 · 100圖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鎌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見於平安時代的造園專著《作庭記》,不過這時所言的枯山水並非現在通常所指的那種以砂代水,以石代島的枯山水,而僅僅指無水之庭。
  • 一塊石頭,一片砂礫,也許便是一個枯山水庭的大千世界
    一塊石頭,一片砂礫,也許便是一個枯山水庭的大千世界
  • 日本枯山水的形成發展過程,枯山水是超越園林的園林藝術
    龍安寺方丈庭引言喜愛園林的朋友不可能不知道枯山水,一提起日本園林來,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枯山水,因為枯山水實在太獨特了。石組和白川砂都是沒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變不動的,而青苔是有生命的,有緩慢變動的事物,在砂石兩者之間柔軟的青苔又成了一種平衡之物,使龍安寺的枯山水比其他寺院的枯山水又有了一點生機。
  • 20座最美枯山水庭院
    龍安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創建於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其枯山水庭園是日本枯山水庭園的開山之作,由日本枯山水鼻祖、禪學國師夢窗疎石設計建造而成,融合了禪宗中幽玄、素樸、自然、清靜等理念。
  • 日本最美「枯山水」庭院指南,庭院深深深幾許?
    枯山水庭院,不僅有很高的美學研究價值,更是具有吸引著普羅大眾一覽其風採的魅力。即便不是參禪者,眺望枯山水庭園,也能獲得片刻的平靜。在日本境內的枯山水庭園之多,各有其不同的個性。龍安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創建於1450年,以其枯山水方丈庭院而聞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 看上去很高大上的枯山水,原來是這麼做出來的(含視頻示範)
    枯山水是中國園林在傳入日本後,為適應日本地理條件限制而改造的微縮式園林景觀。它打破了園林實景傳統,在較小的空間中,運用礫石、苔蘚、砂等極其普通又靜止不變的元素,「以沙代水、以石代山」,營造出山海島瀑的萬千景象,形成禪意無窮的寫意庭院。
  • 枯山水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 京都龍安寺枯山水庭園在全世界都開始關注日本庭園時,庭園水準極高的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在2001年5月,舉辦了一場為期4個月的日本庭園展——「運用日本傳統庭園技術的現代庭園展展覽設計了「靜靜地欣賞枯山水」和「一邊散步一邊體驗枯山水」兩種動靜不同的欣賞方式。長椅與坐禪石為觀眾提供了觀賞枯山水的場所。同時在庭園內用踏腳石構建回遊式路徑,以便觀者從近處觀賞植物,切身體驗枯山水。周圍還配置了景觀石、枯池、石路等,增添了遊玩趣味。
  • 微景觀小歷史,枯山水
    這副盆景對日本的園林藝術未必有著真正的歷史意義,但是湊巧成為了一個象徵,日本的寫意庭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盆景式園林,他的集中代表就是枯山水。「枯山水」就是微縮式園林景觀,多見與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制的白沙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
  • 基金項目:枯山水文化在茶家具設計中的應用
    但目前中國的茶家具中對於文化元素的使用並不理想,常停留在「正、清、和、雅」的表層含義 ,對於禪宗文化的衍生產物使用較少,枯山水文化便是其中之一。通過分析枯山水在園林中的應用,藉以延伸到茶家具設計當中,並對部分現有應用枯山水文化的家居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經驗與方法,旨在為今後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參考。
  • 最詳細的枯山水製作過程
    最嚴格意義的枯山水就是京都府龍安寺方丈楠庭(傳1450年)和大仙院方丈北庭和東庭(約1509年)此外還有退藏庭、靈運院書院等的庭院他們都是些閒庭小院,面積不大卻要在「方寸之地幻出千巖萬壑"方法就是寫意、就是象徵象徵就是調動觀賞者的想像力也就是觀賞者的哲學、文學、藝術修養因此枯山水常和禪學聯繫在一起運用隱喻和頓悟對空與有、虛與實作出心靈的觀照枯山水耙制方法一(視頻時長:11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