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檔案
劉春雷,主任醫師,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中共黨員。現任青島市中心醫療集團泌尿外科主任,山東省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委員,青島市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男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主要擅長泌尿外科疑難手術包括巨大腎上腺腫瘤切除、腎癌合併腔靜脈癌栓、前列腺癌根治、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根治性腎癌切除術、腎部分切除術、經皮腎鏡碎石術、輸尿管軟體碎石術等,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先後獲得全省衛生系統「兩好一滿意」活動服務明星、記三等功,2015年「山東省優秀醫師」等榮譽稱號,2018年獲青島市衛計委「最美天使」稱號。2019年榮獲 「青島市醫藥衛生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
坐診時間:周一、周二、周五、周日上午
冬季天氣冷,許多人喜歡賴床,窩在暖暖的被窩裡,即使憋尿,也不願意起身上廁所。但這個不良的小習慣,可能會招來大毛病哦!青島市中心醫療集團泌尿外科主任劉春雷表示,偶爾一兩次沒問題,但長期過分憋尿的害處多,在中老年人、女性身上危害可能就更大,因此千萬別不自覺地就開始「欺負」膀胱,使膀胱被迫承擔起「加時」儲存尿液的任務。
故事
25歲小夥憋尿 膀胱破裂
一磊(化名)今年25歲,一次和朋友在聚會喝了許多的啤酒。喝完後,一磊準備回家,儘管當時已經「內急」,但他想著離家很近,便沒有去上廁所。結果在打車回家途中,遇到了點意外,司機急剎車,一磊沒有坐穩,撞了一下。不一會,一磊感覺腹部疼痛難忍,被送去醫院,發現膀胱破裂。
【專家釋疑】
憋尿還會導致膀胱破裂,這是為什麼呢?劉春雷解釋:膀胱是我們的儲尿器官,就是一個容器,長時間憋尿的話,就會造成膀胱壁因為膨脹而變薄,就像氣球一樣,吹大變薄之後,就會很容易破裂。患有膀胱結核、膀胱憩室的病人,可能發生膀胱自發性破裂,而一般人在憋尿的時候,也容易在跌跤、撞碰等外力作用下發生膀胱破裂。當膀胱破裂的時候,大量的尿液進入腹腔,由於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會感染腹腔,嚴重的時候會危及我們的生命。還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路結石的發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質,它們相互作用使人體內的尿酸增加,反而成為腎結石的重要誘因。
女性憋尿 易尿路感染
前不久,25歲的曉琳 (化名)來到醫院時,已經發生了小便出血的症狀。「由於我的工位距離廁所比較遠,平日裡就養成了憋尿的習慣,為了減少尿量,喝水就很少。」曉琳驚奇地發現,喝水少了,怎麼小便次數還增加了呢?「我以前每天白天只要去廁所1-2次,可是最近卻老是想去廁所,而且特別急,感覺慢一點就要尿在褲子裡了,更難受的是每次小便像有刀子在割尿道一樣。」曉琳說。
【專家釋疑】
劉春雷為她診斷為急性膀胱炎,需要選用針對敏感菌群的藥物治療,結合生活指導,現在曉琳已經完全康復,正常工作了。 「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發展成急性腎盂腎炎和慢性膀胱炎。」劉春雷指出,現在冬季患泌尿系統疾病的人也不少,這跟我們的生活工作環境有關。不少人在冬季普遍依賴空調的環境,由於空調環境溫度高,攝入同樣多的水,人體排汗量增加,尿液量減少,泌尿道缺少尿液的及時衝刷易導致尿路感染。他建議,可以在每日飲水量1000-1500毫升基礎上,在空調環境下可增加500毫升飲水量,並注意及時排尿,不要憋尿和過度勞累。
70歲大爺愛憋尿 腎積水
70歲的方大爺找到劉春雷醫生時,尿頻、尿急症狀很嚴重,就診十幾分鐘,就去了兩趟廁所。從檢查報告來看,方大爺的毛病有些日子了,老人有前列腺增生,膀胱裡全是絮狀物,雙側腎臟有2-3釐米不均勻的腎積水。方大爺說:「我晚上愛看報紙,自己再寫點東西,看到勁頭上,有尿意了,也不願意起身上廁所,特別是冬天,五六年下來,就被這個不好的習慣害了。」
【專家釋疑】
劉春雷解釋,尿液從腎臟到前列腺排出,這本應是一條通暢的管道,而嚴重的前列腺增生導致「出水口」堵塞,尿路梗阻,尿液排不出去,只能「回流」到腎臟,久而久之造成腎積水。而患者經常憋尿,導致局部壓力增大、血流不暢,加重了前列腺增生,進而又會加重腎積水。「腎積水,所謂的水,其實是尿,尿液積在腎臟裡,導致患者的腎臟變大到1.5倍,腎實質變薄、腎功能受損,繼續發展下去,會造成腎萎縮,甚至整個腎都報廢。」劉春雷說。經過住院治療,及時解除尿路梗阻,切除了增生的前列腺組織,方大爺腎臟裡積了幾年的尿都被排出了,雙腎也保住了。
提醒
冬季排尿每天至少4次
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防止泌尿系統感染的關鍵,所以久坐的上班族尤其要養成多喝水和多排尿的習慣。劉春雷指出,成人一般每日的飲水量以2000-3000毫升為宜,白天最好每2-3小時排尿一次,大量飲水時應及時排尿,避免細菌繁殖,進而有效降低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
排尿是身體排洩毒素的主要途徑。 「一般而言,根據個人的飲水量不同,每人每天的排尿次數大約為4至8次,白天約6至7次,晚上1次,這是最佳比例,但每天至少應排4次尿。」劉春雷提醒,高血壓患者平時一定要及時排尿,因為憋尿會使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加重病情,甚至誘發腦出血或心肌梗死。
另外,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勞逸結合、適當運動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如果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務必儘早就醫。
從尿液顏色可以自查健康
「如果排尿次數遠遠低於6次,或大大多於10次,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在排除疾病的情況下,經常每隔半小時就要上廁所,可能是膀胱容量太小,這時最好稍微忍一忍,因為膀胱有時也需要訓練。」劉春雷還分享道,除了留意排尿次數,尿液的顏色也能提示健康。據介紹,最理想的尿液顏色是透明黃色,像白開水一樣。如果出現以下幾種,要引起重視。
首先是血尿,可能是泌尿系統感染、結石,無痛的血尿還可能是泌尿系統腫瘤。如果尿液是比較清亮的淡紅、粉紅,可能是吃了紅心火龍果引起的。還有褐色尿,尿液呈深黃色、茶色、醬油色,一方面提示可能是肝臟有問題,另一方面可能是溶血性疾病。有時疲勞或服用維生素B,也會造成尿液呈深黃色。另外對於白色尿,可能是吃了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但尿液如果只有最後幾滴呈白色,則是慢性前列腺炎症狀之一。還有綠色尿,可能是近期吃了不少消炎藥,一般停藥後恢復正常,如果未吃此類藥物,不排除是泌尿系統感染了綠膿桿菌。如果尿液中有泡沫,大小不一,但較快自動消失,這是正常表現不用擔心;但如果尿液中泡沫細小,長時間不消散,可能是蛋白尿,提示腎臟出了問題。
來源:青島早報
排版:王萍萍
【來源:青島市中心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