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辟穀的歷史
天下誰能絕食而活?
「民以食為天」、「倉廩實而知禮節」。古代聖賢管子這樣講過,同一時期的《黃帝內經》說「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智慧而夭。」
而《莊子》裡記載的就更厲害了:「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如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
這正是辟穀之境。「肌膚的若冰雪,綽約如處子」是辟穀者肉體的變化。「不食五穀,吸風飲露」是道家講的「辟穀食氣」;「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是辟穀者的神通,因修煉而能在飛行。「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既是辟穀的方法,又是辟穀的狀態。
看來,在先秦以前,古人就將人分為「食谷」之人與「食氣」之人。
2.辟穀是什麼?
辟穀是修煉丹道的一個必須的過程,什麼又是丹道呢?這是道家的修煉方式。
丹道修煉源自身國同治養生思想,是人們在自我意識的覺悟下,對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種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潛意識最深層處理性與感性的覺悟,對人命運的根本改變,由之長生久視是最終極的追求與嚮往。是宋代至現代主流的修行方式,主張內煉成丹(內丹),外用成法(雷法)。丹者,單也,一者,單也。惟道無對,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長生。
3.辟穀時的能量從何處來?
除了內藥精氣神的生化、氣化作用外,就是「天穹之光」的外藥來長養此身了。
人體有兩套能量系統,一套是後天食物鏈營養系統;一套是先天元神傳輸系統,這就是「內通自然外融,均是元神作用」的真正含義。
4.為什麼要辟穀?
一、辟穀是理想的養生術
辟穀可以治病去疾,去風溼、清濁氣、消腫塊、通經脈等等,使臟腑得到一定的休息和調整,以及促進傷口的癒合再生力等等。能得到人體的「內藥」,那麼許多疾病就可以不服中西藥治好,這就是辟穀養生的道理,元氣之妙,生化無窮,得元氣者生,失元氣者傷。
二、辟穀是理想的美容術
辟穀可以減肥,有的人一辟穀就會瘦,這叫「存形去質」;到一定時候,就不胖不瘦,正好體現一種陰陽平衡的美;也有的人未辟穀時很瘦,一辟穀反而豐潤起來,這是元神的自主調節。
三、辟穀是理想的開智術
宋代有很多辟穀開智之例。趙抱一,茹甘菊、柏葉、果實,飲井水而辟穀,貌如嬰兒,素不習文墨,口佔辭句,頗成篇詠。論其妙,不外元神之功用也。所以,辟穀一法,修元神也,元神修也。
5.辟穀丹是什麼?
辟穀丹包括了服食中藥的方法,如白朮、茯苓、黃精、黑芝麻等等。晉代的陶弘景就以蜜煉茯苓為要方而辟穀山中,梁武帝還時常給他供茯苓。
一般辟穀丹藥由補氣血、調陰陽之品構成。有蒸者、炒者、煮者、炙者、焙者、浸者、熬者等等,有些藥生用,有些藥熟用,此中學問頗多,還事關天人秘密。而且,在配製辟穀丹時,必須神思專一,無妄無雜,凝神聚氣。
辟穀丹還必須應病配製。如治糖尿病者,玉竹、麥門冬、五味子不可少,以滋腎水而生津;治陽虛形寒者,附子要在鍋中久熬,三日不斷火,則附子之毒自去而可直補元陽之火。
6.南山醫舍古法炮製辟穀養元丹
我們的丹方是南宗為體弱多病、年老身衰之人所設,以補五臟元氣為主,是一個通用方。此方之藥依五行相生之理配製,一方面補元氣,另一方面清地平基、淨化身心,還是一個長壽方。
7.南山醫舍養元丹
藥材:
蒼朮、黃芪、白朮、黨參
麥門冬、烏梅、黃精、五味子
生地、熟地、山萸肉、懷山藥
芡實、何首烏、黑芝麻、肉桂
葡萄乾、枸杞、茯神、柏子仁
大棗、蜂蜜等
製法:
1. 蒼朮、黃精、麥門冬、黑芝麻、葡萄乾等,上鍋蒸一小時。
2. 熟地等熬成稀膏狀。
3. 枸杞、柏子仁,搗碎蒸。
4. 山藥煮爛與熟地等膏和之。
5. 其餘諸藥磨粉,加入熟地膏中,反覆攪拌調和,倒入蜜,微火煎,攪動。
6. 最後加入棗肉,將所有藥材放於盆中,反覆揉,使諸藥調和,待冷卻後,搓丸,每丸約9克。
食法:一日三丸,對於老人,可以多食幾丸,最多不超過九丸。
古法炮製,南山養元丹,預售中,預訂請掃碼,微店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