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說,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城市是臺北 我覺得靠譜

2021-01-13 Feekr旅行


白先勇的臺北,是武昌街,「明星」的文學與咖啡;

侯孝賢的臺北,是中山路,「光點」的電影與咖啡;

三毛的臺北,是陽明山,文化大學的雨季與咖啡;

BBC說,臺北,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城市之一。像維也納之於奧地利,西雅圖之於美利堅,臺北,也是每個咖啡控的朝聖之地。人文光影,市井文化,一點城市的人情暖意,都在咖啡館裡。今天跟著小飛君一起,在一杯咖啡裡,感受最溫情的臺北。


|| 明星咖啡館 - 臺北文學地標

(▲圖:蔡政儒攝)


(▲圖:Only_欣醬的yu攝)

武昌街一段七號的「明星」,是臺北最有人文氣息的咖啡館。自1949年營業以來,白先勇、周夢蝶、三毛、陳映真......整個50、60年代的臺灣文人都常聚集於此,談詩歌、校刊、寫稿。雲門舞集的創始人林懷民也是這裡的常客~


▲《武昌街一段七號─他和明星咖啡廳的故事》圖書封面

手工鐵窗、木質桌椅、招牌俄羅斯軟糖.....半個世紀過去,斯人已去,「明星」依舊如故。正如白先勇先生在文章中所說:「臺北雖然變得厲害,但總還有些地方,有些事物,可以令人追思、回味。比如說武昌街的『明星』,『明星』的咖啡和蛋糕。」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武昌街一段5號2樓

營業時間:10:00~22:00


|| 光點·咖啡時光 - 電影人的家園


有電影,有咖啡,有食物的溫暖香氣,光點臺北可以說是每一個電影人的精神家園。這處藏身於中山北路二段的白色小樓,前身是美國領事館,後由侯孝賢導演牽頭,成為臺北第一個小眾電影展映地。

咖啡館和電影院都在一樓。每天,電影院會有多場獨立製片和冷門外語片放映。電影散場後,或是等待開場前,大家總會去光點·咖啡時光小坐一下。

意式咖啡機冒著熱氣,新舊海報貼在牆上,喝一口咖啡,聽眾人談電影,這一刻,胃和精神都很滿足。


光點臺北

開放時間:11:00~次日2:00(每月第一周周一休館)

電影院播映時間:12:00~24:00(共六場)

地址:臺北市中山北路

營業時間:周日至周四11:00~22:00,周五至周六11:00~00:00


|| Offline Cafe離線咖啡 - 只為純粹的音樂

(▲圖:麻吉小兔攝)


(▲圖:麻吉小兔攝)

沒有wifi,不提供輕食餐點,卻有雜誌和獨立音樂人的唱片相伴,離線是家純粹的音樂咖啡館。老闆瑪莎是五月天的貝斯手,經營離線,只為有個安靜聽音樂+喝咖啡的地方。在華山文創區人流最少的紅磚區轉角,非常低調。


▲Beatles和Star Wars的相關收藏隨處可見

店裡常會舉辦小型的音樂會,臺北的各路音樂人也會來這裡小聚。喝自在的咖啡,玩喜歡的音樂,所謂不忘初心,就是這樣。


◆ 其它推薦

InputMusic音鋪咖啡:五月天吉他手石頭經營/樂器行/重金屬團聚集地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通化街170巷7號1樓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營業時間:11:00~次日1:00


|| 綠島小夜曲咖啡館 - 90年老屋改造


初夏,大樹的綠蔭底下,是一地斑駁破碎的光影。推開樹後的日式老屋,濃鬱的咖啡香氣便飄了出來。這是一棟有著90多年歷史的木造小屋,最早由日治時期的攝影師佐佐木八二郎所有,後來成為臺北的警政單位宿舍,現在,它是綠島小夜曲咖啡館的所在。


(▲圖:叮噹說攝)

木地板、竹編牆、雨淋板......老屋的構造都在,一樓是咖啡館,二樓是建築師老闆的工作室。遇到雨季,點一杯招牌的「綠島小夜曲」咖啡,甜甜淡淡的奶酒香伴著窗外的樹葉沙沙聲,記憶仿佛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 其它推薦

滿樂門咖啡館:古典巴洛克風/木造老屋/60前的西服店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長安西路2號

地址: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1段33巷1號(近市民大道)

營業時間:12:00-21:30


|| 三槐堂咖啡館 - 臺北前三的味道

(▲圖:斑比攝)

三槐堂不大,只有4張桌子。無論晴雨,總是客滿。人們迷戀的是它的味道:全臺北前三的起司蛋糕和「聞出來」的虹吸式咖啡。老闆一家在這裡已經營了近20年,起司蛋糕的口味卻一直不變。抹上自製的藍莓醬,一口輕咬,清淡間滲出綿綿濃鬱。


(▲圖:叮噹說攝)

更特別的是,老闆用品紅酒的方式煮咖啡。搖晃咖啡壺,低頭聞香,再晃,再聞,直到咖啡香恰到好處為止。這樣煮出的咖啡,要許久才好,等上20到30分鐘也是常有的事。但在步伐飛快的臺北,這樣的一點慢,是值得珍惜的。慢,才能出好味~


◆ 其它推薦

蜂大咖啡:臺北最老牌的咖啡館之一/1956年開業/近60歷史的冰滴咖啡

地址:萬華區萬華區成都路42號(近西門町)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72巷2號

營業時間:12:00~21:00


|| 朵兒咖啡館 - 第36個故事


在電影《第36個故事》中,桂綸鎂通過開設易物咖啡館,聽了35個不同的夢想和故事,也獲得了屬於自己的一個故事。電影落幕後,作為拍攝地的朵兒咖啡則被完整地保存下來。


雖然今年停止營業了,但有空去咖啡館所在的富錦街走走,也很不錯。這裡有「臺北最美街道」之稱,《藍色大門》裡孟克柔與張士豪單車追逐的民生東路五段就在邊上。


◆ 其它推薦

敦南誠品:《一頁臺北》實拍地/24小時不打烊書店/有咖啡吧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245號


|| 蒙馬特影像咖啡館 - 陽明山的光與影


(▲圖:曉甄Nydia攝)

在陽明山深處,有一家名為「蒙馬特」的山景咖啡館。館主賴嶽忠是臺北著名的人像攝影師,因喜歡巴黎的咖啡氛圍,便開了蒙馬特。沿著碎石小道走入,三棟小木屋散落在庭院間。傍晚,山間散盡暑氣,坐在露天茶座裡,一杯藍山,遠處山景飄渺,煩惱憂愁皆隨風散。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菁山路131巷13號

營業時間:11:00~22:00


|| 閒隅T. Loafer - 街角遇見設計

(▲圖:yoyo攝)

每個城市,都要有一兩處可以自由發呆的地方;在臺北,這個地方叫「閒隅」。一家轉角小店,開在永康街與師大附近的弄巷裡。二十幾扇拼接的木窗戶構成獨特的街景,咖啡裡有獨特的柚花香,窗臺上放著寄賣的手作工藝和迷你盆栽。


(▲圖:yoyo攝)

小小的一家店,只有5.5平的小空間,卻吸引著香港、日本乃至中美洲的遊客到此駐足。每到入夜,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退休的企業大老闆、漂洋過海的旅行者……坐在一起,喝咖啡,看街景,說著溫暖人心的都市故事。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金山南路二段141巷20號

營業時間:12:00~24:00


你走過101,你逛過士林,該停下腳步,看看城市深處的風景了。去咖啡館坐坐,聽聽臺北的故事吧~


未標明來源的圖片均來自網絡,若知來源,請告知小飛君,有勞啦~~~


往期精選文章

回復【甘南】| 朝聖何必非得去西藏

回復【台州】| 台州你不知道的小眾景點

回復【西北】| 7月西北最美的自駕道路

回復【錯峰】| 周末+1/2假就能去的好地方

回復【鹽湖】| 看天空之境不必遠赴玻利維亞

回復【6月】| 最適合6月旅行的地方

回復【薄荷島】| 99%的人看完都會立馬動身

回復【瀘沽湖】| 年底就要通航了!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信息…

相關焦點

  • 臺北 | 太平洋上的寶藏咖啡城市
    作為一個外來客,確確實實地見到了街邊鱗次櫛比的咖啡館,也為臺北人對咖啡的熱愛感動不已。這是一座有趣的城市,有著古樸恆久的外表和鮮活跳動的心臟。一直好奇阿信歌裡「一離開臺北,又想念臺北」,想念的是這座城市的什麼。當我又一次到達桃園機場的時候,我想著,我大概會想念這裡的鴨血火鍋、吃不完的芋頭和臺北人對待咖啡、對待生活的熱情吧。
  • 世界上最好的7個咖啡城市,愛喝咖啡的您都知道嗎?
    現在這些地區是咖啡愛好者的首選之地,從非洲到澳大利亞,我們採訪了一些咖啡專家,確定了世界上最好的7個咖啡城市。1.肯亞奈洛比稱肯亞是一個新貴的咖啡國,就像把德國稱為新貴的啤酒國家一樣,全國約有150,000個咖啡農場。
  • 「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臺北
    並非因為它有多好,而是安全——可以避開陳舊變味的豆子,糟糕的衝調,粗糙的奶泡,萃取不足或過度的咖啡油脂……然而,稱霸全球的星巴克在臺北卻毫無優勢。去年11月初,《今日美國》選出「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臺北是亞洲唯一入選的城市。
  • BBC·6分鐘英語 | 咖啡的香味
    I have to say, I love coffee, it's great.補全這個詞組:醒來聞到……咖啡,咖啡,尼爾!咖啡的香味。我不得不說,我超愛咖啡,它太棒了。Yeah, OK, so do you drink much?Well, just a couple of cups, you know.No, no, every hour!
  • 原來Café可以這樣開:咖啡之城臺北
    《今日美國報》2012 年 11 月 1 日報導:「談到品評咖啡,咖啡愛好者總是興奮不已,對自己偏愛的品種、烘焙技巧及泡製方式等等,當然會有一番爭辯。」除了臺北市外,其他9個最佳咖啡品嘗城市分別為歐洲的奧地利維也納、葡萄牙裡斯本和挪威奧斯陸,美洲則不出意外地由美國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和波特蘭獲選,還有古巴哈瓦那、加拿大溫哥華與巴西聖保羅,以及澳大利亞墨爾本。巴黎落選讓我有些意外,不過看到《今日美國報》的評選理由,結合我在臺北的見聞和對臺北咖啡的體驗,尤其是和咖啡館主們的接觸,我十分認同這些理由。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在臺北喝咖啡 星巴克靠邊站
    菲利普笑我「自作孽不可活」,我說「實在情不自禁」:無論大街小巷,咖啡館總是隨處可見,而且每家都以不同的特色與魅力招引著你喝一杯試試看。對於愛咖啡的人來說,臺北是天堂,也是地獄。270多平方公裡的臺北市,面積只有上海的1/22,巴黎的1/10,羅馬的1/4,卻擁有上千家咖啡館,密集程度超過許多歐美城市。臺北咖啡館不但數量多,而且花樣多:有大型的連鎖咖啡廳,也有小巧的個性咖啡館;有經典懷舊的老店,也有潮酷另類的新店;有的擅長單品,有的主攻意式;有的藏身豪華shopping mall或星級酒店,有的寄居於便利店或住宅區。
  • 臺北咖啡館,藝術的世界,別樣的溫馨
    走在喧囂的臺北,隨時都可以看到,風情各異的街道和店鋪,以及優雅的歌,這讓人忍不住想去找一間咖啡店,小坐一下。但是話說回來,咖啡生活在這裡幾乎是相當豐富的,好像每個人都生活在咖啡的世界裡一樣,而且還聽說臺北是世界上十大最愛喝咖啡的城市之一。
  • 李偉淳:我眼中的臺北是一個美學城市
    城市達人李偉淳:在臺灣有美譽「舞蹈王子」之稱,現任舞界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目前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博士。關於臺北:我眼中的臺北是一個有質量、創意、熱情的美學城市。   我最喜歡的是臺北亞都麗致飯店的法國餐廳,坐落在臺北民權東路二段與行天宮交叉口附近。創辦人為嚴長壽總裁也是我的恩師。
  • 中國最「憋屈」的城市,GDP是臺北的4倍,卻只能排名世界二線
    關於中國的城市發展,我相信很多人會先想到深圳,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到現在的一線城市,期間花了近40年,創造了世界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現在不僅是我國的一線城市,在世界各大城市也是一線二線的位置,但是深圳有比較委屈的地方。
  • 世界八大咖啡城市
    自那時起,咖啡工業日新月異。紐西蘭咖啡師大賽冠軍尼克·克拉克認為:「人們越來越關心咖啡豆來自哪個產地,又是如何被處理、烘焙的。」他還表示:「如今,製作一杯高品質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咖啡工業正在不斷演變,以滿足每個人的不同需要。」本文向讀者們推薦世界八大咖啡城市,不僅是因為那裡銷售的咖啡醇香可口,更是因為當地的咖啡文化值得品味。
  • 鄭州龍澤潤寶湛盧咖啡與臺北湛盧咖啡同步享受品味生活️
    咖啡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主要飲品之一,「今日美國報」旅遊版選出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臺北市也名列其中。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指出,對咖啡愛好者來說,談到咖啡就讓他們眼睛一亮,不同品種、烘焙技巧以及泡製的方式,哪種咖啡最好,總有一番爭辯,但今日美國報選出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各有各的獨特性與美味。
  • 新年第一天,從臺北街頭的咖啡開始
    到咖啡店坐下來,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舒適的方式。選一間喜歡的咖啡店,尋找最適合你的角落,放下背包,走到吧檯點一杯喜歡的咖啡。一般的咖啡對我來說有些太過苦澀,我總喜歡點上一杯拿鐵,讓咖啡的味道中和一點牛奶的香味,淡去那些過於苦澀的滋味。
  • 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咖啡(臺北傳真)
    臺北市北投垃圾焚化廠煙囪上的旋轉餐廳。   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在臺北最大的「垃圾堆」上喝了一杯別開生面的咖啡。臺北算好的,南部垃圾都直接扔街頭,高雄等有重工業的城市「空氣都是黃的、臭的,汙染比今天北京霧霾嚴重多了」。   臺灣如何用20年時間成功變身?陳龍吉可能是最適合講這個故事的人,臺北的三座垃圾焚化廠都是在他任「環保署副署長」時,親手規劃興建的。   1987年,臺北在內湖區建起第一座垃圾焚化廠,建設過程充滿阻力。
  • 為品嘗世界最好的咖啡,我在蒲隆地COE經歷了什麼?(上)
    作為學院「資深」學員,勵志喝遍全世界最好的咖啡並深受精品咖啡荼毒的我,今年成功申請到了2019年蒲隆地COE(CupofExcellence)的觀察員,和16位國際評審一起見證蒲隆地COE前10名精品咖啡的誕生。 為什麼說,去了COE就能喝到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呢?怎么喝到這些咖啡?怎麼才能通過COE提高自身對於精品咖啡的品鑑能力?這些知識又有什麼用?
  • 四個國家、八個城市,我的咖啡首選(上)
    做為一個咖啡旅行者,找到一家喜歡的咖啡館是記住一個城市最好的方法。在滿懷期待奔向它時,當地景物逐漸烙印在眼底。
  • 臺北是中國省會城市面積較小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你意外了嗎
    說到中國哪一個省會城市面積最大,大家都會知道答案,但是您知道中國哪一個省會城市面積最小嗎,肯定沒有幾個人知道答案了吧。其實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也算是面積最小的省會城市,臺北市對許多朋友來說不陌生吧,臺北市在臺灣省北部的臺北盤地。
  • 柯文哲:有人覺得臺北市容比不上大陸一線城市
    臺北市容鳥瞰 臺北市首件招商型公辦都更案宣告啟動,臺北市長柯文哲21日出席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公辦都更案上梁典禮,在致辭中卻提到,有些人認為臺北市容難看,還覺得市容比不上大陸的一線城市
  • 臺北這座省會城市,僅相當於深圳的1/7,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俗話說,富先修路,但修路的前提是要有好的經濟位置,我國國土面積之光,不能不說每個地區的發展參差不齊,一個小鎮藉助良好的地理位置,迅速服務起來,有的城市面積大,但發展緩慢。其實小人和富的城市太多了,這就是韓國的城市,面積有縣之大,名聲比一些大城市響亮,不僅如此,擔當城市的省會,發展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讓我們來看看吧。
  • 臺灣最大城市臺北,城市建設放在大陸是什麼水平,二線還是三線
    臺灣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南部,70年代以後,經濟迅速發展,與新加坡、香港、韓國一起被稱為「亞洲四小龍」,臺北是臺灣最大、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大陸人覺得臺北不是大城市,深得無法與北上相比,有些二線城市也比不上,臺北的城市建設有點晚了,因為這裡的發展很快,所以大多數的大樓都是80、90年代建造的,很多看起來很舊,高層建築不多,按國內城市水平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