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歷史上唯一一位被割三千多刀的太監,行刑第二天還喝2大碗粥
太監(jiàn)原指宦官中的高級官員,是專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員,太監不僅僅是服侍皇帝和嬪妃,高等級的太監可以傳達詔令,掌理文書,甚至可以左右皇帝視聽,影響皇帝的判斷。到了明朝永樂時期,宦官開始漸漸受到重用。皇帝親信的太監經常被派出巡出洋,擔任監軍。永樂十八年(1420)設東廠,由宦官執掌,從事特務活動,諸事直接報告皇帝。
在明朝的明武宗時期,就有一個叫劉瑾的太監,是朱厚照小時候就得意的玩伴,明武宗登基之後,劉瑾也一步登天,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由於明武宗與劉瑾玩的好,而且非常信賴劉瑾,所以給予劉瑾各種各樣的官職和權利。而劉瑾背卻在私下裡結黨營私,殘害忠良、打壓異己,把整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以至於劉瑾被人們稱為「千歲」,朝廷官員甚至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立皇帝」。
有一次在退朝之後,忽然有人在御道之上發現了一份匿名信。這份匿名信的內容揭露了劉瑾許多不法罪行。武宗知道後並沒有任何指示,而是匆匆離朝前往後宮。此事被劉瑾知道後,劉瑾大發雷霆,宣布百官不許退朝,都要跪在奉天門前,劉瑾站在奉天門的臺階上破口大罵,威逼群臣舉報寫信之人。當時正是暑熱天氣,讓文武百官是苦不堪言。
壞有壞報,劉瑾的好日子因為得罪了一個人而結束,這個人就是朱厚照的老師,總督楊一清,忍了多年楊一清和劉瑾的對頭「八虎」之一的張永聯合,將劉瑾的十七大罪狀公布於眾,並上報武宗。武宗這下再也不能不管了,在朱厚照得知劉瑾還想篡位的消息後,武宗大怒,親自前往劉瑾家查看抄家,的卻他們從劉瑾的家裡搜出玉璽、大量的黃金、珠寶、白銀等等珍貴物品。
朱厚照大怒,決定立即執行凌遲,按照規定,劉瑾要被剮3357刀,凌遲三日而死。由於要三天死,所以第一天只颳了幾百刀,就在第一天割完後,劉瑾被押回打牢,不僅意志沒有消停,而且居然胃口大開,一連喝了2大碗粥,求生欲望,真的讓人感嘆!最後劉瑾被刮成了一副骨架,一旁觀看的人們無不拍手叫好,這個大貪官終於被嚴辦了。而且當時還有一有趣的買賣,那就是劉瑾割下來的肉以一文錢一片的價錢賣給百姓,百姓得知後無不哄搶得之,以此來發洩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