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上戰場,女扮男裝十二年,怎麼會不被發現呢?
就這個問題,人們一直以來有過各種討論。
有人說,你沒看花木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她根本就不是步兵,而是騎兵,不用和其他隊友睡宿舍,而是抱馬而眠。
或者花木蘭是個獨來獨往的通訊兵。
有人說花木蘭是北朝的一類軍事貴族,除了馬匹長鞭外,上戰場還自帶僕役,和其他士兵有距離。僕役自然不會洩露她的身份。
而且花木蘭升官快,很快就自帶官威,不會被懷疑,因為沒人敢懷疑。
還有人說,花木蘭是北方人,《木蘭辭》是北朝作品。
由於生活方式和南方人不同,每天騎馬射箭,花木蘭從小就身強力壯不遜男人。
怎麼說呢,前幾種分析還煞有介事,最後一種,可說是地域刻板印象都出來了。
北朝的文化氛圍,或許帶給像花木蘭這樣的女孩敢於替父從軍的勇氣,但跟身體素質關係不大。
花木蘭的弟弟會殺豬(磨刀霍霍向豬羊),顯然他們是定居從事農業的家庭。由於豬的習性問題,遊牧民族都不養豬,這點不分古今中外。
她家住在黃河附近,從軍後軍隊北上,前往內蒙古的黑山。木蘭老家就算不是詩書禮樂之邦,也不是馬背民族啊。
花木蘭究竟如何女扮男裝多年還不被發現,這些都不是重點,全都是猜測罷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想知道女扮男裝到底能成不,就看真實事例。
首先,從最淺層的外表來說,花木蘭根本不會長成劉亦菲那樣子:五官小巧精緻,線條柔美,皮膚細膩,一看就是女的。
長相真·平平無奇的路人,想要女扮男裝,或者男扮女裝,也還真不難。
這是清末的士兵。屬於比較先進的新軍。
清末的女子合影
可以看出,由於臉型比較圓潤,五官平淡,普通人除了衣服,確實男女界限也不是很分明。
至於身高,古代社會中,從事農業的民族,老百姓的健康狀況普遍很差。因為營養來源單一,家裡面孩子太多,饑荒、徭役不斷。
歐洲中世紀的盔甲,屬於當時妥妥的貴族才能打造的東西,按說穿盔甲的人,營養條件還算好的。
但現代一個身材普通的男子,也穿不進去。
所以身高也不用考慮了,男女都矮。
那麼,花木蘭大概率又醜又矮?這也不一定。
看看下面這位,大好鬚眉男兒。
穿回女裝的樣子如下。
這位演員叫王蘇婭,她扮演的是《戰火中的青春》的主角高山,一位女扮男裝的戰士。
這位戰士是有原型的,原型為全國特等女戰鬥英雄郭俊卿。
話題終於扯回來了,總之從郭俊卿的實際經歷中,我們就能看出女扮男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郭俊卿1931年生於遼寧省凌源縣,為了給被地主害死的父親報仇,她14歲就用假名郭富參了八路軍。她說自己17歲,是個男孩。
班長曾命令她將一個命令在4小時內,送到30公裡外的部隊。郭俊卿騎著快馬穿越雪夜,在山溝中跋涉。
在返回的途中,她的馬被累死了,她徒步將馬鞍扛了回來。這時候她才十五六歲。
1948年,郭俊卿被調到戰鬥班任班長,帶領四班突擊,衝上城東第二道山梁,和敵人展開白刃戰。
戰鬥結束後,因為立了功,她所在的班得到了「戰鬥模範班」的錦旗。
是的,花木蘭是真的可以上前線戰鬥的,甚至能當上班長,立下戰功。郭俊卿最後被任命為某機炮連支部書記。
不過由於某次在雪夜跋涉,或者某次涉過齊腰深的冷水,又或者因為某次的高強度行軍,郭俊卿最終患上了嚴重的婦科病,喪失了生育能力。
女扮男裝的日子,她從來不脫衣服睡覺,也不和大家一起上廁所或者洗澡。
而1950年,由於婦科病嚴重,高燒不退,醫生給她做了身體檢查,她就這麼暴露了女兒身。
這個劇情,和動畫片版《花木蘭》有點像。
當身份暴露後,和《花木蘭》的劇情不同,當時的48軍軍長賀晉年非常激動:「郭俊卿是巾幗英雄,是當代花木蘭,是我們四十八軍的驕傲!」
郭俊卿幸運地生活在一個能夠認識到她的價值的年代,而中國這片土壤,也一直很崇拜花木蘭、秦良玉等女戰士,甚至民間還盛產各種「易裝文學」(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託妹自嫁」、「女子行走江湖多有不便」,明清小說如「三言二拍」裡好多這些梗)。
郭俊卿女扮男裝從軍5年,還有比她長的。
一位叫James Barry的神秘外科醫生,女扮男裝從軍46年。
James Barry1813年參軍,1857年去世,在軍營中待了大半輩子,是個資深軍醫,去過大英帝國版圖中的多數地方。
她之所以女扮男裝,是因為自小的理想就是當兵。
她冒名頂替念了醫學院(當時醫學院沒有女性學生),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醫學生。後來又成為了英國剖腹產手術第一人。
這個人我有點崇拜,我覺得不論在任何時代,James Barry都是一個對夢想頑強固執,而且敢想敢幹、突破世俗的人。
她為了不暴露女性身份,努力鍛鍊身體,並故意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性格很壞,喜歡暴力的人,做事情瘋狂到不要命,以至於從來沒有人懷疑過她的性別。
James Barry女扮男裝46年,這個時間跨度可謂無人能及。
她幾乎一生都在完善隱藏自己身份的方式。她和男僕走得很近,故意讓人懷疑是同性戀,遭到同行軍人的暗中八卦,
但她的下場其實挺慘的,從軍中高層一下子身敗名裂。
總結一下,女扮男裝而不被發現,真的沒有那麼難。
絕大多數人的長相性別並不分明,更何況是營養不良、黑瘦黑瘦的古代老百姓。
而且從真實事例來看,直男對身邊士兵的真實性別這種事情也並不關心,說不定自稱女人,對方還不信。當事人只要稍微提個心眼兒就行。
女扮男裝,難的是什麼呢?
難的是在男女大防、授受不親的年代,一個閨閣中的女子懷有奇志,認為自己的一生並非女誡女則。
發現身份就是要砍頭的,家人也要蒙受屈辱。但她仍有不得不為之的理由。
她堅韌不拔,一邊要隱藏身份,一邊要克服生理上的困難,付出百倍的努力趕上軍中男同儕,還要在黑夜中跨過雪山。
她不在乎世人如何評價自己,也不在乎生前死後身敗名裂。她有不得不為之的理由,敢於向世俗發起挑戰。
女扮男裝缺乏的從來不是可能性,而是個體超越時代的堅韌與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