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1 秉燭讀夏秋

有一些農村老話,聽上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甚至有些迷信的說法。

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有些話慢慢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慢慢形成了一種傳統文化。

比如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意思是說:結婚喜事的時候不能送傘;為老人賀壽的時候不能送煙;如果有人家死了人,你錯過了幫忙、隨禮,過後就不要再補上禮金了。

如果不是這樣,自己出了錢主家還不高興,落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這句俗語因何而來?也就是說有什麼說道呢?

這句俗語源於一種傳統文化。「傘」諧音「散」,誰家剛結婚也不盼著小兩口散夥。

如果在結婚時候送「傘」,會讓主家聯想到散的意思,這給主家添堵。喜慶的日子都講究不說「破」話,光說圓滿的「好」話,送東西也是這樣,如此才能和喜慶的氛圍相符。比如說喜慶的日子,不小心打碎了碗,人們就會說歲(碎)歲(碎)平安。如果喜事的日子颳風下雨,人們就會說風調雨順,總而言之是說一些吉利的話。

有的地方結婚喜慶的日子不能送「鍾」,因為「鍾」諧音「終」,完蛋、死的意思。如果送鍾會被主家誤以為是詛咒自己,送鍾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人們為了圖個吉利,有喜事的時候,沒人送鍾或者傘,沒人會幹這種花錢不落好的事,況且可送的東西有許多,為什麼非要和世俗觀念對著幹呢?

賀壽的時候不送煙,和這個道理差不多。

因為「煙」諧音「咽」,意思是為老人過壽的時候,如果送煙會讓老人聯想到咽氣的意思。

上了歲數的老人都忌諱死,在祝壽這種歡樂的情景下,送煙會給老人添堵,老人對一些詞兒都敏感,講究老理,能引起老人不愉快的事,儘量不去做。

有一句話叫做「分享快樂的事兒可以成倍」。比如人們赴喜宴的時候,心情就會愉悅,如果你錯過了別人的喜事,沒有及時為人家隨禮,事後可以補上,這沒關係,意思是說快樂的事可以分享。

假如你錯過了別人家的喪事,沒有及時為人隨禮,那麼過後你就不要再補上禮金了。

本來喪事令人痛苦,主家剛剛忘卻,你補上禮金就會想起痛苦的事兒。讓主家心情鬱悶。

其實補償的機會很多,比如他的兒子出生或者升學,你多隨一些禮金,主家會明白你的意思,所以沒必要在這痛苦事上糾結。

綜上所述,以上這三件事雖然看似很小,甚至有些迷信的說法,但是,若違背了傳統,最後花了錢還令主家不高興,甚至引起誤會。

其實人們也不在乎禮金、東西的多少,人到理不虧,捧個人場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面子問題,人們更在意的是這種氛圍。

人們總是期望將來更美好,一些不吉利的話或者東西就會避而遠之,既然如此,何必要違背這些傳統呢?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要是送不對,可能會惹人不快,甚至得罪人,好心變壞事。因此,我們在送禮的時候,一定不要亂送。古人曾總結了在人生三個重要時候送禮,尤其要注意的三個細節。那就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喜不送傘」;結婚是個重要的日子,肯定希望得到眾人和親朋好友的祝福。人們一般都會祝福他們百年好合,白頭偕老。送禮的時候,也會送一些寓意比較好的東西。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是一句體現我國傳統習俗的俗語,社會在發展變遷,甚至有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下面我們來聊聊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一、喜不送傘在我國最大的喜事莫過於結婚了,結婚作為我國的四大喜事之一,這裡的喜指的就是結婚的意思。
  • 俗話說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啥意思?現在還適用嗎?
    像是這句「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乍一看沒有任何的問題,因為都是教人人情世故的。可是如果我們去仔細思考這句話就會發現不對勁,因為這句話雖然也是前人對生活的總結,可卻採取了蔑視別人智商的方式。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就先說說這句話是啥意思,然後再說一下現在還適用不適用。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古人送禮經驗
    在當下,隨禮成為很多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很多人一個月工資下來,有半數用來隨禮,甚至入不敷出的情況也並非沒有。隨禮成為了很多人的負擔,但是這個負擔又不得不背負。儘管近些年,媒體不斷探討隨禮的必要性,但是,隨禮現象依舊存在。而提起隨禮,很多人會想起這句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
  • 農村人講究「喜不送傘,壽不送煙」,下句更絕,你知道嗎?
    農村習俗很多,有的並非是瞎講究,確實是聽著不好聽,或者看著不舒服,這種情況下,咱們最好就是多了解點然後避免開,免得錢沒少花,還惹別人不高興。不知道這句老話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叫「喜不送傘,壽不送煙」,還有一句叫「喪不後補」。具體怎麼個意思,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 農村老人講丨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講「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農村的規矩,確實很多,各地風俗都不一樣。出於人情世故,對於農村的一些風土人情,各地方的習俗,多做了解、熟悉,還是有好處的,入鄉隨俗,善莫大焉。到底「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呢?一、壽不送煙。
  • 俗語 | 「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婚喪嫁娶真有講究嗎?
    「喜不送傘、喪不後補」體現了我國民俗文化中的一些禁忌習俗。1、禮物諧音禁忌「喜不送傘」就屬於禮物諧音禁忌類型。根據不同地方的方言不同,「傘」字的諧音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散」,一個是「喪」。別人做喜事,特別是結婚一方,送「傘」就犯了「離散」忌諱,也犯了「喪事」的忌諱。民間認為不吉利。
  • 農村之中,老人常說,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婚喪嫁娶真有講究嗎?
    農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很多中國大城市之中消失的事都或多或少地保留在農村之中,就像農村地區的老人經常說喜不送傘,喪不後補,那這些城市人之中不知道的婚喪規矩在農村之中真的有那麼講究嗎?農村之中的喜事有很多講究,這裡根本一一例舉不完,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喜事之中不能送傘的講究,很多人對於這一點根本就是不了解,認為一把傘又能夠代表什麼呢?其實這裡面的講究還是比較多的。最主要的就是農村人之中經常講究一個諧音的文化。
  • 俗語「三錢不借三錢不花,三禮要贈三禮不隨」啥意思?有道理嗎?
    它是廣大勞動群眾在實踐中的出來的智慧結晶,雖說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有些俗語被淡忘,但傳承下來的俗語卻不失光彩,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俗語產生了好奇心並開始學習,在農村,俗語更是被老農們津津樂道。因為有時乾巴巴的一句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讓一句話,一段故事富有生機,這是任何語言無法比擬的。
  • 結婚衝喜,迎娶新娘時要注意什麼?喜衝喜、喪衝喜有什麼講究?
    結婚衝喜很多人都聽過,但對結婚喜衝喜、喪衝喜,應該很多新人都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寓意講究,那麼結婚衝喜,喜衝喜,喪衝喜有什麼講究?衝喜迎娶新娘時要注意什麼?一起來看看▼▼▼▼
  •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話其實並沒有多少意思,大意是說,一個家庭如果節儉省吃儉用,一分錢都不捨得花,那麼就會風波不斷,剩下了再多的錢,也都是會花盡一空,無濟於事,而那些平時裡面該吃吃該喝喝的家庭,花著掙著,反而積蓄不斷,其實吧這個說法沒有多少道路,只能說是應在一小部分人身上,都是時也命也。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道理在何處?一、這句話啥意思農村以前的灶房多是土灶,上面一口大鍋,下面填柴禾。這是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但這句話絕不只是簡單地說這兩樣東西,而是有別的意思。啥別的意思呢?就是教人趨利避害,還教人遠離某些事。比如說小時候我偷人家西紅柿被咬事件,如果我沒有主觀想要偷人家西紅柿的想法,就不會去地裡,去了後如果不進人家地,也不會被咬。
  •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
    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有什麼寓意?有道理嗎?文/悠悠歷史心隨著時代變遷,雖然有些東西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但是俗語卻在農村不斷流傳。就像在農村的一些俗語中能夠預測天氣變化,講述風土人情,而有些卻告訴了大家為人處世的道理。今天小編就向大家說一句農村俗語老話,「寢不橫屍,臥不覆首,眠不北向」,你知道什麼寓意嗎?這句話有道理嗎1、寢不橫屍這句話具體的含義就是說,人像屍體一樣仰面而臥。通俗點來說,只要是人在睡覺時的姿勢,不能和過世人的姿勢一樣,那麼為什麼有這樣的講究呢?
  • 老話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啥意思?為何古人如此忌諱?
    在傳統文化中,其中不乏一些神奇古怪之事,而擁有著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的中國,無論是正史記載,還是野史流傳亦或是口口相傳,在每個地方,總會有屬於各自的傳說,更有許多忌諱之談,比如俗語「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所講的就是送禮的忌諱,再比如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必有事」,意思是說三拜已是大禮
  • 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藝多養不了家,兒多養不了母」啥意思,你覺得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就聽到很多老話,這些老話都是老人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也是很有道理的。以前人們的生活都是靠種地為生,農忙結束以後,他們才有時間坐在一起聊聊天,雖然那個時候的人們,文化水平都不高,說出來的話也沒有出口成章,但是卻教會了我們一些道理。在以前的農村,那個時候人們都是依靠勞動力。家裡的人口是越多越好,雖然生活條件不好,但是也能把小孩養大。不管是吃米,吃麵,吃糠,孩子都會健康成長。
  • 慈谿的老話太有趣了!你能明白每一句的意思嗎?
    10、做壽做九勿做十11、請吃糖飯,哦送喪12、煞煞清爽,梅蘭芳13、日裡裝雞叫,夜裡打虎跳14、老酒燙心肝,好比做神仙15、閒事弗管,飯吃三碗16、麥稈喉嚨筲箕肚,冷飯要吃三淘籮17、有鈿人家放炮強,嘸鈿人家摜酒甏18、廿年媳婦廿年婆,再過廿年做太婆19、帶魚吃肚皮
  • 農村老話「果樹不挨刀,產量不會高」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老話"果樹不挨刀,產量不會高"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果樹是農村種植的主要經濟林木,種植果樹後,大家都希望自家的果樹長得枝繁葉茂,碩果纍纍。然而任何事情總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本來經過精心管理的果樹不但長勢良好,花開滿樹,可就是不掛果或果很少掛果,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 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 說的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著很多的俗語,都是智慧的勞動人民實踐而來的,很多還是挺有道理的。今天就來說說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現胡沒有道理呢?農村老話「窮人不喝酒,富人不沾賭」,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當在農村還是有一個樂趣的,那就是聽農村老人們說一些老話,這些老話就是農村俗語,都朗朗上口沒特別有趣、其中一些俗語還帶著著一些特別有趣的故事,蘊含著一些道理,到現在都可以讓我們受益匪淺。這些農村俗語其實都是農民老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生活經驗的一個總結,對與生活上遇到的一些事情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所以俗語其實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