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挽救的不僅是腦細胞,還有生命」——朝陽腦卒中綠色通道...

2021-01-14 瀟湘名醫

「劉老師,我來了!單子填好了給您,留置針我紮好了!」

「好,等這個患者結束了就馬上進CT室!」

12月25日15點30分,急診內科一診室醫生王福軍為一名中年男性患者開通了腦卒中綠色通道。患者就診時主訴左側肢體無力7個小時,既往高血壓病史,入院時血壓186/98mmHg,卒中護士在完成一系列抽血心電圖之後,將患者轉運到CT室準備進行一站式卒中CT檢查。神經外科醫生吳文汧穿著刷手服急匆匆地趕來,抓緊時間向家屬詢問患者的具體情況。CT開始了,這時候在急診科會診的神經內科醫生李悅聽說有個綠色通道患者在做CT,雖然超過了靜脈溶栓的時間窗,但她也來到了CT室查看了患者的情況,伴隨著幾名醫生對患者病情的熱烈討論,只聽到一聲:「撕了!是主動脈夾層!」聽到這句話,瞬間的安靜引來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場的所有醫生護士都看向CT片子,「嗯!確實是夾層!劉姐,你太牛了!火眼金睛啊!」 CT室護士劉金梅並沒有因為大家的誇讚有些許的笑容,因為工作年限超過30年,外科出身的她深知主動脈夾層的危險性。這時候,她提議給患者緊急加做一個全主動脈灌註:「我再多給他加一支藥,先給他把灌注掃了吧,要不太危險了。」大家一致同意,技師洪雪嬌嫻熟的操作,很快就完成了增強掃描,倆人默契的配合為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另一位CT室技師高洪波也在確認的第一時間緊急聯繫一診室王福軍醫生,報危急值!預警搶救室,急請會診。CT結束了,醫生護士一起將患者平安轉移到平車上,這時候王福軍醫生也趕到了CT室,將患者推進搶救室,大家這才都鬆了口氣。

朝陽醫院腦卒中綠色通道從今年8月開通至今,總評估人數超過470人次,靜脈溶栓60餘人,急診介入治療也超過了30人。在多學科越來越順利的共同協作下,不到五個月的時間,平均DNT時間已經降到48.2分鐘,DPT時間從最開始的184.6分鐘成功降到了100分鐘以內,功夫不負有心人,朝陽腦卒中綠道還會一直繼續努力下去,為更多患者創造挽救生命的機會。

朝陽腦卒中綠色通道團隊 曹寧 攝影 劉金梅

【來源:北京朝陽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腦卒中致殘、致死率高,做好這兩點,可以挽救無數生命
    原創 LM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腦卒中是我國國民「頭號殺手」,做好「早治療,重預防」這2點,可以挽救無數生命。腦卒中是嚴重危害中國國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經濟負擔五大特點。
  • 黃金3小時 世博高新醫院開啟解栓綠色通道!
    據悉,患者從發病到入院完成了溶栓治療,僅用了2個小時。  「我們當時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就認準了李主任,他一邊安撫我們的情緒,一邊為我們講解老人的情況和治療方式。」患者家屬介紹道。在綜合考慮患者的身體情況及今後生活質量等因素,與患者家屬協商後,確定進行手術治療。
  • 注意這些腦卒中...
    來源:上海新華醫院 微信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大多數時間,健康的我們都是在賽道上從容而行。但在某些關鍵時刻,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爭分奪秒,才能跑贏如龍捲風般席捲而來的突發重症,換來下一程的健康與安寧。46歲的張先生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和腦卒中聯繫到一起。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2021-01-09 12:04:55 來源: 龍江印象 舉報   卒中患者的時間就是生命
  • 微量營養素與腦卒中
    維生素和礦物質雖然「微量」,但它參與人體重要的生理過程,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攝入量不夠或過量時,都會對機體造成危害。「腦卒中」 又稱「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調查顯示,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因素,也是中國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
  • 無牌兩輪摩託車相碰 綠色通道成功搶救
    接到報警後,縣交警大隊立即通知120救護車一同迅速趕赴現場,在事故現場進行救護,並及時送縣人民醫院治療,在趕往醫院過程中,唐某甲出現嘔吐症狀,經檢查唐某甲顱內出血,縣人民醫院馬上開通交通事故搶救綠色通道,組織醫務人員對唐某甲手術搶救治療,由於搶救及時,唐某甲現已脫離了生命危險,成功挽救了唐某甲的生命。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開展「腦卒中」公益宣傳
    日前,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卒中多學科團隊(急診內科、神經內科、介入科)開展了一場「腦卒中」公益宣教活動。活動主題是「醫體融合,預防卒中」,向社會普及用醫療幹預加體育鍛鍊相結合的方式來防治卒中。活動現場,來自急診內科孫鵬教授、李壽彭教授、神經內科主任黎鋼教授、王夢嵽教授以及介入科劉德翰、李欣教授等十餘名專家為市民進行現場宣教,專家們圍繞活動主題講解腦卒中的危害和防治知識,以提高全民對腦卒中預防的認識。
  • 清遠腦卒中急救地圖正式發布 院前急救擇院精準導航
    做好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和幹預工作,以清遠市國標建設為推手,推進區域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體系建設,促進腦卒中的精準高效救治,為清遠地區腦卒中救治提供便捷平臺。  「不只是一張指示圖」  據悉,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醫療費用高的特點,嚴重威脅居民身心健康。
  • 壽光市人民醫院|時隔41年再次挽救同一病人生命
    這次,你們又救了我一命!市人民醫院給了我兩次生命!真的是非常感謝你們!」12月3日,在市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即將出院的文先生(化名)及其家人對心胸外科醫護人員千恩萬謝,激動之情溢於言表。而且他這個肺腫瘤的分型和其他分型不一樣,沒有靶向藥物等有效藥物進行治療,放療的話心臟毒性也受不了,手術成了挽救他生命的唯一手段。但是,手術風險之大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文先生是陳舊性廣泛前壁大面積心梗,心臟彩超顯示的心臟射血分數(EF值)低至40%,(正常人的心臟超聲EF值一般在50%-70%之間),心功能極差。
  • 男子腦卒中一個月後基本恢復步態!醫生:這件事做對很重要……
    男子突發腦卒中 右側肢體零級癱據了解,49 歲的丁某在被送到醫院時,他的右側肢體完全不能動,查體為零級癱,並且不能言語,甚至不能吞咽、哭鬧、喊叫。肢癱、言語、吞咽、認知,每增加一項功能障礙就增加一分治療的難度,因此,丁某被定義為重症病例。
  • 綠色護士服——急診科裡的「生命顏色」
    門診樓一側,還有兩輛急救車停在西門口,只需順著它們耀眼的紅色燈光走過去,就是急診科了。  新冠疫情最嚴峻時,這裡有6名護士馳援武漢和襄陽。22歲的王樂童當時也寫了請戰書,但因為疫情期間、醫院急診科裡的人手已「捉襟見肘」,她留守了下來,對於沒能親赴這次「人生大考」,她當時感覺有些遺憾。  但接下來的經歷讓她深深感到,成長機會同樣難能可貴。
  • 「綠色通道」解了我們用票燃眉之急
    「我們已將發票印製備案信息提交省局,煩請收到批文後儘快安排印製,以滿足景區用票需求……」徵管股老李掛斷髮票印製公司電話後轉身說,「石會計,我們已經跟省市局,還有發票印製公司溝通銜接好了,馬上提交發票印製信息,確保最短時間內將你公司再次申請的10萬份門票印製到位。」  「太感謝了,你們稅務部門的高效服務,真是解了我們用票燃眉之急。」
  • 一電動車駕駛員在交通事故中受傷 廣州交警全力打通「生命綠色通道」
    9 月 23 日 9 時許,廣州交警接市民報警,在白雲區黃石東路白雲匯對出路段發生一宗小車與電動車碰撞的交通事故,電動車駕駛員受傷且存在生命危險。因為搶救及時,事故中的傷者已脫離生命危險,目前事故在進一步調查中。
  •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
    紅網時刻衡陽11月39日訊(通訊員 何谷芬 唐慧敏 記者 譚倩)11月25至27日,2020年中國腦卒中大會暨腦卒中防治工作總結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會上,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被授予「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稱號。
  • 關注生命通道 別給生命「添堵」
    一些小區規劃建設時對車輛增加預估不足,導致車位不夠,許多業主無處停車,只好將車停在了消防通道上;還有一些人為了方便、省錢,即便車庫有位置,他也要把車輛停車消防通道上;此外,還有一部分市民的意識達不到,尤其是對火災的認識不夠,覺得「哪有那麼容易起火喲」。
  •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
    區中醫院外科醫生張琳敏: 「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生命! 在同病魔的戰鬥中,手術刀就是他們最有力的武器,果斷、精準、雷厲風行是人們對於他們的基本印象,面對鮮血毫不膽怯,「刀光剪影」中挽救患者的生命
  • 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我們在站立的時候,肌肉不會掉下來成一灘泥,正常人在運動的時候肌肉會規律的收縮,不會動的毫無章法,這就是肌張力在起作用。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腦卒中後肌張力障礙的康復治療。
  • 市第一人民醫院:技術幫扶 推動腦卒中項目工程
    近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葛朝明教授帶領腦卒中團隊16名神經內、外科骨幹來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甘肅省重點專業--腦血管病聯合診治第四站(天水站)暨天水市卒中防治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會議由院神經外科主任馮康主持、天水地區的各級醫院神經內、外科同仁積極參加會議。
  • 用生命挽救生命!抗擊「非典」先進老兵靳桂明再上抗疫戰場
    靳桂明:「對,就是病人和工作人員的走向,物流、清潔和汙染的走向,都是我們每一個環節都要細緻考慮的問題。」靳桂明說,感染控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大到醫院病區隔離、一線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小到一袋醫療垃圾、一滴醫療廢水的處理都是防範疫情擴散的關鍵環節。這也是她在抗擊「非典」等傳染病時,積累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