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由於受到各種養生理念等的影響,將糖視為洪水猛獸,但其實適量吃糖也是有益處的,只有合理地吃,不過多吃就行。
1、糖的益處
糖類是人體所需要的重要營養素。糖類能供給能(熱)量。成人平均每日每公斤體重需糖6克。
糖是產生熱能的營養素,它使人體保持溫暖。糖還是構成人身體組織的重要成分。糖在機體中參與許多生命活動過程。如糖蛋白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粘蛋白是結締組織的重要成分;糖脂是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當肝糖元儲備較豐富時,人體對某些細菌的毒素的抵抗力會相應增強。因此保持肝臟含有的豐富的糖元,可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並提高了肝臟的正常解毒功能。
除此之外,用糖還能供給熱能,可節省蛋白質,而使蛋白質主要用於組織的建造和再生。
糖還具有抗酮作用。脂肪在人體內完全氧化,需要靠糖供給能量,當人體內糖不足,或身體不能利用糖時(如糖尿病人),所需能量大部分要由脂肪供給。脂肪氧化不完全,會產生一定數量的酮體,它過分聚積使血液中酸度偏高、鹼度偏低,會引起酮性昏迷。所以糖有抗酮作用。
糖還可以增強腸道功能合成維生素,糖類食物中不被機體消化吸收的纖維素促進腸道蠕動,防治便秘,又能給腸腔內微生物提供能量,合成維生素B。
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為配料,調節食物風味,增加食慾。
2、吃糖要有度
糖儘管有如此諸多好處,但是任何事物都得有個度。吃糖也是如此。
每天若是吃糖或甜食較多,那麼吃其他富含營養的食物就要減少。尤其是兒童,吃糖或甜食若過多,會使正餐食量減少,於是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反而得不到及時補充,以致營養不足。
糖攝入過多,還容易引起齲齒。各種糖吃後在口腔中會有一定量的殘留,殘留的糖在口腔細菌作用下變成酸,對牙齒發生腐蝕作用,經過一定時間即出現所謂的「蟲牙」。
3、合理吃糖
吃糖過多會造成危害,而不食糖對身體也不好,吃糖需合理。
首先應該有正確吃糖的習慣。吃糖的人,特別是愛吃糖的兒童,要糾正含糖的習慣,吃糖時將糖嚼碎,盡裡縮短糖在嘴裡停留的時間;睡覺前更不應該吃糖,人入睡後,唾液停止分泌,沒有清潔口腔的唾液,糖發酵產酸就更多,不利於牙齒的健康;吃完糖後,最好用白開水漱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到最低限度。
關於糖的合理食用量,我國目前糖的供給量約佔能見的60%~70%,即:成年人每日每公斤體重約4~6克,兒童、青少年每日每公斤體重約6~10克,1歲以下嬰兒約12克。以牛羊奶為主食的嬰幼兒,也應注意少加糖,培養不嗜甜食的飲食習慣。
嚴格控制糖的攝入量,不會影響人體對糖的需求,因為除碳水化合物食品外,含糖的加工食品實在太多了。
【以上就是本次的內容,你覺得如何,又是否對吃糖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知,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