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洗澡會留下月子病?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坐月子」是女性二次回春的好機會,但從西漢流傳下來的坐月子習俗,到今天各地習俗都有不同,例如如今也有很多女性月子期間被要求不能洗澡、不能洗頭,尤其是現在到了夏季,這麼熱的天不讓人洗澡,那不得悶出問題來。
一個月子期天天洗澡,一個月子期過了才洗澡,結果如何?
家裡有親戚是做月嫂的,那天聊起見過「最奇葩」的新媽媽,說出來大家都被震懾到了,這位新媽媽叫小程,由於婆婆是思想比較頑固的老人,強硬地要求小程月子期間不要洗澡,每次她實在忍不住打算偷偷洗澡了,婆婆都會說:「坐月子是不能洗澡的,不然會落下一身的病,你看老家那誰......」
小程一個新手寶媽,因為害怕竟然真的忍了30多天沒洗澡,直到產褥期複查,醫生才發現她的子宮竟然還沒有恢復好,直到聽到小程整個月都沒有洗澡,醫生都忍不住批評了她,這完全就是白坐了個月子。
說來親戚也覺得納悶,有個新媽媽和小程差不多情況,除了剛進月子的幾天沒洗澡,剩下的時間幾乎天天洗澡,要麼是毛巾擦拭要麼是淋浴,去複查的時候醫生都誇她恢復的好,可見月子期是下了功夫的。
為什麼月子自以為好的天天不洗澡,反而會導致月子恢復變差,老人們認為的錯比天大的天天洗澡,竟然還恢復的更好一些?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差別?
1、以前為啥不讓洗澡?
衛生條件:以前條件落後,尤其是洗浴,不不像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浴室,雖然當時水汙染少,但是水中含有細菌,很多瘟疫都是通過水擴散的,條件不好的連熱水都沒有。外部條件:以前沒有空調、暖氣和電吹風等科技,如果在洗澡洗頭後著涼,可能會引發一系列感染問題。營養條件:以前飲食營養不足,對月子沒有科學的認知,產後本就虛弱,如果不注意保暖,洗澡就是冒風險的事情。
2、現在坐月子可以洗澡嗎?
現在我們提倡的是「科學坐月子」,尤其是在夏季,產婦容易出汗,如果長時間不洗澡,身上都「臭了」,抵抗力本來就差,反而容易生出各種毛病。因此,醫生大多數都會建議產婦洗澡。
3、產後多久能夠洗澡
順產產婦在第二天就可以進行擦浴,消除身上的黏膩感,但要避開傷口處,淋浴一般建議在產後7天,剖腹產最好在產後10天,避開傷口部位。
坐月子長期不洗澡會造成哪些危害?
1、心情煩悶
尤其是現在到了夏天,一天不洗澡身上就會黏糊糊的影響心情,導致剛生產完痛苦的產婦心情越發難受,科學洗澡不僅可以清除身上的汙漬,清爽自在,還能幫助心情更加自由。
2、傷口感染
剖腹產的傷口需要悉心的護理,順產也可能留下撕裂和側切傷口,如果肢體上存在細菌和病毒,可能會導致它們的繁衍。
如果影響到尚未癒合的傷口,夏天氣溫高、溼度大、出汗多,更容易滋生細菌,導致傷口感染,久久無法徹底癒合。
3、影響子宮健康
清潔工作不到位,細菌就容易往產後尚未閉合的子宮頸裡鑽,本身孕產就帶來了很大的刺激,如果細菌沒有及時清潔,會增加會陰部感染的情況,持續發展才會造成附件炎、輸卵管炎和盆腔炎等,導致子宮和卵巢進一步受損。
月子洗澡應該怎麼做?
據過來寶媽傳授:要遵循「冬天防寒、夏季防暑、春秋防風」這12字原則。
簡單來說就是冬天氣溫低,要注意做好保溫工作,可在洗澡前提醒把浴霸打開,等裡面暖和起來之後再進去,洗完之後也要注意及時擦乾身體和頭髮,並穿上厚外套防寒;夏季比較熱,注意防暑,可以把水溫稍微放低一點,洗澡時間不要太長,10~15分鐘即可。春秋氣候適宜,注意房間內密閉別受風。這樣洗澡,往往不會讓身體落下病根。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前將洗浴用品準備好,衣服最好拿袋子裝避免受潮;
2、溫水保持40-45°,最開始可以用擦浴,然後選擇淋浴,避免坐浴感染;
3、花灑可以一直開著,以免身體水氣蒸發被帶走熱量,邊衝邊抹,節約時間;
4、私處注意不要使用沐浴露等,因為這裡環境是弱酸性的,鹼性沐浴液不適合,清水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