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石頭。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
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
《天道》解析,每晚十點,公號——煤球青年
全網首發
人性之惡是什麼?
或許需要從人性是什麼才能講明白。
可明白人性的人,會原諒人性的貪嗔痴。
明白的無須說,不懂的說了也不會明白。
丁元英有時候天真的像一個孩子一樣。
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內心那種純粹是清淨的,不染濯的。
我認為那是極高級的禪定境界。
1
如果丁元英留下的這個檔案袋是懺悔,那麼劉冰便是抱著這個懺悔跳樓了
《天道》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解釋,這個我們不做任何的評價。
但不論什麼樣的聲音都是有價值的。
不論什麼樣的解讀,都需要在之前的解讀之上去發現更多的價值。
我認為這樣才是更好的成長。
劉冰的跳樓是我第一次看《天道》的時候,感覺很奇怪的一個地方。
可能思維還是束縛在生死這一關上吧。
認為只要人活著就會有希望,只要人活著就會有可能得到你想擁有的一切。
可劉冰跳樓是真實的。
劉冰從頭到尾從來沒有相信過丁元英。
他只願意相信他相信的,不相信他不承認的。#丁元英#
但憑賣唱片的那點交情根本不足以讓丁元英對劉冰動什麼惻隱之心。
關於買賣不是恩典的觀點。在之前的股東會上,丁元英曾經闡述過。
那麼劉冰與丁元英之間的買賣就是恩典基礎了嗎?
至少我目前為止,我始終不認為是這樣的。
之前我曾認為丁元英留給劉冰的是一個覺悟的契機。
讓劉冰如實觀照之後,自慚形穢。
但偏偏劉冰的行為舉止超乎了我們對丁元英的那種關於高人的決策評價。
丁元英失算了。
如果說林雨峰的死是自找的。那麼劉冰的死,便是丁元英推了一把。
我們可能會說劉冰沒有覺到,所以給他,他也拿不住。
可是僅僅這樣的一個評價,就可以讓這件事情圓滿了嗎?
至少我不這麼認為。
2
劉冰如果不是太自戕,或許就不是這樣的結局
劉冰讓我看到的,最大感受便是人性之惡。
尤其他讓我重新明白和定義了什麼是朋友這個詞。
之前對朋友的定義是兩肋插刀。
認為朋友有難了,應該幫朋友,缺錢的時候,應該借,朋友只要有事了自己能幫一把,一定要伸手幫一把。
可當我自己有事的時候,我得不到任何回應。
但更多的會向好的方面去思考。
但事實卻是這樣的事情,再一再二再三。
可後來接觸《天道》之後,看到劉冰對朋友的這個定義。
瞬間明白了,所謂的朋友是什麼意思。
劉冰當初為了有加入格律詩公司的機會。
花了很多心思,用了很多辦法。
但他加入公司之後對公司的貢獻是什麼?
開著寶馬四處遊逛,甚至葉曉明用車的時候根本都找不到他,他每個月上報的手機費和油費都特別高,但他絲毫沒有認為自己的行為很過分。
他覺得我花錢了,我入股了,我享受的是我應該得到的。
一個創業階段的公司,如果沒有歐陽雪和丁元英在後面撐著,他早被出局了。
葉曉明和馮世傑當初肯讓劉冰加入,也是礙於人情面子。
他們給了劉冰面子,可是劉冰沒給他們兩個人面子。
這樣的朋友真的很難用好或者壞去定義。
有時讀到這一段的時候,便不自覺的會有一個假設。
如果劉冰從丁元英的家裡出來,抱著檔案袋,直接去找馮世傑和葉曉明與他們分享這個所謂的籌碼。
我覺得可能會讓整個故事更加精彩。
可劉冰絕對不會這麼做。
如果劉冰真這麼做了,他就不是劉冰了。
當一個人完全明了自身上所有的弱點時,你就不是你了。
因為你不知道,你不明白,所以你才是你。
假如檔案袋是真的,劉冰毀掉了格律詩,他間接毀掉的也是馮世傑和王廟村的利益和前途。
這麼缺德的事兒,因為一己私利,不顧後果,什麼都幹。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再碰到什麼糟心稀奇的事,自然見怪不怪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金錢面前,人性之惡,沒有什麼是不能出賣的。
3
如果他們已經懺悔,便不需要再有懺悔的理由
《天道》的深奧之處,在於會隨時隨地的,否定你之前的所有的參悟。
我經常會這樣被完全推翻掉之前的東西。
可能上個月我還堅持我的某一個觀點,認為是真理。可在下個月之後,你會又發現我用另外一個道理,推翻了我之前堅持的觀點。
我認為這就是我看到的《天道》魅力。
它讓你隨時隨刻陷入一種思考的狀態中,那種狀態是你沒有辦法跟別人去正常的交流。
你所參悟的一切,根本沒有辦法讓別人去聽明白你參悟到了什麼,因為什麼而欣喜。
因為開始寫《天道》,便接觸到了很多的《天道》迷。
很多的人急於去表達,急於去交流。
可能每一個人都需要用這種過程去沉澱自己內心世界的那份浮躁。
誅心之後便是什麼?
得道的得道,化緣的化緣,燒香的燒香,拜佛的拜佛。
但前提是什麼?
懺悔。
葉馮劉三人,如果已經懺悔了,那麼便不需要再有一個懺悔的理由了。
人能做點事,是很不容易。能做成點事兒更不容易。
所有人都在苦苦的掙扎著。
這個世界才是黑白顛倒,眾生都是沉淪苦海。
人為什麼會屢次的犯錯誤而不知悔改?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悔改,他缺了一個懺悔的理由。
劉冰可以抱著那個檔案袋大聲喊著丁元英,你撒謊了,然後跳樓。
你可以看見人性的執著執念不是你的思維意識能探尋到的地方。
劉冰的死很遺憾。
他用自己的生命給大眾很生動的上了一課。
生動的這一課背後是什麼?我想聽聽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