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之篇4」皆知「暗香疏影」之美,誰曉林逋之孤獨

2020-12-22 花見詩社

記得與林和靖的邂逅是在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江南的景色已經令人陶醉了,更何況是人間天堂杭州;杭州的風光已經令人流連了,更何況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湖岸楊柳依依,纖細的柳枝如情人的手,輕柔地撫摸著遊人的心緒;湖水波光蕩漾,映照著西湖的群山,靜靜地響動著煙波中緩慢行駛的畫船;西湖的沉醉已經不能自拔,更何況是那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孤山。

從曲院風荷走過,便是蘇堤,蘇堤向西行旁便是武松墓,武松墓旁邊便是秋瑾墓,西湖周圍有太多的歷史名人和傳說人物安息,但是路過孤山的人也許只在錢塘蘇小小的墓亭中小憩和留念拍照,很少有人知道,在孤山西北角便是「梅妻鶴子」的那位隱士的藏匿之地。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姜夔因此自度詞牌《暗香》和《疏影》,描寫梅花之美的詩句無過於此。如今的孤山少有梅花,更別說當年林和靖出行拜訪朋友時讓童子送信而放的白鶴了。物不是,人也非。林和靖的墓冢在一個隱蔽的角落,仿佛是被世人遺忘了,儘管遊人如織,與廣闊繁華的西湖相比,確實難以引起遊人的駐足。

北宋的林逋並不孤獨,它有梅花作為妻子,白鶴作為兒女;有鴻儒相伴而談,有漁夫相與而泛舟,有山樵相歌而遊;可以飽覽連綿的群山,可以嘗盡清冽的泉水;無官無祿又何妨?無名無聞又怎樣?它有自由,可以自己支配的自由,像飛鳥於天空,如遊魚之於大海。用表面的「孤獨」換取偉大的「自由」,換取精神上的淨土和內心的豐富。這種「孤獨」千金不換。

如今的林和靖也不孤獨,有西湖風月花鳥作伴,時而又有後人拜訪。感到「孤獨」的應該是自己,邂逅千年前的雅致,相見而不可言,怎麼會不孤獨呢?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本篇的讀者請點讚和關注哦。有什麼感想和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古詩詞#

圖片來源:百家號素材庫

詩系列往期文章:

「詩之篇1」刻入DNA的靜夜思,深信而有疑

「詩之篇2」東漢最樸實無華而情意深遠的詩句之「努力加餐飯」

「詩之篇3」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相關焦點

  • 「詩之篇1」刻入DNA的靜夜思,深信而有疑
    恐怕沒有其他一首詩的流傳度能比得上李白的《靜夜思》和孟浩然的《春曉》,就如同刻在我們的DNA之中一般,已經成為雙螺旋上的鹼基,隨時隨地都能轉錄,想忘也忘不掉。不同之處在於「看月光」和「山月」根據森瀨壽三的研究,《靜夜思》有四種版本,「床前明月光」的版本始見於明代李攀龍編的《箋釋唐詩選》而陳翀認為李白的原詩至少在宋元時代就遭到了篡改。討論各種版本的問題網上資料很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 林逋的一首長相思,將分離之痛寫得淋漓盡致,讀來字字錐心
    他的詩大多寫隱逸生活,相傳20餘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他寫的梅花詩成為經典,"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他的詩風田園,山水,無世無爭,獨自一人守一方梅花養幾鶴子"最愛蘆花經雨後,一蓬煙火飯魚船,遲留更愛吾廬近,只待春來看雪天。這就是他所愛的原生態生活吧。
  • 妹控醒目「聖誕之吻SS」實妹橘美也篇動畫篇製作決定
    妹控醒目「聖誕之吻SS」實妹橘美也篇動畫篇製作決定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0-09-20 17:47:48
  • 秋風夕陽與梅妻鶴子——從劉長卿浙東詩看其對林逋詩風的影響
    劉詩現存509首,其中涉及浙東的有近50首,這些詩以酬贈唱和、送別抒懷、山水風景為主要題材,多為作者安史之亂後南渡的作品,詩風幽雋嫻雅,韻致清麗。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人,世稱林和靖,宋初「晚唐體」代表作家之一,著名隱逸詩人,有「梅妻鶴子」之稱。林逋存詩300餘首,多寫西湖優美景色,詠梅詩成就最高,久負盛名。
  • 「詩之篇2」東漢最樸實無華而情意深遠的詩句,至今仍有指導價值
    第一次對朋友說起「努力加餐飯」這句詩時,他還以為是現代大白話,殊不知這是出自被鍾嶸稱為「一字千金」的《古詩十九首》的第一篇。△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主流觀點認為此詩是怨婦思念遠方遊子之作,也有思想活躍的網友認為是仕途不順自我勉勵之作。
  • 狄金森·抒情詩|我是無名之輩
    我是無名之輩,你是誰作 者:[美]Emily Dickinson(狄金森)譯 者:江 楓朗 讀 者:[美]Julie Harris我是無名之輩,你是誰?你,也是,無名之輩?這就有了我們一對!可是別聲張!你知道,他們會大肆張揚!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 「鬼滅之刃」遊戲PV解禁,劇場版「無限列車篇」4.10發表新情報
    「鬼滅之刃」遊戲PV解禁,劇場版「無限列車篇」4.10發表新情報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林逋的《山園小梅》,一首絕妙的梅花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尤其是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人們更是讚譽有加,當時的許多詩詞評論家在他們的詩話、詞話、甚至筆記中對林逋的《西園小梅》都有評價。如宋代汪萃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直接以林逋的的詩歌入詞:「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
  • 如何理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或許,在世人的眼裡,很多人認為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很多人認為是好的,那它就是好的。因為,人大多有從眾心理和盲從心理。
  • 素樸之美「sù pǔ zhī měi」
    因成長歲月生活的需求,慢慢地把雪白如玉的心性,染成五彩的面目, 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善」既是「慈」,有慈悲心就能施,能施就「不貪」,不貪就無欲知足,「知足」就不求人,不求人就不媚世、阿諛、奉承,就可回本來面目。《論語‧述而篇》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是孔子偉大的平凡。不虧是至聖先師,影響中華文化兩千多年。
  • 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老子為什麼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
  • 2020「雲賞櫻」圖鑑之美妝篇
    還有這塊高顏值的獨角獸高光,其實它早在生薑之前就出名了,這次加入櫻花系列也算是個「回鍋肉」。雖然看起來是好幾種顏色的混合,但是達到皮膚上是香檳色調,所以對膚色沒有特別的要求。與獨角獸高光搭配的還有一把刷子,擱一起超少女!還有粉色包裝的保溼噴霧,用作妝前或定妝都可。
  • 動畫電影「姜子牙」發布製作特輯之二維篇
    動畫電影「姜子牙」發布製作特輯之二維篇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道德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白話解說
    王弼版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帛書版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話,是老子辯證法的思想精髓!
    而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看到了這種現象,並說出了說出了「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樣的名言,真可謂是洞察人心的智者!「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這句話出自《道德的》第二章的第一句話,我們先讀《道德經》的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 為什麼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為什麼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答:我們來解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為什麼會這樣呢?所以,老子就跟我們講:如果我們起了那些虛妄的分別心,在那裡立什麼標準,然後:這個叫做美,那個是醜;這個是好、那是壞;這是對、那是錯;這是善、那是惡。你用自我去界定的話,這個和諧的世界、完整的世界就被你切割得四分五裂。你就會活在很狹窄的世界,衝突、對立不斷的世界,這樣就形成苦,而且這個社會、家庭裡面也會衝突。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文/炳睿《道德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經》這段話的意思是:大家都認為一件事物美,這裡面就有醜的一面了。
  • 《2021辛丑年》生肖運勢篇之「合太歲」終篇
    《辛丑》流年篇之「合太歲」(終篇)(三)出生於子日(即日柱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在《辛丑》年為太歲合日支。《辛丑》太歲與日支相合,流年來合夫妻宮,未婚者有結婚或桃花之象。而亦有原定的計劃會為了配偶的關係而無法拓展開來之象。亦需要注意配偶的健康。若生肖為「豬」或「兔」或「羊」者,則是桃花星逢合,在《辛丑》年則會是桃花盛開之年。未婚者,可把握機會,已婚者,則要好自為之了。
  • 林逋《山園小梅二首》
    《山園小梅二首》是宋代詩人林逋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首組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第一首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