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發展看「龍頭」 | 10年170萬!重茶集團多元化發展帶動3000農戶...

2021-01-07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15時50分訊(記者 趙鐵琥 通訊員 羅莎)隆冬時節,巴南區二聖鎮白象山的茶園被一層厚厚的霧氣籠罩。清晨6點,天蒙蒙亮,茶園的工人們已經開始工作。「這個季節主要就是做茶葉的原料加工……」工人劉舉英來白象山茶園打工快兩年了,對於茶葉的製作包裝這一系列的操作早已經得心應手。但曾經作為貧困戶的她,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月入4000的工人。用她的話來說:「這多虧了重慶茶業集團,不僅讓自己摘掉貧困的帽子,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2005年成立的重慶茶業集團,前身系有著40多年發展歷程的重慶市二聖茶業有限公司,也是集茶樹種植、茶葉生產銷售、茶文化傳播、休閒旅遊於一體的綜合型茶業企業。作為農業茶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重慶茶業集團不斷創建高標準產業鏈,示範帶動茶園面積近20000畝,涉及周邊區縣、鄉鎮茶農3000多戶。近10年間,重茶已為當地農戶累計發放紅利170餘萬元,有力的發揮了「農業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

正在白象山重茶茶園採茶的農戶。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茶苗+技術+收購」 重茶一條龍服務

「茶葉一早就訂完了,我們種茶都不愁銷路。」鄭利是巴南區二聖鎮集體村的村民。早年間,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典型的靠天吃飯。遇上氣候不好時,農作物收成和銷售問題便傷透了腦筋。而如今,靠著重慶茶業集團這個「大戶」,鄭利不但解決了茶葉的種植技術問題,自己種出來的茶葉還在地裡時,就已經找到了買家。茶葉賣得好,年底還能分紅,這樣的好事還真就落到了自己頭上。

鄭利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每到茶葉收成時節,總有許多收購電話打進來,但她都統統拒絕了,因為她的茶葉只賣給重慶茶業集團。「要不是重茶集團,我的茶葉哪裡能賣得這麼好!」說到自己的茶葉,鄭利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茶山之上,茶農採茶。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作為當地的茶農大戶,鄭利有10多畝茶樹。多年來,一家人全靠這一片茶樹地生活。幾年前,由於氣候和種植技術的問題,鄭利地裡的茶樹受到了巨大的損失,正在她心灰意冷的時候,重茶集團的種植技術人員趕來了,通過專業的指導,鄭利地裡的茶樹漸漸的有了好的長勢,順利度過了難關。從那時候起,鄭利便下定決心,要跟著重茶集團幹,科學的種茶葉!

就這樣,每到收茶時節,鄭利便提前與重茶集團籤訂收購合同,「茶葉不愁技術,不愁賣。」這便是鄭利為何要拒絕其他買家的真正原因。

重慶茶業集團位於巴南區二聖鎮,多年來,重茶集團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打造了4000畝高標準示範茶園基地,建成了領先全國的智能化生產線,創立了「定心」、「巴南銀針」、「巴渝紅茶」、「傲雪臘梅」等系列產品。

重茶集團非常重視對茶農的技能培訓,圖為重茶正在組織茶農進行農機培訓。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一家富不叫富,共同富才真富!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重茶集團通過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作用,率先實施「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多元化發展模式,並投資組建了「巴茶之鄉茶葉股份合作社」,通過贈送茶苗、技術培訓、訂單收購等惠農措施,帶動巴南區內二聖、惠民等鎮街以及周邊區縣及市外農戶發展良種茶園,示範帶動茶園面積近20000畝,涉及周邊區縣、鄉鎮茶農3000多戶。

重茶集團2019茶農分紅及2020夏秋茶收購啟動大會。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助力脫貧攻堅 茶農每年有分紅

「哪裡會想到,我這個貧困戶,現在是每月拿工資的人喲,跟那城裡人都是一個樣了!一個月4000元,日子真的越來越好了。」劉舉英家住在巴南區惠民街道,離二聖茶園十幾公裡的路程。2018年,在村裡的介紹下,進入到了重茶集團,成了一名茶葉包裝工人。

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剛到茶園上班的劉舉英還不太習慣,但集團的專業師傅們手把手的教導她,讓她一天天的成長起來。如今,劉舉英已經是一名動作熟練的包裝工人,說到這些年的變化,她靦腆的笑了笑說:「要謝謝這個茶園。」

據了解,為了解決附近農民的就業,重慶茶業集團每年都要吸納近1000名農民工就業,主要從事採茶、基地管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幫助農民增收致富。而且不只是提供崗位,重茶集團還通過與茶農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將公司利潤5%作為紅利獎勵給茶農,這也讓茶農們更加願意跟著重茶一起幹。

多年來,重茶帶動了周邊3000餘農戶增收,圖為等待重茶集團表彰的種茶大戶們。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黃光福就是重茶集團的「鐵粉」之一。多年來,他跟著重茶集團種茶近20畝,每年茶葉的銷售金額就有10餘萬元。到了年底,他還能得到集團送出的分紅2000多元。黃光福樂呵呵的給記者算了算,現在自己種植茶葉,有專門的技術員指導,而且重茶集團還會每年給農戶送茶苗,這樣一來,茶葉不但種得好,而且也賣得好,還有額外的紅利,茶農們都幹勁十足。

據介紹,為了落實與茶農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重慶茶業集團僅2020年便已向茶農支付鮮葉款達2000餘萬元,而近十年來,重茶累計發放的紅利累計達170萬元。

同時,重慶茶業集團還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扶貧攻堅的號召,發揮龍頭企業的示範引領作用,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對口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幫助巫溪縣中崗鄉、城口縣、萬州區茶葉企業發展茶業產業,從種植技術、加工工藝、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指導,將扶貧工作落到實處。

此外,重茶集團創新實施茶旅融合發展,大力推動鄉村旅遊,成功將定心茶園打造成為「中國美麗茶園」「中國茶鄉旅遊精品線路」,累計接待遊客30萬人次,有效促進周邊餐飲、住宿及農副產品銷售,為農民工增加了就業機會,為茶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疫情期間,重茶嚴格規範流程,在做好防護工作的前提下,有序組織茶農採茶增收。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戰疫情超量收 與茶農一起度難關

2020年春茶生產之際,正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地裡的茶葉還賣得出去嗎?還能在茶園打工嗎?……這些問題困擾著茶農們。

為了幫助不能外出務工的農民渡過難關,重茶集團安全有序組織大家到基地採摘茶葉,不僅保護了他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也保障了他們的經濟收入。貧困大學生周瑩瑩便是這其中一員。

重茶集團白象山茶園。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剛剛畢業的周瑩瑩有些迷茫,不知道該找一個怎樣的工作。3月份,重茶集團在知道情況後,將周瑩瑩招聘到了茶園體驗部工作。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周瑩瑩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有了穩定的收入,也有了施展才華的平臺,更為家裡減輕了經濟負擔,「以後一定會好好幹,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發揮自己的才能,把工作幹出彩!」周瑩瑩說。

重茶集團產品之一「巴南銀針」。   重茶集團供圖  華龍網發

同樣由於疫情原因,當地還有許多農民無法外出務工,每家每戶採摘茶葉的勞動力大量增加,採摘下來的茶青數量也隨之大幅增加。「糧豐價跌」、「穀賤傷農」!這個道理在茶界同樣適用。

「不能讓農戶為難,他們採多少,我們收多少!」 重慶茶業集團負責人張璐告訴記者,儘管茶葉收購量已經超出了預訂的需求,但重茶並沒有向農戶說一個「不」字,反而收購了農戶採摘下來的所有符合要求的茶鮮葉,3000名茶農的鮮葉收入因此直接增長了10%。

在今年年底,重茶還將如約與茶農進行分紅,而這也是重茶集團堅持與茶農分紅的第10個年頭。張璐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們重茶也制定了新的戰略思路,將針對夏秋茶原料開發新的茶葉產品。通過夏秋茶收購,每畝茶園預計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為進一步提高農民種茶收入尋找新的突破點。同時,重茶也將推進有機茶生產,通過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企業和農戶雙增收。」

 

相關焦點

  •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生態綠色產業發展帶動扶貧攻堅  集團總部大樓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是雲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普洱市重點扶持的茶葉企業,擁有自營出口經營權。  (三)經濟效益情況  2017年公司資產總額63924萬元,銷售收入30265萬元,淨利潤5729萬元,總產值38075.98萬元,上繳稅收351萬元。
  • 鄉村振興看龍頭丨代購、代養、代銷 恆都農業已帶動豐都1000餘戶...
    近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訪了重慶恆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都農業)。作為一家牛肉養殖企業,恆都農業十年如一日地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事業。先後獲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肉牛養殖示範企業」、「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重點扶持企業」、「重慶市十大扶貧龍頭企業」。截至目前,已累計帶動當地6000多戶農戶增收,帶動貧困戶就業1000多人。
  • 【潮湧天山】莎車「小瓜菜」帶動9萬農戶增收
    莎車縣塔尕爾其鎮和諧村黨支部書記木塔力普·阿布力孜話語裡難掩驚喜,「15座拱棚,一茬土豆就掙了5萬多元。」  近年來,莎車縣堅持增菜、優果、興特色發展思路,將瓜菜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實現了種得下、賣得掉、收入有保障。
  • 鄉村振興看龍頭|一次考察和茶油結緣!10年時間,他將「琥珀茶油...
    10年前,很多人對茶油還比較陌生,如今,它已漸漸走進了大眾視野,成為很多家庭必備的食用油之一。而最先發現山茶油商業價值,並成功推向市場的,便是重慶琥珀茶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琥珀茶油」)董事長王禮生。從2010年創辦公司,通過10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集油茶種植、科研、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20年榮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 「柿柿紅」再登央視 大方集團天璽農業發展富平柿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前情回顧:10月24日,在2019年富平尖柿節活動期間,大方集團天璽柿子小鎮作為活動分會場之一,吸引了各級政府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參觀指導,同時更有包括央視在內的各級電視臺
  • 黑龍江克山縣:壯龍頭 強產業 全力加快產業扶貧促農增收步伐
    依託組織化、規模化、機械化、科技化等農業產業發展優勢,成功招引廣東雲鷹集團投資100億元建設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河南牧原集團投資25億元建設生豬產業化項目、大連華源集團投資10.3億元建設有機大豆食品產業園,企業的入駐激發了主導產業發展動能,為全縣產業扶貧提供強有力支撐。建強企業發展基地。
  • 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雲南有這些
    總資產規模:東部地區1.5億元以上,中部地區1億元以上,西部地區50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規模:東部地區5000萬元以上,中部地區3000萬元以上,西部地區2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東部地區2億元以上,中部地區1.3億元以上,西部地區6000萬元以上。
  • 晉中和順:加快打造火麻產業 推動農業轉型發展
    新華網 發(馬夢迪 攝)近年來,和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搶抓鄉村振興的有利契機,以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緊緊抓住農業產業化這個龍頭,圍繞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積極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推進地域特色種植業,火麻種植面積穩步增加。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
    「從開花的情況看,明年的收成應該不錯。」5年前,彭昌學還只是吳家村一名普通的農民。2016年,重慶琥珀茶油有限公司(下稱琥珀茶油)進駐吳家村投資建設油茶種植示範園,徹底改變了彭昌學和許多村民的生活狀況。他告訴記者,「油茶樹成了我們的『致富樹』。」其實,不僅是致富,更是打開了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琥珀茶油香,香飄農業高質量發展路。
  • 【一線觀察】寧國:一家龍頭企業帶動一條產業鏈
    懷揣1萬3000元存款的詹權勝和家人商量,在一處廢棄20多年的學校自辦了加工廠。  創業後,最大的難題是加工技術和銷售市場。為此,詹權勝專門到浙江求一位加工師傅求了五次,才終於將人請了回來。可加工好的核桃怎麼賣出去?詹權勝帶著自己的核桃到寧國百貨大樓希望可以進入賣場,可是經理連嘗都不願意嘗。「當時寧國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核桃。」詹權勝說,後來還是拖關係才進了賣場。
  • 冬交會落幕,海南自貿港農業發展新動向值得關注!
    海南天地人農業有限公司展示的火龍果新品種「臨家紅韻」,經國家火龍果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該品種已成功申請中國農產品智慧財產權。該公司副總裁趙軍認為,這將有利於農業企業、種植戶採用統一技術、統一標準種植火龍果。由海南富有種苗公司自主研發的哈密瓜拳頭品種「耀瓏25號」,是海南哈密瓜主要栽培品種,年種植面積超30萬畝。
  • 畢節:三個「突出」助推產業發展見成效
    經過一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突出布局穩定,夯實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該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圍繞2020年全縣種植業「5311」和養殖業「3311」布局規劃,結合地方實際,大力推進發展種養業,穩定農業產業發展基礎。
  • 織金縣三個「突出」助推產業發展見成效
    經過一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突出布局穩定,夯實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該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圍繞2020年全縣種植業「5311」和養殖業「3311」布局規劃,結合地方實際,大力推進發展種養業,穩定農業產業發展基礎。
  • 培育青風藤苗30萬株,帶動一批農戶增收 正清製藥夯實中藥全產業鏈
    4月22日,湖南正清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於中方縣陳家灣村的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一片忙碌,工人將數萬株青風藤苗裝杯移出溫室,運往沅陵、中方等地栽種,加快打造國內最大的青風藤種植基地,未來3至5年從根本上化解公司製藥原材料緊缺的局面。「今年培育青風藤苗30萬株,夯實正清中藥全產業鏈基礎,帶動一批農戶增收。」
  • 【政協重點提案】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目前,我市共有農業企業1355家,從業人員4萬餘人,年銷售收入達457億元,各方面產業發展欣欣向榮,但仍存在龍頭企業品牌實力不夠強、發展要素制約比較明顯、農企利益聯結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制約了我市鄉村產業振興的進一步發展,阻礙了農業現代化進程。習總書記指出,要推進農業現代化重在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
  • 強強融合促發展 酒茶集團籤約青島國信會展酒店公司及川茶集團
    公司將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把整合優質資源要素、強化產業鏈條打造、提升產區品牌價值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宜賓酒、茶等優勢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發展成為營收與資產規模超百億的國內一流酒業茶業投資集團,成為四川優質白酒、精緻茶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這些肽產品通過運鴻集團旗下有味生活3D商城銷往全國,並銷往東南亞一些國家,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中,閃耀著湖北企業的身影。  因地施策 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以產業帶動農民豐收,讓農民的勞動果實更加富有價值。」
  • ...丨「小果子」成就大產業——修文縣16.7萬畝獼猴桃的產業發展之路
    平灘村是修文縣最早發展獼猴桃的村,也是種植面積最大的村。30餘年來,修文縣的獼猴桃產業從這裡起步,如今種植範圍已遍布全縣12個鄉鎮(街道)的108個行政村,種植面積達16.7萬畝,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三。2020年,修文獼猴桃迎來豐收,鮮果產量達6萬噸,綜合產值達22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95戶670人實現增收。
  • 把豐收寫在三秦大地上——2020年全省農業農村發展回顧
    王小振說,近年來,白水縣圍繞「以畜優果、畜果平衡」發展思路,大力扶持帶動能力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畜牧養殖和加工龍頭企業,現已建成畜牧業養殖示範鎮4個、示範村4個、示範專業村53個。2020年,全縣新增年出欄生豬10萬頭規模養殖場5個、年出欄生豬5萬頭以上規模養殖場12個、年出欄生豬1萬頭規模養殖場8個,規模養殖比重達85%,生豬出欄45萬頭,畜牧業產值13.2億元,在實現群眾增收的同時,也為保供肉食市場作出了積極貢獻。2020年,我省始終把糧食和豬肉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作為頭等大事,緊盯年度目標任務,實現了群眾增收和市場保供雙贏。
  • 孵化一片夢想天地——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2019年,合作社一共養了130萬隻青年蛋雞,全年純收益達到了300萬元,全體社員人均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其效益比普通種田增收好幾倍,僅此一項,就帶動了全村40多戶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鄭雲雷感激地說:「華裕公司對我們養殖戶的帶動作用實在太大了,不僅提供雞苗、飼料,還進行全程技術指導,我們的社員們真是從心裡感激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