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 | 一抹中國色

2021-03-02 傳物

在歷史上,有一種瓷器,在國內反響平平,在海外卻被爭相尊崇收藏。

說出來你可能還不信,它就是:

德化白瓷

其實最早,是馬可波羅將德化白瓷帶到了歐洲,加之他的拼命宣傳,義大利等學者就將德化白瓷稱為「馬可波羅瓷」。



傳到法國後,號稱要浪漫可以不吃飯的當地人瞬間被驚到了。

天哪!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超凡脫俗的瓷器!


它們給它取了一個新名字:BLANC DECHINE。

法語看不懂?那嘟嘟君給你翻譯一下:中國白。


把「中國」賦予白瓷之上,足見西方人對白瓷的重視。

 

13世紀的威尼斯 當年很大一部分德化白瓷是通過威尼斯水路運到歐洲的


造是造不出來了,那就只能買買買!


他們到底買了多少呢?

具體的海外訂單自然是查不到了,但有物證啊。

比如1998年東南亞出水的黑石號唐代沉船,

60000件文物中就有3000多件白瓷。

 

「黑石號」沉船中的邢窯瓷器


因此,現如今,

海外許多大型博物館和著名藏家手裡都有大量的「中國白」。

比如,大英博物館從1753年建館起就開始收藏德化白瓷,

至今藏品已達2000件之多。


德化窯白釉軍持 南宋(公元1127-1279年)大英博物館藏


大英博物館藏館藏白瓷

據說,馬克思也曾被德化白瓷深深吸引。

現如今的大英博物館閱覽室裡,

不僅保留著卡爾•馬克思寫《資本論》的座位,

還陳列著幾尊馬克思曾研究過的德化白瓷佛像。

 

馬克思當年在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閱覽室中珍藏的馬克思曾研究過的白瓷佛像

正如一開始提到的那樣,在國外收到追捧的白瓷,

在國內卻一直以來反響平平。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唐代白瓷

讓我們從一千多年前開始追溯起。


東漢時期,原始青瓷問世;

南北朝後期,白瓷姍姍來遲。

它的出現,比青瓷整整晚了400年。

為什麼會晚這麼多年呢?

白瓷比青瓷晚出,燒制難度更大呀!

 

明·白釉暗花綠彩雲龍紋鐃式茶鍾


儘管白瓷誕生於南北朝後期,

但這一時期南北分裂、連年徵伐,

連國土都沒實現統一,更不要說瓷器的發展了。

 

唐·邢窯白釉玉璧足茶碗


真正使白瓷茶具名揚天下的,是唐代。

著名的詩人杜甫寫過一首詩稱讚大邑窯白瓷: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在詩裡,杜甫認為白瓷「輕且堅」、「勝霜雪」,

可見當時白瓷製造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當看到實物的時候,只能說,杜甫,你騙人!)

 

宋·大邑窯開片紋茶盞


雖然那時的白瓷真的不算白,

但在唐代人眼裡,

已經算得上冰清玉潔、類銀類雪了。

既然有了這麼好的開頭,

為何後世對白瓷一直都不重視呢?

 

唐·邢窯白瓷碗


因為出現了一位重量級唱衰白瓷的茶聖

和一位可以左右瓷之色品味走向的藝術帝。

對於邢窯白瓷茶具來說,陸羽這個人,

絕對是噩夢一樣的存在。

僅僅由於他《茶經》裡的一句「邢不如越」,

導致之後人們在選擇茶具時都追捧越窯,

把邢窯白瓷打入「第二流」。


唐·邢窯白釉玉璧底唇口茶盞

其實陸羽對邢白瓷茶具的評價並不低,

只是他出於個人偏好(或其他什麼原因),

更推崇青瓷茶具罷了。

 

唐·越窯青瓷碗


唐代之後,以生產白瓷聞名於世的邢窯,

由於戰亂而沒落了。

邢窯雖逝,但白瓷工藝卻薪火未絕。

很快,同樣以燒制白瓷為特色的定窯迅速崛起,

並取代了邢窯的地位,殺進「宋代五大窯」的名單。


定窯白釉鳳首壺 晚唐


北宋 定窯牙白劃花蓮小茶盞


雖然白瓷的江湖地位得到了保證,

但真正的社會地位卻很堪憂。

因為他↓


宋徽宗趙佶


宋徽宗認為,白瓷太刺眼,

有鋒芒外露之嫌,

且其單一的色調難以抵達豐厚多變的高度,

轉而追求青瓷本真的釉色之美。

於是,白瓷被他「打入冷宮」,

此後也一直不太受到重視。


▼『好物推薦』

相關焦點

  • 觀展|龍美術館三展同開:從《暗物質》看到「中國色」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近期先後開幕了中國藝術家劉韡、日本藝術家松山智一的個展,以及邱世華、梁紹基等五位藝術家的群展「中國色」,這三場展覽看似並無聯繫,但一路看展,能感受到不同門類的藝術家在同一個時間下的思考。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如脂似玉,白雪莫競 尋找「中國白」 據資料顯示,德化制瓷業唐代便有記載,宋、元時燒制青、白瓷,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燒白瓷著稱。
  • 當瓷器遇見中國色,就是藝術
    北齊,白釉初成,給世間留下一抹純淨的色彩。史上最風雅的宋代,全民鬥茶玩盞,意外捧出了一個頂級國寶:黑釉建盞。傳說中的天青色,又名雨過天青,從後周世宗到宋徽宗,都對這抹釉色著迷。千軍萬馬為元朝打下廣闊疆土,也給景德鎮帶來了西亞的進口鈷料,制出一道霽藍。史上最難燒制的紅釉在明朝永樂年間也終於降生人世.
  • 德化窯-白瓷藝術
    德化窯以生產精細的白瓷著稱。產品從宋元時期就已經遠銷海外,並贏得了絕佳的讚譽。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德化窯-白瓷藝術,使您深入了解溫潤如玉的德化白瓷。一、德化窯-基本概況德化窯在福建省德化縣,因此而得名德化窯。德化窯創燒於宋代,明代是其鼎盛時期,是當時的著名民窯之一。
  • 德化「中國白」——白瓷的起源
    素雅的白瓷也是人們喜愛的一個品種,雖然看上去沒有斑斕的花紋和豔麗的色彩,但在樸實無華中,它展示給人們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為白色,表面為透明釉的瓷器。      第三個階段是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的原始青瓷、早期白瓷,湖南長沙東漢墓已出現早期白瓷,但學術界一般認為我國白瓷約產生於公元六世紀北朝的北齊時期(550—577年),代表的就是河南安陽北齊武平6年(575年)範粹墓出土的一批早期白瓷
  • 泡巖茶,為什麼不建議用白瓷壺?
    《1》白瓷壺,與白瓷蓋碗,屬於同宗同源。它們的材質,是一樣的。經過高溫燒結後的瓷,質地堅硬、細緻。外表在上釉後,手感摸起來更是細膩、光潔。當前的茶圈裡,提及泡茶茶具,首推白瓷蓋碗。而白瓷蓋碗的同胞兄弟——白瓷壺,卻顯得默默無聞。門前冷落,鞍馬聲稀。那到底,在衝泡巖茶方面,白瓷壺為什麼不適合?
  • 德化白瓷,不為人知的藏品
    德化白瓷以其得天獨厚的瓷土資源、白瓷優質的品性以及獨樹一幟的逼真瓷塑,一經面世即受到國內外市場的追捧,更被譽為中國白瓷的巔 峰之作,成為外銷瓷的新寵兒。著 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對德化瓷最早傳入歐洲功不可沒。今天西方人通用英文單詞porcelain 指代瓷器,而porcelain這個詞在亞里斯多德時代是貝殼的意思。
  • 定窯白瓷的中國氣質
    據元劉祁《歸潛志》記載,其父對定窯白瓷有「定州花瓷甌
  • 中國傳統文化,瓷器文化,北方白瓷
    在北方地區的隋唐墓中,白瓷在隋至初唐出現較多,盛唐少見,中唐以後漸多,晚唐則更為豐富。瓷器器物組合的變化,和當時人們的習俗密切相連。瓷器數量的多少,則與社會崇尚的變化、窯爐技術以及窯業的興衰有關。如碗託和盞在晚唐多見就與飲茶風習的流行相關。隋唐墓葬出土的白瓷,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這一時期出土的白瓷分布範圍雖廣,但出土地點卻相對集中,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三省為主。
  • 上海薇琳效果:白瓷娃娃療程
    人的皮膚最好的時期都是幼兒時代了小孩子的皮膚是最好的,有時候就很羨慕臉上沒有任何瑕疵的人,現在完全不用擔心通過白瓷娃娃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白瓷娃娃是可以去除面部上的瑕疵達到美白的效果,讓肌膚變得更為的自然光滑,但是我們在做白瓷娃娃時候最好是做幾次才是最合適的呢,下面上海薇琳就來詳細的看看吧。
  • 白瓷手繪杯,一飲東方詩意
    白瓷手繪杯,一飲東方詩意 中國人喝茶可以講究到什麼地步 好風光,好意境,好茶具 抿一口,咽下的不光是茶 還是那閒暇的美好光景 中國的茶器,只瓷製茶具一種 就有青瓷、白瓷各種類別
  • 玻璃杯、白瓷蓋碗?哪種最適合衝泡春白茶?
    1、白瓷蓋碗衝泡2、玻璃杯衝泡3、煮茶法不同的茶具衝泡,白茶滋味、香氣各異。同時,品級不同、年份不同的白茶,所選用的衝泡方式大有不同。衝泡新白茶,適合用玻璃杯泡法、白瓷蓋碗衝泡。而老白茶,最恰當的方法,非煮茶法莫屬。經過煮茶,白茶的內含物質得以充分釋放,茶湯醇厚、柔和,茶香清雅、悠長。
  • 【忠州文物】宋代白瓷鬥笠盞
    宋代白瓷鬥笠盞忠州博物館館藏的宋代白瓷鬥笠盞造型簡潔、釉色均勻。鬥笠盞,是在吸取唐代茶盞優點的基礎上,出現的一種敞口、斜腹壁呈45度角、小圈足的容器,因其形似倒置的鬥笠,故稱之為「鬥笠盞」。兩宋茶盞除了白瓷材質外,與之並行的還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等材質。唐宋時期飲茶,是將茶末與茶湯同飲,飲後不留餘滓。烹茶法大致分為兩種,即煎茶與點茶。煎茶盛行於唐代,陸羽《茶經》對其記載最為詳細。兩宋時期盛行點茶,如蔡襄的《茶錄》、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都是記錄點茶法的經典著作。煎茶與點茶都需要煎湯,即煎水。前者煎湯於茶銚,後者煎湯於湯瓶。
  • 景德鎮骨瓷杯和高白瓷茶杯
    高白瓷高白瓷(手繪青花圖)景德鎮市合元陶瓷有限公司生產廠家批發定做各類陶瓷茶杯、辦公茶杯、禮品茶杯,會議茶杯,玲瓏茶杯、過濾茶杯和青花茶杯及陶瓷個性茶杯定製。可更加要求在陶瓷茶杯定製LOGO,文字,圖案等。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青白瓷(圖文版)
    宋 青白瓷雲紋梅瓶高35公分 口徑5.0公分梅瓶,小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青白瓷的釉色介於青白二色之間,紋飾積釉處色如淺湖水,因而有「影青」之稱。南宋 青白瓷印花雙鳳碗全高7.1公分, 口徑20.5公分, 底徑6.9公分, 足徑6.9公分。敞口碗,口緣微外撇,弧形深壁,圈足。
  • 喝茶使用的茶具,青花、白瓷、黑瓷,你喜歡哪種?
    白瓷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稱,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朝白居易還作詩盛讚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鎮白瓷茶具已遠銷國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這種白釉茶具,適合衝泡各類茶葉。
  • 我國僅存的兩尊 遼代阿難、迦葉白瓷佛像
    這兩尊瓷像為定窯精品,胎質細膩,釉色潤亮,是目前我國僅存的兩尊白瓷佛像。細觀兩尊白瓷佛像,迦葉尊者呈老者造型,光頭,雙目圓睜,額頭、下頜皺紋刻劃清晰,身著交領袈裟,衣褶密集,左手撫膝,右手隨意放在胸前,依坐3孔石座上;阿難尊者青年造型,光頭,慈眉善目,身著交領袈裟,衣褶密集,左手撫膝,右手執念珠平舉至胸前,倚坐3孔石座上。
  • 唐朝兩大著名瓷器:青瓷和白瓷
    唐朝有兩大著名瓷器:青瓷和白瓷。有兩大著名的燒制瓷窯:越窯和邢窯。越窯在浙江紹興市,主要燒制青瓷邢窯在河北邢臺市,主要燒制白瓷唐代越窯青瓷唐代越窯青瓷唐代越窯青瓷越窯的青瓷特點:明徹如冰,晶瑩溫潤如玉,色澤是青中帶綠與茶青色相近
  • 白瓷蓋碗泡茶的好處,這些方面你都了解嗎?
    想喝白茶為何一定要用白瓷蓋碗難道隨機使用就不行了嗎蓋碗難道有著什麼優勢所致?或許,是這些方面你還不夠了解!文 | 小白01有時想泡好一杯白茶,除了需要有技巧,還要一件適合的泡茶器皿,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茶具都適合泡白茶的哦!
  • 白瓷蓋碗正確使用指南,新老茶友必備!
    不賣關子,這種神器,乃是白瓷蓋碗。這個價格可以低至幾元、十幾元,也可以高至幾千元的蓋碗,有著傲嬌的資本,就連紫砂壺都被華麗麗地比下去。白瓷蓋碗是如何一步步登頂寶座,成為神器呢?當然是因白瓷蓋碗的群眾基礎好。來看看茶友們都是怎麼評價它的吧。茶友A:「蓋碗便宜啊,摔壞了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