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文件發布體育要變"主科"!將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2020-12-21 網易體育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近日,中國接連發布3份重磅文件,為學校體育改革指明發展方向。「三箭齊發」力度之大,激活了學校體育的一池春水。

提高中考體育分值、開啟體育高考研究、鼓勵學校每天都上體育課……一系列新舉措的提出,引發各界關注。

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敖溪小學學生在體育課上練習滾鐵環。新華社記者 劉 續攝

從邊緣到主科 體育中考分值提升

提高中考體育分值,甚至達到同語數外等「主科」齊頭並進的地位,是學校體育的最大變化之一。三份文件均明確提出,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同時,積極推進高校在招生測試中增設體育項目,啟動在高校招生中使用體育素養評價結果的研究。

以往被視為「邊緣學科」、甚至常常被語數外佔用的體育課,有望「鹹魚翻身」,在中高考中佔有更重分量。對此,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未來體育中考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

「目前在全國範圍內,雲南省從今年開始體育中考跟語數外一樣都是100分。我們已經成立了專家組,正在進行全國各地體育中考工作的系統梳理,同時加大推廣雲南的經驗。」王登峰表示,雲南的體育中考是分3年分別進行的,將3年的成績進行累加。這體現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對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要求,即增加過程評價。

「學校體育並不是增加學生額外的負擔,更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的成績,反而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王登峰說。

加強體育中考,意在提升青少年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上海體育學院院長、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佩傑說,教育部開展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表明,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一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優於其他年級。

而體育高考方面,教育部也明確,將在體育中考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通過對中外學生體育評價機制的深入研究,我們認為,積極探索將體育素養指標體系納入學生體育評價是可行的改革探索路徑。」陳佩傑說,體育素養包含體育意識、知識、行為、技能和成效等方面,通過設立綜合維度進而科學評價學生體育和體質健康水平。

改變教學模式 課後有練課外有賽

事實上,學校體育的改革內容不只是體育中考和高考的變化。對於體育課上幾節、怎麼上、如何考,相關文件均有涉及。「教會、勤練、常賽」,成為新時代學校體育的重要內涵。

從小學到大學二年級,體育都是必修課,但很多中國學生上了14年體育課,卻連一項運動技能都沒有掌握。「過去長期以來,我們並沒有把體育課要教會學生什麼作為教學的要求。」王登峰坦言。

體育課教什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在體育課上,學生不僅要學會跑、跳、投等基本技能,還要掌握足籃排、田徑、遊泳、體操、武術、冰雪運動等專項技能。

要想改變體育課「走過場」的現象,讓學生真正掌握運動技能,體育課首先要有量的保證。對此,文件明確,體育課要「開齊開足」,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

在闡釋「勤練」和「常賽」的重要性時,王登峰打了個比方:「勤練」是語數外等科目的課後練習和家庭作業,而「常賽」就像是語文考試的作文題。

對於體育課的「作業」和「作文」,相關文件明確提出: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大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

「學校體育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要組織經常性的課餘體育訓練和鍛鍊。面向人人的體育競賽也是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參加體育競賽,才能夠實現學校體育錘鍊意志、健全人格的功能。」王登峰說,在校園體育競賽體系上,將參照此前校園足球的競賽體系模式進行組織和規劃。

以體育促全面育人 移風易俗轉變觀念

在體育課內容豐富的變化之外,更大的變革則體現在觀念上。

「這是一場移風易俗的思想觀念的革命。」王登峰說,不僅校長、老師、學生和家長要認識到學校體育包含的內容已經極大的豐富,全社會也要改變對體育價值和意義的認識。在觀念上,體育已從過去理解的單純的身體活動,上升為培養人的全面素質乃至弘揚愛國主義集體精神的重要的載體。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司長王立偉也認為,看到體育對於升學和學生成長有實實在在的幫助,也會切實讓家長和社會轉變思想觀念,真正重視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觀念的轉變也會帶動體育、教育工作進一步的改革發展。

為了真正實現學校體育的觀念革命,相關文件還針對目前學校體育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例如,針對學校體育教師配備方面的短板,文件提出加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補充力度,未配齊的地區每年要劃出一定比例用於招聘體育教師,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優秀退役運動員今後可以通過先入職、後培訓的方式擔任學校體育教練員、體育教師的崗位。

「體育教師和教練是兩個崗位,工作內容不一樣,但可以由一個人擔任。體育教師主要從事更全面的教育,教練員則側重於專業技能的傳授和培養。」王登峰表示。

對於學校體育的發展,陳佩傑表示,3個文件構成了學校體育改革的總體設計。但在中觀層面、微觀層面上還要有政策文件,還需要再做工作。

「在落地過程中,要充分用好師生、家庭、社會等合力。如果說能夠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參與,尤其是市場力量參與學校體育工作,學校體育的改革會更加到位。」陳佩傑說。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王程程_NB12651

相關焦點

  • 注意:體育要變「主科」啦!
    新華社記者 劉 續攝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近日,中國接連發布3份重磅文件,為學校體育改革指明發展方向。「三箭齊發」力度之大,激活了學校體育的一池春水。
  • 體育100分成「主科」:體育教育改革加速落地,動因體育佔先機
    歲末年初,「雲南中考體育與語數外並列100分」的消息,刷爆了網絡。可以預見,「體育100分,成四大主科之一」作為新的指揮棒,將推動各方對體育的重視。但體育教育改革該如何科學推進,避免陷入過度「應試化」?作為中間重要一環,體育教育產業及創業機構如何破解諸多難題,助力加快體育教育改革落地,值得探討。
  • 中辦、國辦印發重磅文件,學校體育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人民視覺供圖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之後,近段時間國家指導學校體育工作的又一份重磅文件。不少業內專家以及基層學校的校長、體育教師在看到文件之後的最大感受是,學校體育真的要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了。
  • 新高考模式下,三大主科掌握學生能否上重本,班主任:分數要過關
    我國正在逐步實行新高考戰略,孩子的學習將更加被重視。在這種新的模式下,學生的選擇範圍變大。很多學生在必選科目的前提下,選擇了自己更擅長的科目。由此看出,學生在高考中的競爭會更加的激烈。新模式下,主科不偏科的學生往往在考試中佔據了主導權。
  • OK智慧教育重磅發布新書《智慧學習》,提出AI時代全新學習模式
    當沿用了388年,標準化、系統化培養人才的班級授課制教育模式,碰上智能化時代的個性化教育需求,教育變革一觸即發。尤其是在2020年後疫情時期,傳統的學習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育的發展需要,如何融合新技術真正提升線上線下教學質量,如何讓科技真正幫助家長幫助孩子,是教育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 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女生結局悽慘?看教師怎麼說
    鄭強說在中國把英語列為主科,是一種強烈的民族不自信的表現。並且他認為英語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而不應該作為攔路石,擋住許多理科成績優秀的學子進入名校學習深造。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贊同,各種刷屏,訴說自己當年學習英語的苦楚。 更有網友提倡:將物理化學變為主科,英語轉為副科!
  • 重磅!體育總局廢止13個文件,其中這三個將重塑體育營銷規則
    正常情況下,體育總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廢止一批不符合深化體育體制機制改革要求、不符合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和當前體育強國建設需求的文件。而在廢止舊文件的同時,往往也要出臺更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新文件。新舊文件之間固然有規章的延續傳承,但更重要的是會推出大量的變革。
  • 動因體育:「中考體育將達語數外同分值」,為體育競技儲備全能人才
    在動因體育看來,這對於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引導方向。近十年的體育教育經驗讓動因體育很早就明白,孩子的體育教育不能只以體育競技為主,更要注重青少年的成長發育以及身心的全面健康,通過體育教育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和健康的體魄。《意見》的發布,更是證明了,動因體育一直以來堅持的方向是正確的。
  • 年終稿|「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學校體育發展迎來「黃金時代」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2020年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在不到一個月之內,兩份關於學校體育重磅文件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層面對於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
  • 【要聞】教育部明確,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體育中考分值增加
    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體育中考分值都會增加,在今天教育部的例行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昨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兩個重磅文件正式發布,首先第一次或者這一次非常清晰的界定了學校體育和美育在整個教育乃至每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中它的意義和價值
  • 後疫情時代體育線上與線下教學方式「共生」的思考-中國教育新聞網
    然而,國內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主要以面對面的授課為主,對於線上體育教學模式的開發與運用缺乏關注,相比其他學科而言,體育學科在線課程相對較少。在疫情期間,體育教師通過反思特殊時期線上到線下教學方式轉變,深刻體會到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深度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學習將是未來體育教學的新常態。一是重新審視信息技術在教育特別是體育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 中華傳統項目在校園體育中綻放光彩
    文件中提到了「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並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形成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競賽體系,並針對此提出了「增強文化自信」,深入開展「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展示活動」,讓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綻放光彩。
  • 「十三五」期間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增至59.5萬,學校體育...
    也就是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學校體育片面的認識,把它作為教育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一個基礎性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那麼它的地位和價值也就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二是進一步明確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內涵和要包括的內容體系,以及如何實現這個內容體系。
  • 體育教學五大方法有哪些?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體育教學目標和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有計劃地採用的、可以產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具有技術性的教學活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
  • 重磅好消息:中考改革體育100分,體育特長生的福音!
    中考改革政策新出臺,雲南首例最近,當雲南省的中考改革政策新出臺——該省計劃將中考體育成績上調至100分,體育首次坐上「主科」第四把交椅,與「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平起平坐。這時,廣大家長們按捺不住了。
  • 校園體育教材醞釀改革:將涵蓋營養膳食知識、基本運動技能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發展,我國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方式正變得多元化,而教育系統將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與此同時,學校體育教學也將發生很大變化,體育競賽將成為帶動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手段。
  • 體育課在悄悄「變臉」
    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這樣強調,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如今,在很多校園裡,體育課變了……廣西百色市凌雲縣泗城鎮覽金小學學生在玩單槓。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這事要從相關的政策文件說起。
  • 小學生搞笑作文,「體育才是未來拯救地球的主科」,未來靠你了
    這篇作文命名《體育才是主科》,然後小朋友就展開了自己的想像。不過還真別說,他的這份想像非常的貼切各科老師的工作內容,語文老師以書寫為主、數學老師以計算為主、英語老師直接大飆英文……而只有體育老師的做法才最為直接,一言不發飛起一腳踢開了大門,拯救了所有的老師!
  • 揚傳統文化,上海中醫藥大學2020年傳統保健體育「雲」動會舉行
    他強調,中醫學子們一方面要通過親身體驗,真切感受傳統保健體育鍛鍊過程中的氣血運行,更要努力運用專業所學為老百姓服務,帶動家人、朋友及身邊人一起鍛鍊。根據「雲」動會競賽規程,經過裁判組的評定,54名學生進入決賽,進行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武術拳操等5個項目的角逐,6000餘名師生觀看此次網絡直播,我校武術隊主教練、國家級武術裁判陸松廷作現場解說,為廣大傳統體育愛好者普及運動知識。
  • 2021年全國各地體育分數大幅提高,體育課程變革如何跟上?|頭條
    開展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五禽操、舞龍舞獅等8項中華傳統體育項目。 7. 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 8. 掌握跑、跳、投等3項基本運動技能。 9. 掌握足球、籃球、排球、田徑、遊泳、體操、武術、冰雪運動等8項專項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