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人眼中,風水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埋葬在一個風水較好的寶地,這樣就可以庇佑後代們,甚至後人還可以到朝廷做大官或者做皇帝,所以生前都會選好墓地,圖個吉利。
但是並非所有的老人都在去世後才選擇風水寶地。山西就有這樣一位老人,痴迷周易45年,獨居風水寶地。
圖片上的這位,是山西晉南嵋陽鎮農村的一位退休老人。
老人名叫樊昭威,今年74歲。
每月領著退休金,可是家裡的大房子他不住,7旬老伴他不陪,卻痴迷周易相面和起名字、改名字的「學問」,給自己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在這裡為人相面幫人起名字,成了他退休後的「樂趣職業」。
很多人都是被路邊的「起名」招牌引發好奇的
據老人介紹說,他之所以選在這裡「安營紮寨」,是因為這裡背靠峨嵋嶺是個大「靠山」,前面是條大公路車來人往像個大「河流」,依山傍水,是個「風水寶地」,十年前就果斷在這裡租住了2間農村人在這裡看莊稼用的「茅舍」,作為自己的安身之地。
他是一個非常健談的老人,說起當年在農機隊開著拖拉機耕田種地,他異常興奮,很有激情,說那時是個熱火朝天的歲月,。自己是農業機耕隊的「紅人」。
他指著一張50多年前自己的一張相片說,那時自己學習很好,特別是文科知識豐富,對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都很熱愛,練就了他出口成章的本領。
老人和人交流基本上都是 「順口溜」。他說,現在自己是「勞動當享受,奮鬥當生活,做飯當工作,看相當快樂。」
因為長期在外工作,好多生活習慣和老伴不太相同,退休後「老伴愛吃稠的,自己愛喝稀的,吃不到一塊去,就索性搬出來了,一個人過著自由自在的日子」。
他雖然有一兒一女,但都成年立業了,用不著再操心了,自己順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快樂著。
說起周易相面的事情,他說是1974年跟著一個同學的父親學會的,到現在已經有45年了,平生就喜歡看周易、黃曆、相面和看風水的書籍,這本周易方面的書伴隨了他幾十年,都老舊的不行,粘貼了好多次。
他說《周易》是門「科學」,也是一種「人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深不可測。
老人身後錦旗寫著「掐指知天地,鐵嘴道玄機」讚譽,透露出他在為人預測方面的「工夫」
老人說,自己現在的生活遵循4句話,「快樂每一天,健康每一天,珍惜每一天,奮鬥每一天。」
住在這裡睡覺自然醒,吃喝很隨便,看著家裡很凌亂,其實心中很痛快,每天在公路邊車來人往眼界寬,圖的就是個熱鬧勁。
樊大叔說:周易講究五行相生相剋,給人算卦算命看風水遵循的就是傳統法則,也要結合現在的科學知識,自己以給小孩子起名最拿手,因為他文科好,知識豐富,能把文字和周易五行結合的好,給人講起來有理有據能讓人信服,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上門求名字。
老人家說,現在年紀大了吃喝不愁,有國家發的退休金,給人起名看風水就是想幫助人,自己也佔個心,有人遇到難事了幫一幫就是做好事,給他們開導開導,鼓鼓氣,看到他們走出心理陰影自己也高興,也算是給社會做了貢獻。
當有人問他,給人諮詢有關周易方面的事情怎麼收費?
樊大叔很認真地說,做這件事情,也是積功德,不能太貪財,太貪就不靈了。再說自己是個文化人,也是新時代人,幫人看相起名,也算是個「心理醫生」,解決心理障礙,讓人生活有信心,有希望,追求幸福生活。
樊昭威老人的鐵門上,寫著自己的人生口號和聯繫方式
樊大叔自己現在很快樂,平時和老伴分居,到了過年過節兒女都回家,他就回到農村自家的大院子裡去了,和家人孩子歡歡樂樂的過節日,享受天倫之樂。
很多人和老人聊天的過程中幾乎插不上話,他出口順口溜,語速極快,言語清楚,邏輯性很強,很多網友感慨:「真是個民間奇人」。
其實樊大叔有這樣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都是因為《易經》。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作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周易》的人。
通讀過易經的古聖先賢
像古代的孔子、諸葛亮、王陽明等古聖先賢,他們雖然身處不同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都在30歲之前,就熟讀了《周易》。
所以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 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 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李嘉誠則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易經》 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易經》 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所以說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讀懂中國《易經》!
《易經》之所以會遭受如此多的非議,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們認為《易經》很難讀懂。
難以讀懂的內容,自然無法用於生活中,人類對於無法服務於自己的事物都會採取統一的態度和方法,那就是詆毀,所以《易經》沒能逃過這樣的命運。
但是這部無價之寶如今已經備受肯定,它的光彩重新被人們看到。
我周圍不少看《易經》的朋友跟我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因此,我總是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這本《圖解易經》,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最後引入到《周易》,以圖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統地為您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將易經中晦澀難懂、枯燥乏味的內容,變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圖解易經》來看。
這本書才48元,現在48還能幹點啥?看個電影就差不多了,但是卻能讓你近距離接觸古代先賢的思想文化,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的話,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