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歲的老大爺,既然迷上周易長達45年的時間,周易裡到底有什麼能讓大爺如此著迷?
老大爺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山西省萬榮縣一個叫西埝的農村,有這麼一位80多歲學習易經的老大爺。大爺平時是一個人在家住,自己的兒女都在外地工作。
據了解,大爺今年88歲高齡了,他叫張宏錄。雖然有88歲高齡,但大爺的神態健康,腿腳也很靈活,平時也是精氣神十足。
這位大爺被大家稱之為「奇人」!不是因為大爺身體健康才有的這個稱呼,而是大爺會看面相,觀手相。是當地有名的「風水先生」。
大爺對周易的迷戀不只是平常人的看看就可以了,而是十分的痴迷,他用周易的理論給自己在公路旁邊選擇了一塊「風水寶地」,一住就是6年!
這位大爺在自己小時候被自己的奶奶送給了現在的張姓人家,張大爺12歲就在外面闖蕩了。
在張大爺16歲的時候進入了五臺山的寺廟,跟著自己的師傅學習陰陽八卦、奇門遁甲。
在自己40歲的時候回到自己老家生活,他和老伴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走進張大爺的家裡,看著屋裡有些凌亂。
張大爺說,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很踏實,很快樂,也很充實,感覺自己真是找到了理想之地。
張大爺平日裡沒事就會看看自己的《易經》,他最擅長的就是相面和看手相以及風水。
張大爺在五臺山的時候在這一方面就已經是師傅了。
當張大爺回到老家時,這一項本領慢慢的被傳開了,前來找張大爺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大老遠的慕名而來,就是為了讓張大爺給自己算一卦。
張大爺的文科好,知識面豐富,《易經》上的五行他能與文字有效的結合起來,給別人說的時候有理有據,別人聽到後基本上都是能夠信服的。
張大爺的名聲大,中國人對於名字一般是比較看重的,所以很多人給小孩取名字也會來找張大爺的。
在和張大爺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張大爺說話很清楚,而且出口就是順口溜,語速也是比較快的。從張大爺的話語中不難發現,他的邏輯性是很強的,不像88歲的人。
張大爺之所以有這些改變得益於《易經》,縱觀古今,從孔子、鬼谷子、王陽明,到曾國藩、馬雲都是讀過《易經》的。馬雲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
南懷瑾大師也在節目中說過,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廣博。《易經》他可以讓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到正確的方向,作出對人生的決策。
看似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實際上都是研究過《易經》的人。他們從《易經》中汲取智慧與方法,運用到生活中。
《易經》的64卦,卦卦有玄機,卦卦有機遇。64卦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他就像是一本字典,供你翻閱各種疑難問題。
讀過《易經》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普遍都比較豁達,這是因為他們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他們讀懂了人生二字。讀懂《易經》這世界上90%的問題你都會找到解決之法。
有人把《易經》比作人生的「答案之書」,人生中不管你是順境還是逆境,不管你是職場生活一團麻,還是戀愛感情一直沒有進展,《易經》都可以作為你的參考之書。
讀萬卷的雜書,不如一本有益的真經來的實在。不過很多的人覺得《易經》晦澀難懂,讀不明白,都是文言文怎麼讀啊。
其實對於文言文我也挺頭疼的,因為自己從小古詩詞、文言文不在行,也是很無奈啊。但是這本《易經》既然是文言文+翻譯+圖解的,對於我這種理科生還是比較友好的。
《易經》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八卦,再到象、數、理的講解都是很容易就能讀明白的,而且這些翻譯後的智慧都是可以用到職場、生活中的。
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對於生活中的瑣事我們也能看到更開一些,自己的內心也會更加的豁達。
這本《易經》圖文並茂,使讀者更加容易理解卦象中的含義。
採用膠裝的裝訂工藝,書脊更加的牢固,頁面不易脫落。
本書的字跡是很清楚的,而且採用得我紙張都是原木紙張,對眼睛更加的溫和,字體採用黃色,更能把眼睛的舒適度放大好幾倍。
這本書呢,也不是特別的貴,只需要56元錢。56元錢兩杯奶茶的錢,一張電影票的錢換來一本《圖解易經》,學到人生大智慧,難道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