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搶跑滴滴,能否一路「順風」

2020-12-21 騰訊網

國內共享出行第一股要來了。但,不是滴滴,而是嘀嗒。

一直以來,千億估值的滴滴出行上市傳聞沸沸揚揚,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嘀嗒出行近日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這樣一個共享出行領域的低調玩家,很多人甚至都沒聽過,更沒用過。但它很可能搶在巨頭滴滴之前,上桌喝口熱湯。

更耐人尋味的是,嘀嗒崛起之年,恰逢滴滴順風車下架之秋,大有趁滴滴之危成功上位國內順風車市場第一把交椅之嫌,並率先實現盈利。滴滴股東們的心理陰影面積該有多大……

儘管搶先滴滴一步,業內對這家公司的前景並不齊刷刷看好。僅憑現有的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核心業務,「小而美」的嘀嗒能在資本市場一路順風嗎?

此外,稍有風吹草動就會掀起軒然大波的乘車安全問題,如「車主猥褻女乘客」「遭遇臨時加價被車主砍傷手指」等惡性事件頻發,以及平臺審核監管開小差,讓許多資質不符的黑車也能通過「代辦中介」成功註冊等亂象……嘀嗒又如何作答?

急於上市,恐夜長夢多

12日,周一早高峰,記者原本想刻意體驗一把事先下載好的嘀嗒出行,但顯示順風車等待時間可能要15分鐘甚至更久,一兩塊錢的價格優勢根本不足以讓人心動,也不如路邊計程車揚招來得爽快。結果還是選擇了滴滴快車,3分鐘出發,價格適中。

記者注意到,在滴滴APP輸入出發和目的地之後,車型選擇比之前更為豐富:有特惠快車、快車、滴滴特快、東風出行、快的新出租、優享、禮橙專車、六座商務、豪華車,而且優惠補貼力度很大,從2元到十幾元不等。同時也有青菜拼車和順風車可供選擇。

途中,年輕健談的司機還給記者提供了一個新選項:滴滴今年全新推出的「花小豬打車」,被網友們戲稱是打車界的拼多多,欲觸及更多的下沉市場。記者在花小豬微信小程序看到,同樣的行程,新客專享價0元。

和財大氣粗的滴滴相比,嘀嗒招股書對未來的想像力,實在不太豐滿:將繼續發力主營業務,鞏固順風車行業的市場領導地位以及推動計程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

那麼嘀嗒為何選在此時上市?很可能是想在營收和市場份額都還不錯的情況下「趁熱打鐵」,以免夜長夢多。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對支點財經記者表示,在大多數出行平臺尚處於虧損時,嘀嗒出行率先實現盈利,並藉助盈利優勢以「共享出行第一股」的身份上市,有助於進一步擴大其品牌知名度,在市場競爭中獲取主動地位。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缺錢」。招股書顯示,嘀嗒2019年全年經營性現金流近4億元,2020上半年擁有1.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而滴滴帳面現金流高達500億元。

所以這個節點IPO,或是嘀嗒最好的選擇。

當然,敢和滴滴正面硬剛,嘀嗒也是給自己精心「包裝」了一番:2019年嘀嗒在國內順風車市場排名第一,市佔率為66.5%,在計程車網約市場排名第二;以及,2019年和截至2020年上半年,嘀嗒經調整利潤淨額分別約為1.72億元和1.5億元。

得益於通過「信息服務費」等方式形成收入,嘀嗒已經跑通了盈利模型。今年上半年,嘀嗒向順風車車主和計程車司機提供的補貼和激勵,佔總收入的比例已下降至0.03%。

作為出行領域稀有的盈利選手,不得不說,嘀嗒能在滴滴出行和哈囉出行兩大巨頭的夾縫裡活下來,有其聰明之處。

2012年,還是個打車主要靠招手的年代。滴滴、快的等無數網約車平臺應運而生。

2014年,出行賽道酣戰正歡:滴滴與快的進行著激烈的補貼大戰,海外獨角獸Uber正式攻入中國市場。同年,嘀嗒出行誕生。

當時,站在嘀嗒面前的有上百個「前輩」,卻沒有一個大玩家在順風車上死磕。避開主流競爭、專注差異化的嘀嗒成為這一賽道最大的「撿漏者」。

2015年2月,滴滴和快的合併,快速擴張業務線,上線順風車功能。

2018年8月,滴滴順風車業務因幾次事故多次整改,最終宣布無限期下線,時長達435天。在此之前,滴滴順風車幾乎佔據著85%以上的市場份額。

就在滴滴的程維和柳青黯然神傷這一年多時間裡,嘀嗒出行迅速崛起,從滴滴那裡接管了絕大部分順風車用戶和司機,逐漸坐穩順風車市場第一的寶座。

沒有平臺能越過安全合規

然而,嘀嗒江山不易守。

招股書中也坦承,嘀嗒在中國順風車市場可能面臨(其中包括)其他出行選擇、相關監管規定及限制、安全及隱私問題所帶來的挑戰。我們先從最受關注的順風車安全問題談起。

「一個非常有未來感、非常sexy的場景。」這是滴滴順風車事業部原總經理黃潔莉對順風車的洞察。而在被免去總經理職務前,黃潔莉怎麼也想不到,「性感」的背面,是惡性犯罪頻發。2018年接連有兩位年輕女性因搭乘順風車被殺害。

陳禮騰認為,順風車作為嘀嗒出行的核心業務,安全、合規仍面臨挑戰,滴滴就是前車之鑑。隨著監管部門對於順風車管理逐步規範嚴格,嘀嗒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運營風險和合規成本。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詢到,2018年10月29日晚,被害人張某在使用嘀嗒順風車途中被司機猥褻。類似案件不止一起。

2019年1月,微博網友@歐巴毅飛爆料稱,其乘坐嘀嗒順風車前往廣州白雲機場準備回家過年,不料司機在行程快結束時惡意加價100元,後因要求未得到滿足惱羞成怒,司機停車扔下乘客行李,並從駕駛位下拿出一把刀,最終導致乘客左手小拇指骨頭被砍斷,只有一小截肉連著了……

今年9月,長春嘀嗒順風車乘客因過路費問題與司機溝通未果,遭到毆打並被遺棄路邊。嘀嗒客服對此表示,已將該司機帳號關閉。僅此而已。

順風車頻頻曝出來的惡性事件表明,並不是其他平臺管理得更好,只是當初滴滴名氣太大。

那麼,一旦嘀嗒順風車出現重大違規行為,將會直接影響其90%的營收,嘀嗒是否做足了安全預案?畢竟,對於出行安全,平臺除了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對人性束手無策,「人」仍然是未來順風車平臺最不可控的風險因素之一。

單從司機準入方面來看,就有漏洞可鑽。

同日晚高峰時,記者提前在嘀嗒APP下了個順風車的單子,5分鐘的接單時長差強人意。系統提示15分鐘後即出發,而記者等待了20多分鐘,期間嘀嗒伺服器莫名「走失」了兩次。

對於嘀嗒不夠智能的系統,記者早已有所耳聞,但百聞不如一驗。記者已經到家開始擼貓了,該訂單行程還在繼續……直到看到了司機的終點是馬路對面的一個小區,正如他說的那樣:「送你真是太順路了」。

這也是嘀嗒一直堅持的「真順風」理念,即通過控制平臺定價,避免出現以營利為目標的黑車。「順風車沒賺頭,就是分攤一點油費。」這位車主說。

記者想到了早上那位滴滴快車司機,他也抱怨在嘀嗒平臺上賺不到錢。以一單80元左右的順風車為例,滴滴價格最高,而嘀嗒比哈囉還要低十幾元;有時候跑遠一點,回程用嘀嗒接順風車單子,無奈經常玩「幾個平臺同時接單」這種騷操作……

在記者追問下,他進一步解釋說,滴滴系統比較智能完善,接了順風單就不能取消,但嘀嗒可以「瞎跑」。比如司機在滴滴順風車接單後,可將嘀嗒訂單取消,改為私下聯絡拼單。

從這個角度來看,司機和用戶很難對嘀嗒保持忠誠度。

當被問到註冊嘀嗒順風車需要哪些資質時,前述車主先是炫耀了自己近30年的駕齡及100%好評率,後無意間向記者透露了一個信息:資質不符也可以找中介代注。

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嘀嗒」「順風車」等關鍵詞,看到很多代辦業務的中介。其中一家標註「順豐小車 嘀嗒 哈羅」的商品月銷量達1684單,還有買家評論「技術很厲害,當天過了」。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這些代辦兩三百塊錢就能幫忙註冊嘀嗒順風車司機,只需提供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和車輛照片,駕齡不夠、超齡車、車型不符等,都不是問題……

大佬紛爭,出行市場難存「小而美」

除卻安全因素,嘀嗒自身的業務局限及滴滴等對手在順風車領域的發力,也讓資本不斷發問:出行市場會相信「小而美」嗎?

在中國四輪出行市場(計程車揚招、計程車網約、網約車、順風車),屬順風車最為小眾。招股書顯示,嘀嗒APP註冊用戶總數為1.8億人,認證私家車主980萬名,跟主流網約車平臺相比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畢竟滴滴在2019年中透露的註冊用戶數已達5.5億人。

看看這擁擠不堪的出行賽道吧。

滴滴順風車正在恢復元氣,阿里對出行市場有絕對野心,已布局哈囉出行及高德聚合打車平臺,美團也在以聚合打車的方式多次試探。此外還有首汽約車、曹操出行、T3出行、百度打車等對手……

其中,上線順風車業務的不在少數,嘀嗒可能很快遭到大佬的暴擊。

陳禮騰認為,「小而美」模式利弊同存。嘀嗒單純押注計程車與順風車,屬於輕資產運作模式,不用背負太大的財務壓力。

腳步是輕盈了,但過於單一的業務使嘀嗒出行抗風險能力不足,也限制了其發展空間。據陳禮騰判斷,基於市場競爭和定位,嘀嗒進軍快車和專車的可能性與勝算都不大。所以未來嘀嗒的盈利增長點或在於計程車網約服務。

嘀嗒不跟傳統計程車搶業務,而是給它們帶去訂單,通過技術手段提高人車匹配效率。目前已為55個城市的近700家計程車公司提供服務。去年起,嘀嗒開始收取計程車服務費,不過,其計程車業務未實現盈利。羽翼遠遠未豐,對手又來添堵。

今年9月1日,滴滴宣布將旗下計程車業務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同時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未來3年補貼10億元。

幾乎同時,高德也宣布與北京多家計程車企業達成合作,上線車輛將超過3萬輛。別忘了,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高德地圖日均使用量超過1億人次。

嘀嗒何以招架?也許上市融資之後,嘀嗒後續還有大招吧。

記者丨吳玲

編輯丨劉定文 胡馨月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相關焦點

  • 滴滴順風車休養,哈囉、嘀嗒能否順利攪局?
    自從滴滴順風車下線後,許多用戶的出行受到不小影響,出行方式由順風車變為了快車或者公共運輸。許多順風車主自然也受到了影響。順風車相對快車的優勢是更加實惠經濟,相對公共運輸更加便利。因此受到了許多用戶的喜愛。滴滴一刀切的方式對錯與否我們暫且不討論,但不可否認的是,用戶需要順風車。
  • 嘀嗒哈羅滴滴盯著順風車,那麼過年能坐順風車回家嗎
    嘀嗒哈羅滴滴盯著順風車,那麼過年能坐順風車回家嗎快過年了,很多朋友都在為回家過春節做準備。火車票飛機票預訂了,但是最重要的,到家那一段路還是需要順風車的,但是現在有哪些順風車呢?現在順風車有:嘀嗒順風車,哈羅順風車,滴滴順風車,那麼這些能保證我們都坐上順風車回家嗎?
  • 嘀嗒順風車主:「為什麼會有人選擇線下交易,這太不明智了!」
    2018年,滴滴順風車兩起惡性傷人事件,讓人們在"便利"的背後重新認識到了順風車平臺存在的安全漏洞。如何從源頭把控車主審核,如何在行程中實時監控,提高風險預警,成了各家順風車平臺不得不思考的問題。這其中,自然要說一說,一直堅持運營順風車業務達五年之久的嘀嗒。嘀嗒從成立之初就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車主審核制度,如上傳三證(身份證、駕駛證、行車證),對車型,車況的限制等。
  • 滴滴取消順風車後,支付寶的哈羅出行和嘀嗒順風車,哪個更可靠?
    滴滴取消順風車後,支付寶的哈羅出行和嘀嗒順風車,哪個更可靠?我們知道2018年滴滴的發展非常不順,接連發生了2起事件,這也使滴滴取消了順風車服務,但我們知道在滴滴取消順風車服務之後支付寶出了哈囉出行,嘀嗒出了順風車,那哈羅出行和嘀嗒順風車哪個更可靠呢?
  • 嘀嗒率先上市滴滴暗自神傷 群狼圍獵下網約車龍頭路在何方?
    2018年8月27日零時,滴滴順風車下線了。程維與柳青很傷心。但幾家歡喜幾家愁,正是得益於滴滴順風車被責令下架,嘀嗒順風車趁勢崛起。順風車業務的迅猛發展,使得嘀嗒出行在2019年業績表現亮眼。行業老二的「跟隨者策略」事實上,嘀嗒順風的成立,很偶然。
  • 嘀嗒、哈囉、一餵順風車被約談後,嘀嗒的整改完全是忽悠人!
    滴滴、嘀嗒、一餵順風車,3個順風車領域的佼佼者被同時約談,因為APP中有「附近功能」,存在偏離順風車本質。嘀嗒隔天就做出整改 !2020年10月8日,嘀嗒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嘀嗒有望超越滴滴,成為「中國出行市場第一股」!嘀嗒的成功與滴滴有著很大的干係!
  • 嘀嗒出行上線「順風聲浪」90%參與用戶支持順風車主可帶親友同行
    作為嘀嗒順風車六年資深老車主,可謂一路見證了嘀嗒從起步到準備上市的蛻變。在嘀嗒堅持不懈的宣導下,用戶對順風車平等互助本質的認識也更加深刻,尤其這幾年遇到把順風車當快車、專車的奇葩乘客的機率越來越小,上下班、周末出遊打開嘀嗒接一單也成了我雷打不動的出行習慣。
  • 嘀嗒順風車憑藉真順風和輕資產模式成為出行賽道上的黑馬
    目前嘀嗒出行和滴滴成為中國移動出行市場最受歡迎的移動出行平臺,也是僅次於「吃」這個民生領域之外,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隨著用戶規模的不斷增長,嘀嗒出行還先後進入了順風車和網約計程車等細分賽道,並和行業第一的滴滴展開激烈的競爭。隨著2020年即將結束,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這意味著移動出行行業也將真正開花結果。
  • 嘀嗒順風車「低定價」踐行「真順風」,嘀嗒領跑共享出行第一股
    據相關報導稱,移動出行領域以嘀嗒出行為首,揭開了上市帷幕。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啟動IPO,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掛牌上市。嘀嗒出行此舉代表著未來整個出行行業將有新的格局,隨著市場的巨變,國人對於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也更加的渴望。
  • 一餵出行0佣金攪動順風車市場,滴滴、嘀嗒、哈囉慌了?
    瞬息萬變的順風車市場  2015年中旬,滴滴開始進入順風車市場。隨後,整個順風車行業經歷了長達一年的燒錢補貼大戰。對於一餵順風車而言,和「富二代」滴滴、嘀嗒、哈囉競爭的結果只有生與死,而過程又是異常殘酷,既是在資源基本面上的比拼,也是在產品優化上的比拼。  但「治標不治本」,燒錢的背後只能是短暫的興起,能永久鎖住用戶的,一定是優質的產品和與之匹配的服務。
  • 滴滴接連出事!哈羅和嘀嗒加入網約車大戰,滴滴會被幹掉嗎?
    既2018年空姐遇害一事之後,滴滴就不被人們所看好,可儘管如此,它已經滲入人們的生活之中了,所以很多人在出行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它 。2018年8月27日,滴滴公司關閉了順風車業務,在這期間,對平臺進行了整改,提高了安全狀況。順風車業務的關閉,給哈羅創造了機會。哈羅一直以挑戰者的姿態出現在滴滴面前,哈羅旗下順風車的推出,也體現出了哈羅公司的野心。
  • 滴滴順風車消失435天,嘀嗒出行實現逆風翻盤,如今搶先赴港IPO-新聞...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為中國最大的順風平臺,佔據66.5%的市場份額;按2019年已完成計程車訂單計,中國計程車市場中前五大在線平臺合計市場份額為3.07%,其中嘀嗒出行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0.55%。
  • 嘀嗒順風車業務被約談,共享出行第一股未來何期
    因「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近日嘀嗒被交通部提醒式約談。實際上,順風車業務對嘀嗒而言至關重要。據其招股書,順風車業務在2019年、2020年為嘀嗒帶來的收入分別佔同期總收入的91.9%、87.8%。
  • 滴滴崩完嘀嗒崩,為啥乘客打電話求司機接單!
    來源:21Tech(News-21)作者:楊清清編輯:李清宇、劉雪瑩滴滴崩,滴滴崩,滴滴崩完嘀嗒崩……「最難打車日」果然名不虛傳,助推「滴滴崩了」和「嘀嗒崩了」接連衝上微博熱搜。9月30日下午,繼滴滴出行叫車系統一度崩潰之後,有多位網友反映嘀嗒平臺也崩了,「天知道這個國慶外面有多少人。」
  • 「順風車第一股」嘀嗒出行的合規之困
    嘀嗒出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嚴格按照本次提醒式約談要求,對照問題儘快整改,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消除安全風險隱患,確保產品符合順風車要求。順風車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嘀嗒出行能否走出合規之困?變相從事網約車?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前身為專注私人小客車合乘、車主和乘客順路搭乘的「嘀嗒拼車」。通過主打順風車,嘀嗒出行實現了彎道超車。2018年,滴滴順風車連發兩起惡性案件導致其順風車業務被下線。但這也給順風車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一些新的順風車品牌紛紛進軍這個市場。
  • 滴滴,嘀嗒,哈羅三大平臺順風車體驗感受!
    在滴滴還沒有關閉順風車的時候,我經常跑長途單子,一般都是五十公裡左右,費用基本七十起步,因為我這邊還有過橋費15元,所以總的來看並沒有掙錢,不過也沒花錢,基本是保本的階段。不過後來滴滴順風車關閉後,我就開通了嘀嗒拼車,主要感覺就是用的人太少了,尤其在三線城市一下的,用的人格外少,費用和滴滴差不多,感覺嘀嗒是專業做順風車的,平臺的操作性還可以,不過建議改進推送模式,有時候只是一個消息推送,沒有發簡訊,如果沒打開流量或者忙碌的情況下,基本就錯過了訂單!
  • 集滴滴和嘀嗒缺點為一身,哈羅順風車該如何存活?
    哈羅順風車上線近兩個月來,用戶從最開始的期待慢慢化為失望,很多網友調侃哈羅順風車是集滴滴和嘀嗒為一身的順風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而哈羅順風車上線做的只收取最高10元信息費的承諾,上線之後卻沒有實行過一天,其現在的佣金比例與滴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一位司機反應,哈羅順風車20公裡的路程到手車費還不到21元,按照哈羅順風車的收費標準計算,基本上有14元都給了平臺,這個佣金比例已經超過了40%!嘀嗒系統差也被哈羅順風車採納!
  • 嘀嗒背水一戰
    9月1日,滴滴宣布旗下計程車業務即日起升級為「快的新出租」。同時快的新出租將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向乘客發放計程車打車券。一個多月後,作為滴滴在計程車、順風車業務上的競爭對手,嘀嗒出行被曝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並有望奪得「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的榮譽。針鋒相對,火藥味十足。
  • 從嘀嗒出行上市看「真假順風車」
    編輯導語:順風車業務能給人帶來很多方便的地方,但是談到順風車,不得不想到的就是它的安全和保障;前幾年順風車出現過幾次惡性事件,導致滴滴下架順風車整改;如今嘀嗒出行赴港上市,順風車業務該如何?本文作者詳細分析了此現象,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保留「附近訂單」,可選頭像性別 嘀嗒等順風車平臺隱患仍存
    例如,在對外宣稱自身順風車業務佔國內市場近七成的頭部出行平臺——嘀嗒上,便存在「附近訂單」功能。「嘀嗒出行」部分功能違背要求打開「嘀嗒出行」App,再切換到「車主-順風出行」界面。我們看到,「附近訂單」與「城際訂單」兩塊功能模組赫然排布在屏幕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