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冕財經
作者:海棠葉
編輯:雷緩之
設計:布冬
編輯助理:朱智琪
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09992.HK)登陸港交所,開盤一度大漲逾110%,報收69港元/股,市值達953.29億港元,為此前從新三板退市市值的48倍。
財富盛宴如期而至。
日前配售公告顯示,33歲的創始人王寧夫婦持有泡泡瑪特49.8%股權,身家近500億港元;最大的機構股東紅杉資本,持股4.39%,帳面價值達41.8億港元。
▲今日掛牌上市的泡泡瑪特,截至收盤,股價上漲79.22%,總市值高達953億港元。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港股市場上唯一的潮玩經濟投資標的,泡泡瑪特令無數人豔羨。
但泡泡瑪特之外,人人都能喝到湯吃上肉嗎?
湊熱鬧的上市公司「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如同電影《阿甘正傳》中的巧克力,小小的盲盒借著「未知的驚喜」抓住年輕人的心,風靡一時。
據天貓2019年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元收集盲盒,購買力最強者一年為此耗資百萬元。
在二手市場,盲盒經濟同樣火爆。
閒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31日的一年裡,盲盒交易已成為千萬級的市場,有30萬盲盒玩家在平臺上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王寧和他的泡泡瑪特也正是靠盲盒經濟「熬出了頭」。
2016年4月,泡泡瑪特與Molly創作者籤訂獨家授權協議,憑藉「Molly Zodiac」盲盒系列,開始講述創富的故事。
▲「Molly Zodiac」成就了泡泡瑪特。圖片來自網絡。
在此之前,泡泡瑪特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潮流玩具代理商,持續虧損。據招股書披露,2014年至2016年,公司分別虧損277萬元、1598萬元、2483萬元。
引入盲盒概念後,隨著2017年開始收購大量IP版權,泡泡瑪特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後面更是一路飆漲。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16.83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三年內淨利潤暴漲近300倍,毛利率也從47.6%飆升至64.8%。
狂奔的泡泡瑪特,吸引了一眾玩家入局:據粗略統計,目前共有9家國內上市公司涉及潮玩盲盒領域。
其中,動漫玩具龍頭奧飛娛樂(002292.SZ)在2019年半年報中便提出要進行盲盒、潮玩手辦等方面的新嘗試,在K12領域陸續推出超級飛俠、巴啦啦小魔仙、小豬佩奇等經典IP系列盲盒。
率先聞到風的是資本。
今年618前夕,奧飛娛樂在6月11日、6月12日、6月15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20%。對此,奧飛娛樂公告表示,本月初擬登陸港股的泡泡瑪特帶來IP產業鏈以及動漫盲盒板塊關注度,「公司陸續推出盲盒系列對股票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
嘗到甜頭的奧飛娛樂隨後攜手網易經典IP《陰陽師》,推出手辦+盲盒系列產品。據《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顯示,半個月時間該系列銷售超過10萬盒;截至9月30日,累計預售突破44.6萬隻,出貨額接近700萬。
另外,雙十一期間奧飛娛樂盲盒銷售額超過1000萬,雖不及泡泡瑪特1.42億的零頭,但對於初入盲盒市場的奧飛娛樂來說,也算是分得羹一杯。
這對於營收正在走下坡路的奧飛娛樂來說,無疑是個好兆頭。
財報顯示,2020年三季度,奧飛娛樂營收17.6億元,同比下滑14.14%;淨利潤-4636萬元,同比下滑139.12%。而在奧飛娛樂描述業績的一系列文字中,玩具銷售成為少數被明確提及業績下滑的業務——2018年、2019年分別同比減少29.54%、8.36%,2020年上半年銷售額的同比降幅達到36.23%。
儘管如此,玩具銷售依舊是奧飛娛樂收入來源的大頭,在2019年仍佔總營收的50%左右。從此來看,奧飛娛樂似乎在從「盲盒」找出路。
漩渦中掙扎著找出路的還有高樂股份(002348.SZ),國內最早上市的玩具企業之一。
據2020年三季報,報告期內高樂股份實現營業收入3.86億元,同比下滑35.45%;淨利潤-3951萬元,同比下滑269.14%。
此前的6月8日,高樂股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自2018年起就已經開始盲盒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並預計在今年7月份電影《花木蘭》上映之際,將向市場推出花木蘭電影盲盒系列,叫板泡泡瑪特。
但6月10日,高樂股份及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便因存信息披露違規行為被出具警示函,股價因此連續兩個交易日收跌,截至6月11日,跌1.44%,報收2.72元/股。
此外,據企查查顯示,2018年3月,金運雷射率先參股投資「玩偶一號」;晨光文具也在今年年初聯合知名盲盒品牌若來推出系列產品。
有趣的是,12月11日上午,9隻盲盒概念股紛紛大跌,其中奧飛娛樂和高樂股份閃崩至跌停,創業板上市的金運雷射大跌13.75%。
截至午間收盤,奧飛娛樂報收7.22元/股,市值為98億元,跌停板上封單13.7萬手;高樂股份報收2.9元/股,市值為27.5億元,跌停板上封單33.7萬手。
前赴後繼的新選手52toys獲來自三千資本、啟明創投A+輪融資;IP Station獲得數千萬元的天使輪投資;國內最大的模玩愛好者平臺ACTOYS被B站收購......2019年這一年,盲盒備受資本青睞,心動不已的,遠不止上市公司。
堪稱「國內最大十元店」的名創優品也進軍盲盒市場,孵化全新品牌Top Toy,高打「平均定價僅29.9元」的性價比路線,成最引人注目的入場選手之一。
與奧飛娛樂、高樂股份不同,名創優品沒有自研IP,多是與迪士尼、三麗鷗、櫻桃小丸子、長草顏糰子等更為大眾所熟知的IP進行合作。
Top Toy的定位則為亞洲潮玩集合店,聚焦10歲至40歲男女消費群體,產品覆蓋盲盒、藝術潮玩、日漫手辦、美漫手辦、娃娃模型、拼裝模型、積木七大核心品類。據了解,該品牌首家門店將於12月18日在廣州正佳廣場開業,並計劃在2021年1月陸續登陸深圳、重慶、西安等城市。
作為其上市後的首個動作,有業內人士表示,名創優品想要趕個「晚集」,主要是想走一條差異化的路子,進而在潮玩大類突破業務瓶頸,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此外,酷樂潮玩、雜物社等都已推出自己的盲盒。據悉,酷樂潮玩在全國已擁有200多家線下門店,其盲盒銷售額也已經累計過億元。
事實上,風口之上,創業者又扎堆闖了進來。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玩具行業迎來了一次巨幅增長,全年新註冊企業108.11萬家,同比增長136.6%。今年前三季度共註冊企業88.18萬家,同比增長11%,其中三季度新增35.6萬家。
「雖然有不少企業一頭扎進盲盒市場,但你要是認為盲盒市場好做,你就錯了。」與許多人想法不同,「超級玩童」創始人王春松直言盲盒市場是個門檻高的行業。
在做線上二手交易和社區平臺「超級玩童」之前,王春松做了一款盲盒產品,但很快發現,從創作產品到生產,再到投入市場,每個系列僅小批量生產,都要花幾十萬,「而且產品不火的情況下,需要不斷試錯,用錢去砸市場」。
王春松向「消費Z時代」解釋,想要做一款盲盒產品需要六個步驟,整個過程需要3到6個月。
第一,需要團隊進行構思產品形象和品牌故事,並由設計師設計;第二,找3D列印室將產品的3D形象列印出來(這兩個步驟,如果自己有設計師需要2萬元);第三,對產品進行塗裝(找外包一般幾百到幾千不等);第四,找工廠做模具(幾千元);第五,工廠進行打樣並批量生產;最後,包裝和售後(這兩個步驟最低成本十幾萬)。
這樣算下,最低成本十多萬似乎能湊合,但實際上想要做好卻並不現實。
接受「消費Z時代」採訪時,王春松表示,「產品想要火,要考慮鋪貨量,你鋪100家店和鋪一家店,對你的產品能不能火有非常直接的影響。但多鋪店,就要多生產產品,還要做壓貨的準備。如此一來,成本就需要三五十萬到一百萬不等。」
他補充道,產品出來之後,還有不少不確定因素。比如產品外形是不是能討用戶喜歡,成品拍出照片的效果好不好看,買到手的產品摸著的手感是否足夠好等,這些都可能影響用戶是否購買和再次購買產品。
但行業核心並非上述種種,盲盒之美之難,在於IP。
「我們不認為泡泡今天的成績僅僅是因為盲盒這個載體,泡泡瑪特的迅速壯大,核心要素還是IP本身。」在2020年4月與華興資本集團董事長包凡的一場對話中,王寧說道。
招股書顯示,目前,泡泡瑪特運營有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
而其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這些IP潮流玩具產品的銷售。2019年,泡泡瑪特總營收近17億元,其中,基於自有IP開發的潮玩產品收益6.27億元,佔據總收益的37.2%。
IP之重要性,就算是泡泡瑪特,也不得不謹慎對待,因為其不是一成不變的。
招股書顯示,爆款Molly帶來的收入貢獻,已呈現大幅下降趨勢——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於Molly形象的品牌產品所得收益佔比分別為89.4%、62.9%、32.9%及16.3%。
對此,泡泡瑪特也意識到了單一爆款IP的局限性,「公司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通過僱傭全職設計師自主開發的9個自有IP,其中表現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上半年收入是329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4.8%,而剩下8個IP的收入佔比不到0.5%。
▲在泡泡瑪特的9個自主IP之中,除去表現最好的Bobo&Coco,其餘都是乏善可陳。圖片來自網絡。
從泡泡瑪特的業務模式來看,「IP是公司業務的核心」,其需要越來越多的IP來保持其對消費者的新鮮度,而這需要時間和運氣。
招商證券12月8日發布研報表示,2019年中國盲盒市場規模約28.8億元,按照未來三年盲盒在男/女目標受眾滲透率達10%/20%、人均消費盲盒數9個/年估算,2023年中國盲盒市場規模可達228億元。從潮玩產業看,2019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約207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達550億元。
市場規模在擴大,但驚喜經濟能持續多久?這也是一種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