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車水馬龍」是怎麼來的,跟漢代的一位皇太后有關

2020-12-10 歷史文社

成語的誕生,往往會有一個典故。成語「車水馬龍」也不例外,其本意是指車如流水,馬如遊龍一般,形容一片熱鬧繁華的景象。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

一切,還得從一個叫馬皇后的人說起。東漢名將馬援的小女兒馬氏,因為從小父母雙亡的關係,很早就學會了處理家事。聰慧的她,把家裡弄得井井有條,鄰居和親朋好友都誇她是一個能幹的女子,將來誰娶了她就有福了。13歲時,馬氏被選進宮中,成了漢光武帝皇后的侍女。幹活利索,聰明的馬氏很快就獲得了皇后的賞識,非常受寵愛。

光武帝去世後,太子劉莊成了新一任皇帝。在皇太后的授意下,馬氏被封為貴人。後宮佳麗三千,她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只好收養了賈氏的一個兒子,取名劉炟。有了兒子,加上有皇太后的支持,公元60年,馬氏被立為皇后,統領後宮。

雖然馬氏成了皇后,但她的生活沒有因此變得奢侈,她依然保持著儉樸的作風。她時常穿著粗布衣服,裙子也不鑲邊,吃穿住行都很節儉。她樸素的作風,讓其他妃子對她很尊敬,打心眼裡佩服她。馬皇后知書達理,平時喜歡看《春秋》等著作。一天,漢明帝故意把奏摺給她看,並詢問她怎麼處理。馬皇后看了之後,當場提出了中肯的建議,但她沒有因此插手朝政,也從不主動談論政事。

漢明帝駕崩後,劉炟即位,是為漢章帝,馬皇后則成了皇太后。隨後,大臣們建議皇帝對皇太后的娘家人封爵。對此,馬太后非常反對,因為漢光武帝規定:后妃的家族不得封侯,劉炟拗不過她,此事才作罷。次年夏天,發生了大旱災。有些大臣又上書皇帝說今年之所以大旱,是因為去年沒有封外戚,所以他們再次要求分封馬家人。馬太后依然反對,還專門頒發了詔書,說:「那些提出要對外戚封爵的人,不過是想討好我,從中取得好處。大旱跟封爵又有什麼關係呢?前朝之所以會覆滅,就是因為寵貴外戚。先帝不讓外戚擔任重要職務,也是因為這個。」

詔書上還說:「另外,馬家的人個個都很富貴,我身為太后,衣著簡樸,后妃們亦是。我這樣做,是為了以身作則,讓外戚好好反省自己。但是,他們不但沒有反省,反而嘲笑我太節儉。前些日子,我路過娘家住地濯龍園門前,發現到舅舅家請安、拜侯的車子像流水那樣不停地駛過,馬也來往不絕,像一條遊龍一樣招搖。而那些下人,也穿戴整齊,根本不像傭人。他們只知道享樂,根本不為國家和老百姓考慮,這樣的人,我怎麼能同意讓他們加官進爵呢?當時竭力控制自己沒有責備他們,就已經是開恩了!」這便是成語「車水馬龍」的來歷,足以看出馬太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奇女子。

相關焦點

  • 中華成語故事之《車水馬龍》——回望潁川國學堂
    同學們大家好,這裡是《回望潁川國學堂》,我是龍丹,歡迎收聽今天的《中華成語故事》,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的名字叫《車水馬龍》,我們一起來聽。馬太后遵照光武帝有關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規定,極力反對這樣做,這件事就這樣被擱置下來。有一年夏天,天下大旱。一些大臣上書,說大旱是因為不封外戚的緣故,要求分封馬太后家族的人。馬太后不僅堅決反對,還專門下了詔書表明自己的觀點。
  • 呂后到底是怎麼死的?史官:死相太慘烈,跟一隻大黑狗有關
    但是要說能讓人們印象深刻,並且名留青史的女性,也有這麼兩個,她們一個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另一個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后和皇太后的呂后。呂后其實就是站在劉邦背後的那個女人。可以說,劉邦能從一個小小的泗水亭發展到西漢的開國皇帝,呂后功不可沒。
  • 與神話傳說有關的幾個成語
    破帽遮顏/文  成語往往是有典故的,許多成語來源於神話傳說,譬如開天闢地、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等,一般人都耳熟能詳。另外還有一些常用的成語,也是與神話傳說有瓜葛的,但是知道來龍去脈的人相對要少一些。把這些成語故事說來聽聽,想必還是有一定的趣味性的。  「天衣無縫」,來源於一個與納涼有關的故事裡。
  • 3000年來這座城市從未改名,做過158年國都,1584個成語與它有關
    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南部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 科普貼漢代服飾基本款(女裝)
    來歸相怒怨,但坐觀羅敷 。」——《陌上桑》如雲髮髻,明珠耳環,淺黃色花紋的絲綢是裙子,紫色的綾子作上衣,美妙的衣裝讓這位漢代女子從詩中躍然紙上。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傳承了4000多年,是最能體現漢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裝。
  • 抖音這世界車水馬龍是什麼意思和梗 下一句是什麼怎麼回復
    在抖音和其他論壇上流行的一個回復「這世界車水馬龍」有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有何梗,這裡小編為大家帶來有關的介紹,了解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這世界車水馬龍是什麼梗和意思  如果有人對你說,這世界車水馬龍,不要覺得奇怪和莫名其妙。
  • 真實的甄嬛:其實一生無寵,但卻是一位最幸福的皇太后!
    歷史上的熹貴妃真如她的公公康熙所說,是一個有福的人,性格決定命運,她的性格讓她抓住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後來成為皇帝,自己成為了皇太后。還有,就是她很幸運,遇到了一位不是貪汙美色,以貌取人的皇帝,否則她很難有機會生下兒女,有翻身的機會。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名字用了3000多年,1584個成語跟這座城市有關
    一提到邯鄲,我們最先想到的都是"邯鄲學步"這個成語故事:戰國時期燕國的一位少年,因為羨慕邯鄲人的走路姿勢好看,就專門來到邯鄲學習邯鄲步。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非但沒有學會邯鄲步,連自己原來的走路姿勢都忘記了。
  •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
    您了解與曹植有關的成語嗎?與曹植有關的成語非常之多,這裡僅選四個成語與大家共享。首先介紹下曹植是誰?一。曹操這次先向大家介紹與曹植有關的四個成語,分別是《七步成詩(章)》、《才高七步》、《相煎何急》、《下筆成章》,其中前三個居然來源於同一個故事,下面詳細說明一下。
  • 生氣勃勃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生機勃勃、朝氣蓬勃,反義詞有:暮氣沉沉、死氣沉沉,生氣勃勃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生氣勃勃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生氣勃勃(shēng qì bó bó)成語釋義: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人或社會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 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每一個都飽含人生哲理,看完受益終身
    孔子是我們中國非常著名的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此後上千年時間裡中國的主流文化,因此也遺留下來了非常多的經典語錄,並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成語。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跟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裡面表達了孔子怎樣的思想呢?
  • 談成語!
    但是前人用過的話不等同於今天概念上的成語,古人講的「成語」,往往是作為諺語、典故而經常被使用的。比如《紅樓夢》裡,就有「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的句子,《警世通言》裡也有「借用吳歌成語,吳歌雲:『月子彎彎照幾州?
  • 「不動聲色」這個成語竟然和安陽老城的他有關?
    最近熱播劇《清平樂》中有一位玉樹臨風、年輕帥氣、才華橫溢、英敏睿智的人物,便是咱們安陽人韓琦。當時大宋王朝人才濟濟、群星璀璨,隨便拉出來一個都可以亮瞎我們後人的眼睛。大宋「背誦天團」隨便說句什麼話,都可能流傳下來,為後世津津樂道。
  • 居然跟 egg 有關!
    昨天Ada網上衝浪的時候刷到一個段子,一位老公因為偷藏私房錢讓老婆發現了。這位老婆兩分鐘時間就收拾好了老公的行李,把他趕出了家門。好笑的是,行李只有一個買菜送的紅色塑膠袋!這位老公你也混得太慘了。同情一秒鐘……事實上,很多夫妻都會因為藏私房錢的問題遭遇「情感危機」。
  •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
    胸有成竹成語來歷,源自一位北宋畫家有誰知道,我們經常使用的胸有成竹的成語是從何而來呢,其實這句成語出自於北宋的一名畫家。北宋時期,曾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字叫文同 ,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思想。據悉,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裡頭鑽來鑽去,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颳風下雨,都不會影響到他。尤其是三伏天氣,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裡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
  • 國學經典·成語故事
    國學經典·成語故事第71篇 成語故事 東漢大將軍梁商的兒子梁冀,肩膀上聳,眼角倒豎,說起話來口齒不清。他從小放蕩不羈,喜好喝酒、打獵、鬥雞。靠了他父親和當皇后的妹妹的權勢,官越做越大。 梁商死後,漢順帝任命梁冀為大將軍。接著,順帝也死去,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劉炳繼位,史稱漢衝帝。
  • 漢代銅鏡、鐵質短劍、青磚陶罐……寧陽發現漢代墓葬群
    6月下旬,韋周村南街自然村在修路過程中,意外發現了 漢代墓葬群,目前發掘出的文物主要有 漢代銅鏡、鐵質短劍、青磚陶罐等。南街村負責人王鵬聽老輩人講,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曾有考古專家來考察過,發現是三層墓葬,面積有60多畝,但是局限於當時的科技水平沒有進行發掘。
  • 一個宮女從皇后、皇太后做到太皇太后,都是太監惹的禍
    漢朝時期,一位宮女因太監不慎寫錯字,成為唐代皇后,娘家人也一起享福,她的兒子也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竇房出身的清河郡官進在西漢初期被選為家族者(西漢當時沒有頭銜的宮女稱號),被皇太后呂齊選中。因為經過韓問、韓經濟、漢武帝時期,皇后、皇太后做了皇太后,崇禎也是對「文慶統治」的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喝西北風」「加減乘除」是成語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不僅迷惑了網友還「騙到了」央視主持人。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文中虛構了一個故事,用「談何容易」來表達臣下向君主進言很不容易。談何容易用來比喻事情辦起來,並不像嘴上說的那麼簡單。慘綠少年這也是個容易造成誤解的成語,出自搜集整理唐朝奇聞怪事的文集《幽閒鼓吹》。唐朝時,潘孟陽當上了戶部侍郎,他母親認為自己兒子沒什麼本領,卻竊取高位,早晚會出事。
  • 中華民族文化,漢代服飾文化,漢冠威儀
    人民作歌讚頌他,「廉叔度,來何暮,平生無襦今五褲」(廉叔度,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一輩子都沒有襦衣,現在有了五條褲子)。正反映出襦、褲是廣大平民的日常服裝。「五褲之謠」也由此成為讚頌清廉官員的一句成語了。漢代畫像石中往往可以見到只穿一條短褲的人像。這種短褲有完整的褲襠,漢代人稱之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