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毒可能首先感染上呼吸道細胞進入人體,降血壓藥物不會增加...

2020-12-13 生物谷

2020年12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鼻腔和上呼吸道中的細胞很可能是冠狀病毒SARS-CoV-2進入人體的主要入口。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支持使用口罩來阻止病毒傳播,並表明鼻腔噴霧劑或衝洗劑可能會有效阻止這種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CE2 localizes to the respiratory cilia and is not increased by ACE inhibitors or ARBs」。

ACE2在來自鼻腔、鼻旁竇、氣管和下氣道的上皮細胞的運動纖毛中的表達,圖片來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9145-6。

這項研究還發現,常見的降血壓藥物不太可能增加感染COVID-19的風險,這打消了人們對降血壓藥物可能使這種冠狀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的擔憂。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醫學院過敏與

免疫學

講師Ivan Lee博士說,「在COVID-19大流行早期,人們擔心兩類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增加COVID-19的風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情況並非如此。此外,應小心佩戴口罩以覆蓋鼻子,這是因為這種病毒很容易與鼻腔中的細胞結合。」

其他的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研究科學家Tsuguhisa Nakayama博士、高級科學家Yury Goltsev博士、博士後學者Chien-Ting Wu博士和Sizun Jiang博士。論文資深作者是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授Garry Nolan博士、耳鼻咽喉科副教授Jayakar Nayak博士以及微生物學與

免疫學

教授Peter Jackson博士。

劫持防禦機制

導致COVID-19的SARS-CoV-2通過結合細胞表面上的一種名為ACE2的蛋白進入人體細胞。Lee和他的同事們對肺部、腎臟、睪丸和腸道中的ACE2水平和上、下呼吸道內壁細胞中的ACE2水平進行了比較。

他們發現氣道纖毛(airway cilia)中的ACE2水平很高,其中氣道纖毛是呼吸道細胞表面上的微小而柔韌的突起,可以將氣道中的外來顆粒(比如灰塵和入侵的病原體)清除乾淨。

Lee說,「這種冠狀病毒與纖毛上的ACE2結合併感染這些細胞,從而劫持了這種保護功能。鑑於大多數人主要通過鼻子呼吸,這很可能是這種病毒最初接觸和感染的地方。」

鑑於

高血壓

是嚴重COVID-19的危險因素,Lee和他的同事們還評估了從數百名慢性鼻竇炎患者那裡獲得的鼻竇組織樣本中的ACE2水平。這些患者中的一些人正在服用稱為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的常見降血壓藥物,而其他人則沒有服用。

Lee說,「過去的研究已發現,使用ACE抑制劑治療

高血壓

會增加腎臟和心臟中的ACE2表達。但是,在考慮冠狀病毒感染時,這些藥物在上呼吸道的影響更為相關。」

然而,Lee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和沒有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之間,上氣道中的ACE2水平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Lee說,「這是第一個基於機制的證據,表明使用ACE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不會增加這些上呼吸道細胞中的ACE2水平。」

一個預防感染的機會?

這些研究人員表示,氣道細胞中ACE2蛋白水平較高的發現,可能會推動開發新的方法,從源頭上預防病毒感染。

Jackson說,「我們如今正在研究氣道纖毛是如何檢測和應對這種病毒的。可能有辦法促進纖毛的節律性跳動,以增加粘液的流動,幫助消除這種病毒。」

Lee說,「目前,主要的努力致力於開發通過靜脈注射或口服給藥來系統性地發揮作用的藥物。但是,如果這種病毒通過鼻腔內壁進入人體,探索鼻腔給藥和噴霧劑來預防感染也是有意義的。鼻子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給藥位置。我們的研究結果也為衛生保健界提出的使用覆蓋口鼻的口罩來預防冠狀病毒感染的建議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Ivan T. Lee et al. ACE2 localizes to the respiratory cilia and is not increased by ACE inhibitors or ARB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9145-6.

2.Coronavirus likely infects upper airway cells first; blood pressure drugs unlikely to increase risk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2-coronavirus-infects-upper-airway-cells.html

相關焦點

  • 春季上呼吸道感染進入高發季
    春季高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三:首先人們生活在一個滿是細菌和病毒的世界,冬去春來,隨著氣溫的回升,細菌與病毒的繁殖能力大大提升,這大大增加了人們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其次春季氣溫並不穩定,很多人衣服添加並不及時,受涼感冒的機率變大,從而導致上呼吸道感染。
  • 新冠病毒如何侵入人體細胞?專家最新成果揭曉答案
    此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要想侵入人體細胞,必須藉助它表面的S蛋白抓住人體細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並與之結合,才能進入人體細胞為非作歹。那麼,S蛋白是如何抓住ACE2蛋白的?ACE2蛋白長的什麼樣?兩者結合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關於新冠病毒 感冒 鼻炎等上呼吸道及肺部氣管病毒感染的物理療法
    首先,致歉 !我不是有意要砸賣感冒藥和抗病毒藥鼻炎藥的飯碗的, 更不想砸賣流感疫苗的飯碗 。而是王辰院士提出外一西方真「群體免疫"了 對中國的影響。 咱不談「群體免疫"多不可靠! 但病毒鬧得太兇了! 影響太大 ,死人太多, 所以我不是故意的。 都是誤傷! 對不起!
  • 新冠病毒打開人體的鑰匙找到了!阻斷藥物可期
    其中匯報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與人體細胞複合物的結構。 「知道了病毒如何打開人體的『大門』,就能夠進一步知道如何來保護這個『大門』。」3月8日,張林琦教授做客人民名醫直播,解密新冠疫苗研發,並向健康時報記者詳細介紹了他和科研團隊尋找新冠病毒打開人體鑰匙的攻關之路。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變異的新冠病毒更具傳染性?科研人員:突變病毒更易進入人體細胞
    有關這個突變的主要疑問是:會使新冠病毒在人體內更具有傳染性或致命性嗎?會對未來成功研製疫苗構成威脅嗎?與類似新冠病毒症狀的流感相比,新型冠狀病毒實際上變異非常緩慢。由於人體自然免疫力比較低且沒有疫苗,也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病毒不會感受到多大壓力,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病毒也懂得適者生存。由於來自人類的壓力比較小,病毒一直沒發生太大的突變。
  • 較真| 已有抗體能使新冠病毒失效、阻斷感染?這是誤讀!
    這兩國確實正在開發抗體,但目前只是進行了體外實驗,還沒有證據顯示這些抗體「能使感染者體內的新冠病毒失效」,也沒有證據顯示抗體能「阻止病毒感染人體」。 2如何證明這些抗體可能用於抗擊新冠病毒?首先需要進行動物實驗、臨床試驗。事實上其實很多國家都開發了新冠病毒抗體,中國至少有3個團隊已經獲得中和抗體。
  • 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瞬間發生了什麼?西湖大學破解真相
    通訊員 馮怡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一研究小組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研究人員開發出試驗性藥物 可「切斷」新冠病毒入侵...
    Josef Penninger)領導的一個國際小組,近日發現了一種試驗藥物,該藥物可有效阻斷新冠病毒入侵感染宿主的細胞通道。與hsrACE-2相反,以與hrsACE2相同的方式產生的等效小鼠重組可溶性ACE2(mrsACE2)卻不能抑制感染(圖2B)。最後,研究人員們進行了實驗,在hrsACE2或mrsACE2存在的情況下,用SARS-CoV-2細胞感染了15小時,以捕獲在15小時內可能感染的任何新產生的病毒顆粒相鄰細胞。
  • 華人科學家研發細胞「納米海綿」用於中和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新藥研發近日出現了一種新的方法。憑藉納米技術,科學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比人類頭髮絲細一千倍的細胞「納米海綿」,希望可以將其製成藥物,用於中和人體內的新冠病毒。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用被人體細胞膜包裹的「納米海綿」來「引誘」病毒與其結合,從而達到吸收並中和病毒的作用。在剝離了細胞內容的人體細胞膜上加入這種「納米海綿」,理論上可以用作「仿生誘餌」,用於治療疾病。在吸收病毒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後,這種細胞「納米海綿」可以在肝臟中降解。
  • Nature全面闡述:導致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複雜生物學
    新冠病毒也是為數不多具有基因組校對機制的RNA病毒之一,這種機制可以防止病毒積累可能削弱自身的突變。這種能力可能就是為什麼普通抗病毒藥物,如利巴韋林(ribavirin)可以阻止皰疹病毒,卻不能抑制新冠病毒的原因。這些藥物通過誘導突變來削弱病毒。但在新冠病毒中,校對機制可以剔除了這些變化。
  • 吃了蝙蝠的流浪狗,可能才是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源頭?
    從蛇、到穿山甲,都一度被高度懷疑為最可能的中間宿主,但實際上這些動物身上分離出來的冠狀病毒,與導致此次疫情的新冠病毒差異實在太大,最多證明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並不能證明是其將病毒感染給人類。就在今天,渥太華大學生物學教授夏旭華(Xuhua Xia)團隊提出,流浪狗可能是當前人類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源頭。
  • 預防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不用愁,Viiral威瑞邇鼻腔噴霧成必備單品
    提起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想必很多人都有話要說。雖說平時防範嚴密,一遇上溫度差變化較大的季節,病毒就總能趁機而入,引發全家人和上呼吸道感染大作戰。針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不可控性,挪威醫療團隊研製了一款名為Viiral威瑞邇的唾液酸深海鹽水鼻腔噴霧,這款產品自上架後就風靡歐洲,深受消費者好評並一躍成為家庭必備單品。  2018 年,Viiral威瑞邇鼻腔噴霧在瑞典唯一國營的連鎖大藥房Apotek1 上架,隨即獲得年度創新品牌大獎。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原標題: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來源:科技日報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英國專家:過度洗手或清潔手部可能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
    英國專家:過度洗手或清潔手部可能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風險  olivia chan • 2020-03-02 11:00:23
  • 學術頭條:水產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不是感染,HIV治療迎來全新...
    抗體是反映人體免疫應對病毒感染產生的物質,時間一般在感染後的兩周以後,不是一感染就能查到抗體,而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反映感染的狀況。新症狀!法國62歲新冠肺炎患者異常勃起4小時 因病毒造成血液凝結近日,據外媒報導,一名男子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痛苦地勃起了4個小時。
  • 上呼吸道感染是流感嗎?醫生提醒:並不是,注意區別才能更好治療
    導語:上呼吸道感染是人類常見的傳染病之一,好發於春冬季節,並且會產生小規模的流行。同時上呼吸道感染,也是人們生活當中所說的咳嗽,因為有高發病率,但是愈後較為良好,所以在人群當中,並不會引起注意。而普通感冒是由於病毒感染,所引發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典型臨床症狀。起病急,其主要表現為鼻部症狀比如打噴嚏、鼻塞並且流清水樣鼻涕等少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現咳嗽、咽喉發癢等相關症狀。主要是因為病毒入侵到上呼吸道,引發上呼吸道炎症,進而導致炎症物質刺激上呼吸道傳入神經。
  • 丹麥開始TMPRSS2抑制劑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
    4月3日丹麥開始了一個TMPRSS2抑制劑Camostat在新冠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這個試驗招募180位患者,分兩組分別使用一日三次200毫克Camostat和安慰劑。試驗一級終點為生存率和重症緩解至少改善2點分值(共7點)比例。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推高兒童感染機率
    當地時間21號,英國政府專家團隊表示,有跡象表明,眼下正在該國快速蔓延的變異新冠病毒可能更容易感染兒童,使兒童感染機率與成人相同。英國政府新型與新興呼吸道病毒威脅諮詢小組當天在發布會上表示,根據最新發現,目前迅速傳播的變異病毒所攜帶的突變改變了其進入人體細胞的方式,可能使該病毒比此前多種毒株更容易感染兒童,這意味著兒童和成年人一樣容易被感染。而科學家們還需要收集更多數據來證實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