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點,是初中幾何圖形中的一個重點的點,它所涉及到的知識點有很多,若圖形中出現中點,我們該怎樣展開聯想?聯想到哪些呢?一般我們的解題經驗是分兩個思考方向:任意三角形中出現中點,我們該聯想到中線與中位線;特殊三角形中出現中點,我們應聯想到「三線合一」或「斜邊中線」,這是題中出現一個中點時思考範圍;若題中出現兩個中點,則一般聯想到中位線,至於直接用,還是構造另一中點形成中位線,則依題目條件再作具體探索思考。
例.如圖,已知在Rt△ABC中,∠ACB=90゜,點D是AC延長線上的一點,AD=24,點E是BC上一點,BE=10,連接DE,M、N分別是AB、DE的中點,則MN=__________.
【思路分析】此題中出現兩個中點,但中點的邊線並非是某個三角形的中位線,最常見的處理方法有兩個:一是構造三角形,使這兩個中點的連線成為這個三角形的中位線;二是取中點,構造中位線,使該中點與已知兩個中點的各自邊線均成為某兩個三角形的中位線;由圖形特點初步判斷,應該是走第二條思路線,那構造的中點在哪?一定跟題目的已知條件有關,結合BE=10,AD=24可作這樣的嘗試:連接AE,取AE的中點F,連接MF、NF,則MF、NF分別是△AEB、△AED的中位線,則可求出MF、NF的長度,這樣已知條件MF、NF與所求結論MN在處於同一個△MFN中,由「求線段長首選勾股定理」可知,只要證明∠MFN是直角即可求解。利用平行線性質及外角定理即可證明。
【解答過程】
如圖,連接AE,取AE的中點F,連接FM,FN,則由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及平行線的性質,容易得到,
FM=1/2BE=5,FN=1/2AD=12,
∠MFE+∠AEB=180°,∠EFN=∠EAD,
∵∠AEB=90°+∠EAD,
∴∠MFE+∠EAD+90°=180°,
即∠MFE+∠EFN=90°,則△MFN是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是MN=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