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尚可,精神上憋屈。我去過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還飄揚著巴勒斯坦國的旗幟。不過,以巴隔離牆挺高的,目測有4-5米吧。
以巴隔離牆
以色列境內有100多萬持以色列護照的阿拉伯人,其中,大多數為巴勒斯坦人。他們的生活水平怎樣?去耶路撒冷老城看看就知道了。在耶路撒冷老城做生意的商販,至少一半是巴勒斯坦人。
正統派猶太教徒
在耶路撒冷,較之別處,很常見的是持槍的軍人、正統猶太教徒和巴勒斯坦人。在去哭牆的路上,持槍的軍人挺多,戴寬簷帽的正統派猶太教徒也不少。
一路之上,除了遊客好奇之外,那些阿拉伯商販基本上都各忙各的生意,見慣不怪了。
以色列軍人在耶路撒冷
進入哭牆的區域,安檢嚴格。因為此處,是民族自豪以及民族仇恨的焦點。離哭牆不遠處,就是穆斯林三大聖地之一的金頂清真寺。
去金頂清真寺的道路進口,由以色列警察把守,而入口那邊的權限,卻是屬於穆斯林負責的了。
耶路撒冷的金頂清真寺
寄人籬下不好受。我進出過以巴隔離牆。對於中國以及歐美遊客,以色列邊檢人員很客氣,對於巴勒斯坦人,從持槍軍警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那是十分地提防。
耶穌誕生地伯利恆由巴勒斯坦管轄,被圍在以巴隔離牆之內
去耶穌誕生地伯利恆參觀,就必須穿越以巴隔離牆。在伯利恆,飄揚著巴勒斯坦國的旗幟。不過,我去到在聖誕大教堂外邊的和平大會堂裡的餐館,吃阿拉伯烤雞大餐,付錢的時候,用的卻是以色列貨幣。
高高的圍牆(不管在心中還是在現實中),警惕的目光,雖然心裡膈應,卻不得不生活在一起,這就是生活在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的真實處境。反之,以色列實行全民皆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啦。
你覺得,你能適應這種心理壓力巨大的生活嗎?我看,未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