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人的統治下,巴勒斯坦人現在的生活狀態如何?

2020-12-26 俚言雜談

生活上尚可,精神上憋屈。我去過以色列,在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的部分地區,還飄揚著巴勒斯坦國的旗幟。不過,以巴隔離牆挺高的,目測有4-5米吧。

以巴隔離牆

以色列境內有100多萬持以色列護照的阿拉伯人,其中,大多數為巴勒斯坦人。他們的生活水平怎樣?去耶路撒冷老城看看就知道了。在耶路撒冷老城做生意的商販,至少一半是巴勒斯坦人。

正統派猶太教徒

在耶路撒冷,較之別處,很常見的是持槍的軍人、正統猶太教徒和巴勒斯坦人。在去哭牆的路上,持槍的軍人挺多,戴寬簷帽的正統派猶太教徒也不少。

一路之上,除了遊客好奇之外,那些阿拉伯商販基本上都各忙各的生意,見慣不怪了。

以色列軍人在耶路撒冷

進入哭牆的區域,安檢嚴格。因為此處,是民族自豪以及民族仇恨的焦點。離哭牆不遠處,就是穆斯林三大聖地之一的金頂清真寺。

去金頂清真寺的道路進口,由以色列警察把守,而入口那邊的權限,卻是屬於穆斯林負責的了。

耶路撒冷的金頂清真寺

寄人籬下不好受。我進出過以巴隔離牆。對於中國以及歐美遊客,以色列邊檢人員很客氣,對於巴勒斯坦人,從持槍軍警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那是十分地提防。

耶穌誕生地伯利恆由巴勒斯坦管轄,被圍在以巴隔離牆之內

去耶穌誕生地伯利恆參觀,就必須穿越以巴隔離牆。在伯利恆,飄揚著巴勒斯坦國的旗幟。不過,我去到在聖誕大教堂外邊的和平大會堂裡的餐館,吃阿拉伯烤雞大餐,付錢的時候,用的卻是以色列貨幣。

高高的圍牆(不管在心中還是在現實中),警惕的目光,雖然心裡膈應,卻不得不生活在一起,這就是生活在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的真實處境。反之,以色列實行全民皆兵,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啦。

你覺得,你能適應這種心理壓力巨大的生活嗎?我看,未必吧。

相關焦點

  • 以色列與阿聯建交 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間將被壓縮?
    這一範式基於現代化理論,其創作的故事有明確的開始、清晰的現在以及合理推測的未來。現代化的擁護者們,無論支持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人的觀點,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明確指出現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歷史的起點。他們一向認為這個起點就是與歐洲的首次接觸。對這一範式提出挑戰可能有助於為我們的故事提出另一個起點。
  • 以色列 約旦 巴勒斯坦
    這個不同信仰下的同一片土地的人們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我是做了一部分功課才踏上這片土地的,但是很多碎片化的歷史和因果關係回來梳理一遍後才得以清晰,下面簡單分享給大家。傳說以色列和阿拉伯人有著共同的祖先名字叫亞布拉罕。亞布拉罕和妾所生之子叫實馬力,就是阿拉伯部落的祖先。亞布拉罕和妻子所生的兒子叫雅各,就是以色列部落的祖先。
  • 以色列不止吞佔土地,強拆建築,還逼迫巴勒斯坦人入籍,換取護照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關係一直非常緊張,不時的發生衝突,從目前的情況來說可是相當的複雜。以色列不止吞佔巴勒斯坦土地,強拆巴勒斯坦人建築,還逼迫巴勒斯坦人入籍,以換取護照,從某種意義上說,正在試圖把這個尚沒有建立的國家消滅掉。
  • 巴林和以色列籤和平協議,伊朗痛批巴林背叛巴勒斯坦,巴林怎麼回事?
    2020年的1月28號,美國總統川普公布了他的「中東和平新計劃」,計劃被詳細寫在一份厚達181頁的文件裡,文件的名字叫做《從和平走向繁榮: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願景
  • 以色列國防軍士兵與巴勒斯坦人發生暴力衝突 一年輕女性遭槍殺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當地媒體報導,8月7日,以色列國防軍士兵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寧巡邏時,與當地的巴勒斯坦人發生暴力衝突。巴勒斯坦官員表示,一名23歲的年輕女性遭以色列士兵槍殺。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則表示,以色列士兵在衝突中沒有使用實彈射擊,只使用了橡膠子彈和催淚彈,而巴勒斯坦人向以軍士兵投擲石塊和爆炸物。 傑寧市的當地居民稱,巴勒斯坦人沒有使用槍枝,只是向以色列士兵投擲石塊。被槍殺者的家人說,暴力衝突發生時,傑寧市街道上到處瀰漫著催淚瓦斯,她試圖關閉自家房屋的窗戶時遭到實彈槍擊。
  • 以色列警方逮捕巴勒斯坦東耶路撒冷市市長
    新華社耶路撒冷4月5日電(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警方5日說,當天逮捕了巴勒斯坦東耶路撒冷市市長阿德南·蓋斯。  以色列警方發言人米基·羅森費爾德對新華社記者說,蓋斯因當天上午涉嫌在耶路撒冷進行與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相關的「非法活動」而被逮捕,正接受以警方詢問。
  • 摩洛哥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巴勒斯坦:被「背叛和出賣」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摩洛哥上周在美國撮合下,成為4個月來第4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與此同時,美國川普政府將「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據多家媒體13日報導,摩以關係正常化的決定引發多方質疑和批評。
  • 美蘇兩大集團,為什麼都同意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個陣營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可是在這個期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以色列」,兩個國家竟然不謀而合的一致同意,中間牽扯到哪些問題!美國支持,我們暫且不談,主要說一下,蘇聯為何也支持猶太人建國!這個問題我們要把他放在、美蘇冷戰這個時代背景下來說。
  • 川普撮合以色列與摩洛哥,巴勒斯坦與西撒哈拉獨立之路越來越難
    摩洛哥國王辦公室發表公報,證實摩洛哥將與以色列恢復官方聯繫,並儘快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不過,摩洛哥王室也在一份聲明中說,摩洛哥沒有放棄捍衛巴勒斯坦人合法權益的責任,支持通過「兩國方案」化解巴以衝突。但川普上臺後,拋棄美國長期支持「兩國方案」的立場,偏向以色列,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把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不再視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不符合國際法,停止資助聯合國巴勒斯坦難民援助機構。
  • 伊朗反應激烈:這是在巴勒斯坦人背後捅刀子
    路透社8月14日消息,伊通社援引伊朗外交部周五發布的聲明稱,伊朗認為以色列和阿聯達成的關係正常化協議是「危險且非法的」。伊朗聲明稱:「阿布達比與假猶太復國主義政權(以色列)達成協議的可恥措施是危險的舉動,阿聯和其他支持該協議的國家將對後果負責。」
  • 每70小時就殺死一名巴勒斯坦人,巴以衝突加劇,川普火上澆油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日聯合國人權事務助理秘書長伊爾澤·布蘭茲·科裡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3屆會議上表示,以色列軍隊過去的一年在以色列佔領區共殺害了131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23名兒童,另外還有超過50名巴勒斯坦在與以色列軍隊的衝突中受傷。
  • 八分鐘了解以色列歷史
    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以色列人在埃及生活甚苦,於是他們呼求耶和華。離開埃及後,以色列人本該前往迦南,但他們見到了人高馬大的迦南人,不肯前去攻打,因此至死也沒有進入迦南,只能回到曠野生活。以色列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這期間神通過摩西在曠野中對以色列民說話,頒布誡命、典章、律法。摩西去世後,他們的下一代長大成人,神便興起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進入迦南地。
  • 一直都在「流浪」的猶太人,為何對狹小、貧瘠的巴勒斯坦有「故土觀...
    以色列總是能夠以一當十,在滿是阿拉伯人的中東,佔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巴,就是巴勒斯坦;而以,也就是以色列。前者為阿拉伯國家,而後者則為猶太國度。前者信仰伊斯蘭教,後者信仰本民族的猶太教。雙方之所以發生衝突,除了宗教之間的矛盾和其他國家的排外心理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色列人濃濃的鄉土情結。1.
  • 以色列和摩洛哥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美國與巴勒斯坦表態迥異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1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晚,以色列和摩洛哥達成協議,同意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這是在過去四個月內,繼阿聯、巴林和蘇丹之後,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第四個阿拉伯國家。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們兩個偉大的朋友以色列和摩洛哥王國已經同意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這是中東和平的重大突破!」據報導,作為協議的一部分,川普同意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的主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感謝「川普總統為以色列與中東和平所做的非凡努力。」
  • 澎湃思想周報|衣索比亞緊張局勢;摩洛哥以色列正常化背後
    然而,22個國家組成的阿拉伯聯盟中的大多數國家仍然拒絕與以色列開放關係,出於對巴勒斯坦權利的長期支持。 川普的女婿和高級顧問、《亞伯拉罕協議》和平計劃的推手賈裡德·庫什納宣布,摩洛哥承認以色列是解決數十年來阿以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衝突的又一標誌性舉措。事實上,川普的和平願景伴隨著賄賂和播下地區緊張的種子。
  • 被滅千年的猶太人怎麼突然跑到巴勒斯坦去建國了
    1840年,還是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時候,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他們從巴勒斯坦人手裡買下一堆石頭地,在上面開荒種地。1882年,沙俄爆發了大規模的屠猶事件,東歐地區的猶太人開始成批次的逃到巴勒斯坦,猶太的知識分子開始產生復國的想法。
  • 以色列挖出一座《聖經》中的堡壘,考古學家:屬於消失的民族
    以色列出土了一座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紀的龐大營壘,考古學家從《聖經》的《士師記》中找到了它的起原。 這座營壘屬於迦南人,一個與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同宗的秘密民族。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以色列/巴勒斯坦:《新約全書》
    第七周第二天以色列/巴勒斯坦 《新約全書》古代近東的各種文化之間儘管有各種衝突,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相近的書寫文化。《聖經》中的《雅歌》,與埃及的愛情詩歌、諾亞的故事以及衍生出諾亞故事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洪水敘事之間,其書寫系統各有不同,卻有著互相重合的文學傳統。
  • 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就像筆者上兩篇文章所描述的那樣,繼首任以色列王掃羅王之後,第二任大衛王統一了巴勒斯坦地區,他建立的王國,連同他的小兒子所羅門王時期,是猶太人最為榮光的時期,這個時期時間並不長,一百年左右。這之後,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猶大王國和以色列王國,然後兩個國家分別遭受滅國之痛。再往後出現過短暫的80年中興時期,即哈斯蒙尼王朝(馬卡比王國)時期。
  • 以色列人不等於猶太人,反之亦然,兩者究竟有什麼差別?
    在現在的世界上,以色列無疑是一個話題性很強的國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歐美,關於以色列積極和消極的觀點都有許多,而且在很多時候都比較強烈,所以許多朋友對於以色列人以及在很多時候被視為以色列人同義詞的猶太人也都非常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