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以色列系列:以色列的復國曆程-1-那些猶太復國運動的先驅們

2020-12-26 騰訊網

「凡是下定決心的猶太人,必將擁有一個他們自己的國家。」

一百二十多年前的西奧多·赫茨爾把他的這句話,寫在了他的著作《猶太國》的開篇。

寫這句話的赫茨爾,就是一個下定了決心的猶太人。

「只要你去努力,夢想就在一步一步接近。」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後世雞湯文中的句子。

這句話其實也是由西奧多-赫茨爾說的。

這句話在1948年前後,張貼在一個名叫本-古裡安的人的辦公室牆上。

(本-古裡安)

赫茨爾,以及本-古裡安,這兩個猶太人,都是下定決心的人,也都是努力的人。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他們的區別在於,因為時機等原因,赫茨爾只是在一步步接近夢想,而本-古裡安,則實現了夢想。

這個夢想,是屬於他們的共同夢想,也是無數個跟他們一樣的人的共同夢想。

這個夢想,就是赫茨爾在《猶太國》裡提出的復國夢——準確地說,赫茨爾在書中已經為這個夢想,提出了具體的方針、行動方案和具體步驟。

作為一個下定決心的人,作為一個努力實現夢想的人,赫茨爾最終沒能看到屬於他自己的國家的誕生。

在這個國家誕生40來年之前,他就為她獻出了自己四十多歲的生命。

匈牙利出生奧地利記者赫茨爾在36歲時出版了《猶太國》。

從波蘭來到耶路撒冷,20多歲的報刊主編本-古裡安,在寫下自己的第一篇社論文章後,把自己的名字大衛-格林,改成了一個新的希伯來文姓氏——大衛·本-古裡安,它的意思是「幼獅之子」,意味著他為了實現夢想,會腳踏實地,像一個獅子為了獲得獵物一樣去戰鬥。光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或者守株待兔,獅子會被餓死的。

在《猶太國》出版52年之後,本-古裡安以執行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宣讀了一份《獨立宣言》,在宣言裡,本-古裡安「莊嚴宣布: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了猶太國家——以色列國」。

在筆者看來,歷史上,以色列國作為獨立國家整體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就像筆者上兩篇文章所描述的那樣,繼首任以色列王掃羅王之後,第二任大衛王統一了巴勒斯坦地區,他建立的王國,連同他的小兒子所羅門王時期,是猶太人最為榮光的時期,這個時期時間並不長,一百年左右。這之後,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猶大王國和以色列王國,然後兩個國家分別遭受滅國之痛。再往後出現過短暫的80年中興時期,即哈斯蒙尼王朝(馬卡比王國)時期。其餘時間,猶太人差不多都在其他國家的統治之下,修建了第二聖殿的大希律王也是羅馬帝國皇帝任命的。從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衛王到公元135年猶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1100多年的時間裡,猶太人在這個地區作為獨立國家,除了上述短暫時間外,其餘時間根本不存在。

因而,筆者認為,在猶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地區一千八百年之後,本-古裡安宣布在以色列土地上建立了猶太國家以色列國,是一個奇蹟,是一般民族難以想像更難以做到的。

試想,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離開故土或滅國的民族多了去了,比如亞歐大陸上曾經縱橫千裡的遊牧民族,比如美洲大陸在地理大發現後分別被屠殺滅國的諸多部落等等,復國對於他們來說,沒有這個思潮,也沒有這個能力來實現,更沒有各種因緣巧合的歷史契機來促成。

上世紀民族解放與民族獨立運動紛起,一些帝國主義勢力被瓦解或消解,出現很多民族獨立的國家。世紀末蘇聯解體,更是催生了之前從來沒有獨立國家形態的國家出現,比如中亞的哈斯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

在筆者看來,像猶太人這樣復國的,沒有,它是一個孤例。

首先,一千八百年的故土,早已經不是猶太人的家園了,其他民族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上千年,成為這片土地的新主人了。

其次,兩千多年前的王朝,成為復國的依據,是很牽強的。就像我們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慕容復想要復國大燕,簡直屬於痴人做夢。但是猶太人竟然成功了。

第三,猶太人成功的內在邏輯,在於猶太人信奉的猶太教,數千年的堅持和傳承,讓這個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猶太民族屢次遭受的劫難,造成了他們的痛苦和離散失去家園,但也因此而促成了他們的強烈的復國願望,他們的苦難經歷和復國願望贏得了其他民族的同情,是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第五,它的獨立,不是經過民族起義或武裝反抗獲勝而獲得的,是經過當時的聯合國大會投票決定的。特殊歷史條件和大國的支持,最終促成了猶太人復國的成功。

第六,它的獨立,跟他們民族的努力密不可分,更是與他們民族幾個關鍵的傑出的歷史人物的努力密不可分,沒有他們,猶太復國只能是鏡中月水中花。像慕容復那樣的庸才,光是靠努力是沒用的,復國永遠只是個夢想而已。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不一定對哈。

本文,將講述猶太復國曆程中的幾個傑出猶太人物,以及他們在復國過程中的事跡。

-1- 那些猶太復國主義的先驅們

赫茨爾是猶太復國的關鍵人物之一。

但在他之前,十九世紀的歐洲已經許多出現猶太復國主義思潮也就是錫安主義思潮。

猶太復國主義思潮中包含了多個思想派別。就像近現代史上舊中國出現危機,中國出現各種各樣的救亡圖存思潮一樣。

在赫茨爾兩歲的時候,67歲的宗教猶太復國主義的代表、波蘭猶太人卡裡舍爾出版了《追尋錫安》,號召越來越多的猶太人來到聖地耶路撒冷,通過向上帝祈禱感動上帝,加快上帝拯救猶太人的步伐。這個跟猶太教的救世主觀念密切相關。

曾經把恩格斯介紹給猶太人卡爾·馬克思認識,並跟二人有過一段時間合作的德國猶太人摩西·赫斯,是個社會主義猶太復國主義者。

同樣是在赫茨爾兩歲這一年,50歲的赫斯出版了《羅馬和耶路撒冷》一書。插一句,經過赫斯介紹認識後,工廠主子弟、那個時代的「富二代」恩格斯常常資助馬克思,他倆在赫斯這本書出版之前14年,合作出版了《共產黨宣言》。這之後5年,卡爾-馬克思出版了《資本論》第一版。

赫斯的社會主義猶太復國主義觀點認為,猶太人在其他民族中永遠是異己者外來者,歐洲的反猶主義不可避免,因此,解決猶太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性質的猶太國。這樣,猶太人千多年以來的「寄生狀態得以結束」,生產勞動取得勝利,道德和生活得到統一。

赫斯在出版了該書13年後去世。這一年赫茨爾15歲。在赫斯去世6年後,1881年,俄國發生了反猶主義大屠殺,證實了赫斯對反猶主義不可避免的預測,進而證明了他在巴勒斯坦建國是正確的方向。

出生於俄國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利奧·平斯克,曾經極力倡導猶太人的「俄羅斯化」,俄國反猶勢力的猖獗和反猶主義大屠殺殘酷事實,讓比赫斯小9歲的平斯克轉變了思想,他認為,猶太人必須有一個獨立生存的國民族國家,在各方面全面復興,不能坐等救世主彌賽亞的最終降臨,猶太人必須「自我解放」。

他在俄國對猶太人大屠殺的第二年,也就是他61歲的時候匿名出版了《自我解放——一個俄國猶太人對其同胞的警告》一書。這一年赫茨爾22歲時。

他跟赫斯的觀點有類似的地方,但他更激進也更強調實際行動。主張召開全額猶太人大會,籌措資金購買土地以供百萬猶太人居住,爭取大國支持等等。

他的書出版後,當年,成立了「聖山熱愛者」協會,鼓勵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並在俄國敖德薩大學成立了一些猶太復國主義社團。過了兩年,聖山熱愛者協會在波蘭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推舉平斯克為中心協會主席,此後協會還召開了三次代表大會。

這是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上第一個正式組織,只是,隨著70歲的平斯克去世,該組織也宣布解散了。

只比赫茨爾大4歲的阿哈德·哈姆是個出生在烏克蘭的猶太人。他的名字是後來改的,意思是「人民中一員」。

阿哈德·哈姆主張文化或者精神猶太復國主義的也出生於俄國,他反對盲目向巴勒斯坦定居,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要復興猶太教文化和精神,否則,無法解決猶太人面臨的兩種危機:一個是因為沒有故土沒有權力而導致的猶太人的危機,另一個是由於世俗化與同化主義導致的猶太教危機,最核心的就是猶太教危機,不能得到解決的話,猶太人的所有復國理想和熱忱都會被葬送。

這跟赫茨爾的政治建國思路頗為不同。算是對赫茨爾僅僅注重政治建國的思路進行補充和完善吧,對於以後的以色列復國和建國之路,有著某種意義上的糾偏作用。

這些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思想先驅,對於猶太復國,無疑起到了啟蒙與奠基的作用。

就在俄國發生反猶主義大屠殺的第二年,也就是平斯克出版《自我解放——一個俄國猶太人對其同胞的警告》一書這一年,一些猶太人受到猶太復國思想的影響,開始向巴勒斯坦地區移民。

猶太人自從公元135年被羅馬帝國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之後,巴勒斯坦只剩下了極少一部分猶太人居住。到十六七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估計不過三四千人。1845年,也就是赫茨爾出生前15年,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大約才12000人,散居在耶路撒冷、薩費德、希伯倫等地。

巴勒斯坦地區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阿拉伯人佔主體民族,猶太人在當地是極少數的存在,他們往往生活在猶太人自己的社區裡,這種猶太社區被稱為「伊休夫」。

俄國發生反猶主義大屠殺的第二年,在猶太人大規模移居巴勒斯坦前,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有30萬人,猶太人只有2.4萬人,佔總人口比例不到8%,其中一半以上的猶太人約1.5萬人生活在耶路撒冷。這些猶太人大多屬於正統派猶太人,他們反對任何建國的思想和行為,堅定地信仰和等待著救世主彌賽亞前來拯救猶太人。

1882年,18歲就跟隨父母移居到奧匈帝國居住的赫茨爾才22歲,還在為獲得律師資格而努力,直到兩年後他才當上了律師。移民巴勒斯坦,猶太復國主義,這些跟當時的赫茨爾毫不相干。再過了十年,34歲的赫茨爾成為了一個堅定的猶太復國主義者。

但1882年這個時候,巴勒斯坦地區的居民生態已經開始改變。

一個激進的俄國猶太青年派別比盧發起了移居巴勒斯坦行動。大約3000人參與了這一行動,最終只有16人抵達巴勒斯坦。

這是巴勒斯坦復國主義的第一批實踐行動的先驅。

16個移民先驅在雅法一塊無人開墾無人定居的荒地上,建立起外來移民的第一個定居點「裡申-列錫安」,後來還建起了希伯來語的幼兒園和小學。羅馬尼亞猶太詩人為此寫了一首詩吟頌這一開天闢地之舉,這首詩成為後來以色列國的國歌底本,名字叫作《哈蒂克瓦》(意思是「希望之歌」)。

篳路藍縷的生活十分艱苦,這個時候,猶太人在金融圈的傑出代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法國銀行家艾德蒙·羅斯柴爾德伸出了援手,出資在這片先驅者開闢的處女地建造了葡萄園,修建學校和醫院,添置各種農業設施。幾十年後,這片荒地上開墾種植出來的葡萄,獲得了巴黎展覽會的金獎。

經過將近六十年、五次大規模的移民,到1939年二戰爆發,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數量增加到45萬,比移民前增加了二十倍左右。這時,猶太人佔巴勒斯坦地區總人口的比例上升到29%。

早期移民來到巴勒斯坦地區,建起的很多集體農莊,改變了傳統的巴勒斯坦猶太人聚居區「伊休夫」的結構和特徵。很多公社一樣的集體農莊,具有很強的社會主義特色,強調集體意識和全民勞動,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墾土地,種植莊稼,建立學校等公共設施。

這些開拓者和後來的一批一批移民,不斷開墾荒地,後來甚至從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如此等等,在巴勒斯坦紮下根來,為幾十年後的以色列建國奠定了物質和精神上的基礎。

第一批猶太移民拓荒者來到巴勒斯坦時,本-古裡安還沒出生。

二十四年後,二十歲左右的本-古裡安從波蘭移民來到巴勒斯坦。

又過了42年,本-古安宣告以色列建立。

相關焦點

  • 以色列的復國之路:1000多年的流亡,1000多年的夢想
    就是那些傢伙帶來的疾病。這場瘟疫所帶來的民眾憤怒,讓流亡在歐洲的一半猶太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此時的猶太人或許早就沒有了小目標,對於他們而言,能夠生存下去才是最好的選擇。夢想?等等再說吧!這是猶太人復國運動的星星之火,在猶太人的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歷史地位。一戰結束以後,十餘萬的猶太人陸陸續續進入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猶太人賺錢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德國財團大多數已經被猶太人充斥。
  • 以色列國的起源:猶太復國主義是如何轉變成國際運動的?
    鑑於猶太人近兩千年來一直夢想返回以色列地,建立猶太國家的首選地點自然就是那裡。巴勒斯坦已經有可觀的猶太人口,其中有西班牙的塞法迪難民的後裔、中東國家近來移民的後裔,以及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受各種宗教運動影響而從歐洲移居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的後裔。
  • 她被稱為「鐵娘子」,和柴契爾夫人比肩,以色列復國成功離不開她
    她被稱為「鐵娘子」,和柴契爾夫人比肩,以色列復國成功離不開她 儘管早前,大部分都是男性在外衝鋒陷陣,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地位的崛起,很多女性也站在了歷史舞臺上,剛柔並濟的手段,讓不少男性都為之嘆服。
  • 聖經解密:無花果樹——以色列的滅亡與復國預言
    (以賽亞書 5:1-7 和合本2010)因此,耶穌基督的咒詛,不是咒詛那棵樹,而是向門徒顯明祂就是以賽亞先知預言中的葡萄園主人,祂就是先知以賽亞預言中的彌賽亞!同時,耶穌基督的咒詛,說明了上帝對以色列的審判的落實,無花果樹連根枯死,不再結果!
  • 打假|以色列復國後一個世代(七八十年)之內,主耶穌就會再臨?
    帖前5:1-3  弟兄們,論到時候日期,不用寫信給你們;因為你們自己明明曉得,主的日子來到,好象夜間的賊一樣。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不少人熱衷於根據太24:32-34去預測主再來的時間,可是為什麼緊接著下文太24:36就被他們故意忽略了呢?
  • 當看到以色列復國興盛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主來的腳步近了!
    無花果樹預表以色列國,因不結果子曾被主咒詛,所以枯乾預表以色列亡國,當樹枝發嫩長葉,則預表以色列復國。基督是充滿萬有者,萬有都在表明基督,因此,我們應當學習從萬有中認識基督,就會明白一切的奧秘。    請誦讀觀察馬太福音24章32-35,默想從主要門徒從無花果樹學比方的教導中,我們能夠學到什麼屬靈的功課?
  • 史上最頑強的國家,2000年前就亡國了,如今不但復國,還成了強國
    在中國的西部方向有一個國家在兩千多年前就滅亡了,但在近代他們又復國了,並且還成為了強國,這個國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指的民族稱謂,最早的記錄可以查到公元前1211年。這麼漫長的三千年歷史裡猶太人一直都把以色列當做是自己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者是應許之地。
  • 猶太教的極端正統派-哈西德教派的堅守:猶太人最後的執著
    猶太復國主義的內部反對者與有限接受者以色列的歷史開始於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它是一場受到近代西歐啟蒙運動的理性思想和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所發起的拯救歐洲猶太人生存困境的民族復興運動。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宗旨主要是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從根本上解決歐洲歷史上存留的反猶主義。
  • 以色列的誕生與崛起(上)
    於是上帝給了他祝福並將他改名以色列,意為「與天使搏鬥之人」。以色列生了12個兒子,這12個家族不斷繁衍生息,最終形成了猶太民族。這段聖經中的故事有許多虛構成分,但是信仰猶太教的猶太人對此深信不疑。他們認為自己是以色列的後裔,而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巴勒斯坦正是上帝許諾給他們的土地。
  • 為什麼她能成為以色列建國的基石?
    去年跟朋友遊芝加哥,往北1小時車程是密爾沃基,現在想來應該去看看,因為梅厄夫人在那裡度過了幸福的少年和求學的青年時期。也是在這裡她接觸到了錫安主義的理念。她來自俄國的猶太家庭,移民美國之前住在基鋪,8歲左右跟父母移民來到了美國。猶太人自從公元70年被羅馬人逐出了猶大地後分散在世界各地,近的生活在北非,中東,遠的去了歐洲。
  • 比猶太人更頑強的民族,被奴役了2300年,1991年成功復國
    可相比之下,不少國家是異常的頑強,在覆滅之後不斷的做著復國運動,直至將侵略者趕出自己的國土。 對於以色列想必大家都不會太陌生,1948年由猶太人發起的以色列復國運動,可謂在一時間成為了二戰後,世界矚目的焦點。
  • 摩洛哥首相:拒絕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耶路撒冷郵報》8月24日消息,摩洛哥首相奧斯曼尼周日(24日)表示,摩洛哥拒絕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奧斯曼尼對其所在的公正與發展黨(PJD)表示:「我們拒絕與猶太復國主義實體的任何正常化嘗試,因為這將使其進一步侵犯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3-1、2 本古裡安,以色列國父
    當赫茨爾無奈接受了烏幹達方案後,猶太復國主義出現了分裂。1904年,為猶太復國事業常年奔波的西奧多.赫茨爾,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戴維.格魯恩的思想就是一定要在以色列定居,儘管此時他還從未去過巴勒斯坦地區。1905年,猶太人列昂.託洛茨基(就是我們曾經狠批過的託派頭頭)領導的俄國革命差點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
  • 南哲思享 | 宋立宏:漢學、猶太身份與大屠殺記憶——對以色列漢學...
    但另一方面,刻意凸顯二者間的聯繫,既容易造成主觀性蓋過客觀性的印象,從而影響受眾對研究成果的信服與接受,又觸及學者治學心路歷程的最初動因和終極關懷。於是,一旦涉及這種聯繫,人們寧可被責備為遲疑不決,也不願勇於冒險。上述觀察也許能夠解答這個問題:猶太人在海外漢學家中為數眾多,但為什麼中外學者迄今為止極少去探究猶太身份對中國研究的影響?
  • 不學科學,不當兵,反對以色列,為何猶太人中會出現130萬另類?
    大家知道,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世界上民族矛盾和宗教衝突最激烈的地區,幾乎都不用帶上「之一」了,以色列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衝突點。關於以色列和猶太人,的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問題。猶太民族漂泊2000年,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一直到二戰後期,才建立了以色列。
  • 以色列厲害到什麼程度?
    那麼,像以色列這樣子令中東國家都為所忌憚的國家,它究竟憑什麼?它又厲害到什麼程度呢?下面就讓周周來給大家解答。以色列位於西亞,在1948年5月14日根據聯合國決議正式成立以色列國家(以色列復國)。國家總人口約905萬,其中猶太人口就有670萬,是一個以猶太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國土面積為25740平方公裡。
  • 以色列:猶太人自己的「大熔爐」
    四年前,當準備好所有「證明自己是一個猶太人」的材料後,Dima終於獲批移民以色列。他開心地離開以色列駐俄羅斯大使館的移民櫃檯,但立馬又轉身回去,問了移民官一個問題:「不好意思,我能很快問你一個問題嗎?你們在乎誰移民嗎,教授?那些更受教育的人?還是其他?」移民官搖了搖頭,「不會,我們只確認你是否是猶太人。
  • 為什麼美國和以色列的關係這麼好?
    其實美國極力保護以色列,並且和以色列有的這麼近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就是美國為了迎合國內的猶太財團,討好並保護以色列。猶太人在美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分布很廣,在商界政界都有猶太人的生意。他們對美國的經濟,政治,科技施加著自身的影響力,當然這不是一個小群體。在美國,猶太人更是達到了600萬人之多,軍火和科技領域猶太人佔據著半壁江山。
  • 再不瘋狂就老了—以色列紀實
    猶太人經過了兩千多年實現了復國,並且順利沿用了古代誕生的傳統語言希伯來語,這個強悍的民族在全世界雖然只有1400萬人,卻產生了16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億萬富翁中超過半數為猶太人。而猶太人對於以色列的情節,就像是孩童對於母親的那種依戀。聽說當以色列需要的時候,全世界猶太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飛回來,幫助國家共度難關。
  • 摩洛哥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巴勒斯坦:被「背叛和出賣」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摩洛哥上周在美國撮合下,成為4個月來第4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與此同時,美國川普政府將「承認摩洛哥對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據多家媒體13日報導,摩以關係正常化的決定引發多方質疑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