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指南|英國維多利亞奇形怪狀的餐具到底怎麼用?

2020-12-12 風笛藝術

風笛導言:

搜索一下「銀制餐具」,肯定會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物件,漿果勺、草莓鏟、魚叉……顧名思義好像懂了,但是它們到底該怎麼用?

人們為什麼發明了這許多稀奇古怪的餐具?小編福爾摩斯上身,終於在維多利亞時期找到大部分答案……

維多利亞時候的啥和啥又是啥需要怎麼啥啥?

要說起在餐具上頭花的心思之所,維多利亞時期(1837年~1901年)敢稱上下五千年第二「作」,恐怕沒太多異議要爭第一的。

那個時代是倍受後世讚譽的「英式餐桌禮儀」逐漸成型的時期,餐具的種類和數量也隨之而來,有時候一場宴會動用幾十甚至上百個餐具都是灑灑碎。

但是,過了百多年之後,其中一些失去了「語境」的餐具,就變得越來越「匪夷所思」起來……

圖:這是啥,這又是啥?丨圖源於網絡

叉——更多場合更多選擇

圖:檸檬叉Lemon Fork(左)萵苣叉Lettuce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它倆看起來差不多吧?但作用卻有很大分別:檸檬叉張開的尖齒設計用於刺穿檸檬皮,據說通常在喝茶的時候用(英國人的愛喝茶你聽說過了哈?);而萵苣叉則尺寸更大,可以用來刺那些難纏的萵苣葉。

圖:聯合叉Joint Fork(左)馬鈴薯叉Potato Fork (右)丨圖源於網絡

有些叉子主要起固定作用。

比如聯合叉,用於切片時將肉固定在適當的位置,淑女或紳士怎麼能夠忍受肉在盤子裡滑來滑去的尷尬呢?馬鈴薯叉上的漩渦狀尖齒,則讓馬鈴薯不那麼容易掉落,也就避免餐桌上濺菜汁的糟糕一刻(ohh……)

圖:黃油鎬(左)罐頭魚/沙丁魚叉Sardine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有些叉子是為了取食方便。造型旋轉的黃油鎬能把保存在桶或缸裡的黃油,順利地擰出來,再隨手做個造型神馬的:據說擰出來的黃油好像美膩的捲髮,放在冰上,想想還挺好看;沙丁魚叉也一樣,讓人能更優雅地從罐頭裡取出油膩的魚……

圖:吐司叉Toast Fork(左)培根叉 Bacon Fork(右)丨圖源於網絡

如果說前面介紹的那些還都有些實用性,有些就「作」得有點莫名其妙——左圖這把叉出一片吐司麵包的叉子(和普通叉子的區別真沒看出來),而右圖跟沙丁魚叉長得基本上沒啥分別,但卻是個培根叉……

勺——更多食材更多舞臺

單叉子功能不同怎麼夠,太「簡單粗暴」了,講究的維多利亞er們告訴你——勺子也得有花樣!

圖:薄片西紅柿勺Tomato Server丨圖源於網絡

專來舀切成薄片的西紅柿,鏤空的花紋能讓多餘的汁液逸出,哦哇嗚,我不得不佩服得低下了貧窮的頭顱……

圖:漿果勺Berry Spoon丨圖源於網絡

這勺子專門舀藍莓之類的小水果的,當然通常勺子自身的顏值也必須高,精美的花紋必須安排上;因為小水果沒有汁液漏出,所以不用擔心不好洗……不過,秉持著「一種水果就需要配一種餐具」的維多利亞er之嚴謹精神,草莓也得有自己的「小跟班」——

商品圖:19世紀草莓鏟丨圖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

有些勺子,專門用來對付硬東西,比如芝士勺兩側的流利走線有利於把芝士從硬奶酪裡挖出來;而冰淇淋勺鋸齒狀的造型,讓挖掘冷凍奶油更容易。

圖:芝士勺Cheese Scoop(左)冰淇淋勺 Ice Cream Forks(右)丨圖源於網絡

順便提一提哈,在1897年冰淇淋勺被發明出來前,人們是用冰淇淋切片刀(Ice Cream Slicer)搞定「冰淇淋」的(求1897年之前冰淇淋的心理陰影面積)。

圖:冰淇淋切片刀Ice Cream Slicer丨圖源於網絡

有的勺子,可謂英國人專用。彼時人們把明膠和肉、家禽、魚、雞蛋等食材混合一起,做成肉凍,讓明膠阻止食物接觸空氣。吃這種抖抖拉拉的東西的勺子,就得長得又像刀又像勺,能切割、能承裝,順便還能用勺尖戳挖肉凍中的固體食物……real方便。對了,純銀餐具據說還可以防個菌什麼的——科技不發達,就用餐具來彌補(怎麼想起了銀針試毒……)。

圖:肉凍勺Aspic Spoon丨圖源於網絡

匪夷所思的在這裡……

圖:蛋糕梳丨圖源於網絡

蛋糕也需要「梳頭」?仔細研究研究,發現這個非常實用呢——將尖齒插入需要切割的位置,然後前後輕輕搖擺將蛋糕分開,咦,好像的確比用蛋糕刀戳來戳去優雅多了!

圖:食物推Baby Food Pusher丨圖源於網絡

這個東西不是二師兄的,它是專為小孩子準備的「推食物器」——推桿和擋勺,能幫他們輕鬆把食物推到自己的餐盤裡……嗯,果然是維多利亞er,餐桌禮儀要從娃娃抓起!

圖:碎屑鏟和託盤Crumb Scoop And Tray丨圖源於網絡

這是披薩鏟?NONONO,這是碎屑鏟。19世紀50年代,僕人們用它把餐桌上的麵包渣和沙拉渣打掃乾淨,好像比用簸箕掃帚或者抹布優雅耶(僕人收拾個餐桌也得優雅也是絕了)

其實,這些還只是維多利亞時期銀制餐具的冰山一角,還有勺子加熱器、葡萄剪Grape Scissors、刀架Knife Rest、卡迪勺Caddy Spoons……限於篇幅(太作)實在沒機會出場。小編拿起手中的筷子,不禁陷入沉思,為什麼人們要吃飽了撐的發明這麼多繁瑣作上天但又的確精美好看到想買回家欣賞的餐具呢?

小朋友你是否有許多問號?我來告訴你……

其實,專門的又針對性的工具的確好用!

據古董餐具愛好者、CNN美食博客總編凱特·金斯曼(Kat Kinsman)的體驗,她那把匙底寬深、有一定弧度的匙子,每次喝湯時都可以傾斜撒湯,勺子上的缺口能濾掉多餘的油,對於講究吃相又要求多多的人來說,不要太美妙啊。

此外,有些餐具確實是現在看來卻可有可無,但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卻是非常適用的。比如糖夾。維多利亞時期,糖是金貴之物,有糖的人家會用帶鎖的糖箱保存,鑰匙只能由女主人把持著。每當喝茶或其他用糖之際,女主人就用特別的小夾子,給客人們分發稀有的糖塊。如今糖塊常見,銀製糖夾卻成了「優雅女主人下午茶」的特殊style,帶著濃濃的復古味道。

圖:19世紀糖灑和糖夾兩件套丨圖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

再者,無論什麼時期什麼地方,餐桌都是社交場合的重中之重,餐桌上的器皿樣樣關乎餐桌主持者和受邀者的身份與地位。

路易十五的餐桌上,就一直有個純金的「寶船」,裡面裝著勺子、餐巾、鹽罐、試毒角……,路易十五自己並不用,它成了一種禮器。哪怕國王不在場,只要見到「寶船」,男士得脫帽、女人也得行禮。

更別說那些花樣百出的什錦食盒、餐巾、燭臺、花籃、琉璃吊燈……都是為炫耀國王的威儀而服務的。

英國「用餐的排場」比較晚熟,但這種把餐具上升為身份地位象徵的手法卻運用自如。在大英帝國稱雄全球的維多利亞時期,這股歪風自然越刮越烈。

據考證,當時的晚宴經常包括最少十二道以上的菜餚。

試想像一下:每個人的奶酪、魚、水果、牛排、雞扒、燉羊肉……都得配上不同的餐具,每套餐具還有各自的奶油刀、鹽罐鹽碟和依據季節單配的野味器具……餐桌表示,可還行?

更有趣的是,這種「餐桌ZZ的潛規則」,其實在哪種文化裡都有存在。

葡萄酒講師齊紹仁說,比起十幾年前的法國,今天的餐桌可簡約多了,就連法國傳統的貴族家庭,也不再以餐具炫富,「取而代之的是宴席上主理名廚響亮的名字和各地空運過來的稀少時令食材」。

在酒店界服務多年的尼古拉斯·德弗雷蒙特Nicolas Defrémont則換了一種方式,他讓員工根據客人所點的菜,適時替換相應的專用餐具(餐具選擇恐懼症的人可以鬆口氣)。畢竟,比起所謂的用餐禮儀,周到的服務才是餐廳的核心競爭力。

而電影《高斯福莊園》的顧問Arthu rInchInch則說:「從朱古力匙羮到八種不同款式的椰菜專用叉,這麼過分的維多利亞式餐桌陳設,是中產階級才有的現象。」——據傳皇家很少用,這個問號小編也回答不了……

風笛說

你肯定會說,餐具不是為食物服務的嗎?好不好吃才是關鍵吧!

拋開那些在社交場合炫耀的成分,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某種特定的語境裡,豐富的食材=有足夠的消費力;為每個食材搭配精緻的餐具=講究兼具品位;為每個客人準備齊備的餐具=認可和尊重。

順便說一句,這些繁複的餐具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傳法國的黎塞留主教曾在宴會桌上揭穿了一個騙子的真面目,因為他在吃橄欖時用了餐叉,鬧了半天會不會用繁複的餐具還有這樣的功效……

部分資料整理自網絡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閱閱 | 編輯:富貴兒

相關焦點

  • 風雅指南 | 水晶杯用耳朵選?你還好嗎?
    如果一定要摳水晶杯和水晶杯和水晶杯……的聲音到底有啥不同,小編個人覺得,古董水晶杯比起當代常見的品鑑型水晶杯,可能更容易聽出金屬質感。從這一點上,古董水晶杯完勝,因為古董水晶杯,它就沒有用機器吹制出來的……
  • 看一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底有多厲害?
    大家都知道,英國曾經有一個稱呼叫日不落帝國,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是指照耀在部分領土上的太陽落下而另一部分領土上的太陽在升起的帝國。日不落帝國的霸業是在一個女人手中實現的,她就是維多利亞女王。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到底有多厲害?能否配得上日不落帝國的稱呼。
  • 風雅指南丨這次我們代表月亮……保護你!
    來自19世紀末維多利亞時期的新月,似乎最能體現人們給它賦予的最美好的想像。作為符號化了的新月,在19世紀末的歐洲,可是真正的全民網紅。甚至沒有什麼比新月更能代表欣欣向榮。那個時代正是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時候,一戰還沒有到來,物質空前的、爆炸式的豐富(相較工業革命之前),被稱為歐洲的La Belle Epoque——美好時代。
  • 英國設計師為你詳細解讀維多利亞風格
    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時代,後啟愛德華時代,被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峰端。
  • 餐桌藝術:餐具擺放的秘密
    導語:餐桌是社交中的重頭戲,餐具與器皿的放置和使用攸關用餐者的身份地位,這種潛規則的餐桌藝術,在哪種文化裡都存在。餐桌的上動靜也吸引了不少獵奇的目光,與吃什麼相比,國宴形式感的怎麼吃更有意思。據說,那些出席晚宴的領導人們,每人需要動用到包括刀叉、筷子、盤子和酒杯在內的 68 件餐具,陣仗大得難以想像。餐具的使用必然與食物的內容相關,事後公布的菜單很快為這些餐具的消耗找到了原因,中餐西吃、分餐制和花樣繁多的小份量餐食,即使是專門研究此道的學者也不得不承認,皇室、政要的飲食習慣向來是餐具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 「維多利亞的秘密」跌落神壇,英國分支破產,到底發生了什麼?
    相信每個人都會給你一個答案:維多利亞的秘密,的確這個世界一流的內衣品牌,已經成為性感內衣的代表。「維多利亞的秘密」跌落神壇,英國分支破產,到底發生了什麼?在內衣行業,高端內衣品牌Victoria的秘密曾經創造了一個「性感神話」。
  • 風雅指南|別凝視水晶玻璃,小心它會溫柔回望
    風雅導言:1851年的5月1日,首屆世界博覽會在倫敦海德公園舉辦。那場工業革命完成後的首次世界大趴體至今還為人稱道的部分,是現場那座僅耗時4個月,主要由30萬塊玻璃和鋼材搭建起來的、通體晶瑩剔透的「水晶宮」。
  • 風雅指南丨520表白節,快閉上嘴……
    從維多利亞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再到1981年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的婚禮,2003年英女皇登基50周年紀念,也選用了AYNSLEY瓷器。△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加冕50周年紀念杯(AYNSLEY)|圖片源於風笛藝術電商平臺而且,英國的「王室婚禮紀念品經濟」不可小覷。
  • 盤點9個皇室御用餐具品牌,餐具界的NO.1
    皇室的生活總是充滿傳奇和神秘感,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皇族們究竟用什麼樣的餐具吃飯也讓很多人心有好奇。
  • 最值得入手的8大餐具品牌
    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最值得入手的餐具品牌~從 1759 年創立至今的250多年歷史中,Wedgwood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英國傳統的陶瓷藝術的象徵,因其品質優良、設計精美,一直作為英國皇室的御用瓷器提供商。值得一提的是,wedgwood創人Josiah Wedgwood的外孫就是赫赫有名的物種起源這本書的作者查爾斯·達爾文。
  • 風雅指南丨風笛藝術2021年度珠寶潮流預測,準不準你說了算!
    要說「Art Deco」的開年衝擊力到底有多大,得看看各大珠寶商……Boucheron剛剛推出的新一季高級珠寶系列——「Histoire de Style」,簡直就是1920年代Art Deco的全盤演繹。
  •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貴族禮儀(一)
    為了讓女王認清自己,每位女子都用一根羽毛高高插在頭上,而且身上穿著的禮服裙裾長度必須正好2.74米。儘管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崇尚穩重端莊,但姑娘們在社交活動中,穿上這種裙子,肩膀以上的肌膚都是裸露在外的。名媛們在宮中等待謁見女王時,裙裾要搭在左臂上。
  • 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別慌,《自備餐具生存指南》送給你
    「餐飲業者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連大家賴以為生的全家便利店也貼出告示牌很多人開始慌張,表示沒有餐具要怎麼吃便當小賤想說,大家真的不要慌張!沒有塑料餐具、塑料吸管,不但不會世界末日還可以成為全街最閃耀的仔,這是怎麼回事?
  •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女性只能通過戀愛來追求自由?
    對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來說,追求戀愛自由和人生自由是一回事 包慧怡接續郭玉潔,就薩拉·沃特斯小說裡的愛情書寫展開討論。她介紹說,薩拉·沃特斯是在遵循一個很重要的英國寫作傳統。在英國小說傳統乃至於歐洲小說傳統裡,第一次出現人格獨立、思想獨立、受過教育、有才智的女性是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文學史上的浪漫主義時期,而這一小說傳統在維多利亞時期達到頂峰。在這些小說裡,女性追求戀愛自由,與她追求自己的人生自由是同一件事情,她要通過打破禁忌的方式來實現她的愛情,這往往意味著要違背通常的倫理道德。
  •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_養生貼士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2020-03-09 11:15:5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寶寶的餐具到底應該怎麼挑?兒童餐具結合了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專為寶寶設計,選擇適合的兒童餐具,可以促進寶寶自主吃飯能力的培養,激發寶寶吃飯的興趣。  那麼寶寶的餐具應該怎麼挑選呢?  一、款式與功能  市面上餐具的款式雖然多,但還是以方便實用、外形渾圓為好。  餐具的功能各異,選擇有底座帶吸盤的碗,吸附在桌面上不會移動,不容易被寶寶打翻。
  • 你用的304不鏽鋼餐具到底是什麼?
    尤其是到了鍋,餐具等直接承載食物的器具,材料就顯得更加敏感。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網上看到一款外觀非常漂亮,且也標註了是不鏽鋼的餐具,但買回來卻發現質量十分低劣,讓人大失所望。那麼,怎樣去分辨它們?它們的優點是什麼?
  • 使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蒙羞的變裝審判
    在1871年轟動一時的審判中,英國政府以雞姦罪起訴帕克和博爾頓,這是一項死刑。他們被判無罪,但這一案件震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因為它迫使高度保守的社會首次公開承認同性戀。一張弗雷德裡克公園和歐內斯特·博爾頓的復原照片,由弗雷德裡克·斯波爾丁於1869年在英國維基媒體公會埃塞克斯檔案館拍攝在維多利亞時代,與性和性別有關的嚴格道德規範觸及社會的各個角落。任何在異性結合範圍之外的性取向或性行為,如同性戀,都是非法的。對同性戀群體成員的迫害有所增加,到本世紀末,同性戀作為一種身份的觀念出現了。
  • 嬌小甜美的英國女人,更適合演繹維多利亞女王!
    她18歲時繼承英國王位,統治英國長達64年,在伊莉莎白二世之前,她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今天英國的工業、科技、軍事、文化成就及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多半要歸功於維多利亞時代打下的基礎。2016年8月,英國ITV開播了一部英國短劇《維多利亞》,故事主要根據她本人的日記和書信改編,描述她的早年生活,包括她18
  • 維多利亞的秘密
    這種對自然更加清晰審視、有如工筆畫般的描繪,將植物學、鳥類學用文學形式表達,是維多利亞時代自然文學的寫作傳統,也是那個時代的獨特貢獻。圖4 //維多利亞時代油畫創作中出現了「拉斐爾前派」這樣的藝術流派,其重要風格與特點之一,與當時的自然主義文學寫作一樣,就是注重科學式的、精確的細節描繪。
  • 風雅指南丨準備開工扮靚,戴大吉利是的首飾!
    ▲Déesse Neptune 白金胸針,by Van Cleef & Arpels那廂,英國珠寶品牌Garrard(傑拉德)正在廣州從都博物館以一場名為「Melodies of Colour」(色彩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