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共享經濟——面向B端用戶的Airbnb

2021-01-09 開偉觀察

作者李慶植系某外企高級諮詢師

共享經濟的鼻祖,Airbnb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利用房屋主人不在家時,以低於市場同類房源的價格將房屋臨時出租給有需要的旅客。從本質上來說,這是利用閒置資源創造價值的經濟行為,而且這個價值是雙向的。房屋主人可以在房屋閒置的時候臨時出租,增加收入;旅客能夠以低於酒店的價格住到房子,降低成本。

我們現在講的這個面向B端用戶的Airbnb——B2B共享經濟本質上也一樣,參與共享的企業,都是利用閒置資源創造雙向的價值。「閒置資源」是關鍵詞。

我們先從資源開始,再延伸到閒置資源。

每家企業,都有對資源的需求。

以服裝企業為例,從成立那一天起,對各種資源的需求就從未間斷過。剛開始有對廠房、倉庫、辦公室、宿舍、餐廳等空間資源的需求,有對辦公用品、機器設備、環保設備等物品資源的需求,有招聘技術、HR、財務、一線員工等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有融資、貸款等對資本資源的需求。空間、物品、人力和資本,這是四大類有形的資源,每個大類都可依用途和性質分成幾個子類,如生產空間,存儲空間,辦公空間等等。

接下來,服裝企業還有對用來加工的布料、輔料等供應資源的需求,有為企業做品質管理培訓、建設企業網站等對服務資源的需求,有建立銷售渠道、宣傳渠道、開發客戶等對市場資源的需求,還有產品開發、智慧財產權、信息等知識資源的需求。後面這四大類主要是無形資源,同樣每個大類都包含幾種子類。

這八大類資源包含了企業所有類型的資源,既有內部資源也有外部資源。

可見,企業對資源的需求非常之大,沒有資源,企業就開不下去。陸奇博士在他的演講中提到對創始人團隊的四大要求,其中之一是「有效溝通,獲取資源」。這是關乎企業生死的一點,我認為比什麼商業價值、企業文化還重要。先有資源後有價值,沒有資源無法創造價值。馬雲當初若不是打動了孫正義,獲得了對方的資本資源,可能今天還在做翻譯,搞不好還欠一屁股債。很多企業都曾面臨過某種困境,而能否擺脫困境,關鍵就在於能否獲取那些迫切需要的資源。

所以我們說,企業的經營行為,歸根結底是獲取、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創造價值的行為。企業購買或租用廠房、機器設備,招聘員工,購買原材料,開發打樣,培訓員工,製作宣傳手冊,員工利用機器設備將材料製造成產品,獲得客戶的品牌授權,等等,幾乎所有的行為都可歸結於「獲取、開發和利用各種資源」這三種行為當中。

企業獲取資源,大多數都是在線下發生的。即使在線上尋找相關資源,也會在線下進一步確認該資源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企業需要資源的時候,如果費用太高超出預算,要麼放棄要麼咬牙接受。這是非常簡單的事。現在的企業要找資源不難,大多數資源有錢就能買到。但企業對價格很敏感,一方面是賣出的價格,另一方面是買進的價格。這個只有量大量小的區分,沒有線上和線下的區別。這句話可能有人不同意,說旅遊平臺的酒店價格明顯低於自己去酒店入住的價格。確實如此,但還有另一種情況,大集團公司跟酒店籤約,價格比旅行網的還好,這是在線下發生的。而旅遊平臺能拿到低價,無非也是靠大量旅客入住。你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平臺去找酒店談談看能不能拿到好價格?所以我們說量大量小的區別,而不是線下和線上的區別。實體店不一樣的情況也不是跟線上線下有關,而是跟實體店本身的成本有關。如果實體店像網絡購物一樣,按銷售佣金支付商場費用,看看能不能給消費者跟線上一樣的價格。

所以儘管產業交易的體量非常龐大,但B2B交易平臺做大的卻極少。很多B2B交易平臺都在想方設法地獲客,推廣費甚至超過收入。但問題是,企業有對資源的需求,但人家根本不需要特意跑到網上來求購。

所以我們才要提閒置資源,在網上實現閒置資源的共享。因為它的使用成本低,甚至可以不要錢,用自己的資源來交換。Airbnb裡好像就有這個模式,紐約的和倫敦的兩家人在同一時間到對方城市去旅遊,雙方交換房子的臨時使用權,雙方都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住到像酒店一樣的房子,甚至還能開對方的車子。把這一場景換成企業,大概就能體會到我們如何能做到不花錢就可以獲取資源了,當然只是短期使用權,不是長期所有權。

關於閒置資源,有必要提到一點。幾乎所有資源都可能在某些時候都處於閒置狀態或者部分閒置狀態,包括無形資源也一樣。塞得滿滿的小賣部還能在門口張貼一張別家企業的宣傳海報,這屬於部分閒置狀態。無形資源由於具備可複製、可疊加、可傳遞等特性,理論上來說,絕大多數無形資源都可當作閒置資源來使用。

Airbnb主要利用閒置的房屋,滴滴順風車主要利用司機在自己駕駛車輛的旅途中閒置的座位。這是兩個C2C共享經濟的典型應用。那麼,B2B共享經濟的應用呢?我們可以概括出四個特點:可用資源更多、應用範圍更廣、利用價值更高、應用場景更複雜。

(我覺得說到這裡應該很明了了,不過還是補充一些吧!)

實際上,線下的B2B共享隨處可見。企業旺季時倉庫不夠用,成品無處堆放,暫借隔壁企業的倉庫用一下,這是共享儲存空間資源;我公司小,買不起投影儀,借朋友公司的用一下,這屬於共享設備資源;疫情期間的共享員工,屬於人力資源的共享;我給你做銀行擔保,共享了我的銀行擔保能力的資源,我們將其歸為資本資源一類;我們一起採購一批原材料,這樣便宜點,共享了雙方的供應資源;我公司請了諮詢公司的老師來培訓,我朋友也過來旁聽,共享了我購買的服務資源;我介紹客戶給你,生意做成了給我點提成,共享了我的人脈資源;兩個品牌聯合起來做聯名款的鞋子,共享雙方的智慧財產權資源;數不勝數的例子。

不過這些都是基於熟人之間的共享,具有小範圍、粗放、零散、隨機等特點。

那麼,B2B共享經濟能否應用到網際網路上,在更大範圍內基於陌生人之間實現呢?如果你覺得不能,行不通,那麼在20年前你肯定也會認為網絡購物行不通,在10年前會認為Airbnb的商業模式行不通。因為無論是租用資源還是利用閒置資源,本質上並沒有區別,只有價格、使用時限的區別。當然,在網際網路上操作沒那麼容易,但只要有市場、有需求,其他困難都可以解決。

首先,基於陌生人之間的B2B共享經濟有需求嗎?當然有。

一個攝影公司突然臨時增加業務量,但又不敢長期租用攝影棚,短期租用的話,對方要價很高,所以想找臨時閒置的倉庫搭建一個攝影棚,這是對閒置空間資源的需求;隔壁公司不捨得借投影儀給我,那我得在網上找,我打算用自己的資源來交換,這是對物品資源的需求;疫情期間的共享員工,很多都是政府或行業協會牽線搭橋的,其實也是基於陌生人之間的共享;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無需多言,看看那6000家倒閉的P2P平臺就知道了,它們不總是靠騙學生賺錢的,有借有還的企業才是它們真正的優質客戶;一家企業清理庫存,5000件衣服,價格便宜到你想哭,但是5000件呢,賣不出去你就完蛋了,得虧死,虧得你真想哭,不買吧,又浪費資源,那就去網際網路上找有同樣需求的人,這是對供應資源的需求;服務資源也一樣,其實跟供應資源本質相同;市場資源的共享需求就更多了,到一個陌生城市建立銷售渠道,如果有閒置的資源可以利用,豈不美哉,而且變現機會很大;知識資源在網際網路上的共享需求也很多,像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不過創造價值的知識共享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其次,B2B共享經濟有市場嗎?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也不能瞎胡吹。畢竟這是開創性的,沒有前例可循,不過我們參考線下的共享行為大概能揣測一些出來。共享閒置資源,在我看來,是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一種補充,不是取代。通常,企業主要還是在自己已有的圈子裡找閒置資源,找不到的時候,才會求助陌生圈子,也可能放棄。考慮到企業常常需要各種不同的資源,因此,即使一年只有那麼兩三次在網絡上尋找閒置資源的事情,總的體量還是非常龐大的。同樣,對每種資源的需求都可以用閒置資源來代替。

我們一直在說中國的企業平均壽命不到3年,其實,主要還是缺乏資源造成的,而缺乏資源的原因在於獲取資源的成本太高,常常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利用閒置資源可以緩解這一困境。同時,企業如果讓渡自己的閒置資源,換取一些回報,也能延續企業的壽命。但個人的關係網絡總是有限的,所以在網際網路上,基於陌生人之間的共享應該有一定的市場。當然,我們不敢拍胸脯保證,畢竟沒有經過市場檢驗。我們討厭那種信誓旦旦的虛假承諾,既然談誠信,那麼一言一行都需發自內心。

其實產業網際網路在20多年前就已經有人在做了,但一直難以像消費網際網路那樣壯大,B2B交易平臺尤其如此。

為什麼B2B交易平臺發展不起來呢?也許以上的分析能提供一些答案。不過,既然這條賽道並不好走,不如另開一條賽道吧!

我個人認為,如果B2B共享經濟有前途,大體會走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被動共享,即我有需求,到網上找閒置資源,可能每年不到1-3次吧。被動共享不受行業限制,以有形資源為主,垂直行業或者同地區的較多。這個階段最困難,就像人們從實體店購物到網絡購物的過程一樣,大概需要1-3年。

第二階段是主動共享,即我有閒置資源,放到網上,可能正好激發了他人的需求,理想情況下每年5次左右吧。這個階段會慢慢增加無形資源的種類,不分行業和地區,主要擴大供應鏈和市場渠道兩種資源的需求,大概需要4-6年。

第三階段是互動共享,即已經養成了共享的習慣,各類資源都參與共享,逐步形成真正的共享共贏商業生態系統,每年10次以上。以垂直行業為主,知識共享將大幅增加,形成戰略共享和全行業共享,大概需要7-10年。

通過網絡平臺在陌生人之間實現資源共享,要做到與基於熟人之間的共享完全相反的特點,包括大範圍、精細化、科學化、系統化等特點。

B2B共享經濟能同時做到「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不僅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社會價值也不可估量,如促進就業,提高收入,減少自然資源的開發,等等。國家有不少支持盤活閒置資源的政策,如果B2B共享經濟成形了,相信國家會有更多的政策支持,當然,也需要有法規來約束。

相關焦點

  • 民宿巨頭Airbnb上市:市值470億美元 為共享經濟鼻祖
    開啟全球共享經濟浪潮Airbnb是全球共享經濟的鼻祖,致力於創造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連接,為旅行者提供原汁原味的旅行體驗,持續為當地社區創造更大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用戶通過Airbnb可通過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式發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賃信息並完成在線預定程序,曾被《時代周刊》稱為「住房中的eBay」。創辦Airbnb之前,Airbnb創始人Brian Chesky(布萊恩·切斯基)對科技一無所知,幼時沉迷於曲棍球和繪畫,大學時主修工業設計。
  • Airbnb的雙邊市場網絡效應之路 | 打造增長核武器(3)
    Airbnb的網絡效應之路 我們大家都知道Airbnb屬於共享經濟在住宿領域的鼻祖,三位創始人因為生活窘迫,從無法負擔房租,在2007年的舊金山全球設計大會召開期間,因為城市裡人滿為患,旅客找不到住所而誕生出來的這個主意。
  • Airbnb的雙邊市場網絡效應之路|打造增長核武器(3)
    Airbnb的網絡效應之路我們大家都知道Airbnb屬於共享經濟在住宿領域的鼻祖,三位創始人因為生活窘迫,從無法負擔房租,在2007年的舊金山全球設計大會召開期間,因為城市裡人滿為患,旅客找不到住所而誕生出來的這個主意。
  • 1919宣布併購丹露網 布局b端供應鏈平臺
    近日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一檔線上直播節目中表示:「1919旗下的隔壁倉庫業務已與丹露網完成整合,即將在線上線下布局國內最大的b端供應鏈平臺。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開業735家加盟店。」2019年3月就有消息稱,國內首家B2B酒飲平臺丹露網正與「某酒類新零售平臺」溝通,欲出售其線上業務尋求資金。
  • Airbnb成功上市,中國的共享經濟未來如何定義?
    從民宿行業的冰山一角窺探整個共享經濟領域,共享經濟在國內盛極一時是在2017年,由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的快速發展和補貼大戰,將共享經濟迅速帶入普通大眾的生活。目前來看,共享電單車處境岌岌可危,共享雨傘等公司銷聲匿跡。放眼國內共享經濟市場,共享汽車、共享住宿、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則是可圈可點。01 共享汽車1.
  • 1919宣布併購重組丹露網 與隔壁倉庫業務整合加碼B端布局
    來源:中國網財經中國網財經2月20日訊(記者 李靜)近日,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一檔線上直播節目中透露「1919旗下的隔壁倉庫業務已與丹露網完成整合,即將在線上線下布局國內最大的b端供應鏈平臺。從去年底到現在,已經開業735家加盟店。
  • 在共享經濟吃過大虧的孫正義,偏偏錯過Airbnb
    共享經濟在疫情前都已經出現了泡沫破滅的跡象,疫情中更是重災區。WeWork、Uber、Airbnb,曾經被譽為美國共享經濟三大巨頭,孫正義又是個共享經濟愛好者,但顯然他押錯了寶,出手闊綽重金砸下前兩家,卻不過是一場「和稀泥」,在經歷了Uber破發和Wework的IPO鬧劇後,元氣大傷。
  • 共享經濟的今天:從勇敢者的遊戲,到潛心者的競技?
    另一方面,中國近年來新生出許多企業用戶,中國目前工商登記的企業數量近300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90%以上,整體數量超過美國,且仍在持續增加。而中小企業,正是B2B平臺的理想客戶。於是,供給端成熟落地,需求端快速爆發,讓共享經濟從To C向To B似乎成為了必然——實現供應鏈優化,降本增效,成了企業和工廠亟需進行的改變。
  • 錦州銀行重生記:B端C端齊發力 破局用戶黏性不足困境
    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從深陷財務漩渦、股權治理混亂至「白衣騎士」順利入駐,這家城商行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也為我國中小銀行風險治理管理樣本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1919併購丹露網 加碼B端布局
    財聯社 (成都 記者 崔文官)訊,繼聯手香天下試水火鍋外送業務後,1919又將併購針對B端的酒類新零售平臺丹露網,昨日晚間1919董事長楊陵江在一檔線上直播節目中透露了這一消息,「1919旗下的隔壁倉庫業務已與丹露網完成整合,即將在線上線下布局國內最大的B端業務平臺。
  • 國際外貿平臺b2b有哪些?外貿跨境電商b2b平臺介紹
    國際外貿平臺b2b有哪些?我國跨境電商從交易模式上來說,可以分為分為企業對企業(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即B2C)的貿易模式。 外貿跨境電商b2b平臺介紹: 1.阿里巴巴國際站 阿里巴巴國際站是阿里巴巴集團最早創立的業務,是目前全球領先的跨境B2B電子商務平臺,主要是幫助國內企業做外貿批發業務、拓展海外買家。
  • 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B端C端齊發力 錦州銀行重生記
    經歷了一年多大刀闊斧的改革,錦州銀行業務已步入正軌,開始通過深化搭建B端C端場景金融,謀求一條新的差異化發展之路。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B端錦州銀行面向商戶力推該行打造的聚合二維碼產品,在C端則針對個人專門推出了具有本土化氣息的燒烤主題信用卡及「錦州銀行實現增資擴股」答謝版理財產品以拓寬客戶渠道,加大客戶黏性。
  • 為了讓大家明白「我是誰」 , Airbnb在中國做了什麼?
    這家誕生於矽谷的技術公司,眼下正努力向中國市場的用戶解釋這件事。如果你是年輕人,那麼這個問題對你來說相當簡單。它是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中被提到最多的一個案例,創始人鼓勵人們把自己的房間分享出去,哪怕只是一張充氣床墊和一頓早飯,airbed與breakfast。2015年Airbnb愛彼迎進入中國市場。
  • Airbnb愛彼迎「線上體驗」正式面向中國用戶開放
    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5月28日,Airbnb愛彼迎「線上體驗」正式面向中國用戶開放。
  • 抓住「泡茶」場景下的新需求,「CHALI茶裡」面向B端和C端升級茶包...
    國內市場缺乏面向大眾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的國貨茶葉品牌。產品+服務+利益共享機制升級搶佔B端茶包市場比起被描述成「對標立頓」,譚瓊認為更準確的說法是:「CHALI想在B端場景中逐漸替換立頓,提供更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高端中國袋泡茶。」
  • B端產品運營的工作核心是什麼?
    而目前大多數運營人都自成一派,C端運營和B端運營似乎涇渭分明、各有章法。究其本質的差別:B端運營的核心在於利益撬動,C端運營更傾向於利益誘導和情感連接。二者的運營策略和實現手段各有千秋,但有個相同的目標——讓用戶認可產品或品牌的價值,從而願意付出對等的交換物來交換使用權。
  • B端產品的指標設計思路
    B端產品源於高頻的需求被固化為功能或者產品,目的是提升需求實現效率,其次是降低人力成本。如果提升的效率無用或降低的人力成本無法覆蓋實現成本,這樣的產品還是不要做了。1)效率B端產品的提效絕不僅是面向業務,還會面向平臺的運營、研發以及測試。
  • 企惠雲攜手佑豐資本 打造共享經濟智能雲平臺
    近日,企惠雲與佑豐資本達成戰略合作,企惠雲將攜手佑豐資本建設基於共享經濟新常態的全新用工雲平臺——佑豐雲。佑豐雲將面向共享經濟領域的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提供共享經濟綜合服務。共享經濟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提供產品或服務。
  • Airbnb愛彼迎將在中國設立本土客服中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9日訊(記者 佘穎)11月8日,剛剛上任的Airbnb愛彼迎中國區主Airbnb愛彼迎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Nathan Blecharczyk在京宣布,Airbnb愛彼迎將全面提升中文客戶服務,包括將在中國設立本土客服中心,通過客服電話、微博、微信等渠道,全天候全方位支持中國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