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廈門人一定都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中山路商圈的定安夜市,頂峰時期曾有近300個攤位,是廈門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也是規模最大的露天夜市。那些價廉物美的衣物,經濟實惠的小吃,曾是當年學生黨的我們的最愛,可惜2007年這個最老的夜市關閉了……
前兩天和朋友出去遊玩又路過此地,其實這裡曾是鄭成功跑馬練兵的場所,如今只剩一個寫著「澤被甘棠」的古門。古門前架設著舞臺,音樂聲聲,燈光眩目,原來正在舉辦「909光碟行動音樂節&八閩美食嘉年華」表演。
表演過後,還給觀眾們分發美食小吃品嘗,我們這才知道原來在古門後的定安路上,有一座「八閩特色美食主題廣場」全新開張,面積近7000平米,囊括了福州、泉州、三明、龍巖、漳州、莆田、寧德、南平、廈門等八閩各地的美食小吃,從南到北由西往東,一站搞定。
進入大門後,是寬敞的走廊,兩邊布置著些適合拍照的小場景,或復古或賣萌。由於美食廣場在負一層,還要下一個長長的電扶梯,天花板上寫的「我不想成為你的過客,只想抓住你的胃」,好啊,我來了!
晚上七點左右的美食廣場,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好多攤位前都在排隊。
煎、炒、烹、炸、燜、熘、熬、燉,許多小吃都是現場製作,看得人眼饞,也看得人眼花,這麼多美食,到底該先吃啥?
恰好看到「童師傅粿條」,寫著「四十二年·永安老店」,那就嘗嘗吧。
記得十幾年前去永安,就被這一口「活肉」給捕獲了!所謂「活肉」,其實就是豬的腮幫子肉,這是豬身上活動最多的部位,一隻豬也只有那麼二兩活肉,火候到位時,肉質不柴不膩,軟嫩適中,蘸著黃椒醬油,好吃極了!
這次還嘗試了眼睛肉,應該就是豬眼睛周邊的部位,有肥有瘦有筋絡,口感挺勁道。
然後是粿條,米漿製成的粿條,潔白輕薄,口感潤滑,搭配著鮮美的湯頭,熱乎乎地吃一碗,別提多美了。
吃著吃著,耳聽得陣陣歡呼聲,原來這裡還有木偶表演呢,而且是川劇變臉,匠人操控著木偶竟也可表演,雖然我看了好久還是搞不明白,到底是怎麼變的?
許多食客都聚集在中庭看表演,尤其是小朋友們更是歡呼雀躍。
木偶表演中,穿插著小遊戲,而且還能體驗學習木偶表演,快樂有時就是這麼簡單。
看罷表演,繼續覓食,福州魚丸、肉燕也是大名鼎鼎的呀。肉燕的神奇之處,就是它是實打實的「肉包肉」,很難想像這Q彈爽滑的肉燕皮,竟是豬肉加番薯粉打制而成的。
雖然很想再吃點什麼,但是小鳥胃也是沒辦法,臨走前排隊買袋「歸龍山炒板慄」,香甜可口,當個宵夜配酒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