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創公眾號
最近我們毛頭小同學開始正式閱讀老母親安利很久的《哈利波特》,雖然他一開始有點被書的厚度嚇到,不情不願的當成任務,但是才讀完不到半章,就已經默默真香了。
為了避免妹妹吵他看書,連粉紅色的耳罩都不拒絕了……
這兩天已經沉迷到叫他吃飯睡覺都聽不見的程度,還會邊看邊不停散發陣陣笑聲,非常的投入。說實話,對於毛頭可以把英文的《哈利波特》真正的看進去,還能到覺得特別有趣的程度,我還是有點吃驚的,
這代表他的英文水平已經超過我了,因為以我現在的英語水平,《哈利波特》我雖然也可以看懂,但是肯定到達不了閱讀體驗像他這麼輕鬆自在的程度。當然了,在英語國家出生長大的孩子,英語水平比父母好,這事兒大家也都聽說過,好像也沒啥稀奇的。但是我親身經歷過這個過程之後,我真的是感到很顛覆,因為毛頭這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在我小時候學習英語的標準來看,他這幾年對英語的學習根本就如同兒戲。毛頭5歲進小學的kindergarten(也可以叫做幼升小銜接部)的時候,不說對英語完全零基礎,也差不太多,26個字母都認不全,口語也只限於一些幼兒園裡使用的生活用語,老師一旦上課講點複雜的東西就聽不太懂了。他還上過學校裡專門為移民小孩辦的「英語補習班」(ELL),但是這個補習班其實上課很少,一周好像就兩三次,而且並不佔用課外時間,也沒額外作業,具體上了些什麼我也不知道,反正上完了一年多,也沒看出來啥明顯長進。
整整一年,毛頭在英語方面也就學會了兩個內容,一是26個字母怎麼念怎麼寫,二是每個字母在單詞中怎麼發音。注意,並不是記住一個字母的所有可能的發音,只需要記住最常見的發音就好,譬如說c這個字母,在單詞中有/s/和/k/兩種發音,但是孩子只需要記住/k/這個最常用的發音就可以。當時我雖然覺得學得挺慢,但是也沒有特別著急,反正是銜接階段嘛,玩著學唄,覺得到了一年級,應該可以正式開始上強度學英語了吧。
結果到了正式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校還是這麼慢慢悠悠的節奏,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一個單詞寫五遍」這樣的任務,也沒見背單詞,也沒見學造句,作業不但很少更是隨便亂寫(具體有多亂寫可以看這篇《一個加拿大一年級小學生的廢柴日常》),
老師除了誇獎還是誇獎,對孩子作業當中的特別明顯的拼寫錯誤都是視而不見。唯一布置過的一個比較像樣的任務,就是要背「sight word」,也就是英語裡的高頻單詞,像the ,a ,and, I,這種非常簡單的單詞。毛頭每周會拿回一摞小卡片,一共差不多也就十四五個單詞,然後讓我每天考他,認識的就過去,不認識的就再考一遍,背一周之後去學校讓老師考,老師覺得可以了,再給你第二摞卡片。這個過程其實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的「背單詞」,因為只需要孩子做到「認識」就算過關,完全不在意這單詞具體怎麼拼寫的,譬如說孩子可能在書上認識「what」這個詞沒問題,但是他的記憶是十分模糊的,當他想要寫what的時候,隨便亂拼寫成wat,或者whot,甚至wot,都是有可能的,老師也對這種「基礎不牢」的現象聽之任之,視為正常。
但即便是這種潦草的「混臉熟式認單詞」,也在毛頭認完第八組卡片之後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後續了……好像孩子模模糊糊認識這百八十個單詞就足夠了。
一年級快結束的時候,毛頭的英語詞彙量讓我非常擔心,雖然可以勉強的磕磕絆絆的拼讀很簡單的讀物了(還是我自己在家裡雞了一個月的結果),但是基本每句都會有讀錯的詞,寫的句子更是放飛自我,沒有想像力根本看不懂……這導致我越來越焦慮,總覺得是公校裡學習抓得太鬆了,娃太倔自己又雞不動,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於是在升二年級的時候給他轉了私校。結果私校也只是教的內容更多樣,學習形式更豐富了而已,學習強度沒啥本質提高,依然是從來沒有任何重複訓練。當然,學習單詞的課(spelling)也是有的,但是教的內容也並不是要求孩子記憶單詞的拼寫,而是教孩子體會一些特定組合字母的發音規律:按頭字母順序排列一下那些有「-all」這個發音的單詞
找一些含有有er, ir, ur, ar, or的單詞
而其他的課堂作業中孩子用錯誤連篇的拼寫去亂七八糟的寫東西,老師完全不去糾正。這是毛頭二年級的一次課堂作業,乍一看書寫不錯,但是仔細讀會發現錯誤連篇,around寫成arowd,feild寫成feld,drink寫成grink,anymore寫成enymore,mean寫成men……這樣的玩意兒難道不是應該打滿紅叉叉嘛?可是木有,啥批註都木有!我不明白老師為何如此不作為,難道是要讓孩子誤以為,自己寫的這些鬼都是正確的嘛?每次家長會我都會問老師,拼寫這麼多的明顯錯誤真的沒問題嘛?真的真的沒問題嘛?當然每次老師都回答我,真的真的真的沒問題,這個寫錯的過程是非常正常的,以後自然會改過來。
居然明擺著錯誤都不去糾正,怎麼可能期待孩子可以自己就改過來呢???你們學單詞是靠心電感應嘛?
但是事情就是這麼神奇,這孩子好像真是心電感應般的,自然而然就修正了自己的拼寫錯誤,譬如說我非常清楚的記得,毛頭以前寫from永遠都寫成fram,這次糾正了下次依然寫fram,屢教不改,多提醒兩句他還會哭,可轉過年來,人家不知道啥時候自己就改過來了。當然不止from這一個
,許許多多他以前總是拼錯的單詞,後來都又拼正確了。當然即便如此,他寫東西的時候依然還會拼錯一些詞,但是這一批詞是卻是「新用的」也是「新錯的」,過不多久又會漸漸自行糾正一批。他的詞彙量居然就這樣磕磕絆絆的增長了。去年這個時候讀書拼單詞還像便秘一樣,今年就可以把讀哈利波特當娛樂了,
雖然他依然會把meat寫成meet,但是完全不影響他在閱讀的時候把這兩個單詞分得很清楚。孩子這個學英語的過程真的是讓我開了眼界,從前我一直以為,學習一種文字,把最基礎的字詞寫法給掌握準確了,難道不是最基本的要求嘛?可是北美小孩這種學習讀寫文字的方式真的讓我感到很顛覆——不記不背不刻意練習,寫得錯誤連篇,居然也完全沒問題??!!
尤其是孩子的這個對單詞拼寫「自行修正」的過程,一度讓我非常困惑:拼錯得離譜的單詞,大人不給糾正,孩子也不在意,也沒人告訴他這是錯的,居然過一陣孩子自己就改過來了,這是靈異事件嘛?
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問毛頭他是怎麼做到的,毛頭說,很簡單啊!我拼單詞的時候知道自己是瞎猜的嘛,之後再在書上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會發現我原來猜錯了,下次寫就換一種猜法!如果發現自己猜對了,就很高興,下次寫的時候就會記得這種正確的猜法了!原來,小朋友腦子裡是有一套「自我糾錯系統」啊!而且這套系統運行起來,居然讓糾錯的過程像猜謎遊戲遊戲一樣,有趣又充滿挑戰。比起「大人指出錯誤,孩子身心挫敗的去改正錯誤」這種傳統模式,孩子自己修正自己這樣的過程,才是真正充滿內驅力和成就感的一種學習過程。回想一下我自己小時候的經歷,真是感覺自己學了個假英語,把大量時間經歷花費在把「單詞背準確」上,結果既痛苦又低效,努力學習英語十多年,各種訓練各種考試之後,很多背得滾瓜爛熟的詞也依然不太會用,英語讀寫能力還不如一個剛學習英語三年半的小學生。
很多人之所以學英語學得特別辛苦,主要是忽略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它其實完全不需要像漢語這樣的象形文字搞得那麼精確,牢牢的掌握每一個字詞的精確寫法。
學習拼音文字的優勢就在於,它只需要掌握全部的字母和一些基礎的「拼讀規律」(關於「拼讀規律」可以讀我之前這篇文章《突擊一個月,自主閱讀英文書,自然拼讀真有這麼神奇!?》),接下來就可以不管不顧連蒙帶猜的去閱讀書寫,然後像我家毛頭小同學一樣,
不斷的玩「自我糾錯」的遊戲,很輕易的就可以在英語的學習中登堂入室:就算一個單詞都沒認真背過,也一樣可以享受原文《哈利波特》帶來的快樂。我還特意查了一下,能看哈利波特的人,至少要認識4000個單詞,這讓我感到非常吃驚,也不知道這平時晃晃蕩蕩的娃,什麼時候就會這麼多單詞了……雖然肯定絕大多數沒辦法拼正確,這個數量也是十分可觀了。關鍵是他學得也太輕鬆愉快了吧,真是羨慕嫉妒恨啊!所以,
學習英語想要不那麼痛苦,就應該像英語母語的學習方式靠攏,先去學習口語,最好做到聽懂會說很多內容,然後學一些自然拼讀規則,然後就儘快開始應用,大量去閱讀和作文,快速的去認識和使用更多詞彙,讓英語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趣,從而有利於接下來的堅持學習。至於能不能把單詞拼寫得一點沒錯,雖然考試總考,卻是學習英語當中最細枝末節的一件事,只要見得多了用得多了,會寫是早晚的事,犯不上為了追求儘快「拼寫正確」,而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不但非常浪費,而且也讓學習充滿挫敗。我知道非英語環境當中的孩子去學英語,面臨的情況和毛頭是不太一樣的,有很多人可能很難有條件讓孩子去積攢太多的英語口語和聽力儲備,去支持這種「自然拼讀」的學習。但是無論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
「單詞背不下來」或者「容易拼錯」這種事,是英語學習各個方面當中最不重要的事情!至少,當父母在「背單詞」這方面,真的可以少一點焦慮,留給孩子更多犯錯和自我修正的空間吧!
相關推薦 點擊藍字即可跳轉
不聽話 | 粘人搗蛋 | 搞定小惡魔
恐怖的兩歲 | 自覺自動收玩具 | 高需求寶寶
如何講道理 | 搞定熊孩子 | 性情兒
不打不罵立規矩 | 搞定暴脾氣 | 內向外向
愛崩潰 | 太愛哭 | 總是哼哼唧唧
愛哭黏人 | 培養社交技巧 | 愛搶東西
打人咬人 | 打孩子 | 適應幼兒園 | 分離焦慮
怎樣誇孩子 | 何時樹立權威 | 寶寶膽小
可以說謊嗎 | 認生哭鬧 | 社交恐懼
情商低 | 如廁訓練 | 電視對孩子的害處
改掉壞習慣 | 培養好習慣 | 表達愛意
打人,說謊,說髒話 | 愛尖叫
恐怖的兩歲 | 搞定熊孩子
![]()
在「背單詞」這方面,咱們可以少一點焦慮,
留給孩子更多犯錯和自我修正的空間。
支持的朋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