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的第一首曲子,不是國歌而是它,真讓人意外

2021-01-19 網易

2019-02-13 15:38:26 來源: 龐琦娛樂小分隊

舉報

  

  
1997年7月1日凌晨零點整,中國對香港地區正式恢復行使主權,當天,全國上下一片熱烈,共同見證了這個願望的實現,美麗的華夏之子香港再一次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當天隆重的儀式在香港拉起了帷幕,許多人都坐在電視機前做好了唱國歌的準備。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會場上第一個響起的,不是我們期盼的《義勇軍進行曲》。你還記得第一首演奏的是什麼歌嗎?世人矚目的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背後,曾有一秒之爭,中英雙方在政權交接儀式的「一秒鐘」進行了激烈的爭奪。

  

  
英方要降英國國旗和演奏英國國歌持續到六月三十日最後一秒鐘結束,要求中方推遲一秒。即在7月1日零時零分一秒,才開始升起中國國旗和演奏國歌,我國的態度堅決,必須在1997年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準時奏響中國國歌,我們都已經等了一百多年了,現在一秒鐘都不能再等了。歷史性的時刻逼近了,在交接儀式開始二十分鐘前,雙方的樂隊各自輪流演奏四首樂曲。為會場營造氣氛,我國演奏的第一首曲子傳統名歌《茉莉花》。

  

  
舒緩的音樂聲響起之後,會場的緊張氣氛開始融化,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在這個時候起了奇妙的作用,在零時零分零秒,指揮棒準時起拍,我們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維多利亞港,鮮豔的五星紅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茉莉花》甚至被評為中國的第二國歌,在香港回歸時,演奏的第一首歌也是這首《茉莉花》。
寓意就是一雪百年國恥,東方大國告別了昔日的血淚和屈辱。《茉莉花》曾在多次重大場合上響徹:在香港、澳門回歸交接儀式上,維也納演奏大廳、2004年雅典奧運閉幕式上的「8分鐘」上,上海申博宣傳片上,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青奧會上...總之,《茉莉花》在中國民歌中有很高的地位,更在海內外華人和西方音樂界中廣為流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回歸式上響起的第一首曲子,不是國歌竟是它?實在意外!
    香港回歸式上響起的第一首曲子,不是國歌竟是它?實在意外!眾所周知,1997年7月1日中國正式收復了,對香港的行使主權,美麗的華夏之子香港,再一次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百年恥辱一朝得洗,在這個振奮人心的日子,全國上下無不沉浸在熱烈的喜悅之中,據悉,在香港當天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儀式,好多人都迫不及待的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國歌的響起。
  • 海陸巡遊 國歌嘹亮——香港舉辦逾百場活動慶祝回歸祖國23周年
    新華社記者呂小煒 攝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隨後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3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為全港100多場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拉開帷幕。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自2006年起每年舉辦慶回歸系列活動,今年的慶典因為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
  • 1978年修改的國歌還有多少人記得?與現在的國歌有什麼不同?
    由此可見,國歌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之重。 很多人都會唱國歌,但是大多數人卻不清楚它的歷史,它並不是憑空而生,甚至在被創作出來以後也曾經過修改。 其實,國歌曾經過幾番修改,1978年時經表決對國歌的歌詞進行修改,後在1982年又被恢復為《義勇軍進行曲》。
  • 三分鐘帶你了解中國人唱過的所有國歌,有首僅35字,暴露一大野心
    不過,起初日本人對這首國歌很不滿意。1870年,在一次軍隊遊行中,這首國歌被拿出來演奏,但是日本人覺得這首國歌缺乏莊嚴感,就進行了修改。此後,經過雅樂師林廣守編曲,這首《君之代》就這樣成為日本的國歌。「我皇御統傳千代,一直傳到八千代,直到小石變巨巖,直到巨巖長青苔。」
  • 日本國歌只有短短28字,被譽為最不好聽的國歌,但卻露出狼子野心
    國歌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它能反映出一個國家所秉持的價值觀,具有愛國主義色彩,能喚起人民心中的愛國情懷。國歌的內容和曲調由於國家理念的不同有著較大的差異,比如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國,這個讓我們不知用何種情感去認識的國家,他們的國歌中沒有描述國家的歷史,而是反映了他們心中真實的想法,而將其翻譯成中文之後,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日本國歌中所敘述的情感。
  • 香港市民在尖沙咀高唱國歌:想告訴世界 香港人真的很愛國
    海外網8月14日電近兩個月來,香港激進示威者以所謂「反修例」為幌子,大搞街頭暴力,對香港社會的安全穩定造成巨大衝擊。13日下午,香港市民團體「同心護港」自發在尖沙咀舉行護旗活動,成員們手拿五星紅旗,高唱國歌和多首愛國歌曲。
  • 同為唱國歌,鄭大世和巴拿馬隊感動世界,香港球員卻令人心寒
    隨著香港《國歌法》即將實施,大家也終於不用為某些人的齷齪表演而鬧心了。對很多人來說,唱國歌是一項非常神聖和莊嚴的儀式,也是很好的愛國教育。在國際大賽中有不少令人感動的畫面。比如南非世界盃感動世界的鄭大世。
  • [推薦]國歌誕生記
    就隨著電影的播放而迅速在群眾中間流傳開了,它表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決心,應該說唱出了時代危亡時期的最強音。 1949年9月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關於國歌的制定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毛澤東主席親自主持座談會,召集有關人員商討確定國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著名畫家徐悲鴻提出了一個建議。
  • 五音不全者的噩夢:唱國歌跑調罰款2000美元,監禁2年
    文·蕭中九歌國歌,是一個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標誌。升國旗、唱國歌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一件莊嚴的事情,容不得馬虎。在國內,全國義務教育階段統一升旗儀式,目的是培養青少年一輩的集體榮譽感。唱國歌成了必備的選擇。在此過程中,多數情況下只注重真實情感的表達,對於音調是否準確往往要求比較低。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發現我們低估了日本人的野心
    《櫻花》這首日本歌謠,想必很多人小學時就聽過。作為日本傳唱度最高的民謠,《櫻花》一度被認為是日本國歌。事實上,櫻花雖然是日本國花,但《櫻花》這首歌並非日本國歌。
  • 日本國歌只有28個字,將它翻譯成中文,才清楚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國歌更是成為了民族的典型。國歌也已經成為每一個國人對國家最起碼的尊重,在很多重要的場合上,我們都會聽見那首熟悉的旋律響起。國歌響起,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首歌,而是無數中華兒女的共同夢想,讓人為之沸騰的一段段經歷。提到日本,我們總是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而它們的國歌只有28個字,將它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它們的野心究竟有多大,它們的國歌表達的表示是什麼意思呢?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本國歌聽著像哀樂,只有28字,翻譯成中文後,暴露日本人的野心
    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都有國歌,每逢重大場合都會演奏。國歌的定義是這樣的,它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是用來歌頌和鼓勵一個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國歌也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比如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近代中國飽受外來侵略,日軍更是在中國犯人了滔天罪行。那麼,日本的國歌有何特別之處呢?日本國歌名叫《君之代》,原曲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譜寫,由當時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巖為國歌填詞,後又經雅樂師林廣守編曲。
  • 金曦:香港不是只有「港獨」
    這首電視劇《陳真》的主題曲,歌名叫《大號是中華》,2016年11月在「反港獨撐釋法」集會上,影視監製徐小明先生唱起這首歌,那是近五萬人的集會。香港市民高呼「驅除港獨、保衛法治」「維護一國兩制、捍衛國家尊嚴」的口號,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企圖分裂國家行為的憤怒和唾棄,「誰敢進住你的家,要似你祖先,趕走他!」
  • 日本國歌一共才四句聽著像哀樂,翻譯成中文,徹底暴露日本天皇的野心
    每當國歌響起,很容易喚醒內心的自豪感。 然而,戰爭時代當敵國的國歌在本國土上響起時,恨意總會湧上心頭。抗戰期間,很多老兵對日本國歌記憶猶新,認為日本國歌聽起來像葬禮哀樂一樣,而且很短。老兵們的說法沒有錯,日本國歌確實很短,只有四句,翻譯成中文只有28個字,名字叫《君之代》。
  • 國歌不是背鍋俠!別動不動就學戰狼,矯情的臭毛病得治!
    在科隆進行的一場俄羅斯對德國隊的橄欖球比賽中,主辦方一時疏忽,將俄羅斯國歌錯放成蘇聯時代的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大概俄羅斯運動員唱完這首國歌后,不約而同的想找幾個德國人摁在地上摩擦,於是向身邊的德國隊員投去了和藹仁慈的目光——57:3,絕對的碾壓。而在近日,中國也出現了一次跟國歌有關的事情,不是唱錯了,而是唱對了,但卻遭到了各方的批評。
  • 「國歌守護者」中學講國歌 默寫這84個字的歌詞你能全對嗎
    9月21日下午,廣渠門中學的班會課上,國家一級指揮於海走上講臺,為中學生講述國歌的故事。戴著金屬邊眼鏡框,於海拿著話筒,侃侃而談。1999年、2009年,他在天安門廣場擔任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慶祝活動千人聯合軍樂團總指揮;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他指揮解放軍軍樂團圓滿完成禮儀音樂的演奏任務……豐富的經歷,令中學生驚嘆。
  • 華夏兒女應該知道國歌的誕生——我看《故事裡的中國國歌》
    相信我們大都會唱,多數人也知道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國歌。但是對於國歌詳盡產生的過程不一定人人都知道。昨晚,故事裡的中國就國歌產生的相關知識,請人講述和並由田沁新導出簡短的話劇《國歌》,詳盡地介紹了國歌的產生的過程,以及作用,受益匪淺。
  • 國歌的作詞者田漢,70歲去世,留下的後代過得怎麼樣?
    《義勇軍進行曲》是我國的國歌,那麼這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它的創作者是誰呢?其實《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詞作者與譜曲作者不是一個人,其中作曲是聶耳,作詞是田漢。這首歌曲慷慨激昂,一掃那個年代的萎靡喪志風氣,並且在1949年被選為代國歌,1982年被正式確定為國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國歌的作詞者田漢的故事田漢出生於1898年,他是湖南長沙人。年少時田漢就對詩歌感等文藝感興趣,22歲的時候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之後田漢與郭沫若先生一同成立詩社,並於1930年以發起人的身份成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用詩歌進行革命鬥爭。
  • 香港回歸時聲淚交加大呼: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過的怎麼樣了
    不知道多少小夥伴經歷過97年香港回歸。我那年還小,但是依稀記得,整個院子裡的老少爺們圍著電視就要看這一幕,當交接儀式完成後,我看到整個城市都升起了煙花。雖然不懂背後的意義,但是我隱隱知道,這一天一定會銘記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