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兒女應該知道國歌的誕生——我看《故事裡的中國國歌》

2020-12-16 百荷書房

文/臨海憑風

國歌,是表現一個國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認為能代表該國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樂曲,是用來歌頌與鼓勵一個民族的信心與凝聚力的。一般來說它們都會帶有愛國主義色彩、呼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國家情懷。

相信我們大都會唱,多數人也知道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國歌。但是對於國歌詳盡產生的過程不一定人人都知道。

昨晚,故事裡的中國就國歌產生的相關知識,請人講述和並由田沁新導出簡短的話劇《國歌》,詳盡地介紹了國歌的產生的過程,以及作用,受益匪淺。了解更多的國歌產生背後的故事,確實來之不易,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更加愛護我們的國歌和我們偉大的國家。

故事裡的中國首先邀請了電影《國歌》的導演,講述了電影《國歌》的誕生。又請田漢和聶耳的親人講述這兩位詞曲作者有關國歌產生背後不被人知道的事情,以及詞曲產生的過程。

因為《國歌》首相在1935年5月24日在電影《風雲兒女》中作為主題曲出現,還邀請了第一次演唱者和錄製《義勇軍進行曲》的親人家屬講述當時的過程。

當時詞作者年齡也不是很大,作者聶耳當時只有十九歲。在那個年代,兩人就幹出了這麼驚天動地的偉業,著實讓人敬佩。

回顧國歌的誕生,是由於「9.18」和「7.7」事變,國土被侵佔,人們遭受蹂躪,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被迫抗戰。1934年,「電通」公司在上海成立,請田漢同志寫一個電影劇本,那年的冬天,「電通」公司向田漢同志徵稿。田漢同志就先交了個簡單的,名叫《鳳凰的再生》的文學劇本,給「電通」公司的孫師毅同志。1935年2月,田漢同志就被國民黨逮捕入獄了。

「電通」公司為了儘快開拍,決定請孫師毅把田漢同志的文學劇本改寫成電影文學劇本,孫師毅徵得田漢同志同意,影片改名為《風雲兒女》。

在處理主題歌歌詞時,他僅僅修改了幾個字,這就是原詞第六句:「冒著敵人的飛機大炮前進!」,改成了「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當時,聶耳同志正準備去日本,得知影片《風雲兒女》有首主題歌要寫,主動向孫師毅、許辛之要求,把譜曲的任務交給他,並表示到日本以後,歌稿儘快寄回,決不會耽誤影片的攝製。

果然,沒過多久聶耳就從日本寄回《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譜。

《義勇軍進行曲》曲譜寄回上海之後,由賀綠汀請當時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擔任樂除指揮的蘇聯作曲家阿龍·阿甫夏洛莫夫配器。不久就在影片《風雲兒女》中使用。才有了田漢的詞,聶耳的曲子,一首完整的《義勇軍進行曲。

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田漢作詞

聶耳作曲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1949年10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一次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沒正式判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並首次在國慶節奏唱。1978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又通過,《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昨晚,故事結束的時候,又是1949在天安門廣場領奏的當時20歲,今年91歲原小號手領奏,把人們帶回到了久遠的場景!

今天重溫國歌的誕生,讓我們熱血沸騰,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萬眾一心,砥礪前行,把她建設的更加美好!

2020、12、13

#影視評論#

感謝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王源「跨時空」演繹青年聶耳《故事裡的中國》走進國歌誕生背後不...
    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歷歷在目。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在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 CCTV-1今天20:00檔,《故事裡的中國》帶你走進國歌誕生背後不能...
    當91歲的汪奇老先生與《故事裡的中國》連線,再次以小號手的身份奏響國歌第一聲時,71年前開國大典上眾人齊唱國歌的震撼場景,浮現在眼前。從那一刻起,《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響徹在中國大地,迎接著每一個安穩的黎明,見證著每一個榮耀的瞬間,也鼓舞著每一個國人不斷前進!
  • 1978年修改的國歌還有多少人記得?與現在的國歌有什麼不同?
    它大多代表了國家人民的心聲,亦或是在歌詞裡蘊藏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或戰鬥歷程。 幾乎是每一個國家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國歌,人民在特定的場合或時刻演奏國歌,許多國家甚至制定了相應的國歌法,以防止有人故意篡改、歪曲它,隨意地褻瀆它。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 國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多少?這位推動「國歌立法」的音樂家來濟南了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7日訊 「我們的國歌有84個字,37個小節,標準時長是46秒,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從1935年誕生,《義勇軍進行曲》激勵了幾代中國人人。我們很多年輕人,國歌從小唱到大,對這首歌都不陌生。但這首歌經歷的故事,很少人知道。今天上午,著名音樂家、指揮家,國家一級指揮,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協管樂學會主席,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原團長、音樂總監於海先生,應邀蒞臨山東藝術學院為師生作了一場《我們的國歌——把國歌講給你聽》的專題報告會。
  • 「國歌」是怎樣誕生的?為何會有2個版本?1978版國歌,你知道嗎
    因為說起國歌,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但是文史君在偶然看到了一個短視頻,有了寫這樣一篇文章的念頭來。視頻中,有策劃者在大街上,臨時採訪了很多路人(以年輕人居多),問他們知道國歌的全稱叫什麼?還問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什麼時候成立的,竟有好多人答錯,或回答不上來。我國的國歌,全稱是《義勇軍進行曲》。
  • [王源][新聞]201213 《故事裡的中國》之《國歌》正式上線 首演...
    [王源][新聞]201213 《故事裡的中國》之《國歌》正式上線 首演話劇的王源邂逅音樂天才聶耳 2020-12-13 10:27:55 來源:微博 2986次閱讀
  • 世界各國國歌,哪款國歌最燃情?
    當《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是的,每一名真正的中華兒女都會為之振奮,這就是國歌的魅力,這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吶喊。無論汶川、玉樹還是海外葉門,當國歌響起,紅旗飄揚,一股熱流在胸中激蕩!
  • [推薦]國歌誕生記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組織下,全國人民投入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戰爭中。著名劇作家田漢有感於民族危難,創作了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電影劇本《風雲兒女》,《義勇軍進行曲》就是這部影片的主題歌。
  • 你知道嗎?「國歌」第一個聽眾是位老太太,她稱作曲者叫「起來」
    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可是,你知道這首歌曲的出處嗎?圍繞這首歌曲,還有多少不為眾人所知的人和故事?這些人和故事或感人,或振奮人心,或傷感,或有趣、惹人發笑……《義勇軍進行曲》誕生記1934年秋,電影《風雲兒女》的編劇田漢為電影寫了一首電影主題歌歌詞。可是,歌詞還沒有交稿,田漢就被國民黨軍警逮捕入獄。1935年2月,《風雲兒女》開拍在即,主題歌卻還沒有著落。
  • 日本的國歌僅28字,將其翻譯成中文,才發現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當然,我們中國的國歌同樣深入人心,我們的 《義勇軍進行曲》和《馬賽曲》 一樣,都在一個戰火連連的年代中誕生 《義勇軍進行曲》描述了中國人民在苦難中,依舊堅強抵抗外敵的英雄氣息,同時也呼籲著更多的國人與敵人做殊死搏鬥,展現出中華兒女團結一致、英勇無畏的精神,也包含了我們對於和平年代的期望,如今它更是我們的民族靈魂。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王源帶你回憶崢嶸歲月
    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日難者國家公祭日,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銘記歷史,時刻提醒著自己要自強。在央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講述了《國歌》的誕生歷程,青年歌手王源與王洛勇一起圍讀《國歌》劇本。王源用自己的體會帶大家領略了國歌的創作過程,而且在讀完之後王源表示當自己看完這個劇本之後,仿佛把自己拉回到了那個時代,覺得聶耳先生在那個時代想用一些先進的音樂和理念來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那一把火苗。讓大家一起團結起來,一起去抗爭,同時自己也對聶耳先生與田漢先生為之欽佩。
  • 日本的國歌僅有28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日本人的野心有多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均可隨口哼出——《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最早是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1934年秋,田漢為《風雲兒女》寫了一首長詩,詩稿最後一節因為既有氣勢又有蘊含,便被化用為主題歌的歌詞。
  • 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的最後一詞,聶耳的最後一曲
    「國慶節」,全國人民最樸素的慶祝方式:看升旗,唱國歌。 眾所周知,《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但是你知道這是詞作家田漢的最後一首歌詞、曲作家聶耳的最後一首譜曲嗎?
  • 中國各個時期的國歌、歌詞及其歷史背景
    歡迎儀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國國歌,清政府當時根本不知道國歌的意義和作用,當然也就沒有國歌,於是臨時找了一首適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絕詩加以改編,配以古曲,作為國歌臨時使用,後來成為清朝對外場合之代國歌稱《李中堂樂》。因為李鴻章最早使用此曲,後改稱《李中堂樂》。可算是中國最早的一首準國歌。歌詞為:「金殿當頭紫閣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雲車駕六龍。」
  • 28字日本國歌翻譯後,你就知道了
    祖國危難之際,我們不應該因為戰亂而逃避;祖國繁榮之時,我們也應與國家攜手並進。國家是我們的驕傲,國歌更承載著民族的歷史。在我們的國歌中,彰顯出那段英勇抗戰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團結一致、不懼外敵的英勇氣節。當大家聽到國歌時,會覺得熱血沸騰。國歌振奮著每一個國人的心,讓我們銘記歷史,讓我們以史為鑑,不斷砥礪前行。
  • 日本國歌只有28字,將其翻譯成漢語後,才發現日本隱藏著巨大野心
    04中國國歌的含義身為華夏兒女,當然都會知道中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在中國還未建國之前,就遭受到了外國的嚴重打擊06國歌的威嚴不可侵犯國歌作為一個國家的尊嚴,應該受到保護,然而近些年來總是會發生一些侮辱國歌的事件
  • 《為國而歌》:弘揚國歌精神 傳播聶耳文化
    影片以聶耳、田漢等一批時代文化英雄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在國難當頭的歷史背景下,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煥發出強烈的愛國激情和民族氣節的感人故事。來自全國和我省的文藝界專家一致認為,這是雲南省近年來最受觀眾喜愛的一部誠意之作。
  • 日本國歌一共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知道唱出了日本的野心
    引言:國歌,是一個國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個國家的象徵,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價值觀,激勵著一個民族向前的決心。我國的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每當想起這首歌的時候,身體的細胞在起舞,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我們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平安幸福地生活,是先輩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
  • 日本國歌翻譯成中文,短短28個字野心暴露無疑,中國需保持警惕
    ,能喚起每個中華兒女的心聲,也是表達了在上個世紀有無數烈士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的憤恨以及反抗,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現如今中國的強大。要知道在上個世紀,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他們在我國的領土上肆意的殺戮,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最終在人民團結一致下,將日本鬼子給打跑。雖然最後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但是他們的狼子野心迄今為止都沒有改變。因此我國的國歌也是為了紀念曾經犧牲的烈士,更是為了激勵中華兒女對抗外勢力侵略。
  • 聽到「中國哀樂」,日本強烈抗議:抄襲我國國歌!中國如何回應
    不僅把楊玉環和唐詩奉為神,而且還把中國的漢字進行了全方位的學習和使用。按理來說,中日兩國在論及傳統和文化的時候,日本方面應該要傾向於中國,畢竟他們的根在我們這裡。但可惜的是,日本方面還是鬧出了一些糾紛,他們居然提出,中國的哀樂抄襲日本國歌。那麼這又該如何理解呢?一、日本國歌日本國歌名字叫做《君之代》,是在明治時代誕生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