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國慶、中秋雙節放假前,我拿到了這套《爸爸陪著你長大》。在無聊的住院期間,我如饑似渴地閱讀這三本並不太厚的書。正在日本讀書的兒子,在這期間打電話問候我的情況時,我跟他說起殷雄叔叔從女兒上小學時開始,每周寫一封信給女兒,堅持到高中,合計554封,現在一次出版三本書。兒子聽到後非常吃驚,說:「這也太牛了!」這促使他下定決心在讀研期間記好日記和課程筆記。我鼓勵兒子,如果能這樣做,回國時給家裡帶來一部他的日記,這正是書香門第重視的財富。
殷雄愛動筆,手頭勤快。他能堅持十多年如此給女兒寫信,不是偶然的。時間不能逆轉,人生不可倒回。我們每個人走過的路程都伴隨著培養孩子的過程。這部分過程在每個人生命中都極為重要,對孩子的愛決定了孩子的成長。
前幾天與殷雄等幾位校友在一起品茗,問其對女兒的愛有多少,他說:「無限!」我想,所謂無限的愛,與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甚至超過自己的生命。
我讀這數百篇信,是敬佩之心,也是沉重之心。因為使我切身體會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作為父輩感受到的種種心理活動。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有突出的成績,另一方面感受到他在儘量減少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壓力。我理解作者,女兒比兒子可能更乖巧、珍愛,捧在手心裡總怕不小心摔到地上,含在嘴裡又怕融化掉。
讀這套書信集,我心中有許多觸動。
首先,作為父親的殷雄,他代女兒記下了成長這個過程,包括每周上了什麼課,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每次考試成績如何,遇到了什麼困難,問了什麼問題,如何一步一步從困難、疑惑中解脫出來,獲得怎樣的快樂,都在這一封封信中記載著。
其次,反映了在女兒成長過程中家長几乎「崩潰」的經歷。其實在每家只生一個孩子的背景下,每個孩子幾乎成為父母的全部,在孩子成長中,父母感覺到了無比巨大的責任和壓力。每個做父母的都不希望兒女在接受教育方面落後,尤其像殷雄這樣一直學習成績優秀且熱愛讀書的家長。
其三,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但也很可憐。我們這一輩,也就是孩子的父輩,每家幾乎都有兄弟姐妹,我們的父輩在養育的過程中,希望我們是不生病、有溫飽、能讀書上學。這種情況下,父母對每個孩子的關注不像對獨生子女那麼聚焦。相比起來,現在的孩子尤其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太幸福了。同時,從另一方面看他們也很可憐,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對叔叔、姑姑、舅舅、舅媽、姑父、姨父的概念全部模糊了。父母甚至在恐懼中帶孩子,由於父母把對子女的愛全部聚焦在一個孩子身上,孩子在無形中如同被套上精神枷鎖,成長的過程得不到放鬆。
其四,殷雄給女兒寫的這些信,現在女兒可能不太理解,也許只理解其中少部分。我相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隨著父母一天天地變老,尤其女兒也成了家,做了母親,又有繁忙工作的時候,她會理解:這數百封信對她是一筆多麼巨大的精神財富,是愛,是幸福,無比珍貴。
其五,我羨慕殷雄做的這件事。我與他是同學,如今我的孩子也長大了,要我再回過來做殷雄同樣的事情,已經不可能了。但殷雄這樣勤奮的品格和精神影響了我和我的孩子。殷雄這套書我會珍存下來,書中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我可以讓兒子看,也可以今後講給孫子聽,作為家中教育子孫的重要輔助教材。
其六,我因為喜歡這套書的緣故,才發現這套書在編排中有一個小小不足。那就是編者對這554封信沒能給出編號。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每首詩都有編號,彼特拉克的《歌集》每首詩也都有一個編號。若這套書每封信都有一個編號,那就更加完美了。現在給讀者講起第幾封信時不知道如何引用,只能說某年某月的某一頁,很不方便。當然這不難,希望再版時能夠修補過來。這點小缺憾並不影響這套書信體作品的玉成。
讀了殷雄這套書,我按捺不住講給醫院的醫生和護士聽,也講給同病房的病友聽。出院後,與侄子外甥們見面,向他們推薦介紹這套書,希望他們能認真讀,在他們教育子女的過程中,能向殷雄學習。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像書中的女兒那樣在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下,順利進入理想中的大學,成人成才。
我竭力向讀者朋友推薦這套書,相信您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這套書能帶來有益的幫助。(翟亞軍)
《爸爸陪著你長大》
ISBN:978-7-5166-5244-2
殷雄 著
新華出版社 2020年9月
定價:148.00元(全三冊)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