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璀璨禹州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

2020-12-13 禹州市三都文化

文:郭紅麗丨圖:寇黨培 蔡菊紅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強盛,要以優秀的傳統文化作支撐,要以強大的民族精神為根本,才能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

「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綠波」。看那臺上雲鬢峨峨,修眉聯娟,華容婀娜,聲情並茂,侃侃而談的演講者,正是素有劉蘭芳之稱的夏禹文化研究會會長、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月霞老師。

6月4日,在禹州市非遺中心王志軍主任的支持下,劉月霞會長受邀走進褚河鎮楚莊小學講述禹州先賢《顧命大臣褚遂良》。褚河鎮教育總支郭紹禹書記帶領張橋小學、元木小學、楚莊小學的校長和部分師生前來聆聽。

劉老師在熱烈的掌聲中款款走上講臺娓娓道來:陽翟自古為人才之淵藪,其山崔巍以嵯峨 其水浹渫而揚波,其人磊落而英多,且聲溢四海,施及萬年,非一方之彥、一時之秀也!禹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出現了很多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傑出人才 !今天咱講禹州一代先賢——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

一個半小時時間,劉月霞老師穿越時空,縱橫千古。從「名門世家、際遇明主、嶄露頭角、十諫救主、書壇泰鬥、敢言直諫、擁立李治、抵制武后、悽涼晚年」九個方面活靈活現的向我們展示了褚遂良輝煌的人生,使學生們頓生敬畏,也不勝感嘆。

褚遂良,字登善,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祖籍是禹州市褚河鎮元木村。

在唐朝的初期,褚遂良以他獨特的書法藝術才能,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仕途路上一路順風,由六品的秘書郎,一路晉升為執掌朝政的朝閣重臣,為唐代的貞觀之治、永徽之治,立下了汗馬功績。

褚遂良不僅在政治上的功績是名垂青史,並且在書法上的造詣也是千古流芳,被譽為唐初四大書法之一。

褚遂良為人耿直,他不畏強權,堅持正義,為人忠貞,為了不辜負唐太宗李世民生前給予他的託孤之重任,反對武則天當皇后,褚遂良冒死進諫也沒有將唐高宗改立武則天為皇后的決心改變,但從此卻改變了大唐王朝的命運,褚遂良也將自己的命運推入了悲劇的深淵。講到這裡,課堂裡一片唏噓……

最後,劉老師滿懷激情的說:到了褚遂良去世的四十六年之後,這位已經坐上皇位的武則天,她閱遍了無數重臣,雖然說她恨透了褚遂良,但她不得不承認褚遂良的忠誠和耿直,她不得不承認褚遂良是位忠誠良將,在她彌留之際,為褚遂良平反昭雪,恢復一切爵位,並將褚遂良的子孫後代都恢復原職。唐德宗時期下詔:將褚遂良的遺像位居於「凌煙閣」之上,與唐代的開國元勳享有同等的榮譽。講到這裡,師生們緊繃的臉龐一個個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翻開了這歷史的篇章,不禁感慨萬分:褚遂良,以他獨特的書法藝術才能,平步青雲,攀登上了他人生政治生涯的頂峰,憑藉他的淵博學識,超凡的睿智,驚人的膽量,救下了一代帝王,擁立了一代帝王,造就了中國唐代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大盛世一一貞觀之治、永徽之治,在政治上留下了他永不磨滅的光輝業績,我們家鄉為有褚遂良這位先賢,這位忠臣,這位書家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此刻,教室內立即掌聲一片……

時值六月麥收季,天氣炎熱,劉月霞老師早已是汗流浹背,她依然是高亢激昂、鏗鏘有力的娓娓而談:褚遂良雖然離開我們一千多年了,但他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書法墨寶,更重要的是給我們留下了思想上、道德上的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人心浮躁,道德缺失,信仰淡薄的環境中,褚遂良的那種耿直,那種忠誠,那種堅守,那種一諾千金、萬死不辭的精神,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臺上劉老師講的繪聲繪色、瀟灑自如、引人入勝,臺下好評如潮、掌聲雷動……劉老師飽含深情的說:為了紀念褚遂良,禹州市褚河鎮打造了登善湖旅遊景區,褚遂良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十多年來,劉月霞老師肩負著文化傳播者的重任,走基層、跑農村、進學校、上機關、下部隊,每到一處,都把優秀傳統文化根植在人們的腦海裡。她把自己的演講賦予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的外延,為傳統文化的傳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韌,把禹州文脈融入到自己的血脈中,在講述禹州歷史名人的道路上可謂玉汝於成,被譽為禹州的劉蘭芳。

應邀陪同聆聽這次講座的有:禹州市詩詞學會會長、副會長及秘書長王長友、王子和、陳文舉;禹州市作協副秘書長、夏禹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春紅;褚氏故裡研究會會長嶽國嶺;三都文化研究院院長徐麗曼;大禹故事傳承人郭紅麗、寇黨培等。

褚河鎮教育總支郭紹禹書記動情地說:學校是非遺文化傳承的沃土,保護非遺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希望劉老師能多到我們褚河鎮來授課,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褚河鎮的校園裡生根發芽,培養孩子優良的品德,讓傳統文化助力同學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詩詞學會王長友會長情不自禁的感慨:今天聽了劉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全面、深入的了解了褚遂良的一生,褚遂良的精神值得學習,經常去登善湖遊玩,今天才了解登善湖和登善臺的來歷,相信今天來聽講座的師生都會終生難忘。應該在登善臺上做一個版面,向遊客展示褚遂良的生平事跡,把傳統文化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凸顯文化根基、文化本質和文化理想,形成文化自信體系,構建和諧社會。

禹州市教體局陳文舉主任讚嘆曰:劉老師能深入基層到學校講述非遺故事,精神可嘉!非遺文化進校園,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建設,開闊了學校師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優秀傳統文化,認識優秀傳統文化,切實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推動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校長握著劉月霞老師的手感慨的說:「感謝您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盛宴,您的講解,加強了同學們本土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了同學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我校會定期開展非遺文化活動,講述禹州歷史名人故事,讓同學們吸取營養,啟迪心智。真誠邀請劉老師下一次能來為我們講述大禹故事。我們共同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把「非遺的根」留住。

據了解,近年來楚莊小學積極實施「新三觀育人工程」,積極引入統文化教育,以文育人,以美化人。讓孩子們懂得什麼才是最可貴的,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培養懂感恩、誠信、友善、有擔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新少年的教學目標。

校長張豪敏 2010年接任校長一職時,楚莊小學僅有兩個班17名學生,三名教師。他以學生能在家門口上學為宗旨,嚴格遵行素質教育的職業理念,關愛學校學生和留守兒童,以德育人,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為人師表、率先垂範,每天早上親自帶領學生晨讀。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學習成績及綜合素質,在全鎮各小學中名列前茅。

梅花香自苦寒來,在褚河教育總支和楚莊村兩委的支持帶領下,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楚軍紅教授的關心幫助下,在楚莊學校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現在,楚莊小學已經有240多名學生,解決了楚莊,薛莊,蔡莊三個大隊,六個自然村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 ,得到家長和鄉鄰的信任。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相信楚莊小學的明天會更美好!

講座結束後,雷鳴般的掌聲驟然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是對劉月霞老師最高的致敬和尊重。楚莊小學這場講座雖然結束了,但是中華優秀文化塑造的民族精神將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禹州詩詞學會與會人員有感劉老師精彩紛呈的演講和褚遂良偉大的一生,即興仰而賦詩。

七律·聽講褚遂良有感

文/王長友

(平水韻)

三尺講臺飛粉頭,

連珠妙語理春秋。

大唐聖主建功業,

華夏明公獻計謀。

猶道雄詞上金殿,

敢言直諫落潭州。

忠貞不畏傳佳話,

萬古流芳一世修。

聆聽褚遂良故事感懷

文 /王子和

一生悲壯信仰真,

和孝傳家勵後人。

立派開宗成泰鬥,

盡忠輔主作賢臣。

正言無懼陷深阱,

秉義敢當舍老身。

登善英名垂萬載,

追懷懿德步芳塵。

七律 詠褚遂良

文/陳文舉

唐代權臣褚遂良,

祖居元木是家鄉。

出身望族風雲闊,

封印朝綱歲月長。

剛直為官人敬佩,

忠心報主國安昌。

生存不顧貞言進,

老境悽涼在異方。

七律詠褚遂良

文/茉莉

唐代勳臣褚遂良,

書壇遒筆可稱王。

原來陽翟名家子,

始作朝堂聖主郎。

一世忠貞天註定,

平生神秀日成傷。

潁河毗岸埋遺骨,

登善臺前古傳芳。

相關焦點

  • 漳鹽文化——華夏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
    漳鹽文化——華夏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 2020-12-09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導遊甘肅丨漳鹽文化——華夏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
    導遊甘肅丨漳鹽文化——華夏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明珠 2020-12-10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攬勝龍源口,一顆璀璨明珠
    ■李成斌龍源口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井岡山下,紅古綠交相輝映出燦爛光芒。自古山無石不奇。龍源口就是這樣的奇山怪石林清水秀之地,是塊「綠滿山原白滿川」的秀美之地。龍源口橋原名久大橋,始建於1837年,青磚單孔,古樸大方的建築風格濃縮了與趙州橋同淵源的古橋文化。又因為1953年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三元紙幣的主圖案,承傳「交子」古幣文化內涵。現作為龍源口大捷的標誌物成為國家保護的文物。過橋向西的明心寺為二進式結構,為明朝的明心和尚化緣所建。
  • "初唐四大家" 《褚遂良運筆圖解》出版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其書法方圓兼備,波勢自如,結構舒展,自成體系,是唐代楷書成熟的標誌。褚遂良因高超的書法造詣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傳世墨跡有《倪寬贊》《大字陰符經》 《雁塔聖教序》等。
  • 老照片:80年代的江蘇無錫,煙雨江南孕育出的一顆璀璨明珠
    無錫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秀麗,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是煙雨江南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無錫。圖為80年代的無錫南禪寺附近街景。南禪寺是古運河畔獨具特色的古寺廟建築,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距今已逾千年。80年代的蘇州南長街的老民居。南長街曾是北宋驛道。驛道南連蘇州,北接常州,與古運河並行。
  • 一顆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
    一顆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外星谷星際主題地質公園 2020-04-24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佳逸茶具|中國紅的璀璨明珠,郎紅釉
    北京故宮 紅色 紫禁城紅色代表吉祥、富貴,被譽為「千窯一寶」的紅釉瓷,也以其特有的民族風格,成為世界陶瓷史上一顆閃耀著奪目光輝的明珠。佳逸茶具 | 中國紅的璀璨明珠,郎紅釉一、何謂郎紅?佳逸茶具 | 中國紅的璀璨明珠,郎紅釉郎紅釉是以銅為著色劑,用1300℃高溫燒成。
  • 河南·禹州鈞瓷文化名片暨禹州鈞官窯遺址博物館
    我之前講過,在禹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各種各樣大型活動的推介下,已經把鈞瓷打造成為禹州走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並且把鈞瓷這一民族瑰寶推上了更高的藝術殿堂。宋徽宗時期,鈞瓷已成為皇宮御用品。鈞瓷的自然窯變藝術已居為當時五大名窯之首。
  • 褚遂良書法,唐代的政治家、書法家,人稱「褚體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的楷書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闕佛龕碑》、《孟法師碑》、《房玄齡碑》、《雁塔聖教序》。褚遂良研習多種字體並綜合運用,史稱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史陵,然後學習舅父虞世南,終法為「二王」(王羲之和王獻之)且融會貫通漢隸,自創一體,所以被稱為「初唐四大楷書家」之一,「歐、虞、褚、薛」,人稱「褚體」。
  • 貝拉.哈迪德的背影如此迷人,她是坎城電影節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貝拉.哈德迪的背影如此迷人,她是坎城電影節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中國巖茶一顆璀璨明珠,面積全國首屈一指!有著巖茶之鄉的美譽!
    除了武夷山的巖茶,中國還有一個巖茶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在茶葉的故鄉雲南。如果說「活、甘、清、香」這四個字能夠代表武夷巖茶巖韻的特點,那麼,雲南的巖茶則需要在這四個字的基礎上更增加了「醇、厚」這兩個顯著的特徵。雲南也有巖茶,一定顛覆了很多人習慣性的認知。更多人眼裡,雲南主要是普洱茶、滇紅茶,怎麼還會有巖茶呢?
  • 勞力士漸變鬼王——深海中的璀璨明珠
    就好比影視界的一顆新星楊洋,也被其粉絲習慣的調稱為羊毛,他經常佩戴的腕錶就是這款漸變鬼王;還有體壇的明星孫楊也是對這款腕錶情有獨鍾,最近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獵場》裡也曾出現過它的身影。對於這些忠一就不詳細的給大家列舉了,下面就讓我們來剖析一下這款漸變鬼王到底有什麼魅力,能夠吸引這麼多名流宿主對它的熱愛?
  • 科幻經典《星際穿越》:科幻電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引語:科幻電影《星際穿越》是科幻電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電影的科幻部分非常「硬」,涉及到前沿的物理科學理論,比如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等理論,並在此基礎上為觀眾展示了眾多最神奇的物理現象,比如黑洞,比如時間不均勻,比如引力效果等等。
  • 禹州本土文化微電影《鈞都少年》網絡人氣冠軍得主王禕苒
    2020年4月16日,禹州微家園、賽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協同北大附校禹州幼兒園等各個合作單位在線上舉辦了「2020禹州本土文化微電影《鈞都少年》招募小演員大賽」。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是本次的網絡人氣冠軍—王禕苒。
  • 禹州:「一館一賦一頌一志」開啟鄉村文化振興新篇章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李龍龍 張永強 葛鵬菲)「一顆明珠耀四海,一縷情思入夢來。高姓發源史書載,滄海桑田亦不改…………」近日,禹州市鴻暢鎮東高村黨群服務中心大喇叭裡每天早上都循環播放著這首定名為《東高頌》的歌曲。
  • 傳統文化「聯姻」現代科技
    首屆陽江文化藝術博覽會將於12月25日舉辦,目前各項布展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12月22日,記者走訪布展現場了解到,首屆藝博會展館設計亮點紛呈,除極具傳統地方特色外,現代科技的運用,將為廣大觀眾帶來更豐富的文化體驗。
  • 「低調」的景點,青州古城免費開放,歷史中的璀璨明珠!
    青州作為「古九州」之首,一直是我國漫長歷史中的一顆璀璨明珠,青州,位於山東懷芳,歷史悠久,城市裡也有許多古老的城鎮,青州古城就是其中之一。
  • 化裝舞會上最璀璨的明珠
    2、化裝舞會上最璀璨的明珠這一夜,700多位天潢貴胄雲集。
  • 禹州漏蘆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禹州漏蘆【拼音名】Yǔ Zhōu Lòu Lú【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b]藍刺頭[/b]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b]華東藍刺頭[/b]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乾燥[b]根[/b]。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 隨著茶文化的普及,如何看待茶在中華文化傳承中的積極作用?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影響在世界文化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雖然說不是佔有著主導性的地位,但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