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得如何祛溼嗎?對症祛溼,區分溼寒溼熱,和溼氣說再見

2021-01-12 超醫生聊內科

導語:最近這幾年祛溼的話題很流行,現代人熬夜加班愛喝冷飲,可以說是十人九溼。可是現在市面上售賣的祛溼方子,一般都是以紅豆薏米為主,紅豆薏米可以祛溼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紅豆薏米性寒,其實更適合用來祛溼熱。那到底什麼是溼寒?什麼又是溼熱呢?

一、溼寒

溼寒顧名思義,是說我們體內有溼氣的同時又有寒氣,長時間下來溼寒堵在體內,導致我們陽氣生不上來。時間久了我們就會畏冷,經常性地腹瀉以及容易浮腫。那麼溼寒究竟有哪些具體症狀可以和溼熱區分開呢?下面這幾點大家要認真地觀察自己是否也有這樣的症狀。

(一)溼寒的具體症狀

1、舌苔白而厚膩,舌頭兩邊有齒痕,比較胖大。

2、怕冷,常年手腳冰涼,女生常常會痛經。

3、大便通常不成形,容易拉肚子,粘馬桶。

4、睡醒之後也是沒有精神,不愛動。

(二)溼寒的成因

1、一般溼寒的同學都是比較貪涼的,平時愛吃冷飲,愛吹空調,久而久之溼寒在體內越積越多。

2、平時衣物沒有及時保暖也是形成溼寒很重要的原因,尤其是現在很多小仙女們愛穿露臍裝超短褲,溫度低時還是要記得保暖。

3、不愛運動也是形成溼寒的重要原因,久坐不動會導致我們的體內循環變慢,溼氣寒氣也排不出體外。

(三)祛溼寒方法

1、艾灸可以很好去除體內溼氣寒氣,同時又可以提升我們體內陽氣的養生方法。艾灸是由艾絨製作成艾柱,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切記不要著涼,做完艾灸之後2小時內不要洗澡。

2、泡腳祛溼的方法大家一定不陌生,溼寒體質可以選擇生薑和花椒泡腳。這兩種藥材都有很好的驅寒除溼的功效,每次泡到微微出汗即可,長時間堅持對我們的皮膚也有好處。

3、溼寒體質的同學平時可以多喝山藥茯苓粉,可以健脾胃,人一旦脾虛就會無法運溼,溼寒自然無法排出體外。所以祛溼寒的關鍵是補脾胃,脾胃好了溼氣寒氣自然就會排出體外。

二、溼熱

溼熱的同學通常容易出汗,即便天氣不是很熱,也會出一身汗。和溼寒相反,溼熱的同學往往不畏冷,反而怕熱。上面我們說過溼寒的具體表現,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溼熱的症狀和具體治療方法。

(一)溼熱的具體症狀

1、舌苔黃而厚膩,口中容易發乾發苦。

2、怕熱,手腳容易出汗,容易有體味。

3、容易便秘,或大便軟黏。

4、面部發紅容易出油,愛長痘痘粉刺。

(二)溼熱的成因

1、一般溼熱的同學都比較愛喝酒,飲食也比較重口,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久而久之溼氣和油膩淤堵在體內,形成溼熱。

2、大多數有溼熱的同學也愛熬夜,人體晚上11點鐘肝臟開始排毒,如果經常熬夜,會造成虛火上行,導致我們熱毒淤堵在體內。

3、一般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溼熱的體質。尤其是夏季溼熱最為旺盛,我們平時要注意通風以及不要穿潮溼的衣物。

(三)祛溼熱方法

1、溼熱的同學們,平時飲食一定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才是關鍵。平時多吃清熱食物,如薏米,冬瓜和綠豆等。

2、溼熱的同學可以選擇溫膽湯來泡腳,對於祛溼熱化痰有很好的效果,還可以把我們的虛火引到腳底排出體外。

3、刮痧對溼熱的同學也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疏通經絡,清熱解毒。我們平時可以刮一下肝經和膽經,對我們祛溼熱很好。

結語:大家在祛溼的同時,一定要分清自己的體質到底是溼寒還是溼熱,這樣我們才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健康。分不清溼寒溼熱,用錯了方法反倒會讓身體越來越差。希望今天看到文章的同學可以區分自己的症狀,用對方法,和溼氣說再見。

相關焦點

  • 2招分清「溼熱」還是「溼寒」,祛溼食物吃的準,溼氣一排再排
    都說「十人九溼」,而這「九溼」中還不一定是相同類型的溼,中醫裡說「溼」會與人體中的「熱」跟「寒」結合,形成溼熱或者溼寒,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有溼氣,
  • 不管溼熱還是溼寒,2種祛溼食物搭配吃,溼氣一排再排,一身輕
    ,還是富貴命》;2、《孩子姓名裡最忌諱得36個子,你中槍了嗎?》想看這些文章嗎?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點擊「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選擇關注,即可收到文章。《非常媽媽》輔助寶寶成長,協助媽媽育娃,寶寶健康,媽媽安康。溼氣是中醫上很常見的概念,還有「十人九溼」這麼一個說法,也就是說,溼氣重的問題在是很常見,幾乎十個人中就有九人有溼氣重的問題。
  • 祛溼就吃紅豆薏米?一開始就錯了!分清溼氣類別,要對症解決
    但是,想祛溼,僅靠這兩者是不夠的,首先要分清溼氣的類別,再對症解決中醫認為,溼氣也分寒溼和溼熱。溼邪既可與寒邪為伍,形成溼邪;也可以與熱邪相勾結,形成溼熱。若不知道自己是寒溼還是溼熱,就用了祛溼的法子,那想必就是在火上澆油。
  • 李子柒的紅豆薏仁粉祛溼效果如何?你一直用錯了紅豆薏仁粉!
    李子柒小姐姐的紅豆薏仁粉祛溼效果如何?有可能你一直用錯了紅豆薏仁粉!!天天在辦公室的你,是否也羨慕李子柒小姐姐的田園詩意的生活,反正我是酸了,良人和美景誰不愛呢?那你是否購買過李子柒小姐姐的祛溼茶,據說是手工製作,是不是手工咋不知道,咋也不敢問。相信大部分人最看重的還是效果,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紅豆薏仁粉是不是真的能祛溼?今天就讓我,為大家揭開真相!
  • 如何區分體內溼氣是寒溼還是溼熱?醫生:根據這個區分準沒錯!
    你了解溼氣嗎?很多人都不知道雖然「祛溼潮」近年來越來越火爆,但其實很多都是人云亦云,根本不知道「溼氣」實際上是什麼東西。溼氣,其實是一個中醫理論中的概念。實際上,祛溼需要分為「溼熱」和「寒溼」,不同的溼氣,祛溼方法不同,需要對症不同的藥飲,才能把溼氣從身體裡趕出去。如果沒有對症祛溼,只會「越祛越溼」。而小玲所服用的祛溼茶,裡面有紅豆和薏米。紅豆性平,屬於利下的食物,還有利尿作用。薏米屬於大寒的性味,歷代中醫都是拿它來治病的,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
  • 溼氣重不能一概而論,有內溼和外溼、溼寒和溼熱之分,怎麼調理?
    溼氣重是個很常見的問題,人們知道要祛溼,卻受困於無論吃了多少中藥,溼氣依舊揮之不去,這就是沒有真正認清楚溼氣的緣故。身體內的溼氣不能一概而論,溼氣有不同的種類,分為內溼和外溼,溼寒和溼熱。但是不同的溼氣,有著具體的症狀區分。外溼和季節、地域有關,春夏多雨,外溼就重,秋冬乾燥,外溼就輕。外溼常見表現,為頭昏沉、胸悶透不過氣、肢體睏乏無力、關節疼痛等。內溼是脾胃問題,脾胃差,運化不好,溼氣就從食物中滋生。
  • 「溼寒」、「溼熱」 沒分清,不要盲目 「除溼」
    不同屬性的溼氣祛溼方法也不盡相同,快來看看那些方法更適合你呢?1、溼氣易滲透,入體分「寒」「熱」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溼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溼氣比較重,寒溼襲人。
  • 紅豆薏米不祛溼,是時候要徹底明白你到底是寒溼還是溼熱了?
    並不是人人都會肥胖,但人人都有溼氣,於是商家聯合養生專家一起製造了祛溼這個概念,同時製造的還有一款人人追逐的神仙水——紅豆薏米湯。 紅豆薏米這對組合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文小叔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小調查,隨便抓一個人出來問,你知道祛溼這個概念嗎?答曰:知道啊。又問:你知道如何祛溼嗎?答曰:紅豆薏米唄。
  • 「溼寒」、「溼熱」 沒分清,盲目 「除溼」沒有用!
    不同屬性的溼氣祛溼方法也不盡相同,快來看看哪些方法更適合你呢?1、溼氣易滲透,入體分「寒」「熱」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這就好比冬天的時候,如果氣候乾燥,不管怎麼冷,人都還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溼氣重,人就很難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難受,就是因為南方溼氣比較重,寒溼襲人。
  • 你的胖或許並不是真的胖,而是溼氣重所致!想減肥,先要健脾祛溼
    不注意身體保暖,溼寒之氣也容易入侵,特別是現在天氣炎熱,很多人每天長時間地吹空調,不僅容易加重溼氣,關節還可能會受寒。但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真的肥胖還是溼氣重引起的虛胖呢?一般來說,如果是真的肥胖,身上的肉是比較結實的,但如果是虛胖,肉比較松垮,主要是肚子胖,而且通常還會出現以下幾個異常表現,不妨自測一下。
  • 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洗澡會加重體內溼氣?如何有效祛溼?
    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溼氣,溼氣少無礙,溼氣過重對健康的影響就很大了,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溼氣重跟洗澡有什麼關係,早上9點以前、晚上9點以後洗澡會加重溼氣嗎?溼氣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如何判斷並有效的祛溼?關於溼氣的一系列問題,此文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31歲男子經常嗜睡,原因是體內溼氣太重,祛溼驅寒要抓緊
    導語:雖然季節悄然的推移,但是炎熱的天氣卻還沒有散去,很多人還是昏昏沉沉的,這不是,一位31歲的男子最近經常嗜睡,檢查才知道是體內溼寒太多,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忽視這個時節,因為這個時候,雨水的下降會變得多起來,於是溼熱的空氣便慢慢的蔓延在空氣中,加重大家體內的溼氣。
  • 體內溼熱不要慌,多注意這些「信號」,抓緊祛溼就可以了
    大量的溼氣積攢在體內,對於整個身體的循環是很不友好的,只要調理好久沒什麼大問題,體內溼熱不要慌,多注意這些「信號」,抓緊祛溼就可以了。根據《本草綱目》中的相關記錄,祛除溼氣最重要的就是改善飲食,將紅豆、薏苡仁、梔子跟茯苓等食材放入杯中泡水喝,對祛溼有很大幫助,這可是老中醫建議使用的祛溼小食方,而且藥食同源的原理為:紅豆:作為生活中的一種常見食材,它具有比較多的蛋白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保證心氣的循環,加快除溼。
  • 溼氣不除,身體不適,醫生:幾個「祛溼方法」,排溼氣健脾胃
    中醫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體內溼氣過重,不僅影響身心健康,同時也會給日常工作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早發現早祛除。四個祛溼方法,第三個最佳1.按摩祛溼承山穴:是溼氣最佳的排洩的通道,是最佳的穴位,,
  • 花椒和生薑哪個祛溼效果好,怎樣吃才能更好排出溼氣?
    當身體出現不適感時,也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引起的,所以做好祛溼工作非常重要,經常用的除去溼氣的,兩大主要物質就是花椒和生薑了。而有很多人會問究竟花椒和生薑哪一個祛溼的效果更好呢?兩者之間究竟有哪些區別,今天就隨小編來了解一下,有關於花椒和生薑祛溼的那些事吧?花椒和生薑哪個祛溼效果好,怎樣吃才能更好排出溼氣?
  • 紅豆薏米粥的祛溼真相!
    能別勸大家喝薏米紅豆了嗎?
  • 溼氣「禍端」被揭曉,3種水果脫不了關係,喝2水,祛溼排毒不含糊
    因為體內堆積過多的溼寒之氣,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排毒和代謝,造成脂肪的堆積,從而就會導致身材走樣變形。所以在生活中,如果出現身材水腫型肥胖的情況,一定要特別注意,這也是體內溼氣過重的一個重要信號,希望你能夠注重適當的祛溼,保護身體健康,可別放任不管。
  • 找準溼熱症狀,對症祛溼最快的方法
    2020年為庚子年,從大暑開始至秋分之前,主氣和客氣都是太陰溼土。溼土當令,溼濁大盛。兼有暑熱,成溼熱交蒸之勢。(一)溼熱的症狀天地溼熱偏盛,人居其間,人亦受天地溼熱氣機的影響。直接的表現是,人會感受溼熱邪氣,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和體徵,比如:發熱,周身不清爽,容易睏倦,精神不振,臉上及頭髮容易油膩,長痘痘,肢體倦怠,脘腹部痞滿不適,噁心,厭食,脅痛,口苦,口臭,口中粘膩不舒服,口渴喝水不多,大便不調,小便短赤或者出現尿頻、尿急、尿痛;如果溼熱蘊結於皮膚還可以見到眼睛發黃,肌膚發黃,周身皮膚瘙癢等;溼熱阻滯於大腸還可以見到痢疾,腹瀉等。
  • 立秋後的時間,是一年當中祛溼最好時機,用這些方式排除溼氣
    比如說你喜歡吃冷飲,冷食,性情寒涼的食品,這些食物被你吃進肚子後,就像冰融化後發出的冷氣,變為溼氣,侵蝕你的身體,這是外在的原因。而內在的原因就是你自己身體本身的狀況,體虛,脾胃受損等等都會讓溼氣有機可乘。
  • 可以祛溼的紅豆薏苡仁茶,你用對了嗎?
    南方天氣潮溼,很多人體內都可能有溼氣,紅豆薏苡仁茶,曾被稱為「祛溼神品」,具有很好的利水、清熱排膿的功效,你有沒有嘗試過呢?你是否了解它的正確用法呢?關於原料:顧名思義,很簡單,就是紅豆加上薏苡仁!赤小豆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功效,而紅豆主要功效為疏風清熱、燥溼止癢、潤膚養顏的功效,因此,用於祛溼的紅豆薏苡仁茶中選擇赤小豆才是更加適合的。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區分紅豆和赤小豆呢?赤小豆:相較於紅豆,它呈扁形,更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