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溼熱不要慌,多注意這些「信號」,抓緊祛溼就可以了

2020-12-21 藏教練

導語:盛夏時節,雨水與熱氣交匯,潮溼感變得越來越重,再加上很多朋友生活中不注意飲食習慣,還經常熬夜,所以體內漸漸的就形成了溼熱的現象,就好比溫室大棚一般。大量的溼氣積攢在體內,對於整個身體的循環是很不友好的,只要調理好久沒什麼大問題,體內溼熱不要慌,多注意這些「信號」,抓緊祛溼就可以了。

一、身體內溼氣太多,總是會出現這些現象

1、體型偏胖

體內溼氣較多的話,會出現變胖的現象,而且主要是肚子部位,看起來就好像脹氣一樣,雖然給人的感覺是胖了,但實際上是溼氣在作怪,這也就是為什麼傳統的減肥效果不明顯的原因,祛除溼氣才是最重要的。

2、嗜睡

出現嗜睡的情況一般都是因為睡眠質量不好或者是不充足,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原因的話,那就要考慮一下溼氣了,因為溼氣在體內會影響到一系列身體功能的運作,特別是氣血,所以經常嗜睡的人,就得趕緊除溼了。

3、食欲不振

溼氣最容易配合辛辣油膩的食物,對脾胃造成不小的影響,阻礙了它們的消化功能,之後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調整脾胃的循環狀態就顯得非常重要,只有儘快除溼,脾胃才能得到應有的平衡。

而且除了這三點之外,溼氣重還會有這集中表現:

1、打呼嚕

2、長痘痘

3、頭髮油膩

4、精神恍惚

5、大便黏膩

二、除溼的時候做好這三件事,有效調節體內循環

1、食療

對於溼氣帶來的問題,最直接的方式還是先對飲食做出調理,畢竟內溼給身體造成的困擾是比較大的,這個時候可以選擇火麻仁、荷葉、再配合決明子跟茯苓這些食材,經過發酵工藝後就變成火麻荷葉釀液,可以有效的祛除內溼。

2、適當進行運動

除了飲食方面的不規律外,不經常運動也是加速溼氣堆積的重要原因,因為運動的時候可以幫助氣血以更快的速度流通,不管是對脾胃還是大腦都有一定的好處,所以適當的運動可以更快的幫助祛溼。

3、溼熱的滅火器,多喝「除溼茶」

暑是夏天最主要的氣,這個時候就會讓人產生出汗的現象,只後大家就會尋找陰涼的地方避暑,這個時候溼氣便趁虛而入。根據《本草綱目》中的相關記錄,祛除溼氣最重要的就是改善飲食,將紅豆、薏苡仁、梔子跟茯苓等食材放入杯中泡水喝,對祛溼有很大幫助,這可是老中醫建議使用的祛溼小食方,而且藥食同源的原理為:

紅豆:作為生活中的一種常見食材,它具有比較多的蛋白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保證心氣的循環,加快除溼。

薏苡仁:味甘,薏苡仁也就是平時所說的薏米,對於脾胃有著很不錯的調理效果,當然在除溼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梔子:梔子味道偏苦,最大的功效在於清熱解毒,對於溼熱產生的各種影響都有不錯的調理效果。

茯苓:茯苓味甘且淡,是屬於功效十分溫和的食材,對於祛除溼氣有著很大的輔助作用,而且也能補足心氣。

這幾種食材用來泡茶的話,會有很不錯的祛溼效果,不過很多朋友平時太忙,沒有時間去弄這些東西,所以大家可以試一下科學配比好的茶包,只需要喝水的時候提前加入到杯子中衝泡即可,可以方便有效的進行祛溼。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夏季的悶熱是有目共睹的,但大家還是避免瞬間從酷熱的天氣中進入到空調屋子裡,這樣溼寒之氣就會伺機進入,影響體內的經絡以及氣血的運行,所以除溼就變得尤為重要,記住上面提到的幾點,用最快的時間祛溼。

相關焦點

  • 溼熱傷身有警示,這些明顯表現你要注意,避免溼熱傷害身體
    所以當你有口氣,或別人告訴你你有口氣時,不妨引起警惕,結合自己的大便和其他身體感覺,來判斷自己是否是溼熱引起的口臭。也可以找中醫師來辨證施治,症狀可緩解。平常為了避免溼熱襲身引起口臭,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之物,禁菸酒。五.觀察皮膚
  • 怎麼排出體內的溼熱 5種方法幫您趕走體內溼熱
    溼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並存,就會出現溼熱體質。溼熱天氣,這類人還會出現渾身黏糊糊的感覺。除此之外,30~45歲的人溼氣比較重,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屬生命中「土」的年齡段,體內溼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也對應五行中的「土」,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如果溼熱侵襲到小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瀉、大便不順暢。
  • 31歲男子經常嗜睡,原因是體內溼氣太重,祛溼驅寒要抓緊
    導語:雖然季節悄然的推移,但是炎熱的天氣卻還沒有散去,很多人還是昏昏沉沉的,這不是,一位31歲的男子最近經常嗜睡,檢查才知道是體內溼寒太多,所以大家可千萬不要忽視這個時節,因為這個時候,雨水的下降會變得多起來,於是溼熱的空氣便慢慢的蔓延在空氣中,加重大家體內的溼氣。
  • 你真的懂得如何祛溼嗎?對症祛溼,區分溼寒溼熱,和溼氣說再見
    導語:最近這幾年祛溼的話題很流行,現代人熬夜加班愛喝冷飲,可以說是十人九溼。可是現在市面上售賣的祛溼方子,一般都是以紅豆薏米為主,紅豆薏米可以祛溼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紅豆薏米性寒,其實更適合用來祛溼熱。那到底什麼是溼寒?什麼又是溼熱呢?
  • 夏季時節溼熱多,祛溼清熱涼勿過
    11、女性陰部潮溼(瘙癢異味),白帶量多;男性陰囊潮溼,或者慢性前列腺炎,小便到了最後,會帶一點黏液。12、滲液性皮膚病,如溼疹或某些癬。如有以上2-3種症狀,就要引起注意了,說明體內有溼氣。祛溼需要注意清熱去溼,護膚防病是此時養生調理的重點。
  • 夏季身體溼熱會有哪些明顯表現,該如何預防溼熱傷害身體
    所以當你有口氣,或別人告訴你你有口氣時,不妨引起警惕,結合自己的大便和其他身體感覺,來判斷自己是否是溼熱引起的口臭。也可以找中醫師來辨證施治,症狀可緩解。平常為了避免溼熱襲身引起口臭,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之物,禁菸酒。
  • 溼熱體質不宜進補太過,怎麼祛溼才有效?
    ●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等,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催生或者加重溼熱體質。溼熱體質如何調理?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溼。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同時,注意儘量避免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儘量保持以寬鬆為好。
  • 溼熱體質多喝五花祛溼茶
  • 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
    不要以為溼氣是小事,在中醫看來,溼氣才是各種各樣病症的源頭。溼氣遇寒為溼寒,遇熱為溼熱,遇風為風溼,還有暑溼、痰溼……溼氣千變萬化,容易來卻不容易走,所以,不要輕視溼氣問題,直面它,擊退它!身體出現5種情況,說明溼氣太重了,抓緊祛溼1、大便太黏、容易腹瀉很多人容易腹瀉,有的大便沾黏,怎麼衝都不乾淨,這是身體溼氣重的表現,需要注意了。
  • 體內溼氣重身體就會發信號,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體內溼氣重身體就會發信號,看看你有沒有中招。一、當你的體內溼氣重時,身體會發出哪些信號1、舌苔會出現異樣,變厚或變色去看中醫時,大夫常常會讓你伸出舌頭看舌苔,可以說舌苔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體的健康狀態。比如你的舌苔出現發黃或變厚的症狀時,那麼體內的溼熱現象就很嚴重了。
  • 「溼寒」、「溼熱」 沒分清,不要盲目 「除溼」
    百病溼為首,溼氣入體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出現,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薏仁等祛溼物的宜忌,更完全沒意識到體內的溼氣也是分「寒」「熱」的!
  • 兩種美味的野菜可以祛溼,寒溼與溼熱都可以!
    然後左臂下落於腹前,一左一右交換著做,如此反覆多遍;③ 上撐下按的時候力在掌根,指尖方向要相對,才能充分抻拉到大腸經。從經絡巡行來看,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從胸腹由雙肩經過,若肩胛放鬆,脾胃滯氣便會隨之調順。這裡通過兩臂上下一松一緊地對拉拔伸,可以放鬆雙肩,牽拉腹腔,按摩了中焦的脾胃,有助於消化吸收。
  • 試試這兩個方法,或許可以緩解體內的溼氣
    試試這兩個方法,或許可以緩解體內的溼氣導語:如果體內有很多的溼氣,就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消耗我們的元氣,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體內的溼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如果身體裡堆積了很多的溼氣,就會向你發出一些信號,只要平時多注意就會發現。如果你發現身體有這些變化,可能體內的溼氣已經非常重了,應該及時祛溼。
  • 「溼熱體質」的人有哪些表現,應該如何調理呢?這些需要注意
    我們常會聽醫生說「溼熱」。那麼什麼是溼熱,溼熱有哪些表現,應注意什麼問題呢?
  • 如何區分體內溼氣是寒溼還是溼熱?醫生:根據這個區分準沒錯!
    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祛溼「祛錯了」。沒有進行辨證祛溼,只知道有溼氣,卻不知道溼熱和寒熱的區別。實際上,祛溼需要分為「溼熱」和「寒溼」,不同的溼氣,祛溼方法不同,需要對症不同的藥飲,才能把溼氣從身體裡趕出去。如果沒有對症祛溼,只會「越祛越溼」。而小玲所服用的祛溼茶,裡面有紅豆和薏米。
  • 溼疹起紅點,發癢,主要是由於2個因素造成的,要多加注意
    一,溼疹起紅點,發癢,主要是由於2個因素造成的,要多加注意1,溼熱型體質溼疹的人都是溼熱型體質,溼熱型體質產生的溼毒毒素。需要自己在生活中多進行觀察。一般來說,引起過敏的食物多為高蛋白食品,同時也容易引起溼疹。2,刺激性食物有溼疹的人常有較重的體內溼熱,主要的辦法是清熱祛溼排毒,因此在飲食上不要吃加重體內溼熱的食物。如:韭菜,咖啡,濃茶,白酒等,以免刺激皮膚,使溼疹加重,日常飲食應保持清淡。
  • 體內溼氣過重,會發出哪些預警信號?一款祛溼茶,幫你逼出溼氣
    每個人的體內都有溼氣,溼氣少,影響不大,但若溼氣過重,就會影響到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溼邪過重易傷陽氣,而陽氣是身體的根基。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其實都有溼氣過重的表現,卻渾然不知,若是拖久了,可能隱患更大,那麼我們如何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呢?其實看就能看出來,不妨自測一下,若中招,建議你抓緊祛溼。溼氣過重的人,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
  •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說明體內溼氣重,睡前「三不要」,一定要謹記
    導語:又到了一年的三伏天,也就說明已經到了祛除溼氣最好的時節,夏天雖然說很酷熱,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利用,也可以幫我們把體內的溼氣全都排出去。溼氣的問題不容小覷,因為溼氣太重會對我們身體各個部位的運轉都會有不同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選用正確的方法去祛溼。
  • 體內有溼熱,百病容易生,去溼熱,這幾招你一定要知道!
    每天喝點它,半個月後,溼毒排光光》這篇文章,有網友看後在後臺留言,諮詢體內有溼熱,該如何調理?編輯新經絡公眾號尤其下半身的腰腿酸困,也有的有外陰瘙癢,有腳氣,這些溼熱下注的表現, 小便一般是黃赤的。要是女性也有外陰炎,外陰瘙癢,或者是白帶多了有味兒,這些也經常是溼熱的表現。編輯新經絡公眾號你要一看舌苔,如果要是溼熱厲害的,那就又膩又黃。如果略微不厲害的那就有點膩,略微有點黃,要如果再輕的,就叫薄膩苔。
  • 體內溼氣重?3個信號來提醒,要想溼氣跑光光,早晚一杯祛溼茶
    當體內溼氣過重時。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來解釋大家及時去溼氣。把生活中的幾件小事做好就能夠趕走大部分的溼氣,保障身體的健康。一、體內溼氣重?3個信號來提醒,若佔一個,就該立即祛溼驅寒了1、舌苔厚重正常人的舌苔都是非常乾淨且無色的,一旦身體的溼氣過重時,就會導致舌苔變的厚重,如果你的舌苔平白無奇的變得非常厚重,那麼就一定要重視自己體內的溼氣是否過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