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是百病之源」,只要熱愛中醫養生保健的人都知道溼和熱是外邪致病因素,尤其在夏季更覺明顯。
我們的身體如何能感覺出溼熱呢?我來指出一些身體發出的信號,你對照一下,就能感覺到了。
一.起床後的感覺
睡覺起床後,頭髮昏,打不起精神,累。渾身還有些酸脹痛,還有點像穿了件溼衣服一樣,感覺身體沉重。這種感覺尤其是夏季易遭受溼熱侵邪,早上起床身體溼重感覺最嚴重。
二.看排便
排出來的大便粘滯不爽,容易粘在便器上,小便還會出現發黃、短澀情況。
三.看舌苔
「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每天刷牙前對著鏡子觀察一下,看圖對著舌頭症狀。一般舌苔很粗糙,或者很厚、發黃帶膩,那說明體內有溼熱;如果舌頭赤紅無苔,那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程度了。
四.呵氣聞口氣
口氣可作為辨別溼熱的一個方法。所以當你有口氣,或別人告訴你你有口氣時,不妨引起警惕,結合自己的大便和其他身體感覺,來判斷自己是否是溼熱引起的口臭。也可以找中醫師來辨證施治,症狀可緩解。平常為了避免溼熱襲身引起口臭,可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忌吃辛辣刺激之物,禁菸酒。
五.觀察皮膚
皮膚愛出油、愛長痘,也多跟溼熱有關。溼邪易致「油裹面」的情況發生。所以多數皮膚、頭皮愛出油的人,要考慮體內有溼熱。
六.看眼睛
如果眼睛「黃而不黃(即看起來有點黃,但不是黃疸的那種病理黃的現象)」,且伴有上眼皮水腫,經常眼眵多,那麼則可以斷定為溼熱所致。
因為在臨床,中醫師認為上眼皮水腫是脾溼的表現,下眼皮腫是陽虛的表現,而眼眵多,多跟溼熱有關。
二.除了以上六條之外,你看看還有其他身體信號嗎?
「除了這些症狀,就沒有其他可以證明身體有溼熱的症狀了嗎?」
回答是:「當然有!」因為不同的溼熱病症,有不同的體徵表現,臨床可以參考的症狀還有:
1.溼熱天多犯病。
2.犯病時,渾身無力、煩熱、胸痞等。
3.食慾下降,口渴噁心。
4.發熱怕冷交替。
5.多在下午發熱,並不因出汗而減輕。
6.尿頻、尿急,澀少而痛。
7.腹痛腹瀉,甚至裡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等。
三.有了以上這些症狀,該怎麼辦?
盛夏酷暑時節,請各位讀者認真做好以下幾條溫暖建議,祛除溼熱,防止溼熱傷身。
1.不要貪涼
不要用冷水洗澡,不要一天吃好幾根冰棍,過食冷飲等都對身體有傷害,所以一定要避免。
2.學會「逆法養生」
熱天不要因為怕熱就多貪涼,反其道而行之,如熱天吃點姜、蒜,除溼,殺菌;喝溫的淡茶水更解渴,更保護脾胃,避免過冷導致溼邪傷身。
3.平常避免風邪、寒邪、多出汗
晚上睡覺不要睡在風口,注意蓋好被子,穿好衣服,避免風邪直吹人體而引發疾病。還要注意不穿溼衣,衣服要穿乾燥的、棉布的,吸汗、排汗比較快,長衫也沒問題,重要的是寬鬆、舒適。
一早一晚適度運動,出點汗更易健康除溼、排熱。
4.清淡飲食
飲食上應儘量避免肥甘生冷,以清淡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如果有脾虛溼困時,應健脾祛溼,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蓮子、茨實、豬肚、鴨子等;
祛溼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做到了這些,你就能很好地在入夏季節防止溼熱纏身,保持身體安康。
祝福大家身體健康。
作者:【熊苗營養師】
專注個人營養配餐+團體健康管理
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
中國營養學會 營養指導員 北京營養師協會 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