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西華國醫館"↑免費訂閱
溼熱體質的患者容易長痘、煩躁,精神狀態也不好。那麼,溼熱體質該如何調理?溼熱體質吃什麼好呢?先來看看溼熱體質形成的原因。
所謂溼熱體質,是指身體「溼氣」較重的同時,同時還有「火熱」之像。我們知道,「溼」是中醫六淫裡的一種陰邪,而「火」則是一種陽邪,這兩種外邪陰陽不同,為何還會攪到一起呢?
因為溼屬陰邪的同時,還有「其性粘滯」的特點。這個「粘滯」我們可以大致理解為如同膠水一般,很容易「黏住」其它事物。中醫認為,溼和熱攪到一起的情形「如油拌麵」,豬油和麵粉拌到一起能徹底分開嗎?可見,溼熱體質的人,調理起來是有點小麻煩的。
●先天稟賦。
●肝鬱氣滯: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
●環境: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亞健康狀態多見溼熱體質。
●嗜菸酒、常熬夜:日久會出現牙齒黑,舌苔黃膩,滿嘴口氣,身上味道也大。長期帶下色黃,下體異味很大,白帶多黃。
●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等,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催生或者加重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如何調理?
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溼。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同時,注意儘量避免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儘量保持以寬鬆為好。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體內溼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溼熱天氣,溼熱體質的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調理呢?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溼,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溼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溼作用。
●作料:生薑、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溼、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溼的作用。
●粥:溼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朮、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溼養胃。
●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溼。
薏仁茶: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薏米可以去溼,下火,去痘。煲完湯後,湯渣也可以吃。偏於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溼,偏於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溼熱。
溼熱體質,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儘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溼,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養生原則,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平時大家需要注意減少熬夜,要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平時可以做一些太極,而且。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理方法少吃一些生薑,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症狀的變化,綜合調理。
閱讀10分鐘,不如諮詢一分鐘,關注更多溼氣方面的健康問題,請諮詢西華國醫館張趙華主任,諮詢電話:029-87275272 。畢業於陝西中醫醫院,嗣承家傳,靜於推拿,驗於內科。中醫臨床30餘年,經驗豐富,被譽為「全科醫生」,「雜病專家」,「祛痛神手」。
擅長治療:
1、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流產後遺症、宮頸糜爛、附件炎、盆腔炎、乳腺增生、乳房增生、乳房脹痛、更年期綜合症。溼疹、蕁麻疹、黃褐斑、脫髮、皮膚乾燥、頭疼、失眠、面癱、面神經麻痺、自汗、盜汗、免疫力低下、焦慮、抑鬱、噩夢、驚恐。
2、胸痺(冠心病)、早搏、腦中風後遺症。咽炎、過敏性鼻炎,咳嗽、胃炎、反流性胃炎,闌尾炎、結腸炎、便秘、便溏、痔瘡。
3、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早洩、強中(陽強不倒)少精。
4、推拿:(需要提前預約)落枕、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腕勞、腰扭傷、腰椎間盤脫出、腿扭傷、足扭傷、跌打扭傷、痛經、胃疼、頭痛、失眠。
西華國醫館
地址:西安市蓮湖區西華門8號(省中醫院西隔壁)
電話:029-87275272
營業時間:08 : 00 - 17: 00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獲取西華國醫館最新資訊
註:圖文部分來源於網絡,無法聯繫到版權持有者。如有侵權,請與後臺聯繫,做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