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體質不宜進補太過,怎麼祛溼才有效?

2021-03-04 西安蓮湖西華國醫館

提示:點擊上方"西華國醫館"↑免費訂閱


溼熱體質的患者容易長痘、煩躁,精神狀態也不好。那麼,溼熱體質該如何調理?溼熱體質吃什麼好呢?先來看看溼熱體質形成的原因。 

所謂溼熱體質,是指身體「溼氣」較重的同時,同時還有「火熱」之像。我們知道,「溼」是中醫六淫裡的一種陰邪,而「火」則是一種陽邪,這兩種外邪陰陽不同,為何還會攪到一起呢?

因為溼屬陰邪的同時,還有「其性粘滯」的特點。這個「粘滯」我們可以大致理解為如同膠水一般,很容易「黏住」其它事物。中醫認為,溼和熱攪到一起的情形「如油拌麵」,豬油和麵粉拌到一起能徹底分開嗎?可見,溼熱體質的人,調理起來是有點小麻煩的。

●先天稟賦。

●肝鬱氣滯: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

●環境: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亞健康狀態多見溼熱體質。

●嗜菸酒、常熬夜:日久會出現牙齒黑,舌苔黃膩,滿嘴口氣,身上味道也大。長期帶下色黃,下體異味很大,白帶多黃。

●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等,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催生或者加重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如何調理?

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溼。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同時,注意儘量避免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和生活,衣著儘量保持以寬鬆為好。

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受到溼熱的侵襲,尤其是30-45歲的人,體內溼氣比較重,夏秋之交屬中醫所說的「長夏」季節,內外相合,溼上加溼,更容易出現上述症狀。

溼熱天氣,溼熱體質的人在飲食上應注意哪些問題?又該如何調理呢?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溼,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溼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溼作用。

●作料:生薑、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溼、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溼的作用。

●粥:溼熱的季節粥也是很好的選擇,茯苓、白朮、小米、大米各適量,每天煮粥喝,健脾祛溼養胃。

●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溼。

薏仁茶:薏仁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薏米可以去溼,下火,去痘。煲完湯後,湯渣也可以吃。偏於溫性的艾葉、佩蘭,可以除溼,偏於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溼熱。

溼熱體質,除通過飲食調理外,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適度飲水,避免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儘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溼,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養生原則,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少吃一些油膩的東西,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平時大家需要注意減少熬夜,要保證自己的睡眠質量,平時可以做一些太極,而且。一定要注意飲食調理方法少吃一些生薑,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症狀的變化,綜合調理。

閱讀10分鐘,不如諮詢一分鐘,關注更多溼氣方面的健康問題,請諮詢西華國醫館張趙華主任,諮詢電話:029-87275272  。

  畢業於陝西中醫醫院,嗣承家傳,靜於推拿,驗於內科。中醫臨床30餘年,經驗豐富,被譽為「全科醫生」,「雜病專家」,「祛痛神手」。

  擅長治療:

    1、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流產後遺症、宮頸糜爛、附件炎、盆腔炎、乳腺增生、乳房增生、乳房脹痛、更年期綜合症。溼疹、蕁麻疹、黃褐斑、脫髮、皮膚乾燥、頭疼、失眠、面癱、面神經麻痺、自汗、盜汗、免疫力低下、焦慮、抑鬱、噩夢、驚恐。

    2、胸痺(冠心病)、早搏、腦中風後遺症。咽炎、過敏性鼻炎,咳嗽、胃炎、反流性胃炎,闌尾炎、結腸炎、便秘、便溏、痔瘡。

    3、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陽痿、早洩、強中(陽強不倒)少精。

    4、推拿:(需要提前預約)落枕、頸椎病、肩周炎、網球肘、腱鞘炎、腕勞、腰扭傷、腰椎間盤脫出、腿扭傷、足扭傷、跌打扭傷、痛經、胃疼、頭痛、失眠。

西華國醫館

地址:西安市蓮湖區西華門8號(省中醫院西隔壁)

電話:029-87275272

營業時間:08 : 00 - 17: 00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獲取西華國醫館最新資訊

註:圖文部分來源於網絡,無法聯繫到版權持有者。如有侵權,請與後臺聯繫,做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溼熱體質多喝五花祛溼茶
    下雨天常常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易生粉刺、瘡癤,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這是溼熱體質的表現,這時不妨多喝茶來去除體內溼氣,那麼溼熱體質喝什麼茶呢?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中藥,如溼疹、疔皰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參、白鮮皮等;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蓄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溼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這是預防溼熱的關鍵。
  • 溼熱體質適合吃什麼食物
    溼熱體質的人臉上容易長痘、脾氣暴躁等症狀,所以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調養。那麼溼熱體質吃什麼好?有哪些食物比較適合溼熱體質的人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適合溼熱體質吃的食物。1、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 夏季時節溼熱多,祛溼清熱涼勿過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溼氣過重呢?1、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2、睡覺留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3、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4、大便稀黏腥臭,粘廁所不易衝掉;或者大便擦不乾淨,或者裡急後重。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與熱在一起叫溼熱,與風在一起叫風溼,與暑在一起就是暑溼。溼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 第6講:溼熱體質的調理.溼熱體質最容易長痘,容易出現婦科炎症...
    是因為天上的氣和地上的氣互相作用,天氣和地氣的這種變化,不太好描述,咱們就用一個詞「厥陰」來描述。厥陰是什麼意思?厥是最小量,剛開始的意思,大自然的能量從地底下升起來,來給體面生物提供能量,因為這個能量還很小,就叫做厥陰。我們理解了這個之後啊,就能解釋很多的現象了。有很多喜歡問:孩子怎麼養?在0-7歲這個階段,你看怎麼養樹就怎麼養孩子。
  • 多半是溼熱體質!一個祛溼茶方就能讓你變清爽
    對於「戰痘一族」,痘痘可能不完全是空氣溼熱導致,也許「溼熱」就在你們體內!今天,養生君就為大家獻上調理身體溼熱的妙招。希望大家在這個漫長的夏天清「濁」利身。溼熱體質有什麼表現?調理溼熱的幾個小方法一、轉換情緒在苦悶煩惱時,儘快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這有助於溼熱體質者緩解急躁的情緒,讓自己心平氣和,精神上自然就有助於調節溼熱這種偏頗的體質狀態。
  • 養生有道:燥熱體質不宜吃太補
    其實這樣的體質被成為「燥熱體質」,專家提醒,燥熱體質的人不宜吃太補,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這是為什麼吧。 燥熱體質與虛寒體質是相反的2種體質,中醫認為,燥熱體質還可以分為先天燥熱以及後天燥熱,夏季經常暴露在太陽底下工作的人也屬於燥熱體質的一種
  • 食療調理溼熱體質,健康抓住時節
  • 中醫養生:溼熱體質怎麼辨?​溼熱體質怎麼調?
    溼熱體質怎麼辨  溼熱體質可由先天稟賦形成,也可由後天失調而致,如嗜菸酒、常熬夜,或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催生或加重溼熱體質;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或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也會導致溼熱體質。溼熱體質者因溼熱之邪一陰一陽,在人體纏綿難解,如油入面,具有「內蒸外發」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5個方面。
  • 什麼樣的體質是脾虛、體溼、體寒?如何有效祛溼排寒
    溼氣遇寒則成為寒溼,溼氣遇熱則成為溼熱,溼氣遇風則成為風溼,溼氣在皮下,就形成肥胖。為什麼現代人的病那麼複雜,那麼難治?因為他們體內有溼,體外的邪氣總是和體內的溼氣裡應外合,糾纏不清!怎麼能判斷自己體內是不是有溼呢?
  • 溼熱交加 如何才能「吃香香」
    因此,因溼熱導致的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瀉腹脹等十分常見,此時,養脾胃顯得尤其重要。 「清熱下火」之餘 還得「祛溼補脾」 全國名中醫、重醫附二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王輝武教授表示,為保持良好的胃口,「清熱下火」之餘,還得「祛溼補脾」。苡米、赤小豆、土茯苓、冬瓜、霸王花等是最當令的去溼熱藥膳,可輔以黨參、黃芪、南芪、生薑、淮山、陳皮、芡實等補脾胃的藥物。不過,他提醒,服用藥膳要辨證體質,上述藥材適合多數人,但體質虛寒尤其是脾胃虛寒者,不宜吃過寒的食物。
  • 找準溼熱症狀,對症祛溼最快的方法
    (二)溼熱的病因溼熱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天地五運六氣影響之外,還有如下一些因素:一則,自身為溼熱體質,或痰溼體質;二則,平時過食辛辣或肥甘厚膩性的食物,容易導致溼濁停留,鬱久則化熱;三則,感受溼邪,比如淋雨、遊泳、洗頭後未及時吹乾等等,溼鬱化熱,亦會導致溼熱蘊結
  • 日常生活中該怎麼調養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的人表現一般是面垢油光、痤瘡、口苦口乾、苔黃膩、身重睏倦,大便粘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脾氣比較急躁,女性易白帶不正常、月經不正常等症狀。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是形成溼熱體質的重要原因。溼熱體質如何調養飲食調養溼熱體質的產生主要是在痰溼的基礎上受熱邪,而溼邪產生的根本在於脾,必須健脾利溼。因而溼熱體質的養生原則為清熱袪溼健脾。
  • 溼熱體質的表現是什麼,瘦人和胖人的區別很大...
    常年口腔潰瘍,臉上長滿痘痘,長包.可能是現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的溼熱體質概率很高!溼和熱是兩種不同的邪氣,單獨一種還好祛除(祛溼或清熱即可),交織在一起要調理就非常困難。古人對溼熱早有論述,「溼熱相煎,如油裹面」,「因於溼,首如裹;熱勝則腫」。溼熱結合在一起,如油入面,纏綿不休,大家想想,把油和面和到一起要分開真的很難呀!
  • 【三伏灸】你是寒溼還是溼熱體質?90%的人都搞錯了
    你為什麼會是溼熱體質:1.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中,比如菲律賓、熱帶雨林2、經常吃辛辣,油膩,燒烤,煎炸,冰冷食物3、有吸菸、喝酒、熬夜習慣4、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5、肝炎病毒攜帶者6、過度進補溼熱體質人容易產生的疾病:(即使沒有,也要警惕預防)1.皮膚問題:脂溢性皮炎、酒糟鼻、膿包痤瘡、毛囊炎、瘡癤腫毒等。
  • 溼熱體質日常該如何祛溼清熱?
    原來,這與溼熱體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什麼是溼熱體質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順便給大家支幾招,在日常自行祛溼清熱。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而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 溼熱體質調養攻略
    溼熱體質者多溼熱蘊結不解。調體法則為分消溼濁、清洩伏火。溼熱體質宜穩定情緒,儘量避免煩惱,可選擇不同形式的興趣愛好。有調中益氣,祛溼解毒,滋陰清熱,通絡益腎等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泥鰍)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適於溼熱體質食用。2.綠豆  性涼,味甘,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綠豆是常用來清熱解毒、消暑解渴的食物之一,適於溼熱體質常有頭昏腦漲、失眠心悸、食欲不振、身重體乏者食用。
  • 四招改善溼熱體質 幫你擺脫煩惱
    紅網時刻6月3日訊(通訊員 曾小佳)在湖南、四川這些炎熱潮溼的地區,溼熱體質是非常常見的。什麼是溼熱體質?就是身上既有溼又有熱象的這種體質。那麼,哪些原因促成了溼熱體質的形成呢?谷醫堂醫師王娟認為主要有這幾個因素:一是外部的生存環境炎熱潮溼;二是內在原因,喜歡吃肥甘厚味、大魚大肉並且喜歡喝酒,或者是喜歡吃辣椒的人,很容易形成溼熱體質;三是先天因素,如果說,母親在懷孕的過程中,有這樣的飲食習慣,或者說她處在炎熱潮溼的環境,那出生後的嬰兒,就可能屬於溼熱體質。溼熱體質有哪些特徵?如何辨識溼熱體質?
  • 如何判斷是否屬於溼熱體質?這十二條符合二條就是!
    痤瘡,溼疹,陰囊瘙癢,陰道炎各種症狀復發加重真心苦不堪言那,究竟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溼熱體質呢?從中醫角度來看不是這些疾病找上你而是因為你有這種溼熱體質才給了這些疾病滋生的土壤如果你想甩掉這些頑固之症首先要改變自己的體質怎麼祛溼熱?
  • 你真的懂得如何祛溼嗎?對症祛溼,區分溼寒溼熱,和溼氣說再見
    導語:最近這幾年祛溼的話題很流行,現代人熬夜加班愛喝冷飲,可以說是十人九溼。可是現在市面上售賣的祛溼方子,一般都是以紅豆薏米為主,紅豆薏米可以祛溼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紅豆薏米性寒,其實更適合用來祛溼熱。那到底什麼是溼寒?什麼又是溼熱呢?
  • 【健康】溼熱體質多吃8種食物來調理
    如果體內過於溼熱,那麼身體就會有一些異常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說臉上總是油光滿面的,而且還經常會長出痘痘,也常會出現口腔異味,有這樣情況的人多數就是屬於溼熱體質了,這時候最好是能夠進行飲食方面的調養,以便使溼熱體質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