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像八戒一樣油光滿面?溼熱體質日常該如何祛溼清熱?

2021-02-22 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

點擊藍字免費訂閱

就算是帥哥美女,

如果滿面油光的話,

也會讓人避而遠之,

不信?來感受下▼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臉上「產油」如此豐盛呢?原來,這與溼熱體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那麼什麼是溼熱體質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順便給大家支幾招,在日常自行祛溼清熱。

所謂溼,即通常所說的水溼,它有外溼和內溼的區分。

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

而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

但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也常困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一般來說,溼熱內蘊的人群具有以下外在特徵:

總體特徵: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溼熱表現為主要特徵。

形體特徵:形體中等或偏瘦。

常見表現: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黏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男性易陰囊潮溼,女性易帶下增多,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

心理特徵:容易心煩急躁

發病傾向:易患瘡癤、黃疸、熱淋等病。

溼熱體質多是由於先天遺傳、後天飲食不當、過食肥甘厚味、久居溼地,或勞倦過度而導致的體內火熱內蘊、痰溼停滯臟腑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1、溼熱留於脾胃,可有口臭、體味重、肥胖、牙齦出血、嗜食冷飲、善飢易飽、口唇周圍起痤瘡、粉刺等症狀,易得痤瘡、酒渣鼻、毛囊炎、溼疹、體癬、牙疳、牙齦炎等疾病。

2、溼熱留於肝膽,則有口苦、易怒、兩脅脹痛等症狀,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膽石症、黃疸等疾病。

3、下焦溼熱燻蒸大腸、膀胱,可有大便黏膩臭穢、便秘便幹、熱結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陰囊潮溼,女子帶下色黃、量多、味穢等症狀,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溼熱體質的人以體內蘊熱,容易上火為特徵,起居上應注意養陰除溼,通瀉蘊熱之氣。

長期熬夜或疲勞緊張傷陰最甚,容易加重溼熱狀態,進而向陰虛火旺的狀態發展。因此,溼熱體質應當規律作息,早睡早起,早晚睡前靜心調神,居住室內清爽通風,勤換衣被、勤洗澡。

煙、酒易加重溼熱體質的不良狀態,因此應當努力戒除菸酒等不良嗜好、保持飲食清淡。溼熱體質往往耐受寒冷,衣著應順應四時,酌情加減。

溼熱體質的人要想改變溼熱內蘊的體質狀態,宜食用清涼瀉火、化溼利水的食品,如薏米、帶心蓮子、綠豆、鯽魚、海帶、紫菜、蝦、冬瓜、絲瓜、苦瓜、黃瓜、綠葉蔬菜、產自北方的時令水果、瘦豬肉等。

忌食辛辣油膩、溫燥滋補、肥甘厚的食物。辣椒、大蒜、荔枝、芒果等溫熱果蔬應當少吃,白酒、奶油、動物內臟、狗肉、鹿肉、牛肉、羊肉均應忌食。

另外,下面小編還準備了幾種藥膳供大家參考食用:

原料:西瓜皮、黃瓜皮、冬瓜皮各200克,鹽適量。

製法:西瓜皮刮去外皮,冬瓜皮刮去絨毛外皮,均洗淨,與黃瓜皮一起,在沸水鍋焯一下,涼涼,切成條,盛入盤中,加少許鹽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利溼、減肥。

原料:水發腐竹100克,莧菜200克,植物油、蔥絲、鹽、味精、白糖、水澱粉各適量。

製法:炒鍋中加入油燒熱,放入蔥絲,炒出香味,下腐竹段燒至七成熟,再加入莧萊段翻炒,加入鹽、白糖、味精炒熟,用水澱粉勾芡收湯即可。

功效:養胃祛痰,清肝通竅。

原料:泥鰍300克,豆腐150克,鹽、蔥段、薑片、料酒各適量。

製法:泥鰍洗淨,去掉體外黏液;豆腐洗淨,切成塊;鍋內放入泥鰍、豆腐塊,倒入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料酒,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泥鰍熟透,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暖中益氣,用於溼熱黃疸、小便不利、水腫等症。

原料: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各15克,甘草9克,薏米60克。

製法:薏米洗淨,用清水泡透,放入鍋中,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放入甘草、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煮10分鐘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利溼。

原料:鮮橄欖3~5枚,鮮蘿蔔100克。

製法:橄欖劈開,鮮蘿蔔切片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煮20~30分鐘,去渣取汁飲用。

功效: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


致力為您的健康護航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荔灣路1號
電話:020-8120 2288



廣州市十三行國醫館,是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及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教學基地,亦是廣州市醫保統籌定點單位。

我們開設中醫各科門診,常年為廣大市民提供質優、價廉、有效、熱忱的中醫藥診療服務和健康養生指導。

十三行國醫館名老中醫結合曆代名方及多年臨床經驗,精選各種優質藥材配製出數十款適合現代人體質的養生藥膳湯方。

我們會根據不同季節氣候、不同體質人群和疾病康復者的要求,分別調理不同的臟腑和體質。

另外,我館提供中藥代郵寄、代煎、代切片、打粉、炮製和代燉湯服務,詳情請諮詢工作人員。

相關焦點

  • 日常生活中該怎麼調養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的人表現一般是面垢油光、痤瘡、口苦口乾、苔黃膩、身重睏倦,大便粘滯不暢或燥結,小便短黃,脾氣比較急躁,女性易白帶不正常、月經不正常等症狀。不良的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是形成溼熱體質的重要原因。溼熱體質如何調養飲食調養溼熱體質的產生主要是在痰溼的基礎上受熱邪,而溼邪產生的根本在於脾,必須健脾利溼。因而溼熱體質的養生原則為清熱袪溼健脾。
  • 溼熱體質多喝五花祛溼茶
    下雨天常常會導致體內溼氣過重,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易生粉刺、瘡癤,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這是溼熱體質的表現,這時不妨多喝茶來去除體內溼氣,那麼溼熱體質喝什麼茶呢?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某些特殊表現選擇相應的中藥,如溼疹、疔皰加野菊花、紫花地丁、苦參、白鮮皮等;關節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蓄等。 此外,因熱往往依附溼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這是預防溼熱的關鍵。
  • 溼熱體質不宜進補太過,怎麼祛溼才有效?
    那麼,溼熱體質該如何調理?溼熱體質吃什麼好呢?先來看看溼熱體質形成的原因。 所謂溼熱體質,是指身體「溼氣」較重的同時,同時還有「火熱」之像。我們知道,「溼」是中醫六淫裡的一種陰邪,而「火」則是一種陽邪,這兩種外邪陰陽不同,為何還會攪到一起呢?因為溼屬陰邪的同時,還有「其性粘滯」的特點。這個「粘滯」我們可以大致理解為如同膠水一般,很容易「黏住」其它事物。
  • 【健康】溼熱體質多吃8種食物來調理
    如果體內過於溼熱,那麼身體就會有一些異常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說臉上總是油光滿面的,而且還經常會長出痘痘,也常會出現口腔異味,有這樣情況的人多數就是屬於溼熱體質了,這時候最好是能夠進行飲食方面的調養,以便使溼熱體質得到改善
  • 總是油光滿面,容易冒汗?中醫:溼熱體質的人,身體會有5個表現
    其實,這是不了解南方的氣候,南方這個季節,往往是來一片雲彩,就是暴雨,雲彩走了,就是烈日當空,暴熱難耐,所以,一天裡面會經歷溼、熱兩個階段,溼熱交蒸,則人體很容易生病。溼熱的外感,一般具有這樣幾個特點1、身體的反應頭痛惡寒,和其他的外感一樣,都感覺怕冷,同時身重疼痛,這是溼氣重的表現,身體覺得酸懶,感覺沒有力氣,很重的感覺。
  • 面垢油光,粉刺痤瘡?可能是溼熱體質,需要注意啦!
    中醫體質是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個體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徵,反映了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過程中疾病發展的傾向性。溼熱體質是以溼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為八種偏頗體質中的一種。
  • 溼熱體質如何自測
    溼熱體質症狀符合三個以上,就調整作息,改善飲食,控制嘴,邁開腿。1.已過青春期臉上仍然會長痘。2.半夜醒來會覺得口乾,口苦。3.經常油光滿面。4.情緒不穩定,容易激動發火。5.即使沒有熬夜,雙眼布滿紅血絲。6.頭髮特別容易油膩。7.食欲不振,尿量少,尿黃。8.天氣炎熱時,感覺胸悶甚至疼痛。
  • 四招改善溼熱體質 幫你擺脫煩惱
    谷醫堂醫師王娟認為主要有這幾個因素:一是外部的生存環境炎熱潮溼;二是內在原因,喜歡吃肥甘厚味、大魚大肉並且喜歡喝酒,或者是喜歡吃辣椒的人,很容易形成溼熱體質;三是先天因素,如果說,母親在懷孕的過程中,有這樣的飲食習慣,或者說她處在炎熱潮溼的環境,那出生後的嬰兒,就可能屬於溼熱體質。溼熱體質有哪些特徵?如何辨識溼熱體質?
  • 中醫養生:溼熱體質怎麼辨?​溼熱體質怎麼調?
    原來像小張這種情況就是由於溼熱體質所引起的,也就是說溼熱體質是發生口臭的「土壤」。  溼熱體質之人好比體內有個「小蒸籠」,溼熱上蒸口中而見口臭、口苦;上蒸頭面可見面垢油光;溼熱瀰漫全身,可見身重睏倦、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溼熱內盛之體,對溼熱氣候或氣溫偏高環境,尤其夏末秋初溼熱交蒸氣候較難適應,好比體內「小蒸籠」融入體外「大蒸籠」一樣。
  • 如何知道你是不是溼熱體質?對照5個表現,自己也能判斷
    每個人的體質多多少少存在差異,不同體質的人調理身體的方法不同,因此平時應該了解自己的體質,通過一些好的方式來促進健康,才能防止調理不當,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出現健康問題。另外,有部分人屬於溼熱體質,在體內溼熱嚴重的情況下很多症狀也會產生。那麼,有哪些特殊的表現暗示屬於溼熱體質呢?
  • 食療調理溼熱體質,健康抓住時節
    長期遭受溼熱侵襲,體溼的人就會出現倦怠、不想動彈、臉上出油多、頭髮容易髒、舌苔膩等症狀。還有不少人早上起來後口臭,不想吃飯或者吃飯後覺得胃脹,大便稀、黏,排起來費勁等症狀。除此之外,女性朋友如果出現臉上長「痘痘」、白帶增多發黃等現象,也可能受溼熱侵襲了。   養生原則   溼熱體質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膽,清熱祛溼。減少熬夜的次數,保證睡眠質量。
  • 夏季時節溼熱多,祛溼清熱涼勿過
    夏季來臨,天氣開始變得炎熱,小滿節氣後降雨增多,龍舟水頻繁來襲,空氣中的溼度逐漸加大,容易引起體內溼氣過重,因此需防「溼熱」侵襲傷身。夏季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溼」。經常一坐下看診的第一句就是:「醫生,我溼氣重。」雖然在氣候或環境潮溼確實較易得溼病,但易得不等於必得。
  • 臉上總是「油光滿面」?體內溼毒堆滿!常喝1杯祛溼茶,輕鬆祛溼
    溼氣重的人,一到夏天,臉上總是「油光滿面」,剛洗了頭髮,不多久就溼漉漉的?可能身體在「求救」早上剛洗完的臉,中午就已經「油光蹭亮」,昨晚剛洗過的頭髮,下午就溼漉漉的,炎熱的夏天,是一年中溼氣最重的季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脾虛+溼熱,危害翻倍!中醫一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渾身清爽
    而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溼「從陽化熱」,因此,溼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溼熱體質表現為:肢體沉重,容易睏倦;易生粉刺、痤瘡、青春痘 ;面部不潔,經常面有油光,發黃、發暗;口唇較紅,容易口苦口乾,口舌生瘡;大便異味大,小便發熱發黃;女性帶下量多,外陰瘙癢異味,男性陰囊潮溼、瘙癢。
  • 溼熱體質者如何養生?
    (二)產生溼熱體質的原因 一則,溼熱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凡是某種體質的形成,都往往是先天與後天因素互相影響,經歷長時間而慢慢形成的。溼熱體質亦不例外。
  • 溼熱體質適合吃什麼食物
    溼熱體質的人臉上容易長痘、脾氣暴躁等症狀,所以在飲食方面一定要注意調養。那麼溼熱體質吃什麼好?有哪些食物比較適合溼熱體質的人吃?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適合溼熱體質吃的食物。1、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 溼熱體質調養攻略
    有調中益氣,祛溼解毒,滋陰清熱,通絡益腎等功效。《本草綱目》中記載:「(泥鰍)暖中益氣,醒酒,解消渴」。適於溼熱體質食用。2.綠豆  性涼,味甘,入心、胃經。有清熱、解毒、利水的功效。綠豆是常用來清熱解毒、消暑解渴的食物之一,適於溼熱體質常有頭昏腦漲、失眠心悸、食欲不振、身重體乏者食用。
  • 每天喝幾杯祛溼茶,健脾祛溼,清熱解毒,體內溼氣沒了身體更健康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與寒在一起叫寒溼,溼與熱在一塊叫溼熱,與風在一塊兒叫風溼,與暑在一塊兒叫暑溼,體內的溼氣如果不去除,吃再多的補品都沒有什麼用處,所以說體內祛溼是非常重要的,祛溼最好的方法就是食療,食療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紅豆薏仁和芡實。
  • 夏季淺談溼熱體質~症狀解析
    說起溼熱其實並不陌生,在自然環境中經常會感受到,尤其在南方的夏季,空氣潮溼,悶熱,如桑拿天,全身不舒爽,人體內的溼熱也如這種情況。溼熱體質的主要特徵是,溼熱內蘊,以面垢油光,苔黃膩,形體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瘡,口苦,口乾,身重睏倦,大便粘滯不爽或燥結,小便短黃,易心煩急躁。對炎熱夏季的環境比較難適應。
  • 你真的懂得如何祛溼嗎?對症祛溼,區分溼寒溼熱,和溼氣說再見
    導語:最近這幾年祛溼的話題很流行,現代人熬夜加班愛喝冷飲,可以說是十人九溼。可是現在市面上售賣的祛溼方子,一般都是以紅豆薏米為主,紅豆薏米可以祛溼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紅豆薏米性寒,其實更適合用來祛溼熱。那到底什麼是溼寒?什麼又是溼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