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一種視覺上的自我考古與言說敞開

2021-02-16 做書


《逆●流》,是一部集合了物質屬性、視覺屬性、觀念屬性的概念書,更是圍繞作者個人歷史經驗而完成的一部 「 人生史書 」 。這其間,色彩、圖像、線條構成了整個作品的敘事句法,而敘事線索則是在作者強烈的自我反思下忽隱忽現卻始終真實存在的一條路徑,這個路徑使得個體能夠站在另一重維度上對 「 主體性 」 產生思考和反省。

對藝術家而言,身份的存在先於主體的確立,換句話說,藝術家要先成為 「 藝術家 」 ,再成為個體。在這個進路上,《逆●流》便是以福柯式的思路,以倒敘的方式對主體的形成進行追溯,來尋找每個人生階段不同的自我。但《逆●流》首先是一部視覺藝術作品,因此它藉助的更像是一種視覺上的考古方式,即 「 視覺考古 」 。作者並不是簡單的通過文字或圖像來敘述自己個人的 「 思想史 」 ,她的借力點回到了視覺上,某種程度上來說,只有視覺世界中 「 我 」 的存在,才是作者真正新來甚至依賴的主體之一,也只有如此,才能規避笛卡爾 「 我思 」 式哲學單一主體的困境,同時也緩和了拉康主體間性視角下多重主體造成的心理症候。通過這種視覺考古的方式,即時即刻的 「 我 」 與完成《逆●流》的我在主體身份上完成了歸一,獲得了在一個共時性結構中同時在場或缺席的條件。

在《逆●流》中,這種視覺考古更多的是停留在對視覺認知進行考掘的層面上。並且,這些視覺認知模式更多的是來源於作者自己。在探賾自我的過程中,產生了至少兩個層級的不同含義。其一,是在完成整本書的時間範圍內,作者的視覺認知模式其實處於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中,但直到這本書外封的設計與包裝的完成,一個臨時性的認知機制才被成功構建。其二,與整本書的敘述框架有關。與其說這本書展示的是作者的創作觀念、制像方法,倒不如說這本書首先揭示的是作者自己在一個時間段內的視覺工作方式。諸如《逆 ●流》中幾處常見的對文圖關係的處理,幾乎可以被認定為深植於一種 「 圖形詩 」的視覺邏輯中。這裡所謂的 「 圖形詩 」 ,在指稱上具備了不確定性,但也絕不是 「 詩 」 和 「 圖像 」 的簡單並置,應該說, 「 圖形詩 」 既是詩,也是圖,雖是詩,更是圖。諸如該書中對 「 流 」 字的處理,對 「 高樓 」 二字的變形,都映射出文字表意功能之外的視覺性一面,同時也展露了圖形可見性之外的不可見一面。據此,一個時間段內的視覺認知模式徹底敞露,同時也被自我複製運用到其他視覺生產行為中,分裂出一個在視覺上真正存在的 「 我 」 。


雖然《逆●流》是一部自我考古的描述集,但其話語空間的開放性能夠容納觀者產生情感的愉悅和審美的遐思。誠然,這裡再次突出的自我考古並不是有意要忽略整本書的完成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更無意將這本書僅僅定義為作者個人的作品集。而是要說,《逆●流》想要提供的是一個想像的公共思想空間,在這裡面,觀者能夠獲得除了圖像、文本 / 可視、可述之外的其他諸多信息。言說本身的敞開擴張了話語空間,作品中的符號意義在能指的層面上四處漂流,不過這卻並不預示著徹底無意義。而是只有在通往無意義的過程中,觀者才得以對自己的主體經驗產生反思和懷疑,直到主體重建成為可能。以此來看,《逆●流》不但是一部視覺作品,更是一部自我考古集。在主體性的反思層面上,《逆●流》以特殊的角度來描述作者對主體的懷疑與詰問。這正如同每個現代人的心裡症候一樣,對自己的主體身份保持著不安與懷疑。在此,不僅響應了尼採 「  現代人是關注 『 人之所以為人 』   的人 」 ,也呼應了福柯 「 我不關心人是什麼,  我只關心人是怎樣被建構的 」 ,更揭櫫了一個悖論 — 現代性生產了 「 人 」 的概念,然後又使其消失。


一、《逆●流》——「 一念 」

《 逆● 流 》第一版方案回顧

 

「 逆流百步,順流九裡;

譬彼舟流,不知所屆  」


這是2016年1月19日

《 逆 ●流 》第一次頭腦風暴。

第一方案在成書後再看,

想法天真直接但可行性不強;

但仍舊是顆優良的種子。



二、逆●流——「 一願 」

《 逆 ● 流 》創作歷程


《逆●流》之感

《逆●流》的編著已接近尾聲,從最初天馬行空的構思到現在全力以赴的成品,不知不覺竟也有了八個多月。

 

期末將至,在所有人都認為《逆●流》會在下個學期繼續時,發哥出奇的讓我們看到了完成的希望。他的 「 精裝細扮 」 也如 「 出閣小姐 」 般驚豔亮相。 

 

然而,後期製作的繁瑣卻是出乎意料的。在我們想盡心為讀者呈現完美作品的前提下,特種紙的選購、尺寸的量算、列印的誤差、裝幀的形式、包裝的敲定、封面和內頁的手工等等等等,無一不決定著《逆 ● 流》的品質。在反覆輾轉於列印店和特種紙廠的過程中,種種的未曾預料也隨之迎刃而解。然而最熬人的卻是後期的手工部分,工作量很大,好在有著許多同學熱心相幫。這樣的我們為著作品、為著情義,紛至沓來,大學幾年都不曾有的感觸,竟在這最熟悉的教室,遍地開花。《逆●流》就這樣在大家的幫助下、在珏姐的督促中、在我們的預設中、在時間的推敲中,慢慢的、靜靜的、成形完工。

 

其實在《逆●流》開始的構思中,珏姐對它的設定是民國復古又兼容現代設計,帶有一定的挑戰性。而之所以定這樣的方向也是跟《逆 ●流》的成因密切相關。因為這是一套自我回溯的書籍,回溯意味著回到過去挖掘自我,這裡便需要復古風的融入,但 「 自我 」 似乎又 「 卡 」 在了現在的困頓中,需要梳理,需要解決,這裡便要用現代設計來體現了,兩者的關係微妙而緊湊,有時也並沒有所謂的邏輯關係可資參考。

 

幾易其稿,最後敲定了少見的龍鱗書裝的形式表現《逆》字書的理念,在《流》字書中兼顧 「 現代設計 」 的感覺。《逆》字書的這種裝幀形式直觀明了便於翻閱,能很好的體現 「 逆 」 所要表達的 「 流動性 」 ,版式中為了貼合設計採用了古代書籍的排版方式,紙張的選取也是復古的感覺。書中《沉潛系列》的畫作在我看來,其實又是對 「 逆 」 的另一種詮釋,這裡的 「 逆 」 是作者在與世沉浮中對自我的掙扎與反觀後梳理出的一條路,逆水行舟雖是千古箴言,但堅持自我 「 特立獨行 」 也未嘗不是一種 「 進 」 ,這樣的 「 逆反性 」 對於每個藝術人來說不都是可愛的嗎?

 

《流》與《逆》則大不同,開篇的設計給人以空靈含蓄的靜謐之感,此處的 「 流 」 是貫穿全體的,是開篇的洄流、是解字說人的流蕩、是內心劇場的喘流、是囈語的洎流。感性的看,《流》更像是在靜靜訴說著的一本書。一個人在精神世界暢遊太久回到現實則不免落寞,潛意識中往往渴望對話,渴望同道中人的 「 作客 」 ,但這類人往往身邊是很少甚至於無的。這便滋生出了 「 以書為媒 」 的大膽嘗試,來尋覓有緣人的到來。


一個念頭的產生往往是奔湧噴發的,但後續的表達和呈現才是真正耗盡心力、千迴百轉復歸平靜的過程。這其中當然有作品構想的嘗試和反思,更有技術的支持和調整,更有從虛擬空間轉向物質呈現遇到的種種料想不及。

然而,這才是做作品的樂趣所在。挑戰、意外、把握、傳達、不可控、內心熱情等等都是這其中太大的樂趣。如巖漿般的「粘液質」性格造就我的情緒的波瀾之力往往是一種內湧,外表平靜如常的同時也許潛藏著無法釋懷的激情和掙扎,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從一個又一個的作品中找到出口。

丨 

王 

珏 

三、逆●流—— 「 一持 」

《 逆 ● 流 》紙本延展

作品完成後期最大的問題是在,具體的紙張和印刷、成本限制和實體呈現中的堅持和妥協,而在此中搖擺遊移的 「 創作初心 」 也是極為真實的存在著。


「十四處純手工製作」

    

《逆●流》一書有「十四處純手工製作」的部分,它既是本套書堅持「手作溫度」物質展現,是後期完成階段的巨大挑戰,其中有材料甄選、機制和手工的配比估算、製作細節流程的分解教授、人員的分工配合,衝擊著腦洞、精力和體力,影響著也團隊配合和整體推進。書的實際製作過程比起之前的兩次作品更為艱苦,但終於在糾結突破中實現了沉甸甸的成就感 。

當充滿質感的書籍經過最後一道工序,從我們手中成型時,所有參與我們設計和製作的朋友們,全都體會到了「相視一笑」的內心喜悅。

 

針對「流」的這一概念,

我們使用以龍「鱗」裝幀方式為主,

多重疊合展現鱗片細節


 

 

針對「流」的這一概念,

我們通過「質」的變化,

使視覺、觸覺有豐富的感受

裝置(立體互動與視覺不同感受)


斜躺的女人(有底圖和硫酸紙的呈現)


「母體」包含「子體」(「書中書」若隱若現)

 

 

 

針對「流」的這一概念,

我們將其拆解,轉化為多個圖「形」方式。


四、逆●流—— 「一謝」

《 逆 ● 流 》眾人遊


感謝所有參與書籍製作的所有朋友們,他們是一個個從心底蹦出來的名字 — — 李科發、楊雅文、鄭高棋、劉柏就、潘樂、 「 青瓜俠 " 、小花、莫家澤、韋霽芮、陳伊妮、王偉健、陳彩梅、莫素蘭、彭秋妮、黃孔昌、閉之、覃琳、鄭瑜生,還有很多貢獻了想法和祝福的朋友們,我並不一一列出,那麼和你們邀約下一次的手作  之旅吧!

 


《說文解字》: 逆,迎也。從辵,屰聲。關東曰逆,關西曰迎。     

《說文解字》: 流,從水。流為小篆。則㹳為古文,籒文可知。此亦二上之例也。或問曰。何不以流涉入水部,而附㹳㻣為重文乎。曰。如是,則沝無所附。沝不附水部之末而為部首者,以配屾部也。

 

書籍策劃:王 珏

書籍設計:李科發

撰  文:楊雅文

攝  影:鄭高棋

版  式:劉柏就

經作者授權微信首發

點擊下列 藍色文字 查看精選內容

入行指南丨如何制定讀書計劃丨投稿說明|編輯生活範文|編輯手記範文|詩歌出版|從想法到成書丨書店範文丨電子書丨kindle|豆瓣閱讀|知乎|離線|獨立出版|劉瑞琳|李昕|談頁邊距丨沈昌文|範用|汪家明|姜峰丨原研哉|朱贏椿|聶永真|楊林青|王志弘|誠品|PAGEONE|錢曉華|方所|萬聖書園|理想國丨再談編輯丨再談電子書丨再談讀書丨我在單向街書店的日子丨2015中國最美的書書單丨Goodreads2015書單丨2015年《紐約客》年度書單丨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書丨關於書籍設計的一些網站

點擊閱讀往期推送

相關焦點

  • 李公明︱一周書記:在考古重建和視覺再現中的……龜茲聖域
    《龜茲尋幽:考古重建與視覺再現》,何恩之 、魏正中著,王倩譯,2017年11月出版,300頁,188.00元美國學者何恩之(Angela Howard)、魏正中(Giuseppe Vignato)合著的《龜茲尋幽:考古重建與視覺再現》(原書名:
  • 2020KPL春季賽線上賽:上海EDG.M|逆流而上
    【上海EDG.M | 逆流而上】5月16日 18:00 vs 武漢eStarPro 「沒有終局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重要的是繼續前進的勇氣。」網友評論:不考上復旦大學不改名_:放手一搏吧!!MAMA的星辰: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加油匸昂:別管別的了,反正都沒有退路了,敞開打吧,加油!涼虔銳雨零:加油加油加油 最後幾場 打出風採你們期待這場比賽嗎?
  • 逆流而上的王子涵
    一、王子涵是誰二、訪談過程紀實(視頻)三、解讀:逆流而上的王子涵2020春夏杭州國際時尚周設計師:王子涵從「絲路華光」到「千面嬌娃」色傑20/21時裝發布發布時間:2019年11月7日 16:00王子涵,用她的果敢,以設計服務的方式,用敦煌幾千年歷史沉澱的靈感,用擅長的品類和設計手法,化作款款美衣,逆流而上,站在了2020SS杭州國際時尚周的T臺上。 為何說她逆流而上呢? 時代變幻,時裝業零售業競爭格局深刻變化。設計服務,作為服裝業品牌和零售商外包一部分需求提供者,越來越考驗設計師的垂直效率和精準轉化速度。
  • 逆流而上的小龍蝦
    逆流而上的小龍蝦 逆流而上的小龍蝦 澳洲淡水小龍蝦, 有個特性叫「逆水性」 喜歡「逆流而上
  • 在這個時代,做一個逆流而上的酷人
    因為他敢於反叛,逆流而上,在不公面前,他就像是一隻蓄勢待發的瘋狗,露出自己的逆牙,永遠是一個大寫的不服。這看上去叛逆,但其實則是一種敢和你鬥上三百回合的勇氣和坦蕩。 2 國芳雖然沒能通過浮世繪改變國運,但我們卻能看到他的精神在不斷被延續。這種精神就像是熱空氣,在各行各業的頂端升騰。這種精神,我們甚至可以在矽谷看到。矽谷大佬馬斯克,也是這樣一個酷人。
  • 從濃妝豔抹到到放飛自我,時尚的逆流何止千年
    從濃妝豔抹到到放飛自我,時尚的逆流何止千年。時尚小故事我們都知道,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榮、最多元化的朝代,也是一個集各國文化、種族、語言、服裝、文字為一體的包容性帝國,不管從妝容還是服裝都極具代表性。「大一號」風格是去年才流行的一種穿搭風格,有人穿大一號的衣服,有人穿大一號的褲子,一時間似乎不合身的才是最合適的。「審美」就是這樣一種東西,一旦被培養起來,那麼再不合理也都是好看的(小編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中被培養了出來)。照片中小姐姐大一號的牛仔褲是不是很好看呢?有一點嘻哈,又有一點時尚。
  • 是什麼讓胃酸逆流而上
    通過理解胃酸如何逆流而上,有助於防治胃食管反流(關於治療可點擊查看這篇文章:反酸燒心該怎麼治)「閥門」鬆弛  食管與胃的連接處叫賁門,其功能像閥門:平時(非進食)賁門處於關閉狀態,這樣即使人在倒立過來的時候,胃裡的胃酸和食物也不會倒流回食管;而這個閥門一旦沒辦法正常關閉,胃內的胃酸就容易反流到食管甚至口腔,出現反酸、燒心等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的症狀
  • 《逆流而上的你》熱播不停,可麗藍和愛伴你在生活中逆流而上
    (原標題:《逆流而上的你》熱播不停,可麗藍和愛伴你在生活中逆流而上)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做一條逆流而上的魚
    從學校的象牙塔邁向社會的萬花筒,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何去何從,的確讓人感到迷茫。相信不少人內心有過這樣的掙扎:是遵循內心的想法選擇自己喜愛的事業,還是屈從於現實,選擇一條世俗的「成功之路」?  這種選擇的煩惱,似乎是青年心中永恆的話題。
  • 瑞士考古:地下埋著的城市史
    今年57歲的他是巴塞爾州考古地層學研究中心的負責人。「雖然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的考古天堂,但在巴塞爾工作已經很令人興奮了,」這位自2002年起就在瑞士北部工作的考古學家表示。他強調說:「巴塞爾老城的出土文物具有國家級的重要意義」。 不誇張地說:挖出來的文物如果放到其他地方,或許會成為熱點,甚至讓施工暫停,但對巴塞爾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 練春海:如何看待「藝術考古熱」?
    今天我們討論民族、社會、文化、世界觀都是基於我們對自身文明的認識和把握,如果不能對自我進行準確的文化定位,我們很難在世界民族之林擺正位置,自然就無從討論如何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協商共同發展的大計。古代遺留下來的文化,有一部分尚以活態的方式存在於人們生活的周遭,例如人們世代相傳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實物和場所,這些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 經血逆流是怎麼回事 女性該如何防治經血逆流
    經血逆流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情況太嚴重則會給生理健康帶來隱患。那究竟經血逆流是怎麼回事呢?怎樣可以預防經血逆流呢?在解剖結構上,女性的腹腔和外界是相通的:下體-宮頸-宮腔-輸卵管-盆腔-腹腔。雖然大多數經血會通過宮頸排出,但是也有一部分經血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就會「迷路」,找不到出口。一般情況下,這些逆流的經血會慢慢地被腹膜吸收,對人體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逆流量過多,就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健康威脅。二、經血逆流的危害1.
  • 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丨譯者書評
    不妨一起來聽譯者言。迥異於大多數藝術史書,《希臘世界的藝術與考古》倡導健康的懷疑精神。尼爾反覆地告誡讀者,須在審視可以求得的所有信息之後,再作出推斷——或者,正如尼爾時常所說的,「有依據的猜測」。雅典人卻將春宮圖繪於精緻的酒器,擺在宴席上顯耀?在第8章第3節,尼爾通過探討雅典民主時期的公民身份,詮釋當時的陶器何以出現色情藝術。陶器的「春畫」可能是這些貴族精英對於社會現狀的一種抗議,一種釋放焦慮的方式。
  • 考古手記|廣鹿島上拾貝人
    車上無座,這位來自高雅浪漫之都巴黎的女士毫不猶豫地坐在後車廂地板上,並招呼我一同「入座」。她笑著說:席地而坐才是我們考古工作者的本色!海上依然是風卷狂浪,渡輪如一片葉子般在海裡顛簸了兩個小時後,我們終於順利登島。我們此行的目的是開展關於中國貝丘遺址和法國西南部貝丘遺址的比較研究。所謂貝丘遺址,就是以貝類為主體的人類文化堆積的遺址。
  • 韓寒說「自我表達是一種非常非常奢侈的東西」
    所有人都要記住,自我表達是一種非常非常奢侈的一種東西!」 這是來自韓寒採訪的時候說的!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不論韓寒曾經多麼年少輕狂,最終還是要向這個世界妥協,那個曾經懟天懟地,意氣風發的韓寒也開始向這個世界妥協,與這個世界學著相處,褪去了銳角,變得圓潤,開始推銷自己的作品,寫一些人們喜歡的東西,說一些別人愛聽的話!變成了芸芸眾生!
  • 日本茨城縣考古出土古代「溫石」 被視為懷爐的一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10日報導,日本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茨城縣筑波市「金田西遺址」的豎穴式住居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一種名為「溫石」的古代懷爐。據稱,這塊「溫石」是日本奈良時代至平安初期的物品,呈淚滴形。茨城縣教育財團表示:「相同形狀的溫石還從來沒有在長崎縣對馬市以外的地方發現過,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12日,該教育財團將會面向普通民眾召開現場說明會。
  • 留守女孩高分報考古系引質疑:「考古工作者從來都不會成為富有的人」
    按:日前,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因為高分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關注,被網友認為「沒錢途」。一些網友認為報考這樣的冷門專業,未來會很清苦,而且工作不好找,留守女孩應該多賺些錢來為家庭分擔經濟壓力。面對這些質疑,各地博物館、考古機構和工作者為她送上了包括書籍、考古周邊、實習機會在內的「考古大禮包」。
  • 46歲周迅放飛自我,真空穿西裝把紐扣都敞開,不媚不俗更有高級感
    ,真空穿西裝把紐扣都敞開,不媚不俗更有高級感。紐扣全都敞開,盡顯成熟女人撩人的魅力,十分的妖嬈。精緻的妝容與此相對應,氣場十足,凸顯高級感。在配飾上可在脖子上顯示,多串的珍珠項鍊搭配,給整體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也映襯著氣色,更是穿出了高級感,但是這樣的穿搭並不適合在正式場合中出現。
  • 奢侈品市場遇冷 奧特萊斯逆流而上
    原標題:奢侈品市場遇冷奧特萊斯逆流而上 與此同時,奧特萊斯卻在遇冷的大環境下逆流而上,引人注目。 國人境外消費增加 面對經濟大環境、消費者境外購物等的衝擊,全球奢侈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