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江北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通報會暨各界代表人士座談會召開。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保平出席會議。
座談會上,各界代表人士重點圍繞江北新主城建設、「三區一平臺」等方面開展座談交流。江蘇集萃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駱敏舟說,我是16年來到新區的,那個時候研創園工作人員還比較少,但現在每天早上都會堵車,江北的人氣也是越來越旺。如今,自貿區的到來又為江北新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有很多創新載體落戶新區,希望新區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更好規劃,用一條創新主線將載體平臺串聯起來,達到創新效能的最大化。
新區的發展有目共睹,速度之快也是令人驚嘆,這次我帶了10條建議,有圍繞產業發展、生態管控的,也重點關注了一些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希望新區能推進中國書法小鎮建設,從公共空間著手大力拓寬文化交流領域,從文化產業園入手提檔升級改造,增添新主城軟文化魅力。
具體圍繞營商環境,南京微創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春俊說,新區放管服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這不斷助推企業落戶新區。希望未來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新區對放管服改革多點探索,創建放管服監管新模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新區招商不斷突破,「創新策源地」計劃也正式啟動,企業紛紛選擇落戶新區,這對營商環境就有更大要求。希望新區出臺配套營商環境政策,基於企業家為主體,服務對象應是不同規模、不同成分業態的企業家代表,政策要考慮到企業家的生活精神感受、創業創新發展的方向等,不讓營商變為硬傷。
僑聯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蓋鑫磊說,
作為科研人員發現,現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與地方經濟結合度並不高,希望新區搭建更多平臺,幫助企業與高校建立溝通渠道,讓科研成果真正產業化。我本人是從事大氣汙染研究,目前都提倡經濟發展與環保發展要保持平衡,打造綠色GDP,這方面就希望新區做好調研,避免用固定政策對企業一刀切,用靈活的政策激發企業活力。
建立政企常態化機制、加大公共文化職能開放性、高力度培養江北本地人才、加強學齡前兒童託管問題、加大新區宣傳力度……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羅群認真聆聽並不時做著筆記。羅群說,大家圍繞新區發展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新區的關心和支持,也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多為新區發展出謀劃策,共同開創江北新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羅群說,2019年新區保持了「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經濟增速領跑全省全市。新型研發機構新增數佔據全市五分之一,劍橋大學科技創新中心、麒麟刀等項目紛紛落地,劍橋校長、三院院士等「重量級嘉賓」拜訪新區,3.1萬人大學生留在江北,3000多留學生來到江北,兩年淨增60萬人口,
新區的魅力吸引著各行各業人才集聚。羅群說,新區適逢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現代化試點等各種機遇疊加交匯,國家級新區效應持續放大,人才、科技、信息、資本等重要資源加快集聚。未來新區將
以自貿區建設為強大動力,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為抓手,以區域融合共進為重點,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根本,持續提升創新驅動力、產業競爭力、開放影響力和區域輻射力,
釋放出更大新區魅力。會上,李保平通報了2019年江北新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去年收集的意見建議,今年以書面形式進行了通報,
其中共計14類36條建議均被新區各相關部局和單位落實辦理。
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如何?
新區的這些「魅力」,你get到了嘛
全年新備案新型研發機構24家,
位居全市第一,「創新策源地」計劃啟動,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項目正式奠基,中國·北歐創新合作示範園等國際合作平臺開園運營,「中國氣象谷」等校地合作項目加快實施。成功舉辦世界半導體大會、國際生命健康科技大會、全球網絡技術大會等重要活動80餘場次,籤約億元以上項目380個。
其中500億規模先進位造業國家大基金和華為鯤鵬生態產業園項目落戶新區。揚子石化EVA、巴斯夫特種胺等一批投入大、產品優的新材料項目完成建設。揚子、南鋼、中車浦鎮等骨幹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取得新成效,產品結構持續優化。
隨著自貿區建設順利開局,「1+9」系列支持政策應運而生,自貿區行政服務中心、國際商事調解中心成功組建,
日均新增企業47家,同比增長35%。區域合作不斷深化,籤署頂山—汊河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共建協議,成立寧淮特別合作區,組建「管委會+平臺開發公司」行政管理架構,寧滁城際鐵路、寧合高速改擴建等跨區域項目加快實施。
地下空間工程先行示範區施工至地下48米,綜合管廊累計完成30公裡。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加快建設,「兩館一中心」主體建築陸續完工,新區市民中心基本建成。同步推進5條過江通道建設,長江五橋、浦儀公路跨夾江主橋開始橋面吊裝,西壩港區鐵路專用線完成擴能改造。浦泗立交、江北大道快速化改造二期順利通車,橋北微循環工程全面完工,浦園路等一批斷頭路順利打通,完成江北大道環境整治二期工程、雍莊立交景觀提升工程。
32個教育、醫療項目加快推進,南丁格爾國際護理學院、南醫大四附院等重點項目主體完工。
全面啟動長江岸線溼地保護與環境提升工程,紮實推進長江「三亂」、三無船舶和非法碼頭、固廢清理等專項整治,揚子江生態文明中心即將啟用,青龍綠帶一期建成開放,綠色發展指數位居全省第一。實施河道整治,推進實施引水補水工程,完成橋北汙水處理廠改擴建,省考斷面全部實現穩定達標。推進完成農村「三清一改」,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225公裡。
素材來源 | 宣傳和統戰部、綜合部
圖 \ 文 | 周曉舟
編輯 | 鄭曉陽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