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以玉傳家可富十代,揭開傳家玉的真實內幕!

2020-12-15 藏玉文化

對於中國人這個有著幾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來說,有一個被烙印在民族血脈裡的東西叫——傳承!

如何傳承,傳承什麼,這些問題讓中國人又產生了一種傳家寶文化。可以作為傳家寶的東西數不勝數,但在眾多傳家寶中,最出名的,還要屬和田玉。所以古人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傳家之玉」這一說法。

說到以玉傳家,很多人認為這是為了傳承財富,因為好玉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歷久彌貴。

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如果僅僅是為了傳承財富,那麼黃金、鑽石甚至是人民幣不更簡單直接麼?

中國人以玉傳家的背後,其實有著更大的深意,當你完全了解了這種深意後,你就會被深深地折服。

01

揭開以玉傳家的真實內幕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從未中斷,靠的就是一世紀又一世紀的傳承;中國人的小家能一代一代的繁衍下去,靠的同樣是一輩人又一輩人的傳承。

每一個中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子孫能一代又一代的生生不息下去。但靠什麼才能保證一個家族的興旺發達?

正如古人所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也就是說,如以金錢、財富傳家,那麼很難超過三代;如以良好的品德傳家,則可以確保家族後代生生不息,興旺發達。

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注重德育,也因此產生了膾炙人口的做人準則: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這裡的善,就是德。而玉有五德,分別是仁,義,智,勇,潔。這正好對應了中國人最重視的良善、仁義、智勇、高潔、謙遜等所有美好的品質。

所以,以玉傳家,就是以德傳家。傳家玉,是中國人對後輩子孫最虔誠的護佑和期望。

畢竟,父母之愛子,當為之計深遠。

02

以玉傳家,是一種文化薰陶

中國人選擇以玉傳家,除了玉代表德這個重要原因之外,還因為玉代表一種文化薰陶。

以玉傳家,不僅顯得很有儀式感,更能烘託出一種文化和品位的氛圍。文化、品位這些東西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

並且,自古以來,中國人對美玉至上的尊崇可謂登峰造極。

比如春秋時代的《管子》一書中這樣推崇美玉:「以珠玉為上幣,以黃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而至於「君子如玉」、「美人如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之類的說辭,在傳統文化中可謂俯首皆是,不勝枚舉。

所以,中國人選擇以玉傳家,既是一種文化素養的體現,也是一種對後世的一種則之神愛之切。套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前人後,有裡有面兒!

03

傳家之玉大有講究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傳家之玉一直有一種誤會,就是覺得好玉只有富貴之人才買的起,所以以玉傳家是富貴人家的事情,和我們普通人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在古代,也有很多窮困之家以玉傳家的事例。因為傳家之玉,重在傳家,而非玉本身。

傳家之玉,最為重要的,並非玉的好壞貴賤。以價格來衡量一件傳家玉的行為是膚淺的。所以,傳家玉的價格不是我們最該考慮的事情。

有錢,可以選擇好玉,錢少,可以選擇一般的玉。但是它們在傳承的意義這方面來說,都是一樣珍貴的。

所以,不必為傳家之玉的貴賤而耿耿於懷。傳家玉,貴在虔誠與德行。正所謂禮輕情意重,從這一點來說,豪商巨賈、達官貴人或平民百姓的傳承精神其實並無差別,更無高低貴賤之分。

雖然說好玉傳家更值得珍視,但是以玉傳家的內核應該是人心,是道義,是精神,是信念,是品德等內在的傳承。

玉入其國,則為國之重器;玉入其家,則為傳家之寶。

你,準備好自己的傳家之玉了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家庭富不過三代?財富命脈的規律不可不知!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一般情況下,一個家庭很難連續三代保持非常富有的狀態,這句話也說明了歷史規律中很難逃脫「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常言道「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事不過三」等等這些說法在道理上其實是相通的,因為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往往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但其實從命理上來講,「富不過三代」的說法並不是絕對的。對此,我們的資深命理師從綜合全面的形式來進行剖析,願與有緣之人一同分享!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真的是這樣嗎?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老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很多人都會把這句話理解為一個家族財富的傳承,父親一代創業,兒子一代守業,到孫子這一代快揮霍完了其實是有一定道理,並且我們可以感受到,第一代在創業時間,往往自己的父母親帶著第二代的人,所以自己感受體會父母摸爬滾打的不容易與艱辛,所以對待家業比較重視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後一句是精華,如果你早知道,你會受益的
    下面的諺語「富不過三代」及其後半部分,是對古人對家族興衰的深入分析和後人的教誨。只有三代富財富是所有人嚮往和一生對生活的追求,很多人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經濟自由,卻忘記了初衷,有了錢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從繁榮走向衰落。
  • 霍光的家族命運——為何富貴不過三代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因果故事,就是這樣一個真實案例。一個位極人臣的四朝元老,一世英名卻毀在胡作非為的妻子兒女手裡;一個威震天下的豪門望族,卻因「人心不足蛇吞象」,自掘墳墓、自取滅亡。讓我們一起走近歷史,感悟因果。
  • 《哈利波特》哈利比馬爾福還有錢,典型的富三代
    導語:哈利比馬爾福還有錢,典型的富三代你知道哈利的隱形鬥篷是怎麼來的嗎?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收到了一個匿名包裹和一封信。送給哈利禮物還不寫名字,是誰呢?哈利好奇地打開包裹,原來是一個隱形鬥篷。
  • 東家「傳家節」之「手藝傳家」:年輕「匠N代」,擁抱網際網路
    「手藝傳家」是傳家節的題中之義。「傳」為傳承,「家」既指東方文化之大家,也指千萬個溫暖小家,文化和手藝代代相傳。據統計,目前在東家APP上,「匠N代」約佔全部手藝人的30%。這些90後、95後的新生代手藝人,在傳承傳統手藝的同時積極創新,擁抱網際網路及各種新玩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今天,我們聚焦幾名代表性年輕匠人。
  • 古話說:富不過三代,這裡面有什麼人生哲理呢?
    作者:東滔道德經第九章有一句話:「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這句話裡面所指的,"金"跟"玉"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在古代的時候,它代表價值很高的物品,以及非常有權勢、地位等。有句話說得好:」創業難,守業更難」同時還有另一句叫「富不過三代」,這個三代也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只是說沒有一個富貴之家會永遠傳下來的,總會在歷史的潮流中被慢慢地衝刷掉。唐代詩人劉禹錫,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詩叫《烏衣巷》,其中有兩句是這麼說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以前姓王姓謝的兩大貴族之家的燕子現在都飛到百姓家裡面去了。
  • 不了解玉鐲,怎麼買到可傳家的?!
    但凡講玉,一定離不開玉鐲。
  • 中國真正的貴族:財富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名校哈佛
    後人將其延伸為「道德傳家,可以讓十代以上的後人享福…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而已」。 這就是富不過三代的出處,大體的教義是好的家教和家風可以讓一個家族興盛,如果沒有了這些,家族再富貴也挺不過三代。
  • 「富不過三代」的原因是?
    劉豐教授:為什麼說「富不過三代」?
  • 《易經》揭秘:一個家庭為啥「富」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這幾句話
    俗話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只靠財富來傳承的家庭,富不過三代。唯有以德傳承,才能讓家庭興旺發達,久經不衰!良好的家風,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一個家庭興旺的根本。
  • 兄妹互撕、父子反目、買兇殺夫,豪門當真富不過三代?
    崇尚弱肉強食、兄弟姐妹互殘富貴家業終不過三代!古馳家族的大家長是創始人古馳奧古馳,他有能力、有才華,在事業上很成功。但也正因為忙於工作又性情暴躁,和子女之間關係很緊張。科和三兒子魯道夫。隨著第三代開始長大成人,古馳家族的權力鬥爭日漸白熱化。來看一下古馳第三代的人物關係——奧爾多有三個兒子保羅、羅伯託和喬治。保羅是品位突出的一個。古馳有名的鑽石紋就是他設計的。
  •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
    所謂富不過三代是絕對的真理嗎?歷代王侯將相也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縱觀歷史,為官也好,經商也罷,「富不過三代,盛不過三代」是大多數官宦之家和富裕人家難以打破的魔咒。通過總結最近幾代人的經歷,也會發現這樣的規律:第一代人可能都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通過辛勤的勞動積累財富,同時保持著節儉的習慣。第二代人上了大學,在城裡有住處,在鄉村有田宅,穿著時髦,打扮時尚,懂得奮鬥。
  • 籤約作家|俗話俗說(99):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隨筆 /河北·青山依舊)
    俗話俗說(99)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文/青山依舊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什麼是「五服」?「五服」最早的意思是指五種喪服。自古以來,老人過世,親屬都要服喪掛孝,血緣關係親疏遠近不同,服制也不相同,按工料粗細和服喪時限大致可分為五等,親者服重,疏者服輕,依次遞減。
  • 知乎高贊:為什麼「窮不過3代,富不過3代」?
    ,富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可能是個警示我在B站上關注了一個視頻up主,她在美國長大,然後回到北京做主持人。家境不錯的她從小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從外表到思想都非常出眾,遇到從事金融行業、同樣優秀的老公後,順理成章地建立家庭。
  • 御璽家:以玉傳家,馬先生留給兒子的收藏是一塊和田玉
    除了馬未都傳玉給兒子,著名演員王剛也曾送給兒子一塊天價和田玉。說到這,可能大家會有疑問了,為什麼這些名人會效仿古人,以玉傳家,給孩子留一塊和田玉呢?玉是歲月的見證者,它歷經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榮辱興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除了是一種物質財富,更是消逝的歲月的記錄者。只要玉還在,家族的精神、氣度就不會消失。玉石是代表信仰的信物,經久不衰的物理特性,會將父母,乃至整個家族的溫情和信仰代代傳遞下去,做人要像玉一樣的人,溫潤,從容不迫,有氣節,正直善良。
  • 如何傳家才是正道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我曾經對於儒家思想所謂的詩書禮儀傳家,不是特別的信服。總覺得長輩們光在意忠厚老實的品質,而不在意機靈與鑽營,才讓整個家陷入貧困。姥姥經常對媽媽說「別看現在窮些,看你的兩個孩子品質好,以後的好日子長著呢!」
  • 這幾種玉最好都別戴,不僅不養人,還可能招致禍端!
    我們都知道「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輩子」,玉戴對了養好了,不僅可以升值賺錢,還對人體具有眾多的養護功效。但並不是所有的玉都能隨便亂戴,因為有的玉不僅不養人,還可能會給自己招來不幸的事情。尤其是以下這種幾種玉,看到了最好遠離不要戴。
  • 中英人壽聯手中糧信託推出開門紅傳家服務 首單保險金信託於12月16...
    這樣下去,形成的家庭保險信託就能保證生命力和持久性,打破「三代不富」的詛咒。   作為中糧集團金融板塊旗下兩家兄弟公司,中英人壽與中糧信託首次強強聯手,重磅推出開門紅傳家服務,首單保險金信託於12月16日成功落地籤約。
  • 薦書:《傳家》任祥
    《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一部民間版本的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之作,是一本「美的百科全書」。《傳家》結合文字、影像與生活,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冊呈現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任祥以五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套生活巨著,以創新的手法整理了我們的文化資產,以誠懇的心意宣揚家庭價值與環保養生,她描繪了一張嶄新的生活地圖送給中華兒女;任祥從女兒、妻子、母親的三重角度,串連全套書的內容架構;於是讓讀者明白「我們的精緻生活並不只留存於博物館」,於是「對自己所擁有的珍貴血液感到驕傲、對我們厚實的文化底蘊深深的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