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四大名著」圖書上市:畫出來才知道我們的四大名著有多絕

2021-01-15 大河網

《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中的「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數百年來廣為流傳,然而在現代快節奏閱讀習慣的影響下,閱讀習慣逐漸碎片化,青年讀者就有了看不下去的感覺。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上市,為何要用「插畫+文字」的形式呈現名著?淺顯易懂的文字是否有助於引導讀者的閱讀興趣?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編輯以及《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的文字作者,試圖挖掘這套「彩繪四大名著」背後的故事。

「讀圖」不是新鮮事兒是古老閱讀傳統

據介紹,「彩繪四大名著」系列之一《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選用的圖畫系著名畫家金協中的經典之作,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用工筆重彩繪製的全本《三國演義》。畫家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人物和故事進行構圖,以每回2幅,共計240幅工筆重彩全面演繹了三國的風雲歷史,堪稱雅俗共賞之鴻篇佳作。青年作家成長根據每幅畫做了言簡意賅、生動耐讀的講述評點,於細微處啟示引導,激發讀者想像和探究的興趣。

領讀文化「彩繪四大名著」策劃編輯康瑞鋒透露,將四大名著彩繪化是縈繞在腦中很久的選題。近些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來臨,閱讀也就漸顯碎片化,閱讀大部頭的書籍對許多人來說畏如猛虎。康瑞鋒介紹,豆瓣上曾有人曬過一份名為「看不下去」的書單,傳統四大名著都「光榮」在榜,即使是中文專業的學生,很多其實都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過這四本書。「所以我們就萌發了用彩繪圖像的方式來做古典名著的想法。與傳統的純文字版相比,這套彩繪版更形象,也更容易讓人記住其中的故事情節,畢竟圖像記憶要比文字記憶更有效率。曾經讀不下去的名著,現在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讀完並記住它的故事,甚至是具體的情節,對於生活、工作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當然你也可以用好幾個下午來細細品味這套書中的每一幅畫的每個細節,因為這些畫都是上佳的藝術品。」康瑞鋒說。

事實上,插畫繪製也和傳統古典文學作品一脈相承,康瑞鋒介紹,一直以來,傳統古典文學作品的插圖分為兩類,一類是黑白線條的繡像版,其中包括上個世紀流行的連環畫、小人書,另一類是充斥市場的毫無藝術性的所謂彩繪版。單就傳統繡像插圖而言,繡像插圖藝術取得過很高的成就,也異常繁榮,尤其是俗文化背景下小說的演化過程中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這些線條簡單、色彩單一的黑白圖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沒有了吸引力。「據我們所知,金先生所繪的這套圖是目前所知故事情節最完整、數量最多的傳統工筆彩繪三國故事,價值可想而知。既然這套書的最大亮點是『彩繪』,那我們一定要選用最好的繪畫作品,而金先生的作品自然是首選。」康瑞鋒說。

對兒童而言這是一部「高級繪本」

在《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中,一幅圖有600字左右的容量,但對於文字作者成長來講,要想很好地完成並非易事,他說:「在幾百字的容量內,既要忠實原著,又要簡練概括,做到通俗易懂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成長幼年時喜歡「三國」是從看連環畫開始的,他認為,讀圖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最能引發孩子閱讀名著興趣的方式。「這套彩繪特別適合作為小朋友們了解三國故事的啟蒙讀物,當然也很適合成年讀者經典重溫。」成長表示,當自己看到成書的那一刻就感覺這是高級繪本,有助於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他說:「其實用輕鬆娛樂的方式來啟發孩子,讓他們順著自己的興趣主動去探索、閱讀原著,這種方式是很科學的。」

對於成長的現代風格文字,康瑞鋒則認為,彩繪版與《三國演義》原作語言風格相比較而言更直白曉暢、更接近現代人的讀寫習慣,對於青少年更易於閱讀理解。而對熟悉三國故事的成年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閱讀全本《三國演義》的理想契機,因為大多成年人熟悉的可能是影視劇裡的三國,或是某個故事,又或是某個與《三國演義》相關的成語,「但那都不是《三國演義》,充其量只是個故事。真正讀完全部《三國演義》的成年讀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成長認為,對於現代讀者而言,《三國演義》的最大意義就是教會人們「知興替、明善惡、識人性」,因為《三國演義》不僅書中人物性格複雜,還關聯到家國民族情懷,更是打開中國歷史認知的大門,通過閱讀它才能真正觀察中國歷史,進而對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命運有所了解。成長透露自己還計劃走遍三國裡的每個城市,「河南的安陽、許昌、南陽,還有周口淮陽,就是春秋戰國時的古陳國,曹植被封為陳王,曹植墓就在淮陽」。

彩繪「四大名著」更加通俗易懂

康瑞鋒介紹,「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目前都已上市發行,除《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外,還有選用清代張琳和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鬼才」歌川國芳所繪人物圖像為插圖的《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選用清代佚名畫家所作、繪圖堪稱傳世孤本的《降魔修心:彩繪西遊記》,以及選用清代孫溫所繪作品的《塵世夢影:彩繪紅樓夢》。原繪圖作者除金協中外,都是清代畫家。康瑞鋒認為,與今人相比,他們無疑更懂得如何用傳統中國畫技法來表現傳統的古典文學作品。另外,後續還將有《聊齋》《桃花扇》等彩繪作品推出。

「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的上市是否意味著彩繪圖文市場的興起?對此康瑞鋒認為,嚴格來說目前不存在什麼彩繪市場,更多的是圖文書市場。這是個有著比較大空間的市場,但目前的產品良莠不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繪圖和文字都不盡如人意,可做的工作也非常多,未來可期。

《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繪者:金協中作者:成長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選取京津畫派代表人物金協中全本三國故事彩繪中240幅工筆重彩全面演繹三國風雲歷史。

《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繪者:清張琳作者:張睿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南京圖書館館藏珍品,清代畫家張琳的水滸108將和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的水滸豪傑圖強強聯手。

《降魔修心:彩繪西遊記》繪者:清佚名作者:林遙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迄今為止可以看到的繪製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清末孤本《西遊記》題材彩繪。

《塵世夢影:彩繪紅樓夢》繪者:清孫溫作者:王典弋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取自清代民間畫家孫溫所繪230幅全本《紅樓夢》圖,作者將3000餘個人物活動情節置於特定的環境之中,以生動直觀的藝術形式,將《紅樓夢》表現得耐人尋味、雅俗共賞。

相關焦點

  • 英雄、草莽、神魔志怪,畫出來才知道我們的古典名著有多絕!
    中國文化浩浩湯湯五千年,出產了不知多少文化典籍,其中不少,不僅對我們意義重大,對世界亦有很大影響。日本作家吉川英治就對一部中國古典小說推崇備至,認為它「結構之宏偉與人物活動地域舞臺之廣大,世界古典小說均無與倫比。」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也曾被一部古典名著深深吸引,稱讚「它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
  •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系列《四大名著珍郵》大版票典藏冊橫空出世
    小人書帶你回憶青春,回想那段崢嶸歲月《四大名著珍郵》大版票典藏冊面世,郵票、連環畫二者合一,堪稱「量級」收藏巨典,堪比《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經典在升華 四大名著郵票名著類題材郵票是文學與繪畫的結合體,總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思。
  • 中國有四大奇書和四大名著,但是七大名著真的存在嗎?
    原來四大名著是假的,真正的叫法應該是七大名著。一時間流量飛起,輿論譁然,當然這個輿論只限於一些喜歡獵奇,又不愛動腦的人。這些人大概是沒有讀過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可能根本不知道,在民國之前,小說家可沒有太高的地位,即便有洛陽紙貴,也不會被官方大力推崇。你去看看當年歷史上對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哪一個是被列為官方經典的。
  • 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剩下的兩本是什麼書?你知道嗎?
    提到四大名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它們分別是《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和《水滸傳》,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四大名著想必是較為出名的代表作了,這些著作裡的故事精彩,又能告訴人們某些深刻的道理,所以非常的經典。甚至都被翻拍成了電視劇,也非常的受歡迎。但你知道嗎?
  • 「四大名著」的評選標準是什麼?它們有沒有被替代的可能?
    關於「四大名著」,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常識。但是你可知道這些作品又是如何評選出來的呢?既然能從浩如煙海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被評選出來,那麼一定是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的。只有同時滿足這五點要求,才有參與評選「四大名著」的資格。那麼就有很多同樣優秀的作品被排除在外了。所以,「四大名著」只是一個狹窄類別中的優質作品而已,並不能代表整個古典文學,甚至它們的地位在古典文學中是比較低級的。
  • 「四大名著」與人生
    「四大名著」, 是國人婦孺皆知的精典故事,是中國歷史小說史上的一座豐碑,以其知識性、趣味性、傳奇性和人物刻畫的逼真、形象而令人記憶深刻。小說畢竟是小說,歷史故事畢竟是歷史故事,如果像「四大名著」裡的人物去生活,那麼這個人生可能就是一部悲劇。
  • 中國原本有六大名著,為何建國後變成了四大名著?少了哪兩本書?
    例如我國現在的四大名著。裡面育人的道理到了現在都毫不過時。在古代外國從中國偷書回國屢見不鮮。其實在我國新中國成立之前並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六大名著。在建立新中國之後剔除了兩本。剔除得是那兩本呢?原因又是為何?最開始的四大名著是由明朝的大文學家王世貞提出的這一概念。
  • 歷史上有「七大名著」,後來只剩「四大名著」?另外三部是什麼書
    中國歷史上確實有「七大名著」,其分別為:《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傳》、《金瓶梅》。後來之所以只剩「四大名著」是因為當時國家為了文化普及和弘揚正能量,需要出版四部長篇小說,在考量許久後,刪除了三部,最後只有「四大名著」。那麼為什麼,《金瓶梅》、《儒林外傳》、《聊齋志異》會被剔除呢?
  • 中國只有「四大名著」?不,其實是六大名著,只是被刪除了2本
    引言眾所周知,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而且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文明,如著名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都是非常顯耀的。雖然有許多的文學著作被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但流傳至今的也不在少數。文學,是一種藝術,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國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便是歷史文學的傑出作品,這不僅僅是四部名著,更具有非常高的文學地位與研究價值,是我國的一大瑰寶。
  • 百萬好書推薦活動: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青少年必看的名著
    ,可能每個人讀書對自己的意義不太一樣,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青少年版四大名著。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 古代流行的十大名著是哪幾部?為什麼現在只說四大名著?
    說到古典文學,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四大名著,不過在七十年前,中國並無四大名著的說法,在四大名著之前,流行的是馮夢龍的「四大奇書」之說。清代戲劇理論家李漁曾在為醉田井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
  • B站上架《四大名著》引發熱議,原來名著還有這樣的一面?
    對於很多人來說,「四大名著」系列都是我們的童年回憶,從小就被爸爸媽媽教導要多看名著。看著看著,就愛上了......電視劇版的《三國演義》可能是四大名著裡最長的,一共有84集。但以前的電視劇,是不注水的,這些集裡都是實打實的乾貨內容,劇情波折生動,臺詞十分有古韻,有很多都是從書中直接引用的。
  • 都知道四大名著,很少人知道六大名著,被刪除的兩本書叫什麼?
    眾所周知,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以及《紅樓夢》四本書。它們是我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具有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書中的人物、故事,對國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有很大影響。
  • 建國後,六大名著「刪掉」兩本成為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兩本嗎?
    中國有五千年歷史,放眼世界獨一無二,這是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的文人騷客留下了數不盡的人間佳作,其中論詩歌之道,唐詩獨佔鰲頭,世間又有「唐詩三百首」廣為流傳。唐詩保羅萬象,浪漫的「詩仙」李白、豪放的「詩聖」杜甫、現實主義的「詩魔」白居易等等,百家爭鳴,盡顯大唐盛世。
  • 中國文學,四大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分別是:《紅樓夢》曹雪芹,高鶚著;《西遊記》吳承恩著;《三國演義》羅貫中著;《水滸傳》施耐庵著。從小時候便一直陪伴著我們。小時候重播的最多的便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而這些我們百看不厭。
  • 四大名著,帶你讀懂人生
    我國古代文學上有著四大名著,分別是《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以及《紅樓夢》。對於我們泱泱大國來說,這四本名著的存在早已經深入人心,不管是誰都是知道我國四大名著的名字,可見它們在我國文學史上的重要性。
  • 中華小說千千萬,看四大名著是怎麼煉成的?
    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的前身——四大奇書早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叫做李漁的作家,他寫了一本書——《古本三國志序》,首次提出將《三國演義》、《金瓶梅》、《西遊記》、《水滸傳》定義為「四大奇書」。直到《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在元末明初的橫空出世,小說的形式才開始被當時的人所重視,除了這兩本小說之外,還有《金瓶梅》、《西遊記》等作品。正是因為這些小說的問世才讓當時被深受儒家文化洗禮的讀書人受到了不小的文化衝擊。
  • 四大名著連環畫再出山,千幅名家繪圖,讀書人的傳家寶!
    時而感嘆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的豪邁,時而為許仙白娘子的愛情揪心,也會被流浪的三毛惹得心酸落淚或哈哈大笑。這個神秘的小冊子,就是今天的主角,一種頗為古早的物件——連環畫。在電視、網際網路沒有普及的上世紀80年代甚至更早,一個連環畫小攤兒,就是孩子的「迪士尼樂園」、成年人的精神放鬆處。
  • 首發丨四大名著連環畫再出山,千幅名家繪圖,讀書人的傳家寶!
    1979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再版的《三國演義》連環畫,風靡一時,重印達千萬次之多,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誕生在五六十年代的連環畫,堪稱「經典中的經典」——《中國四大古典名著連環畫》精編版▼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攜手錢笑呆、陳光鎰、顏梅華、徐宏達、 趙仁年等40多位實力老牌畫家,耗時近兩年,精編而成。
  • 創作「四大名著」等通俗文學作品,當時的作者會有「稿費」嗎?
    古代人創作「四大名著」這樣的作品,到底能不能從中獲利呢?如果能知道古代這一類別的書籍到底是如何編纂、發行,作何用途,就能知道這樣的作品背後是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的。通俗小說等文學作品在最初是如何誕生並發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