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中的「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數百年來廣為流傳,然而在現代快節奏閱讀習慣的影響下,閱讀習慣逐漸碎片化,青年讀者就有了看不下去的感覺。日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上市,為何要用「插畫+文字」的形式呈現名著?淺顯易懂的文字是否有助於引導讀者的閱讀興趣?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了「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編輯以及《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的文字作者,試圖挖掘這套「彩繪四大名著」背後的故事。
「讀圖」不是新鮮事兒是古老閱讀傳統
據介紹,「彩繪四大名著」系列之一《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選用的圖畫系著名畫家金協中的經典之作,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用工筆重彩繪製的全本《三國演義》。畫家選取最具代表性的場景、人物和故事進行構圖,以每回2幅,共計240幅工筆重彩全面演繹了三國的風雲歷史,堪稱雅俗共賞之鴻篇佳作。青年作家成長根據每幅畫做了言簡意賅、生動耐讀的講述評點,於細微處啟示引導,激發讀者想像和探究的興趣。
領讀文化「彩繪四大名著」策劃編輯康瑞鋒透露,將四大名著彩繪化是縈繞在腦中很久的選題。近些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來臨,閱讀也就漸顯碎片化,閱讀大部頭的書籍對許多人來說畏如猛虎。康瑞鋒介紹,豆瓣上曾有人曬過一份名為「看不下去」的書單,傳統四大名著都「光榮」在榜,即使是中文專業的學生,很多其實都沒有從頭到尾看完過這四本書。「所以我們就萌發了用彩繪圖像的方式來做古典名著的想法。與傳統的純文字版相比,這套彩繪版更形象,也更容易讓人記住其中的故事情節,畢竟圖像記憶要比文字記憶更有效率。曾經讀不下去的名著,現在可以用很短的時間讀完並記住它的故事,甚至是具體的情節,對於生活、工作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當然你也可以用好幾個下午來細細品味這套書中的每一幅畫的每個細節,因為這些畫都是上佳的藝術品。」康瑞鋒說。
事實上,插畫繪製也和傳統古典文學作品一脈相承,康瑞鋒介紹,一直以來,傳統古典文學作品的插圖分為兩類,一類是黑白線條的繡像版,其中包括上個世紀流行的連環畫、小人書,另一類是充斥市場的毫無藝術性的所謂彩繪版。單就傳統繡像插圖而言,繡像插圖藝術取得過很高的成就,也異常繁榮,尤其是俗文化背景下小說的演化過程中發揮過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這些線條簡單、色彩單一的黑白圖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沒有了吸引力。「據我們所知,金先生所繪的這套圖是目前所知故事情節最完整、數量最多的傳統工筆彩繪三國故事,價值可想而知。既然這套書的最大亮點是『彩繪』,那我們一定要選用最好的繪畫作品,而金先生的作品自然是首選。」康瑞鋒說。
對兒童而言這是一部「高級繪本」
在《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中,一幅圖有600字左右的容量,但對於文字作者成長來講,要想很好地完成並非易事,他說:「在幾百字的容量內,既要忠實原著,又要簡練概括,做到通俗易懂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成長幼年時喜歡「三國」是從看連環畫開始的,他認為,讀圖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最能引發孩子閱讀名著興趣的方式。「這套彩繪特別適合作為小朋友們了解三國故事的啟蒙讀物,當然也很適合成年讀者經典重溫。」成長表示,當自己看到成書的那一刻就感覺這是高級繪本,有助於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他說:「其實用輕鬆娛樂的方式來啟發孩子,讓他們順著自己的興趣主動去探索、閱讀原著,這種方式是很科學的。」
對於成長的現代風格文字,康瑞鋒則認為,彩繪版與《三國演義》原作語言風格相比較而言更直白曉暢、更接近現代人的讀寫習慣,對於青少年更易於閱讀理解。而對熟悉三國故事的成年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閱讀全本《三國演義》的理想契機,因為大多成年人熟悉的可能是影視劇裡的三國,或是某個故事,又或是某個與《三國演義》相關的成語,「但那都不是《三國演義》,充其量只是個故事。真正讀完全部《三國演義》的成年讀者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
成長認為,對於現代讀者而言,《三國演義》的最大意義就是教會人們「知興替、明善惡、識人性」,因為《三國演義》不僅書中人物性格複雜,還關聯到家國民族情懷,更是打開中國歷史認知的大門,通過閱讀它才能真正觀察中國歷史,進而對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命運有所了解。成長透露自己還計劃走遍三國裡的每個城市,「河南的安陽、許昌、南陽,還有周口淮陽,就是春秋戰國時的古陳國,曹植被封為陳王,曹植墓就在淮陽」。
彩繪「四大名著」更加通俗易懂
康瑞鋒介紹,「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目前都已上市發行,除《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外,還有選用清代張琳和日本江戶時代「浮世繪鬼才」歌川國芳所繪人物圖像為插圖的《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選用清代佚名畫家所作、繪圖堪稱傳世孤本的《降魔修心:彩繪西遊記》,以及選用清代孫溫所繪作品的《塵世夢影:彩繪紅樓夢》。原繪圖作者除金協中外,都是清代畫家。康瑞鋒認為,與今人相比,他們無疑更懂得如何用傳統中國畫技法來表現傳統的古典文學作品。另外,後續還將有《聊齋》《桃花扇》等彩繪作品推出。
「彩繪四大名著」系列圖書的上市是否意味著彩繪圖文市場的興起?對此康瑞鋒認為,嚴格來說目前不存在什麼彩繪市場,更多的是圖文書市場。這是個有著比較大空間的市場,但目前的產品良莠不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繪圖和文字都不盡如人意,可做的工作也非常多,未來可期。
《群雄逐鹿:彩繪三國演義》繪者:金協中作者:成長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選取京津畫派代表人物金協中全本三國故事彩繪中240幅工筆重彩全面演繹三國風雲歷史。
《快意江湖:彩繪水滸傳》繪者:清張琳作者:張睿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南京圖書館館藏珍品,清代畫家張琳的水滸108將和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的水滸豪傑圖強強聯手。
《降魔修心:彩繪西遊記》繪者:清佚名作者:林遙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迄今為止可以看到的繪製年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清末孤本《西遊記》題材彩繪。
《塵世夢影:彩繪紅樓夢》繪者:清孫溫作者:王典弋出版: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取自清代民間畫家孫溫所繪230幅全本《紅樓夢》圖,作者將3000餘個人物活動情節置於特定的環境之中,以生動直觀的藝術形式,將《紅樓夢》表現得耐人尋味、雅俗共賞。